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收益为353,405千港元,2020年为208,776千港元[7] - 2021年毛利为277,007千港元,2020年为181,094千港元[7] - 2021年研发费用为50,219千港元,2020年为13,666千港元[7] - 2021年除税前溢利(亏损)(不包括资产减值)为40,728千港元,2020年为 - 34,471千港元[7] - 2021年经调整毛利率为78.4%,2020年为86.7%[7] - 2021年研发费用占收益比例为14.2%,2020年为19.5%[7] - 2021年现金比率为0.91倍,2020年为0.4倍[7] - 2021年流动比率为2.18倍,2020年为3.01倍[7] - 2021年应付贸易款项周转日数为22日,2020年为37日[7] - 2021年应收贸易款项周转日数为52日,2020年为93日[7] - 2021年公司营业额创新高,按年显著增长69.3%[28] - 2021年销售成本由2770万港元增长176.0%至7640万港元,毛利2.77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53.0%,毛利率由86.7%降至78.4%[49] - 2021年一般及行政开支占营业额的13.4%,2020年为17.2%;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比从69.7%降至52.5%;研发费用按年增长23.3%至5020万港元[49] - 2021年公司经营亏损2000万港元,较2020年的7090万港元大幅减少;录得亏损1960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0.31港仙[49] - 2021年公司营业额3.534亿港元,按年增长69.3%,主要因表皮生长因子产品销售额显著增长[47][55] - 2021年获专利生物药品销售额为2.067亿港元,较去年增长约22.7%,占销售总额约58.5%[56] - 2021年公司就诉讼申索作出拨备约1560万港元,其他收益约为590万港元,较2020年下跌63.6%[64][65] - 本年度经营亏损2000万港元,较2020年的7090万港元大幅减少;年内亏损缩窄至1960万港元,2020年为7130万港元[66] - 2021年底集团总资产约2.67593亿港元,2020年底为2.52717亿港元[77] - 2021年底集团流动资产约2.01665亿港元,2020年底为1.81439亿港元[77] - 2021年底集团流动负债9230.1万港元,2020年底为6037.2万港元[77] - 2021年底流动负债总额与总资产比率为34.5%,2020年底为23.9%[77] - 2020年公司可供股东分配的储备总金额为33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配的储备[17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金因肽®2021年营业额达1.705亿港元,较2020年大增24.3%,因医院销售反弹及数字营销等带来额外营业额[50] - 金因舒®2021年营业额由3160万港元增至3630万港元,上升14.8%,得益于医院销售复苏及自有渠道销售[51] - 匹納普®2021年营业额由3750万港元增至1.422亿港元,因纳入国家集中采购带来大量医院订单,但定价下降降低盈利能力[53] - 博舒泰®2021年商业化第一年实现营业额约450万港元,公司2022年将扩大其产能[54] 公司业务合作与发展 - 公司与多特生物、奥朗生物、NAMI、Global Cosmetic达成战略合作,分别在眼科、视网膜疾病、rhEGF创新配方、新护肤原材料领域开展合作[14] - 公司2022年1月与Global Group合作开发医美及高端护肤产品,预计未来两年内推出[17] - 公司探索rhEGF产品配方多样化,改善其表现并开发新疗法[17] - 公司与奥朗生物及多特生物合作,为视网膜疾病等领域开发下一代化合物[17] - 匹纳普2021年入选国家集采,公司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博舒泰与国药威奇达、苏州营力合作,2022年完成原料药注册生产,片剂生产转移至苏州营力[18] - 2021年3月,公司与多特生物合作研发视网膜疾病下一代疗法[29] - 2021年9月,公司与奥朗生物结盟探索细胞穿膜肽递送技术及下一代最优治疗方案[30] - 2021年9月,公司与NAMI合作探索重组人表皮生长因数(rEGF)产品创新配方[32] 公司研发计划与进展 - 公司计划2022年申请第二代Uni - PTH新药申请,预计2023年上市[15] - 公司2021年启动Uni - GLP–1临床试验相关工作,并推进新增项目[15] - 公司研发专注内分泌疾病、眼科及皮肤科三大领域创新及获专利产品[33] - 公司有多款获专利生物药品处于不同研发阶段,如Uni - PTH、Uni - GLP等[34] - 第二代Uni - PTH水针已完成临床试验,公司计划2022年提呈新药申请,正准备开发第三代口服型Uni - PTH收集数据[36] - Uni - GLP - 1水针临床相关工作已启动,公司2022年将加速开展进一步临床工作[37] - 公司研发的口服GLP - 1生物有效性超海外上市口服GLP - 1产品索马鲁肽临床物有效性两倍[39] - Uni - GLP - 1口服配方生物有效性约为2.1%,优于索马鲁肽(0.5 - 1.0%)[74] 市场规模与趋势 - 2016 - 2020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由13294亿元增至17919亿元,预计2021年达18858亿元[24] - 全球功能性化妆品市场预计2026年前达41亿美元,较2021年的32亿美元实现复合年增长率5.2%[25] - 2017年中国湿性黄斑病变患病率为340万,预计2022年达400万,2030年达480万[40] - 全球伤口敷料市场规模预期2028年前达240.1亿美元,2021 - 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1%[42] - 2014 - 2018年中国医疗敷料市场规模由55.2亿元增至13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3%[42] - 预计2019 - 2023年中国敷料行业市场规模保持11.1%的复合年增长率,2023年达234.5亿元[42] - 中国医药市场规模预期于2025年前达300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2%[67] - 2021年功能性护肤行业规模达260.1亿元,平均复合年增长率将达29.4%,2023年将达589.7亿元[69] 公司产品相关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面向市场推出四款产品,即金因肽®、金因舒®、匹納普®及博舒泰®[26] - 博舒泰®(阿卡波糖片)2020年获药监局批准在中国上市并通过GMP生产检验,2021年开始批量生产[43][45] - 匹纳普®于2021年纳入国家集中采购[43] - 博舒泰®生产线2022年转移至苏州营力后产能将进一步提升,国药威奇达负责的阿卡波活性成分(API)注册预计2022年完成[45] - 2022年苏州营力接管博舒泰®药片生产,产能将扩大逾十倍[76] 公司厂房建设 - 公司2022年4月在东莞开始兴建厂房,2025年完工后将部署新技术提升产能[15]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聘有326名员工,其中中国研发部门24名、生产厂房166名、商业办事处78名,香港总部4名[80] - 