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鑫国际集团(00724) - 2022 Q2 - 季度财报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呈报收入约1.24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669亿港元减少约25.5%[3] - 呈報期間虧損由去年同期的约2380万港元增加至约2540万港元[3] - 除可換股票據之推算利息支出外,呈報期間虧損約1570万港元,去年同期虧損約1520万港元[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535.7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2376.9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约8.40174亿股,与2021年同期相同[29] - 集团在呈报期间亏损约254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约1.098亿港元、负债净额约1.287亿港元,银行结存及现金约870万港元[62]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也无[28] 资产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63.7万港元,较去年12月31日的210.8万港元减少[13] - 2022年6月30日,存货为1436.9万港元,较去年12月31日的2125.7万港元减少[13]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2702万港元,较去年12月31日的6882.8万港元减少[13] - 2022年6月30日公司银行结存及现金约872.4万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约924.8万港元减少约52.4万港元[19] - 2022年6月30日,银行结存及现金约为872.4万港元[13]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扣除减值)即期为2702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735.7万港元[34] - 2022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存及现金约870万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约920万港元减少约50万港元[65][70] 负债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约为1.098亿港元,负债净额约为1.287亿港元[16] - 尚未行使可換股票據佔負債總額的约73.3%[16] - 2022年6月30日,若未行使可换股票据等分类为非流动负债,集团流动资产净额约为604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3.4倍[63] - 2022年6月30日,未行使可换股票据占负债总额约73.3%,不计该票据集团将处于净资产状况[63]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0.4倍,2021年12月31日为0.6倍[70]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到期未行使零息可换股票据本金总额为1.584亿港元,兑换价为每股0.22港元[71]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无未偿还银行借贷,来自主要股东贷款约2402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2064.6万港元[73] - 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零[73] 可换股票据相关情况 - 可换股票据持有人承诺2022年2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期间不行使相关权利,放弃收取该期间应计违约利息权利并免除公司付款责任,公司希望到期日再次延长[17] - 2022年上半年推算利息及可换股票据之推算利息支出拨备为9687千港元,2021年为8584千港元;租赁负债之利息支出2022年为116千港元,2021年为221千港元[2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及公告日期,尚未行使可换股票据本金为1.584亿港元,按每股0.22港元兑换价可兑换为7.2亿股每股0.20港元普通股[51] - 建议股份合并,每10股每股面值0.20港元股份合并为1股每股面值2.00港元合并股份[42][52] - 预计调整后兑换价为每股新股份2.20港元,本金1.584亿港元可换股票据将兑换为7200万股每股面值0.10港元新股份[42] - 2022年8月11日与可换股票据持有人订立修订契据,将到期日延至2025年1月31日,调整兑换价至每股新股份1.00港元[43] - 基于兑换价每股新股份1.00港元,修改条款生效后,本金1.584亿港元可换股票据将兑换为1.584亿股每股面值0.10港元新股份[4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换股票据推算利息支出约为968.7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为858.4万港元[44] - 修改条款计划于2022年11月10日生效,实际财务影响将在年报报告[44] - 股本重组预计2022年11月9日生效,现行兑换价每股0.22港元或调整为每股新股份2.20港元,尚未行使可换股票据将可兑换为7200万股每股0.10港元的新股份[54] - 修改条款计划2022年11月10日生效,将尚未行使可换股票据到期日延至2025年1月31日,经调整兑换价调至每股新股份1.00港元,待生效时可兑换为1.584亿股每股0.10港元的新股份[55] - 2018年修改可换股票据条款致当时尚未行使可换股票据账面价值减少约5440万港元;若2021年12月31日重新分类落实,集团应报告流动资产净额约6940万港元,而非流动负债净额约8740万港元[57] - 