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鑫国际集团(00724)
icon
搜索文档
300724,高管股东集体减持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7 20:16
2025.09.07 本文字数:2277,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魏中原 封图 |AI生成 光伏电池设备商捷佳伟创(300724.SZ)股价连创阶段新高之际,股东与高管接连不断抛出减持计划。 另外,捷佳伟创两名副总经理金晶磊、谭湘萍此次计划分别减持不超过5600股、5000股,分别拟套现 59.75万元、53.35万元。 按照最新收盘价106.7元测算,李时俊拟套现金额约3.2亿元。李时俊此次减持的股份是捷佳伟创IPO前 发行的股份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获授的股份。根据捷佳伟创此前公告,2019年11月29日,公司以授予 价格16.23元/股,授予李时俊4.25万股,这部分股票目前收益率高达5.57倍。 记者梳理数据显示,李时俊是捷佳伟创的联合创始人,2018年8月捷佳伟创上市以来,李时俊一直位列 前十大股东,其最初持股达1367.71万股,占总股本的4.27%。2021年11月,李时俊第一次减持捷佳伟 创,此后陆续减持了好几次,较大比例的一次减持是在2022年8月10月,李时俊一口气减持308.84万 股,套现金额4.84亿元。 迄今为止,李时俊累计减持公司股票464.99万股,合计套现约6.6 ...
瑞鑫国际集团(00724) - 復牌进度季度更新及继续暂停买卖
2025-09-05 18:3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 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 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公告乃由瑞鑫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為「本集團」)根據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13.24A條而刊發。 茲提述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二日、二零二五年 一月十五日、二零二五年三月三日、二零二五年四月二日及二零二五年六月五日的公 告,內容有關(其中包括)復牌指引及復牌進度季度更新(「該等公告」)。除非文義另有所 指,否則本公告所採用之詞彙與該等公告所界定者具有相同涵義。 業務營運更新 本集團主要從事製造及買賣電子及電器零件及組件。由於全球經濟環境疲軟、世界性的 關稅保護問題、利率上調、行業的快速進步、發展及激烈競爭以及本集團的財務狀況欠 佳,本集團的業務營運已受到重大影響。儘管如此,本公司已設立一個新的營運部門, 以買賣電子及電器零件及組件及/或產品,及獲取新的銷售訂單。 RUIXIN INTERNATIO ...
瑞鑫国际集团(00724)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之股份发行人及根据《上市规则》第十九B章上...
2025-09-01 13:12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瑞鑫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724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6,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6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6,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6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600,000,000 FF301 第 1 頁 共 10 頁 v ...
300724,6分钟拉升,“20CM”涨停
医药板块表现 - 8月首个交易日医药股表现强劲,中药板块大涨,维康药业、新天药业等多股涨停 [1] - 动物疫苗、医药电商、创新药、化学制剂、原料药、CRO等医药子板块均上涨 [1] - 医药股呈现"全面开花"态势,成为上午市场最强板块 [1] 光伏板块反弹 - 光伏概念股捷佳伟创开盘6分钟内实现"20CM"涨停,光伏设备板块大涨 [1][2] - BC电池、硅能源、POE胶膜等光伏相关子板块同步上涨 [2] - 捷佳伟创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19.6亿元,同比增长38.65%-59.85% [4] - 硅片价格延续涨势,N型G10L单晶硅片成交均价1.2元/片,环比上涨9.09% [5] - N型G12R单晶硅片成交均价1.35元/片,环比上涨8%;N型G12单晶硅片1.55元/片,环比上涨7.64% [5] 光伏行业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 [5] - 主要厂商基本暂停国内TOPCon路线扩产,转向BC技术路线,当前行业新增/改造XBC产能规划近90GW [6] - BC技术对银浆要求高且银耗更大,厂商正加速推进少银化、无银化方案 [6] 物流板块上涨 - 物流板块上涨,华鹏飞涨停10.29%,申通快递涨停10.03%,韵达股份涨停10.00% [7] - 申通快递从7月10日反弹以来累计涨幅超52% [6] - 国家邮政局召开座谈会治理行业"内卷式"竞争,强化农村地区违规收费整治 [8] - 申通快递子公司拟以3.62亿元现金收购浙江丹鸟物流100%股权 [8] 物流行业趋势 - 无人物流车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快递"最后一公里"成为最先落地场景 [9] - 预计顺丰和中通今年各引进几千辆无人物流车,相比去年量级大幅提升 [9] - 通达系网点可节约1毛钱单票成本,顺丰单车单月可节约2000元左右成本 [9] 其他板块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0.19%,深证成指下跌0.15%,创业板指下跌0.16% [1] - 造纸、汽车整车等板块上涨 [1] - 港股美团、阿里巴巴盘中拉升,美团发文抵制无序竞争 [2] - 京东、淘宝闪购及饿了么均发文表示要抵制无序竞争 [2]
瑞鑫国际集团(00724)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之股份发行人及根据《上市规则》第十九B章上...
