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收入约3.035亿港元,较2020年约3.585亿港元减少15.3%[6] - 呈報期間虧損由2020年約5640萬港元減少至約5420萬港元[6] - 未計非現金項目前,2021年虧損約3630萬港元,2020年虧損約4050萬港元[7] - 2021年毛利为1332.1万港元,2020年为2188.8万港元[8] - 2021年可換股票據之推算利息支出为1785.4万港元,2020年为1586.1万港元[8] - 集团在报告期产生亏损约542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约8740万港元、负债净额约1.026亿港元,银行结存及现金约920万港元[1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存及现金约为920万港元,2020年为780万港元[2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0.6倍,2020年为1.6倍[27]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到期未行使零息可换股票据本金总额为1.584亿港元,2020年相同,兑换价均为每股0.22港元[2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未偿还银行借贷,2020年也无;来自主要股东贷款约2064.6万港元,2020年为891.7万港元[28] - 2021年及2020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零[2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本开支承担,2020年也无[29]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已抵押资产,2020年也无[3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有35名,2020年为468名;员工成本总额约2400万港元,2020年为2840万港元[36] - 若可换股票据及已收到的越南股东贷款金额分类为非流动负债,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额约728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2.9倍[19] - 集团流动负债(不包括可换股票据及来自一名主要股东之贷款)同比大幅下降约68.9%,应付账款、租赁负债、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分别减少约79.5%、41.9%及13.6% [19] - 2021年12月31日,可换股票据占负债总额约72.7%,不计可换股票据,集团处于净资产状况[19] - 报告期集团收到2019年和2021年股东贷款金额分别约为1080万港元和90万港元,报告期后收到剩余2019年香港股东贷款约270万港元,2021年香港股东贷款约30万港元[20] - 报告期集团应付账款等大幅减少,因收到股东贷款约1170万港元和出售物业等所得款约700万港元超经营活动所用现金等,银行结余及现金增加约140万港元[20] - 集团凭报告期后收到的股东贷款、内部产生现金流量及剩余2021年香港股东贷款,将有足够营运资金履行未来12个月财务责任,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22] - 集团报告期内亏损约5420万港元[124]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8740万港元,负债净额约1.026亿港元,银行结存及现金约920万港元[124] - 2021年12月31日,若可换股票据及越南股东贷款分类为非流动负债,集团流动资产净额约为728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2.9倍,可换股票据占负债总额约72.7%[12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存及现金约920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约780万港元有所改善[126] - 呈报期间,集团收到2019年及2021年股东贷款金额分别约为1080万港元及约90万港元[126] - 呈报期后,公司收到剩余2019年香港股东贷款约270万港元,收到2021年香港股东贷款金额约30万港元[126] - 报告日期,李先生已向集团转账2019年股东贷款全部款项和2021年股东贷款部分金额约130万港元[126] 电子产品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電子產品業務收入較2020年同期增加約6.0%,下半年較2020年同期下滑約32.1%[11] 可换股票据相关情况 - 公司尚未行使可換股票據本金額為1.584億港元,兌換價為每股0.22港元,已於2022年1月31日到期[12]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到期未行使零息可换股票据本金总额为1.584亿港元,2020年相同,兑换价均为每股0.22港元[28] - 本公司向李伟民先生发行本金总额158,400,000港元的尚未行使可换股票据[80] - 公司与李先生商讨第四次修改可换股票据条款,此前已三次延长可换股票据到期日[125] 股东贷款相关情况 - 2019年和2021年公司分别签订贷款协议获取为期两年无抵押及免息贷款各2000万港元,2019年贷款已全部收到,2021年已收到约30万港元[14] - 2019年香港股東貸款到期日已延長至2023年10月[14] - 剩餘二零二一年香港股東貸款將按修訂時間表發放,2022年6月底前發放約770萬港元,12月底前發放600萬港元,2023年6月底前發放600萬港元[14] - 2019年和2021年越南股东贷款分别为越南盾73亿(约250万港元)和越南盾50亿(约170万港元),截至报告日,2021年越南股东贷款已收到约越南盾30亿(约100万港元),剩余约越南盾20亿(约70万港元)[15] 宏观经济数据 - 中国2021年第四季度GDP增长4.0%,全年增长8.1%,第一季度增长18.3% [41] - 中国2021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复苏逐渐失去动力,复苏放缓归因于政策支持退出、疫情反复、房地产投资放缓[41] - 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从5.6%下调至4.8%[43] - 2021年12月中国零售销售额仅增加1.7%,为14个月来最慢增速[43] - 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徘徊于50.1至50.3之间[43] 公司股权结构 - 2021 - 2012年公司间接持有中信物流全部股权的90%[46] - 越南快运有限公司由李先生及其联系人间接持有49%权益[46] - 宁波菱信物流有限公司由中信物流持有40%权益[46] - 2021年12月31日,李伟民先生持有952,863,576股股份及相关股份,持股百分比为113.41%[80] - 李伟民先生拥有的股份权益中,以本人名义实益拥有及持有232,863,576股,衍生权益为720,000,000股[80] 公司分红及派息相关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按缴足红股方式分派股份溢价账约2,374,265,000港元[61] - 公司于2018年12月24日采纳股息政策[117]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集团最大客户销售额占呈报期间总收入42.76%[65] - 集团五大客户总销售额占呈报期间总收入62.46%[65] - 集团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总采购额分别占呈报期间总采购额38.59%及78.99%[66] 公司董事相关情况 - 李扬女士及黄汉水先生将在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告退并拟膺选连任[69] - 呈报期间,行政总裁职务及职责由董事会成员共同承担,偏离企管守则A.2.1[89] - 