Workflow
新创建集团(00659) - 2022 - 年度财报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311.386亿港元,2021年为281.973亿港元[6] - 2022年股东应占溢利15.868亿港元,较2021年增长43% [10] - 2022年应占经营溢利43.709亿港元,按年下降17% [11] - 2022年经调整EBITDA 67.925亿港元,2021年为65.115亿港元[6] - 2022年每股股息0.61港元,2021年为0.59港元;2022年派息率150%,2021年为207% [6] - 2022年总资产1487.708亿港元,2021年为1525.729亿港元;2022年净资产538.871亿港元,2021年为584.54亿港元[7] - 2022年每股净资产13.78港元,2021年为14.95港元[7] - 2022年现金及银行结存134.526亿港元,2021年为108.046亿港元;2022年债务净额101.383亿港元,2021年为145.434亿港元[7] - 2022年净负债比率19%,2021年为25% [7] - 若撇除部分业务及资产,公司经常性应占经营溢利按年增长9% [11] - 2022财年非经营亏损主要为18.971亿港元,部分由出售所得1.813亿港元收益净额抵销[12] - 扣除永续资本证券持有者应占溢利后,股东应占溢利增长43%至15.868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0.41港元,增长43%[12] - 经调整EBITDA上升4%至67.925亿港元[12] - 2022年6月30日债务净额降至101亿港元(2021年6月30日:145亿港元),净负债比率维持在19%(2021年6月30日:25%)[12] - 2022财年核心业务应占经营溢利为42.085亿港元,占集团应占经营溢利的96%[15] - 2022财年物业重估收益(除税后)为63亿港元[34] - 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本结构为债务30%及权益70%[42] - 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存总额为134.526亿港元,2021年6月30日为108.046亿港元,其中42%以美元计值、29%以人民币计值、28%以港元计值[43]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债务净额为101.383亿港元,2021年6月30日为145.434亿港元,净负债比率由25%降至19%[43]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有备用已承诺银行信贷额约110亿港元[43]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债务总额由2021年6月30日的253.48亿港元减至235.909亿港元[44] - 2022年6月30日长期贷款及借贷非即期部份为183.232亿港元,17%次年到期,62%第三至五年到期,21%五年后到期[44]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本开支承担总额为47.865亿港元,2021年6月30日为22.096亿港元[45]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财务担保合约为34.704亿港元,2021年6月30日为38.818亿港元,为启德体育园担保最高达75亿港元,为Goshawk担保潜在责任以1.971亿美元(约15.374亿港元)为限[46] - 2022财年集团法定审核工作核数师总酬金2240万港元,2021年为1960万港元[141] - 2022财年已支付/应付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法定审核酬金2120万港元,2021年为1870万港元[141] - 2022财年已支付/应付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非审核服务酬金1310万港元,2021年为640万港元[141] 各地区业务贡献占比变化 - 2022财年香港业务贡献应占经营溢利为42%(2021财年:39%),内地及其他地区分别为41%和17%(2021财年:46%和15%)[12] 策略组合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策略组合应占经营溢利下降84%至1.624亿港元,与2021财年相比减少8.811亿港元[12] - 2022财年策略组合应占经营溢利为1.624亿港元[30] 道路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财年道路业务应占经营溢利为17.099亿港元,变动百分比为-5%[16] - 2022财年公司道路业务整体交通流量和路费收入按年分别下降5%和8%,应占经营溢利略微下降5%至17.099亿港元,主要高速公路整体交通流量按年下降6%[18] - 2022年公司以19.024亿元人民币(约22.381亿港元)收购贵梧高速公路40%权益,拥有收购湖北老谷高速公路至少25%股权的权利,收购后道路组合整体平均剩余特许经营年期延长至约11年[18] - 2022年第四季度内地收费公路货车通行费减免10%,为道路业务带来短期压力[26] 航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财年航空业务应占经营溢利为5.115亿港元,变动百分比为3%[16] - 2022年5月公司宣布GAL出售除与俄罗斯承租人有关的6架飞机外的所有商务飞机租赁业务,总代价15.75亿美元(约122.85亿港元),公司应占部分7.875亿美元(约61.425亿港元),企业价值约67亿美元[20] - 2022财年公司航空业务录得5.115亿港元应占经营溢利,其中包括因利率掉期合约分占市值收益1.248亿港元(2021财年为5110万港元)[20] - 2022财年公司分占与GAL相关的重新计量、减值及拨备18.971亿港元,主要是GAL重新分类产生的重新计量亏损及对6架飞机全额减值拨备支出[20] 建筑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财年建筑业务应占经营溢利为9.122亿港元,变动百分比为-6%[16] - 2022财年协兴集团应占经营溢利按年增长4%至8.345亿港元,手头合约总值按年增长26%至约622亿港元,剩余待完成工程总值按年增长31%至约371亿港元[21] - 2022财年协兴集团获授新项目总值按年激增239%至约238亿港元[21] - 