2025-07-31 16:52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瑞鑫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7月3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724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6,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6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6,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600,000,000 |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 ...
瑞鑫国际集团(00724)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6:5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收入为74,000,000港元,较2022年的192,700,000港元减少61.6%[18] - 2023年公司亏损为74,900,000港元,较2022年的58,200,000港元增加28.7%[19] - 2023年毛损为10,300,000港元,主要由于存货减值约12,900,000港元[22] - 未计非现金项目前的2023年亏损为55,000,000港元,较2022年的41,000,000港元增加34.1%[20] - 公司2023年亏损约7490万港元,流动负债净额约2310万港元,负债净额约1.758亿港元,银行结存及现金约720万港元[26]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银行结存及现金约72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40万港元有所改善[28] - 公司流动比率为0.4倍,较2022年的1.3倍显著下降[34]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无银行借款,尚未行使可换股票据、股东贷款及应付主席薪酬占负债总额约92.1%[27] - 公司银行结存及现金约为720万港元,较2022年的640万港元有所增加[34]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剔除股东贷款及应付主席薪酬后减少至约260万港元[27] - 公司负债净额剔除尚未行使可换股票据、股东贷款及应付主席薪酬后减少至约290万港元[27]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负债净额约为2,600,000港元,若不计算尚未行使可换股票据、股东贷款及应付主席薪酬,负债净额将减少至约2,900,000港元[106] - 公司2023年产生亏损约74,900,000港元,负债净额约为23,100,000港元,银行结存及现金约为7,200,000港元[105] 债务与融资 - 公司尚未行使可换股票据本金额为158,400,000港元,到期日为2025年1月31日[23] - 公司已收到2021年香港股东贷款10,400,000港元,剩余9,600,000港元将于2024年6月和12月发放[24] - 2021年香港股东贷款的到期日已延长至2026年3月30日[24] - 公司2021年及2023年越南股东贷款到期日分别延长至2025年2月18日及2025年1月15日[25] - 公司拥有尚未行使的零息可换股票据,本金总额为1.584亿港元,到期日为2025年1月31日[35] - 公司无未偿还银行借贷,主要股东贷款约为2881.2万港元,较2022年的2586.3万港元有所增加[36] - 公司计划在2024年12月31日前以可接受条款进行股权筹资[29] - 公司预计通过股权融资清偿大部分债务并提供额外营运资金[29] - 公司计划在2024年12月31日前通过股权融资筹集资金,以改善财务状况和支持未来发展[107] - 公司在2023年收到的股东贷款总额约为5,900,000港元,报告日期后收到的股东贷款金额约为1,900,000港元[107] - 公司预计通过股东贷款和股权筹资获得足够营运资金以履行未来12个月的财务责任[108] - 公司强调剩余2021年香港股东贷款的放款进度、内部现金流及股权筹资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流动性和持续经营[109] 现金流与经营活动 - 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同比下降约53.1%至约380万港元[27] - 公司收到的股东贷款总额约590万港元,呈报期间后收到约190万港元[28] 客户与供应商 - 公司最大客户占总收入的91.2%,五大客户占总收入的96.8%[51] - 公司最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的73.1%,五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的99.2%[51] 员工与薪酬 - 公司员工成本总额为1800万港元,与2022年持平[39] - 公司2023年共有34名雇员,较2022年的22名增加了12名[199] - 2023年女性雇员人数为23名,较2022年的11名增加了12名[199] - 2023年34岁以下的雇员人数为15名,较2022年的3名增加了12名[200] - 公司严格遵守香港及越南等地的雇佣法律,未发现违反相关法规的情况[197] - 公司提供包括年假、病假、婚假及丧假在内的多种假期,并设有退休计划和医疗保险[195] - 公司定期组织员工活动以增强团队凝聚力,如生日会和节日聚会[195] - 公司采用绩效审查制度,年度绩效审查作为评估薪酬及晋升的基准[192] - 公司提供公平及具竞争力的薪酬方案,包括基本薪金、奖励花红及强制性公积金[192] - 公司禁止任何形式的骚扰行为,所有雇佣决定均以非歧视性方式进行[194] - 公司致力于创建愉快的工作环境,不鼓励雇员加班[195]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已发布第七份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展示其在香港和越南业务运营中的可持续发展承诺[125] - 公司严格遵守环境、社会及管治指引的所有“不遵守就解释”规定,并按照重要性、量化和一致性原则编制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27][128][129] - 公司通过定期重要性评估识别和审查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问题,确保报告内容对持份者有重大影响[128] - 公司提供补充说明以澄清排放及能源消耗计算过程中使用的标准、方法和换算系数来源[128] - 公司确保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中的数据收集和计算方法与过往报告一致,以便进行时间上的比较[129] - 公司董事会确认其对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完整性的责任,并于2024年3月28日批准该报告[132] - 公司每年刊发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以提高透明度并承担环境、社会及管治责任[134] - 公司董事会负责评估和厘定集团层面在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的风险,并制定清晰目标和重要策略[134] - 公司通过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定期评估现行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并制定解决方案以提高整体表现[136]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持份者保持沟通,收集其在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的意见和期望[137][139] - 公司重视持份者对反贪腐、客户服务、产品责任、供应链管理和资源使用等方面的期望[138]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从2022年的46.47吨二氧化碳当量减少至2023年的18.36吨二氧化碳当量,减少了60.5%[163][164] - 