邱国荣先生在管理、资本市场及投资银行业务方面拥有逾20年经验,曾于2006年5月至2017年1月担任德意志银行全球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101] - 周启明先生在会计师事务所拥有逾26年财务管理、审计及税务策划经验,自1994年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执业)资深会员[102] - 任启民先生拥有逾24年管理经验,曾担任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董事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职务达10年[103] - 马青山先生在管理及咨询方面拥有逾16年经验,曾为15家财富500强企业等提供管理咨询服务[105] - 安稳都先生在药剂业拥有逾16年经验,自2020年8月1日起为公司销售部门主管[106] - 闻亚磊博士在生物科技等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为公司制造部门主管[106] - 李静女士在癌症及内分泌学领域新药研发方面有超10年经验,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20余种[106] - 佘时斌先生在上市公司审计及财务管理方面拥有超12年经验,自2019年11月5日起任公司财务总监及公司秘书[107] - 赵华南先生拥有逾5年制药研发经验及逾15年临床研发经验,为公司医学及注册部门负责人[109] - 田伟女士在人力资源行政及管理方面拥有逾14年经验,为公司人力资源及行政主管[109] 公司治理相关 - 董事会目前由7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6] - 邱国荣、周启明、马青山任期自2019年起为期3年,任启民任期自2020年起为期3年[117][118] - 执行董事和管理层人员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检讨业务表现等[12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梁国龙、陈大伟、赵志刚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活动类别为A、B、C,邱国荣、周启明、任启民、马青山为B、C[122] - 召开董事会定期会议前,董事不少于14天前收到通知[125] - 2021年度,梁国龙、陈大伟、赵志刚、邱国荣、周启明、任启民、马青山出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的次数均为1/1和5/5[129]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2021年度遵守规定[131] - 公司审核委员会于2001年成立,成员包括周启明、任启民、马青山,周启明为主席且具备相关专业资格[132] - 审核委员会每年须举行最少两次会议,2021年举行了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33][136]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11月4日成立,2021年举行了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37][14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薪酬为0 - 100万港元的高级管理层有3人,100.0001 - 150万港元的有2人,150.0001 - 200万港元的有1人[140] - 提名委员会于2005年11月4日成立,2021年未召开正式会议但完成多项工作[142][144] - 公司于2014年6月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145]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31日采纳提名政策[147] - 董事会负责制定及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检讨及监察董事和高级管理层培训及持续专业发展等多项企业管治职能[149] - 董事会全面负责公司内部监控制度并检讨其有效性,认为公司内部监控系统充足及有效[152] - 公司已建立及维持处理及传播内幕消息的适当程序,采纳披露政策提供相关指引[156]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全权酌情决定是否宣派及派付中期股息及/或建议派付末期股息,须获股东批准(如适用)[158] - 董事负责编制各财政期间账目,选用适用会计政策,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账目[159] - 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股东周年大会为董事会与股东沟通提供场合,公司已在网站刊发股东沟通政策[16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宪章文件无任何变动[164] - 任何于递呈要求日期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附有于公司股东大会表决的权利)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应于递呈要求后2个月内举行[163] 公司股权与股息相关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1年度末期股息,2020年度亦无派息[81] - 梁国龙先生、赵志刚先生及马青山先生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大会上轮值告退并愿膺选连任[175]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股息[170] - 梁国龙持有股份及相关股份总计1,869,611,542股,概约持股百分比29.44%[190] - 邱国荣持有股份及相关股份总计871,460,000股,概约持股百分比13.72%[190] - 陈大伟持有股份及相关股份总计188,574,438股,概约持股百分比2.97%[190] - 赵志刚持有股份及相关股份总计93,335,000股,概约持股百分比1.47%[190] - 周启明持有相关股份9,840,000股,概约持股百分比0.15%[190] - 任启民持有相关股份8,060,000股,概约持股百分比0.13%[190] - 马青山持有相关股份6,420,000股,概约持股百分比0.10%[190]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为6,349,768,147股[198] - Automatic Result Limited持有1,846,832,542股股份,由梁国龙为对象的家族信托相关公司全资拥有[192] - 公司向梁国龙授出购股权涉及29,199,000股相关股份[192] 公司其他事项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00690)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