2022财年协兴集团有待完成工程中约69%来自私营商业及住宅项目,约31%来自政府及机构相关项目[21] - 惠记在2022财年从待售资产重新分类为联营公司,公司来自惠记的应占经营溢利贡献下降[21] 保险业务(富通保险)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富通保险2022财年应占经营溢利达10.749亿港元,增长11%[23] - 2022年6月30日,富通保险年化保费总额降至17.522亿港元,下降10%[23] - 富通保险2022财年毛保费收入增至133.168亿港元,增长30%[23] - 富通保险2022财年新业务毛保费收入增至58.517亿港元,增长77%[23] - 富通保险2022财年新业务价值增至5.248亿港元,增长8%[23] - 富通保险2022财年新业务价值利润率提高至30%(2021财年为25%)[23] - 富通保险2022财年投资组合整体投资回报率为5.2%(2021财年为4.3%)[23] - 2022年6月30日,富通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为342%,远高于行业监管最低要求的150%[24] - 富通保险内含价值按年下跌17%至177亿港元[24] - 2022年7月富通保险推出“您息拣”储蓄保险计划和以K Dollars支付保费计划,8月推出“首护易”危疾保障计划[29] 物流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财年物流业务应占经营溢利按年减少11%至5.926亿港元,若不计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应占经营溢利按年增长5%[32] - 2022年5月公司以22.9亿元人民币(约26.63亿港元)收购成都及武汉6个物流物业组合并与嘉民集团成立合营企业[32] - 2022财年亚洲货柜物流中心平均租金增长2%,租用率维持在99.4%,应占经营溢利占物流业务超80%[32] - 收购的5个营运中物流物业平均租用率为86.7%[32] - 2022财年中铁联集应占经营溢利按年增长16%,整体吞吐量按年降幅收窄至2%至475.4万个标准箱[34] - 2022财年物流业务中,设施管理应占经营溢利变动百分比为37%,策略性投资为(119)%,环境为(50)%,交通为(100)%[30] - 成都和武汉新收购物流物业组合中5个运营中的物流物业租用率将进一步提升,2022年下半年第6个物业投入营运[39] 设施管理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设施管理业务应占经营亏损大幅缩减37%至4.095亿港元[35] - 2022财年港怡医院门诊病人数量增加26%,住院病人数量增加14%,6月30日经常使用病床数为264张(2021年6月30日为210张),平均使用率达61%[35] - 2022财年会展中心举行活动数量按年增加79%至420场,到访人次大幅上升191%至约300万人次,应占经营亏损显著收窄,约占设施管理业务应占经营亏损的40%[36] - “免税”店位于港珠澳大桥的唯一营业店铺应占经营溢利按年增长超100倍,业务应占经营亏损持续收窄[36] 策略性投资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财年策略性投资业务应占经营亏损为1.417亿港元(2021财年应占经营溢利为7.394亿港元)[37] 公司资本运作相关 - 2022财年以低于面值价格赎回2029年到期6.5亿美元4.25%优先票据本金总额中的3亿美元[12] - 2022年5月宣布为期12个月股份回购计划,回购价值不多于3亿美元股份[13] - 公司年内赎回及注销2029年到期的6.5亿美元4.25%优先票据本金总额中的3亿美元,赎回后尚余3.359亿美元未偿还[42] - 公司实施为期12个月的股份回购计划,回购价值不多于3亿美元的股份[42] 公司人员相关 - 鄭家純博士75歲,2000年3月獲委任為執行董事,2001年3月起出任主席[48] - 馬紹祥先生59歲,2018年7月獲委任為執行董事,2019年1月起出任行政總裁[49] - 何智恒先生46歲,2018年7月起擔任執行董事,2022年2月起獲委任為首席營運總監[50] - 鄭志剛博士42歲,2019年10月獲委任為執行董事[51] - 鄭家純博士分別於2001年及2017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金紫荊星章及大紫荊勳章[48] - 馬紹祥先生於2014年獲委任為太平紳士,2017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金紫荊星章[49] - 鄭志剛博士自2016年起為香港特區政府委任的太平紳士,2022年獲頒授銀紫荊星章[52] - 鄭志剛博士於2017年獲法國政府頒授法國藝術與文學軍官勳章,2022年獲授法國國家功績榮譽勳章[52] - 鄭志剛博士於2014年獲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頒授人文學科榮譽博士學位,2014年獲嶺南大學頒授榮譽院士銜,2022年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大學院士銜[52] - 何智恒先生曾於2007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間出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瀋陽市委員會委員[50] - 鄭志明39歲,2009年7月獲委任為執行董事,2008年1月加盟公司,負責基建業務及合併收購事務[53] - 鄭志亮33歲,2020年12月獲委任為執行董事,2019年1月加盟公司,負責業務發展及策略性投資[54] - 杜顯俊73歲,1998年5月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2002年8月改為非執行董事,1975年起為香港執業律師[55] - 黎慶超75歲,2002年8月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2004年9月改為非執行董事,為審核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56] - 杜家駒48歲,2005年12月獲委任為董事,2014年7月調任非執行董事,2018年獲委任為太平紳士[57] - 林煒瀚60歲,2003年1月獲委任為執行董事,2016年1月調任非執行董事,2020年11月25日退任並任杜家駒替任董事[58] - 鄺志強73歲,2002年10月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