公司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从2022年的5.55吨二氧化碳当量减少至2023年的5.17吨二氧化碳当量,减少了6.8%[163] - 公司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2)从2022年的16.81吨二氧化碳当量减少至2023年的13.18吨二氧化碳当量,减少了21.6%[163] - 公司无害废弃物总量从2022年的5.05吨减少至2023年的0.00吨,减少了100%[172] - 公司废气排放显著减少,其中氮氧化物(NOx)从2022年的6.90千克减少至2023年的1.72千克,减少了75.1%[159] - 公司温室气体总排放密度从2022年的1.37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减少至2023年的0.83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减少了39.4%[164] - 公司无害废弃物总量密度从2022年的0.14吨/雇员减少至2023年的0.00吨/雇员,减少了100%[172] - 公司颗粒物(PM)排放从2022年的0.63千克减少至2023年的0.13千克,减少了79.4%[159] - 公司2023年纸张回收量超过购买量,但未记录无害废弃物的处置数据[173] - 公司2023年柴油消耗量为1,955升,相当于20.92兆瓦时,较2022年减少2.17兆瓦时[179][180] - 公司2023年电力消耗量为28.74兆瓦时,较2022年减少7.75兆瓦时[179] - 公司2023年总能源消耗量为49.66兆瓦时,较2022年减少9兆瓦时[179] - 公司2023年耗水量为5.84立方米,较2022年减少2.9立方米[181] - 公司2023年能源总耗量密度为2.26兆瓦时/雇员,较2022年增加0.53兆瓦时/雇员[179] - 公司2023年耗水量密度为0.27立方米/雇员,较2022年增加0.01立方米/雇员[181] - 公司已制定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实体风险,包括台风前的设施检查和购买保险[188] - 公司计划逐步减少能源消耗量和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过渡风险[190]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具备广泛的相关技能和经验[71] - 公司董事会设立了五个董事委员会,包括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投资委员会及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71] - 公司于2023年6月5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记录载于企业管治报告[72] - 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集团方向、策略、监督表现及管理风险,日常管理委托给管理层[76] - 董事会会议记录由会议秘书备存,全体董事可获取相关文件并适时获得充分信息以作出知情决定[77] - 公司已安排购买涵盖针对董事提起法律诉讼的适当保险[83] - 行政总裁负责管理集团业务、执行主要策略及协调整体业务运营[85]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固定为三年,可续任,需符合公司细则及上市规则[86] - 提名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会组成、监督董事委任及继任计划,并评核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87] - 提名委员会包括三名成员:执行董事李扬女士(主席)、独立非执行董事何志辉先生及张掘先生[88]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旨在支持策略目标及可持续发展,考虑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因素[89] - 提名委员会曾举行一次会议,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并评估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的成效[91] 审计与风险管理 - 公司外聘核数师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在2023年提供的审计服务费用为953,000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为92,000港元[97] - 公司已制定三层次风险管理方法,持续评估风险记录册以识别、评估和管理业务相关风险[111] - 公司已实施内部监控系统,涵盖财务、运营及合规监控,确保资产安全和财务数据可靠性[112] - 公司已委聘独立顾问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独立审阅,未发现重大监控弱点或缺陷[114] - 公司董事会认为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充足,并致力于持续改进[115] - 公司已制定处理及发放内幕消息的程序,确保遵守证券及期货条例和上市规则[116] - 公司致力于向股东和投资者提供高水平的披露和财政透明度,定期发布中期及年度报告[118] 股息与储备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无任何可供分派储备,但可以缴足红股方式分派股份溢价账约2,374,265,000港元[50]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度的末期股息[49] - 公司过往五个财政年度的已公布业绩及资产、负债及非控股权益摘要载于年报第138页[49] - 公司股本及可换股票据在报告期间的变动详情分别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7和25[49] - 公司及集团的储备在报告期间的变动详情分别载于综合权益变动表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9[49] 股东与持股 - 公司主要股东李伟民先生持有181,686,357股股份,持股比例为216.25%[60]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维持上市规则所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66] 经济展望 - 公司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1%,2025年为3.2%,低于历史平均水平[40] - 公司预计2024年全球总体通胀率将降至5.8%,2025年降至4.4%[40] - 公司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放缓至4.6%,2025年进一步放缓至4.0%[41] - 公司电子产品业务面临高度不确定性,未来发展方向不明朗[42] 业务概述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主要附属公司业务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5[49]