独立非执行董事何志辉先生委任无指定任期,偏离企管守则A.4.1[89] - 提名委员会原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2年3月9日起李扬女士任成员及主席[90]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应有三分之一董事轮席告退,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席告退一次[89] - 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设立五个董事委员会[92] - 执行董事李扬、黄汉水、杨俊杰出席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和董事会会议的比例均为100%(1/1、14/14),林日强出席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比例为0%(0/1),出席董事会会议比例约为7.14%(1/14)[9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何志辉、张掘出席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和董事会会议的比例均为100%(1/1、14/14),出席审核、薪酬、提名、投资委员会会议的比例也均为100%(2/2、3/3、3/3、3/3)[93] - 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于2021年12月成立,呈报期内未举行会议[95] - 自2020年1月1日刘艳芳辞任后,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减至两名,低于上市规则规定最低人数,董事会正物色合适人选填补空缺[98] - 全体董事已出席有关监管及企业管治事宜的讲座或培训,并发出持续专业培训确认书[101] - 呈报期内,行政总裁的职务及职责由董事会各成员共同承担,董事会将不时检讨此安排[105]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何志辉除外)任期固定为三年,其后一直生效,直至一方发出不少于一个月书面通知终止,且任期受限轮席告退及膺选连任[106]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应有三分之一董事轮席告退[106] - 提名委员会有三名成员,报告期内开会三次[108][109] - 薪酬委员会由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报告期内开会三次[112][113] - 审核委员会成员减至两名,低于上市规则规定,报告期内开会两次[114] - 全体董事确认报告期内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20] - 董事会负责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多项职责[121][123] - 管理层向董事会提供资料,董事负责编制及申报财务报表[122] 核数师相关情况 - 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将在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愿获续聘为核数师[86] - 外聘核数师审核服务费用86.4万港元,非审核服务费用9.9万港元,总计96.3万港元[116] 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集团采用三层风险管理方法识别、评估及管理不同类别风险[130] - 公司委聘外界独立顾问对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独立审阅,未发现重大监控弱点或缺陷[132] - 集团制定处理及发放内幕消息的程序及内部监控,遵守相关规定[133] 公司信息披露与透明度 - 公司向股东及投资者提供高水平披露及财政透明度,通过多种方式提供集团资料[137] 股东大会相关规定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附带投票权)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38] - 董事会应在接获书面要求后两个月内举行股东大会,若二十一日内未召开,股东可自行召开[138]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相关 - 这是公司刊发的第五份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42]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根据上市规则附录二十七所载《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144] - 编制报告应用重要性、量化、一致性三项呈报原则[145] - 公司每年刊发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董事会负责评估及厘定集团层面相关风险[147] - 董事会对监督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问题负最终责任[148] - 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核心成员来自不同部门,负责收集分析数据等多项工作[149] - 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定期向董事会报告,协助评估和识别风险与机遇等[149] 公司营运模式转变 - 报告期内公司将营运模式由制造及买卖转变为买卖电子及电器零件及组件[143] 公司环境影响指标变化 - 2021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7.44千克,较2020年的29.74千克显著减少;硫氧化物排放量为0.05千克,较2020年的0.11千克减少;颗粒物排放量为0.68千克,较2020年的2.84千克减少[165] - 2021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为8.34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0年的18.54吨显著减少;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2)为34.45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0年的63.03吨减少;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3)为20.87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0年的1.00吨显著增加[166] - 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63.66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0年的82.57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密度为1.82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较2020年的2.13吨减少[166] - 2021年纸张处置量为4.35吨,2020年为0.21吨;一般废弃物2021年为0.30吨,2020年无数据;无害废弃物总量2021年为4.65吨,2020年为0.21吨;无害废弃物总量密度2021年为0.13吨/雇员,2020年为0.01吨/雇员[170] - 2021年直接能源耗量为31,526.85千瓦时,2020年为69,709.52千瓦时;间接能源耗量2021年为85,213.00千瓦时,2020年为90,040.00千瓦时;能源总耗量2021年为116,739.85千瓦时,2020年为159,749.52千瓦时;能源总耗量密度2021年为3,335.42千瓦时/雇员,2020年为4,096.14千瓦时
瑞鑫国际集团(00724)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