公司与票据持有人订立修订契据,将未行使可换股票据到期日延至2025年1月31日,持有人承诺2022年2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不行使相关权利[71] 股东贷款情况 - 呈报期间公司收到2019年及2021年股东贷款总额约340万港元,呈报期后收到2021年香港股东贷款约160万港元,截至公告日李先生已转账2019年全部及2021年部分约330万港元[19] - 呈报期间,集团收到2019年及2021年股东贷款总额约340万港元,呈报期后收到2021年香港股东贷款金额约160万港元[65] - 截至公告日期,李先生已转账2019年股东贷款全部款项和2021年股东贷款部分金额约330万港元[65] - 公司通过香港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获2019年和2021年无抵押免息贷款各2000万港元,2019年贷款到期日延至2023年10月,2021年已收约190万港元,剩余约1810万港元按修订时间表发放[59] - 瑞鑫工程获2019年越南盾73亿(约250万港元)和2021年越南盾50亿(约170万港元)无抵押免息贷款,2019年已收全款,2021年已收约越南盾43亿(约140万港元),剩余约越南盾7亿(约30万港元),到期日延至2023年8月和2月[61] 税费相关情况 - 2022年上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为4千港元,2021年为188千港元,两个期间香港利得税均为0[25]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下,合资格公司首200万港元溢利税率为8.25%,超过200万港元溢利税率为16.5%,不符合资格的香港其他集团实体溢利按16.5%税率缴税[25] - 中国注册附属公司自2008年1月1日起税率为25%,越南注册附属公司税率为20%,2022年及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附属公司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公司所得税拨备[25][26] 其他财务收支情况 - 2022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 - 6千港元,2021年为 - 2千港元[27] - 2022年上半年存货撇减拨备为4121千港元,2021年为0[27] - 2022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81千港元,2021年为1625千港元[27] - 2022年上半年集团斥资约1.8万港元进行租赁物业装修等,2021年同期约3.3万港元[31] - 2021年上半年集团出售账面价值约30.5万港元物业等,获现金约203.8万港元,收益净额约173.3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无此类交易[31] 贸易信贷情况 - 集团贸易客户平均信贷期为30至120日,与2021年12月31日相同[33] 可换股票据历史兑换情况 - 2015年6月4日,4200万港元可换股票据按每股0.035港元兑换为约11.99999998亿股普通股[38] - 2018年12月31日,1.02亿港元可换股票据按每股0.035港元兑换为约29.14285714亿股普通股[39] 股本情况 - 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及2022年6月30日,法定普通股为30亿股,金额6亿港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为8.40174亿股,金额1.68035亿港元[46] 法律诉讼相关 - 2009年公司涉及美国法院判决,金额为1350万美元,但董事认为有理由反对执行判决,未作拨备[47] 公司股价及发行情况 - 目前股价下公司仅可在发行价远超现行市价900%多的情况下发行新股份[58] 员工情况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39名,2021年6月30日为47名[80] - 报告期员工成本总额约870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1320万港元[80] 宏观经济情况 - 国基会预计全球增长从2021年的6.1%降至2022及2023年的3.6%[81] - 2022年发达经济体通胀率预计为5.7%,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为8.7%[81] - 中国二季度同比增长0.4%,低于一季度的6.8%,上半年增长2.5%[83] - 国基会预计中国经济2022年增长4.4%,2023年增长5.1%[83] - 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2022年5月49.6,6月50.2,7月49.0[83] 董事相关规定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应有三分之一董事轮席告退,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席告退一次[86]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成员人数减至两名,低于上市规则所订明最低人数[90] 信息披露情况 - 公司业绩公告登载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登载[91] 股份买卖情况 - 公司股份自2022年9月1日上午9时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92] - 公司已申请股份自2022年9月30日上午9时起于联交所恢复买卖[92] 董事会成员情况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李扬女士(主席)、黄汉水先生及杨俊杰先生[94]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何志辉先生及张掘先生[94]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电子产品业务收入从约1.669亿港元减少约25.5%至约1.243亿港元[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