瑞鑫国际集团(00724)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2:4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收入为74,031,000港元,较2022年的192,741,000港元减少61.6%[3][6] - 2023年公司亏损为74,915,000港元,较2022年的58,178,000港元增加28.7%[3][6] - 2023年毛损为10,317,000港元,而2022年毛利为4,885,000港元[6] - 2023年未计非现金项目前的亏损为55,026,000港元,较2022年的40,970,000港元增加34.3%[5][6] - 年内亏损为74,915,000港元,较2022年的58,178,000港元有所增加[30] - 每股基本亏损为0.89港元,较2022年的0.69港元有所增加[30] - 公司2023年净亏损约为74,915,000港元,经营业务现金流出净额约为3,770,000港元[49] - 公司录得毛损约10,300,000港元及存货减值约12,900,000港元[52] 资产负债状况 - 2023年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23,112,000港元,负债净额为175,849,000港元[13][15] - 2023年公司银行结存及现金为7,182,000港元,较2022年的6,449,000港元增加11.4%[13] - 2023年公司存货为84,000港元,较2022年的8,495,000港元减少98.9%[13] - 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为46,000港元,较2022年的22,444,000港元减少99.8%[13] - 应收账款总额为46千港元,较2022年的22,444千港元显著下降[33] - 应付账款总额为0千港元,较2022年的2,085千港元减少[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为23,112,000港元,负债净额约为175,849,000港元[49]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负债净额约23,100,000港元,负债净额约175,800,000港元,银行结存及现金约7,200,000港元[56] - 公司流动比率为0.4倍,较2022年的1.3倍显著下降[66]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零,表明无附息借贷[66] 融资与债务 - 2023年公司可换股票据的推算利息支出为17,502,000港元,较2022年的15,692,000港元增加11.5%[6] - 2023年公司来自一名主要股东的贷款之推算利息支出为2,387,000港元,较2022年的1,516,000港元增加57.5%[6] - 公司主要股东李先生提供股东贷款共计5,879,000港元,并在报告期结束后进一步放款1,943,000港元以支持公司营运资金[17] - 公司计划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如配售股份或其他来源,以应对未来十二个月的现金流需求[17] - 公司2023年融资成本为20,061千港元,其中可换股票据的推算利息开支为17,502千港元[25] - 可换股票据的剩余本金为158,400,000港元,票面利率为0%,到期日为2025年1月31日[36] - 可换股票据的负债部分实际利率为每年14.38厘[37] - 可换股票据到期日从2022年1月31日延长至2025年1月31日,兑换价从每股2.20港元调整为1.00港元[42] - 可换股票据本金总额为158,400,000港元,将兑换为158,400,000股普通股[42] - 修订可换股票据条款后,新负债部分公平值约为105,843,000港元,权益部分公平值约为5,644,000港元[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可换股票据的本金额为158,400,000港元[43] - 公司股本重组后,法定普通股数量为6,000,000千股,面值总额为600,000千港元[44] - 公司股本重组后,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量为84,017千股,面值总额为8,402千港元[44] - 公司正在探索通过股权融资筹集资金的途径,预计从潜在投资者处筹集的股权融资将足以清偿大部分债务[60] - 公司与票据持有人就尚未行使可换股票据的部分兑换进行持续讨论,但可能触发全面要约收购[60] - 公司拥有尚未行使的零息可换股票据,本金总额为158,400,000港元,兑换价为每股1.00港元[66] - 公司主要股东贷款约为28,812,000港元,较2022年的25,863,000港元有所增加[66] - 公司收到2021年香港股东贷款金额约10,400,000港元,剩余金额约9,600,000港元[53] - 瑞鑫工程收到2023年越南股东贷款总金额约24亿越南盾(约800,000港元),剩余未发放金额约26亿越南盾(约800,000港元)[55] - 公司收到的股东贷款总额约5,900,000港元,呈报期间后收到约1,900,000港元[59] 业务与市场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买卖电子及电器零件及组件,2023年总收入为74,031千港元,较2022年的192,741千港元大幅下降[23] - 公司主要客户A在2023年贡献收入67,500千港元,占公司总收入的91.2%,较2022年的134,534千港元下降[24] - 电子产品业务收入从192,700,000港元减少61.6%至74,000,000港元,主要由于全球经济环境疲弱和订单流失[52] - 公司电子业务面临高度不确定性,预计来年发展不明朗,正在越南探索商机以改善前景[77] - 公司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1%,2025年为3.2%,低于历史平均水平[76] - 公司预计2024年全球总体通胀率将降至5.8%,2025年降至4.4%[76] - 公司预计2024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为3.3%,2025年为3.6%,低于历史平均增长率[76] - 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5.2%,超过官方5%的目标,但2024年预计放缓至4.6%,2025年进一步放缓至4.0%[77] 税务与法律 - 公司2023年未在香港产生应课税溢利,因此未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26] - 公司在中国和越南的附属公司2023年也未产生应课税溢利,因此未计提企业所得税拨备[26] - 公司面临涉及13,500,000美元的法律诉讼,但未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拨备[46] 公司治理与报告 - 公司未派发2023年股息,与2022年相同[29] - 独立核数师对公司2023年综合财务报表未发表意见,因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48]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9] - 公司董事会共同承担行政总裁职责,认为此安排适合当前运营规模[80] - 公司董事确认在报告期内遵守了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81]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了综合财务报表,并与核数师讨论了审计、风险管理等事宜[82] - 公司全年业绩公告已刊登在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84] 成本与费用 - 存货成本确认为开支的金额为71,660千港元,较2022年的176,668千港元大幅减少[28] - 公司员工成本总额为18,000,000港元,与2022年持平[74]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同比下降53.1%至约3,800,000港元[57] 应收账款与信贷 - 应收账款的平均信贷期为30至120日,与2022年相同[32]
瑞鑫国际集团(00724)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8 17:1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56,200,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4,300,000港元减少54.8%[4] - 2023年上半年亏损为34,800,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5,400,000港元增加[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46,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541,000港元大幅减少[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计可换股票据及股东贷款推算利息支出前的亏损为25,476,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5,670,000港元增加[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动用的现金净额为3,55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81千港元有所增加[62]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亏损为3478.