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务整体运营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循稳健经营原则,实现业务运营平稳推进[6] - 2023年中国经济大概率将恢复平稳增长,公司将紧跟政策导向,调整业务布局[12] - 公司业务主要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包括物业投资及租赁、销售花卉苗木及植物、提供贷款融资及不良资产管理[14] - 公司业务主要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物业投资租赁、花卉销售、贷款融资及不良资产管理[186] 行业数据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60330亿元,较2021年底的62100亿元减少约1770亿元,下降2.85%[7] 各附属公司业务动态 - 2022年公司旗下上海东葵把更多资源投放在风险较低的保理业务上[7] - 2022年上海东锐利用自身业务系统积累的数据,维持保理业务稳定发展[8] - 2022年重庆宝旭持有的东东摩进行改造工程,并对商户提供租金减免[10] - 2021年10月22日,儋州中诚未偿还贷款人民币2500万元及利息约人民币30万元,总计约人民币2530万元,相当于约2860万港元[120] - 2022年9月26日,上海东葵收到胜诉判决,儋州中诚须支付未偿还借款人民币2500万元及应计利息,年利率15.40%,并支付法律费用人民币30万元[121] - 2022年4月15日,上海东锐与重庆嘉望订立保理协议,融资由应收账款代价约人民币780万元作抵押,保理本金额约人民币700万元,年利率12.00%[122] - 2022年4月15日,上海东锐与重庆泛海订立保理协议,融资以约1120万元人民币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约1000万元人民币,年利率12.00%[123] - 2022年6月29日,上海东锐与江苏鹏辉订立再保理协议,融资以约1670万元人民币应收账款作抵押,再保理本金约1510万元人民币,年利率10.63%[125] - 2022年9月15日,上海东锐与江苏鹏辉订立再保理协议,融资以约3470万元人民币应收账款作抵押,再保理本金约3140万元人民币,年利率10.63%[126] - 2022年9月15日,上海东锐与国昀瑞业订立再保理协议,融资以约650万元人民币(约740万港元)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约590万元人民币(约670万港元),年利率10.63%[138] - 2022年9月15日和11月28日,上海东锐与上海翃眩分别订立保理协议一和二,融资分别以约1060万元人民币(约1200万港元)和约4130万元人民币(约4670万港元)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分别为950万元人民币(约1070万港元)和3690万元人民币(约4170万港元),年利率均为12.00%[139] - 2022年9月27日,上海东锐与重庆璞美订立再保理协议,融资以约4030万元人民币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3600万元人民币,年利率12.00%[127] - 2022年10月14日,上海东锐与重庆潮丰订立保理协议,融资以约4980万元人民币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4500万元人民币,年利率10.50%[128] - 2022年10月14日,上海东锐与重庆奥远订立保理协议,融资以约1110万元人民币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1000万元人民币,年利率10.50%[129] - 2022年10月17日,上海东锐与重庆茂同订立保理协议,融资以约5190万元人民币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4650万元人民币,年利率11.52%[130] - 2022年10月17日,上海东锐与重庆璞美订立保理协议,融资以约1180万元人民币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1050万元人民币,年利率12.00%[131] - 2022年10月18日,上海东锐与广东钢铁订立保理协议,融资以约4980万元人民币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4500万元人民币,年利率10.50%[132] - 2022年11月4日,上海东锐与重庆柏翠订立保理协议,融资以约5590万元人民币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5000万元人民币,年利率11.78%[136] - 集团持有70%股权的附属公司重庆宝旭经营的东東摩商场总楼面面积18043.45平方米[140] - 集团附属公司上海东葵以6万元人民币(约73620港元)收购安信万邦,其净负债约170万元人民币(约190万港元),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约5660万港元)[144] - 2022年6月,上海东葵以10万元人民币(约10万港元)出售安信万邦全部权益[145] - 上海东葵来年将继续投放资源在保理/再保理业务,降低经营风险[150] - 集团旗下东东摩商场定位儿童亲子邻里中心,2022年因疫情减免商户部分租金[160] - 重庆宝旭定位为中小型房地产开发商的园林绿化花卉及植物供应商,业务前景良好[162] 业务受外部环境影响情况 - 2022年中国房地产业务不景气及疫情冲击,导致公司销售花卉及植物业务销售下跌[11] 业务协议相关情况 - 售后回租中客户支付的保证金通常介乎购买价的4.00%至10.00%[18] - 自2020年7月1日起公司无订立新短期贷款协议[23] - 再保理业务期限通常介乎6个月至12个月[29] - 公司贷款融资协议主要期限为一年,利率介乎约8.00%至10.30%[38][39] - 公司大部分保理/再保理协议期限为六个月至一年,利率介乎约10.50%至12.00%[40][41] - 从项目倡议至签订相关协议需时约两个月[43] 业务目标客户情况 - 贷款融资业务目标客户主要为中国营运规模或实质资产较大的三级及二级医院[35] - 保理/再保理业务目标客户包括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公司、建材公司及园林设计公司[37] 业务定价情况 - 贷款融资协议采用固定费率定价,利率考虑现行市场利率、风险溢价和资金成本[39] - 保理/再保理协议采用固定费率定价,利率考虑现行市场利率、风险溢价和资金成本[41] 业务审批及风控情况 - 项目审批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执行董事曹镇伟先生及两名贷款融资团队成员[50] - 公司贷款融资及保理/再保理业务有一套系统化营运流程,各阶段有相应风险控制措施[43] - 贷款融资业务中项目团队对潜在承租人及担保人进行尽职调查,包括实地考察、审核财务状况等[52] - 资产评估方面,公司要求承租人提供购买记录或委托评估机构,复杂资产需第三方估值报告[53] - 保理业务尽职调查集中于客户经营状况、风险及还款能力,审核交易真实性[54] - 贷款审批评估客户及最终债务人时,公司获取综合资料、财务状况、信贷状况等文件[55] - 公司与客户及最终债务人业务经理访谈,了解业务和财务状况,交叉核对资料[57][58] - 再保理业务对相关应收账款尽职调查,要求保理公司调查最终客户状况[60] - 再保理贷款审批评估时,公司获取保理公司、供应商及最终债务人相关资料文件[61] - 公司向保理公司索取保理合约及应收账款转让文件[62] - 公司与保理公司、供应商及最终债务人业务经理访谈,交叉核对资料[63][64] - 项目审批委员会审批贷款融资及保理/再保理项目前,审核资料和报告完整性并可提修改建议[66] 