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35.7万港元有所增加[8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亏损为0.414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8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派付任何股息,且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82] 资产负债状况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净额为13,400,000港元,负债净额为140,800,000港元[12]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银行结存及现金为5,500,000港元[12]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银行结存及现金约为5,500,000港元,处于较低水平[1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比率为0.8倍,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倍有所下降[21]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无未偿还银行借贷,主要股东贷款约为29,856,000港元[23]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比率为1.6倍,表明其流动资产原则上足以应付一年内到期的债务及应付款项[14]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净额为13,360,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569,000港元有所恶化[55]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可换股票据及股东贷款占负债总额的约85.2%[4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累计亏损为2,591,527千港元,较年初增加34,785千港元[59]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539千港元,较年初减少813千港元[62]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净额为13,360千港元,负债净额为140,767千港元[65]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银行结存及现金为5,539千港元,处于较低水平[65]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比率为1.6倍,表明流动资产足以应付一年内到期的债务[65]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可换股票据及股东贷款占负债总额的85.2%[65] 股东贷款与可换股票据 - 公司尚未行使可换股票据本金为158,400,000港元,到期日为2025年1月31日[9] - 公司预计在2023年9月底前收取剩余第二笔股东贷款5,400,000港元,2024年3月底前收取第三笔6,000,000港元[11] - 公司在呈报期间收到股东贷款总额约为3,400,000港元,呈报期后收到约2,400,000港元[15] - 公司拥有2025年1月31日到期的零息可换股票据,本金总额为158,400,000港元[21]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到股东贷款总额为3,434千港元,报告期后收到2,376千港元[67]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融资成本为939.4万港元,其中可换股票据的推算利息支出为839.1万港元[7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可换股票据的推算利息支出为8,391,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687,000港元有所减少[99] - 公司于2022年调整可换股票据的到期日及兑换价,导致财务负债及权益部分发生变化,确认新财务负债约105,843,000港元及权益部分约5,644,000港元[99] - 公司应付一名主要股东可换股票据的本金额为158,400千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105] - 公司应付一名主要股东贷款的本金额在2023年6月30日为30,76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7,329千港元有所增加[105] 业务与市场环境 - 电子产品业务收入减少主要由于行业快速发展,公司产品未能满足客户新规格要求导致订单流失[9]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将非常艰难及紧迫,将采取更谨慎措施应对客户需求转变[33] - 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从2022年的3.5%降至2023年及2024年的3.0%,远低于3.8%的历史平均水平[31] - 世界贸易增长率预计从2022年的5.2%下降到2023年的2.0%,2024年上升到3.7%[31] - 中国2023年第二季度经济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6.3%,低于市场预期[33] - 中国2023年上半年经济同比增长5.5%,青年失业率在6月份达到21.3%的新高[33]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5.2%,2024年增长4.5%[3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主要股东李伟民先生持有181,686,357股股份,持股百分比为216.25%[37] - 公司董事会共同承担行政总裁职务及职责,未区分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41] - 公司董事确认在报告期间遵守了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42] - 公司股本在2022年11月进行了重组,包括股份合并、股本削减和股份分拆,最终法定普通股数量为6,000,000千股,面值为0.10港元[103][10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量为84,017千股,面值为0.10港元[101] - 公司应付董事酬金在2023年6月30日为12,23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744千港元有所增加[105] - 公司应付主要股东直系家庭成员酬金在2023年6月30日为6,78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888千港元有所增加[105] 员工与福利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有31名全职雇员,员工成本总额约为8,000,000港元[30] - 公司短期福利支出在2023年6月30日为2,26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220千港元有所增加[109] - 公司离职后福利支出在2023年6月30日为180千港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109] 其他财务事项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40]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因未产生应课税溢利[80]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在物业、厂房及设备上的支出为9.1万港元,主要用于租赁物业装修[85] - 公司涉及一项或然负债,金额为13,500,000美元,但董事认为无需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拨备[110][112] - 公司财务工具按摊销成本列账,董事认为其账面值与公平值相若[113]
瑞鑫国际集团(00724)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21:3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56,15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4,326千港元减少54.8%[2][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亏损为34,78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5,357千港元增加37.2%[2][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4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541千港元大幅下降98.3%[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41.40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30.18港仙增加37.2%[5]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亏损为34,785,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5,357,000港元有所增加[19]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亏损为34,785,000港元,与2022年同期的25,357,000港元相比有所增加[19] 利息支出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可换股票据的推算利息支出为8,391千港元,2022年同期无此项支出[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来自一名主要股东的贷款之推算利息支出为918千港元,2022年同期无此项支出[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计可换股票据及来自一名主要股东的贷款之推算利息支出前的期内亏损为25,47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5,670千港元增加62.6%[4]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可换股票据之推算利息支出为8,391千港元[16]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租賃負債之利息支出为85千港元[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换股票据的推算利息支出约为839.1万港元[28]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存货为15,630千港元,较2022年底的22,444千港元减少30.4%[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为8,768千港元,较2022年底的23,122千港元减少62.1%[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银行结存及现金为5,539千港元,较2022年底的6,449千港元减少14.1%[7]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净额约为1.407亿港元,负债净额约为5,539,000港元,银行结存及现金约为5,539,000港元[9]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比率约为1.6倍,表明其流动资产原则上足以应付其于一年内到期的债务及应付款项[9]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并无银行借款,且尚未行使可换股票据及股东贷款占负债总额的约85.2%[9]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银行结存及现金约为5,539,000港元,处于较低水平[9]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净额约为1340万港元,负债净额约为1.408亿港元[36]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比率约为0.8倍,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倍有所下降[42]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无未偿还银行借贷,主要股东贷款约为2985.6万港元[44]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净额约为165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6倍[37]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银行结存及现金处于较低水平,为550万港元[37]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尚未行使可换股票据及股东贷款占负债总额的约85.2%[37] 股东贷款与融资 - 公司于呈报期间收到的股东贷款总额约为3,434,000港元,呈报期间后收到的股东贷款金额约为2,376,000港元[9] - 公司计划于2023年12月31日前以可接受的条款进行股权融资[9] - 公司预计通过股东贷款、内部产生的现金流量及建议股权融资,将拥有足够营运资金以履行其未来十二个月内的财务责任[10] - 公司于2021年与主要股东李伟民先生签订2000万港元的无抵押免息贷款协议,截至公告日期已收到860万港元,剩余1140万港元未发放[35] - 公司预计通过股权融资筹集资金以清偿大部分债务并提供额外营运资金[38] 可换股票据 - 公司尚未行使的可换股票据本金总额为158,400,000港元[23] - 可换股票据的到期日从2022年1月31日延长至2025年1月31日,本金总额为1.584亿港元[27] - 可换股票据的兑换价从每股2.20港元调整为每股1.00港元[27] - 可换股票据的财务负债和权益部分调整后,新负债部分的公平值约为1.058亿港元,权益部分的公平值约为564.4万港元[28]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拥有尚未行使的零息可换股票据,本金总额为1.584亿港元,兑换价为每股1.00港元[43] 税务情况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并无在香港产生应课税溢利,故并无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17] - 中国注册附属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18] - 越南注册附属公司在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无应课税溢利,因此未计提越南公司所得税拨备[18] 投资与资本开支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在物业、厂房及设备上的投资为91,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000港元大幅增加[20]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无资本开支承诺,与2022年12月31日情况相同[45] - 公司在报告期内未进行任何重大投资[46] - 公司在报告期内未进行任何重大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收购或出售[47]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无任何已抵押资产,与2022年12月31日情况相同[48] 