业务贷后管理及违约处理情况 - 贷款融资业务需处理资产产权登记,监控贷款偿还及回收,按季度或中期编制租赁资产实地检查报告[73] - 保理/再保理业务需联系终端客户和保理公司获取资料,进行桌面搜索,要求提供审核报告和信誉报告,并提前一个月发出还款提示[75] - 若未按时收到付款,贷款融资业务团队会跟进还款事宜,可采取加速偿还贷款等补救措施[77][78] - 保理业务主要针对客户采取债务收回行动,也有权对最终债务人采取行动[79][80] - 再保理业务主要针对保理公司采取债务收回行动,也有权对最终债务人采取行动[81][82] - 违约时,公司会在预定还款日期前两周联系交易对手,若无法按时还款则展开初步磋商[83][84] - 初步磋商未成功,公司会落实进一步行动,如请求仲裁或干预、发函告知责任后果[85] - 若上述行动无果,公司将委聘法律顾问采取法律行动[86] - 若收回拖欠贷款可能性低,公司可探讨与第三方合作转拨坏账[8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针对陕西太白及儋州中诚收回未偿还贷款的法律行动在进行中[88] - 陕西太白未支付贷款融资协议项下租金及购买价约401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35,426,293.77元),法院判决其支付约373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3300万元)未偿还租金及购买价、约7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60万元)违约利息及律师费约3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30万元)[89] - 上海东葵向儋州中诚提供短期租赁项目金额约283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500万元),儋州中诚未偿还约286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530万元),法院判决其支付未偿还借款约283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500万元)及年利率15.40%的应计利息、法律费用约3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30万元)[9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除针对陕西太白及儋州中诚的法律诉讼外,集团成员无涉及收回未偿还贷款的诉讼、仲裁或申索[92] 贷款减值相关情况 - 导致贷款减值的情况包括预期信贷亏损、交易对手财务状况及信贷评级转差、贷款实际拖欠[93] - 若信贷风险自初始确认显著增加,公司确认生命周期的预期信贷亏损;若未显著增加,按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计量亏损拨备[96]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的“三阶段”减值模式:第1阶段确认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利息收入按资产总账面价值计算;第2阶段确认生命周期预期信贷亏损,利息收入按资产总账面价值计算;第3阶段确认生命周期预期信贷亏损,利息收入按资产账面净值计算[99][100][101] - 公司对应收贷款采用一般模式,预期信贷亏损公式为ECL = EAD x PD x LGD x贴现系数[104] - 预期信贷亏损评估基于违约概率、违约亏损及违约风险,违约概率和违约亏损基于经前瞻性资料调整的历史数据,违约风险为贷款总账面价值[105] - 预期信贷亏损指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现金流量差额按原实际利率贴现[106] - 报告期内公司聘请独立外部估值师对部分贷款及保理应收账款进行预期信贷亏损报告及评估,预期信贷亏损金额以估值报告为基础[10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回约30万港元,2021年约2210万港元;儋州中诚减值亏损拨回约35000港元,2021年已确认减值亏损约300万港元[113] - 2022年总收益约1.071亿港元,2021年约1.410亿港元,减少24.04%;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1730万港元,2021年溢利约5420万港元[116] - 2022年由盈转亏,主要是东东摩评估公平值亏损约3140万港元,2021年公平值溢利约1580万港元;汇兑亏损约2060万港元,2021年汇兑收益约740万港元[11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东葵业务分部贡献收益约5840万港元,2021年约5830万港元,增长约0.17%;录得除税后溢利约4160万港元,2021年约6530万港元[119] - 2022年经营亏损15549千港元,2021年经营溢利82982千港元;除税前亏损15394千港元,2021年除税前溢利83351千港元[116] - 2022年非流动资产316722千港元,2021年364652千港元;流动资产687809千港元,2021年722903千港元[1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投资物业分部收益约970万港元,较2021年约1200万港元减少约19.17%,东東摩评估公平值亏损约3140万港元,该分部除税后亏损约2050万港元[14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花卉及植物分部销售收益约3900万港元,较2021年约7030万港元下跌44.52%,除税后溢利约60万港元[14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不良资产管理分部无收入,2021年收入约40万港元,该分部除税后亏损约330万港元,2021年除税后亏损约900万港元[14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余约1.473亿港元,2021年约4020万港元[16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11.5,2021年约12.0[165] - 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资本负债比率[167]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即期及非即期借贷[168] - 集团在2022年及2021年度未使用衍生工具对冲利率风险[169]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已抵押资产[170] - 集团目前未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171] - 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及资本开支承担[172] - 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可供分派储备[19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流动及非流动借款,2021年也无[195] 公司人员及治理情况 - 罗韶宇53岁,2009年10月获委任为公司主席及执行董事[176] - 台星49岁,2017年10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1
东银国际控股(00668)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