汇率风险 - 公司收入及成本主要以港元、美元及人民币列值,管理层密切关注人民币兑港元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49] 员工情况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有31名全职雇员,员工成本总额为8,000,000港元[51] 经济环境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从2022年的3.5%降至2023年的3.0%,2024年预计为3.0%[53] - 中国2023年第二季度经济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6.3%,青年失业率达到21.3%的新高[53]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将非常艰难及紧迫,因产品未能跟上行业步伐导致客户订单流失,全球通胀风险及原材料短缺亦削弱电子行业及世界经济[55] 其他 - 公司在报告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5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将在适当时间寄发给股东并在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刊载[62]
瑞鑫国际集团(00724)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7:2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收入为192,700,000港元,较2021年的303,500,000港元减少36.5%[6] - 2022年公司亏损为58,200,000港元,较2021年的54,200,000港元增加7.4%[6] - 公司2022年亏损约58,200,000港元,负债净额约106,600,000港元,银行结存及现金约6,400,000港元,存在持续经营能力的不确定性[22]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同比下降39.1%至8,100,000港元,且无银行借款[24] - 公司银行结存及现金约为6,400,000港元,较2021年的9,200,000港元有所下降[33] - 公司2022年亏损约58,200,000港元,负债净额约106,600,000港元,银行结存及现金约6,400,000港元,显示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疑虑[135]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银行结存及现金约为6,400,000港元,处于较低水平[137] 负债与融资 - 可换股票据本金额为158,400,000港元,到期日延长至2025年1月31日[11] - 可换股票据条款修改导致账面价值减少约88,700,000港元,并改善公司流动性[13]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从2021年的87,400,000港元转变为2022年的流动资产净额15,600,000港元[13] - 2022年公司负债净额增加3.9%至106,600,000港元[13] - 可换股票据修改后,负债部分公平值为105,800,000港元,权益部分为5,600,000港元[15] - 公司尚未行使可换股票据及股东贷款占负债总额的86.6%,若不计算这些负债,公司将处于净资产状况约38,300,000港元[24] - 公司拥有尚未行使的零息可换股票据,本金总额为158,400,000港元,到期日为2025年1月31日[33] - 公司主要股东贷款约为25,863,000港元,较2021年的20,646,000港元有所增加[34] - 公司尚未行使可换股票据及股东贷款占负债总额的约86.6%,若不计算这些负债,公司将处于净资产状况,约38,300,000港元[136] - 公司预计在2023年12月31日前通过股权融资筹集资金,以改善财务状况[137] - 公司预计凭借股东贷款、内部产生的现金流量及建议股权筹资,将拥有足够营运资金履行未来十二个月内的财务责任[140] 股东与股权 - 公司于2022年11月9日完成股本重组,包括股份合并、股本削减和股份分拆,旨在遵守联交所交易规定并降低交易成本[16][17] - 公司主要股东李伟民先生持有181,686,357股股份,持股比例为216.25%[86] - 李先生在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中拥有约27.72%的权益,为主要股东[94] - 公司于2022年维持了上市规则所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95] - 公司股份溢价账户约2,374,265,000港元可用于分派股份[66] - 公司未建议派发2022年度的末期股息[60] - 公司无任何可供分派的储备[66] - 公司股息政策规定,在盈利且不影响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可考虑向股东派付股息,具体派息金额需经股东周年大会批准[128] 业务与市场 - 电子产品业务收入减少36.5%,毛利率从4.4%下降至2.5%,主要由于陈旧存货减值[11] - 公司最大客户占总收入的69.80%,五大客户占总收入的78.50%[70] - 公司最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的37.05%,五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的77.98%[71] - 公司电子业务面临技术及品质标准提升的挑战,导致产品成本和售价不成比例,挤压利润空间[46]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将非常艰难,将加强成本控制措施以应对市场及客户需求变化[46] 环境、社会及管治 - 公司2022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6.90千克,同比下降7.3%[178] - 公司2022年硫氧化物排放量为0.03千克,同比下降40.0%[178] - 公司2022年颗粒物排放量为0.63千克,同比下降7.4%[178] - 公司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显著下降33.5%[179] - 公司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2)大幅减少51.2%[179] - 公司制定了未来5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目标[178] - 公司通过减少车辆使用和居家办公政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179] - 公司定期为车辆安排保养及维修服务,确保燃油消耗效率及排放符合标准[176] - 公司鼓励员工采用线上视频会议以减少差旅,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78] - 公司通过节能措施和绿色办公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178] - 公司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6.47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1年的63.66吨减少27%[182] - 公司2022年能源总耗量为58,655.36千瓦时,较2021年的116,739.85千瓦时减少49.8%[189] - 公司2022年耗水量为8.74立方米,较2021年的123.59立方米减少92.9%[192] - 公司2022年无害废弃物总量为5.05吨,较2021年的4.65吨增加8.6%[184] - 公司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密度为1.37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较2021年的1.82吨减少24.7%[182] - 公司2022年能源总耗量密度为1,725.16千瓦时/雇员,较2021年的3,335.42千瓦时减少48.3%[189] - 公司2022年耗水量密度为0.26立方米/雇员,较2021年的3.53立方米减少92.6%[192] - 公司2022年无害废弃物总量密度为0.14吨/雇员,较2021年的0.13吨增加7.7%[184] - 公司2022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为5.55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1年的8.34吨减少33.5%[182] - 公司2022年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2)为16.81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1年的34.45吨减少51.2%[182] - 公司已制定缓解措施以减少台风对雇员及物业的不利影响,包括定期检查设施和购买保险[197] -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公司资产遭受破坏,业务中断,生产力下降及维修成本增加[197] - 公司预计监管、技术及市场格局将因气候变化产生变动,包括国家政策及上市规则的收紧[198] - 更严格的环境法律及法规可能使公司面临更高的索赔及诉讼风险,产生额外合规成本[198] - 公司已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现有风险管理系统的风险登记册内,并制定了相关缓解措施[196] - 公司致力于在最大限度创造价值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及环境影响,谋求可持续发展[195] 董事会与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并设立了五个董事委员会[99] - 李扬女士在2022年出席了14/15次董事会会议和1/1次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会议[103] - 黄汉水先生和杨俊杰先生在2022年出席了15/15次董事会会议[10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何志辉先生和张掘先生在2022年出席了15/15次董事会会议和5/5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03] - 梁家鈿先生于2022年11月1日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成员增至六名,其中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6] - 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其中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上市规则第3.10(1)条的规定[106] - 公司已安排购买涵盖针对董事提起的法律诉讼的适当保险[110]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旨在支持公司实现其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考虑性别、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等因素[117] - 提名委员会负责定期检讨董事会的架构、人数及组成,并物色具备合资格可担任董事的人士[117] - 公司董事会已检讨股东通讯政策的实施情况及成效,认为该政策在报告期间有效[149] - 公司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需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的缴足股本[150] - 公司修订了组织章程大纲及公司细则,以符合上市规则附录三所载的核心股东保障标准,并于2022年11月7日生效[154]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了公司在香港及越南的业务运营,重点关注环境及社会表现[158] - 公司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中应用了重要性、量化和一致性原则,确保数据的透明性和可比性[160] -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的环境、社会及管治问题,并制定了清晰的目标和策略以减轻相关风险[161] - 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负责收集和分析环境、社会及管治数据,并定期向董事会报告[163]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公司已制定内部监控系统,涵盖主要财务、营运及合规监控,以保障资产安全[141] - 公司已委聘外界独立顾问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独立审阅,并实施缓解措施管理重大风险[143] - 公司已制定处理及发放内幕消息的程序及内部监控,确保消息在披露前严格保密[144] - 公司致力于向股东及投资者提供高水平的披露及财政透明度,定期发布中期及年度报告[148] 全球经济与市场预测 - 公司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2年的3.4%放缓至2023年的2.9%[44] - 公司预计全球通胀率将从2022年的8.8%降至2023年的6.6%[44] - 公司预计2023年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至1.4%[44] - 公司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仅增长1.7%,较2022年的2.9%急剧下降[44] - 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3.0%,为1976年以来的第二低位,首次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46] - 国基会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2%,2024年回落至4.5%,中期内稳定在4.0%以下[46] 员工与成本控制 - 公司员工成本总额为18,000,000港元,较2021年的24,000,000港元有所下降[43]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将非常艰难,将加强成本控制措施以应对市场及客户需求变化[46] 股东贷款与融资 - 公司收到2021年香港股东贷款约6,200,000港元,剩余13,800,000港元将按修订时间表于2023年5月、9月及2024年3月发放[20] - 瑞鑫工程收到2021年越南股东贷款全部款项50亿越南盾(约1,700,000港元),2023年越南股东贷款已收到5亿越南盾(约200,000港元),剩余45亿越南盾(约1,500,000港元)[21] - 公司在报告期间收到股东贷款总额约为6,700,000港元,报告期后收到约3,100,000港元[137] 审计与财务报告 - 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将于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愿意续聘为公司核数师[96] - 公司外聘核数师费用总计1,051,000港元,其中审计服务费用为953,000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为98,000港元[126] 其他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68] - 公司董事及五名最高薪人士的薪酬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5及16[80] - 公司未订立任何涉及全部业务或主要部分的管理及行政合约[88] - 公司可换股票据的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5[63] - 公司于2009年发行了本金总额为950,400,000港元的可换股票据,用于支付收购物流国际的部分代价[90] - 2022年8月11日,公司尚未行使的可换股票据本金总额为158,400,000港元,由李先生持有[91] - 公司与李先生于2022年进一步修订契据,将可换股票据的到期日从2022年1月31日延长至2025年1月31日,并将兑换价调整为每股1.00港元[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