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收入为192,700,000港元,较2021年的303,500,000港元减少36.5%[6] - 2022年公司亏损为58,200,000港元,较2021年的54,200,000港元增加7.4%[6] - 公司2022年亏损约58,200,000港元,负债净额约106,600,000港元,银行结存及现金约6,400,000港元,存在持续经营能力的不确定性[22]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同比下降39.1%至8,100,000港元,且无银行借款[24] - 公司银行结存及现金约为6,400,000港元,较2021年的9,200,000港元有所下降[33] - 公司2022年亏损约58,200,000港元,负债净额约106,600,000港元,银行结存及现金约6,400,000港元,显示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疑虑[135]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银行结存及现金约为6,400,000港元,处于较低水平[137] 负债与融资 - 可换股票据本金额为158,400,000港元,到期日延长至2025年1月31日[11] - 可换股票据条款修改导致账面价值减少约88,700,000港元,并改善公司流动性[13]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从2021年的87,400,000港元转变为2022年的流动资产净额15,600,000港元[13] - 2022年公司负债净额增加3.9%至106,600,000港元[13] - 可换股票据修改后,负债部分公平值为105,800,000港元,权益部分为5,600,000港元[15] - 公司尚未行使可换股票据及股东贷款占负债总额的86.6%,若不计算这些负债,公司将处于净资产状况约38,300,000港元[24] - 公司拥有尚未行使的零息可换股票据,本金总额为158,400,000港元,到期日为2025年1月31日[33] - 公司主要股东贷款约为25,863,000港元,较2021年的20,646,000港元有所增加[34] - 公司尚未行使可换股票据及股东贷款占负债总额的约86.6%,若不计算这些负债,公司将处于净资产状况,约38,300,000港元[136] - 公司预计在2023年12月31日前通过股权融资筹集资金,以改善财务状况[137] - 公司预计凭借股东贷款、内部产生的现金流量及建议股权筹资,将拥有足够营运资金履行未来十二个月内的财务责任[140] 股东与股权 - 公司于2022年11月9日完成股本重组,包括股份合并、股本削减和股份分拆,旨在遵守联交所交易规定并降低交易成本[16][17] - 公司主要股东李伟民先生持有181,686,357股股份,持股比例为216.25%[86] - 李先生在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中拥有约27.72%的权益,为主要股东[94] - 公司于2022年维持了上市规则所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95] - 公司股份溢价账户约2,374,265,000港元可用于分派股份[66] - 公司未建议派发2022年度的末期股息[60] - 公司无任何可供分派的储备[66] - 公司股息政策规定,在盈利且不影响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可考虑向股东派付股息,具体派息金额需经股东周年大会批准[128] 业务与市场 - 电子产品业务收入减少36.5%,毛利率从4.4%下降至2.5%,主要由于陈旧存货减值[11] - 公司最大客户占总收入的69.80%,五大客户占总收入的78.50%[70] - 公司最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的37.05%,五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的77.98%[71] - 公司电子业务面临技术及品质标准提升的挑战,导致产品成本和售价不成比例,挤压利润空间[46]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将非常艰难,将加强成本控制措施以应对市场及客户需求变化[46] 环境、社会及管治 - 公司2022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6.90千克,同比下降7.3%[178] - 公司2022年硫氧化物排放量为0.03千克,同比下降40.0%[178] - 公司2022年颗粒物排放量为0.63千克,同比下降7.4%[178] - 公司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显著下降33.5%[179] - 公司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2)大幅减少51.2%[179] - 公司制定了未来5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目标[178] - 公司通过减少车辆使用和居家办公政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179] - 公司定期为车辆安排保养及维修服务,确保燃油消耗效率及排放符合标准[176] - 公司鼓励员工采用线上视频会议以减少差旅,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78] - 公司通过节能措施和绿色办公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178] - 公司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6.47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1年的63.66吨减少27%[182] - 公司2022年能源总耗量为58,655.36千瓦时,较2021年的116,739.85千瓦时减少49.8%[189] - 公司2022年耗水量为8.74立方米,较2021年的123.59立方米减少92.9%[192] - 公司2022年无害废弃物总量为5.05吨,较2021年的4.65吨增加8.6%[184] - 公司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密度为1.37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较2021年的1.82吨减少24.7%[182] - 公司2022年能源总耗量密度为1,725.16千瓦时/雇员,较2021年的3,335.42千瓦时减少48.3%[189] - 公司2022年耗水量密度为0.26立方米/雇员,较2021年的3.53立方米减少92.6%[192] - 公司2022年无害废弃物总量密度为0.14吨/雇员,较2021年的0.13吨增加7.7%[184] - 公司2022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为5.55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1年的8.34吨减少33.5%[182] - 公司2022年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2)为16.81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1年的34.45吨减少51.2%[182] - 公司已制定缓解措施以减少台风对雇员及物业的不利影响,包括定期检查设施和购买保险[197] -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公司资产遭受破坏,业务中断,生产力下降及维修成本增加[197] - 公司预计监管、技术及市场格局将因气候变化产生变动,包括国家政策及上市规则的收紧[198] - 更严格的环境法律及法规可能使公司面临更高的索赔及诉讼风险,产生额外合规成本[198] - 公司已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现有风险管理系统的风险登记册内,并制定了相关缓解措施[196] - 公司致力于在最大限度创造价值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及环境影响,谋求可持续发展[195] 董事会与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并设立了五个董事委员会[99] - 李扬女士在2022年出席了14/15次董事会会议和1/1次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会议[103] - 黄汉水先生和杨俊杰先生在2022年出席了15/15次董事会会议[10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何志辉先生和张掘先生在2022年出席了15/15次董事会会议和5/5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03] - 梁家鈿先生于2022年11月1日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成员增至六名,其中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6] - 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其中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上市规则第3.10(1)条的规定[106] - 公司已安排购买涵盖针对董事提起的法律诉讼的适当保险[110]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旨在支持公司实现其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考虑性别、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等因素[117] - 提名委员会负责定期检讨董事会的架构、人数及组成,并物色具备合资格可担任董事的人士[117] - 公司董事会已检讨股东通讯政策的实施情况及成效,认为该政策在报告期间有效[149] - 公司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需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的缴足股本[150] - 公司修订了组织章程大纲及公司细则,以符合上市规则附录三所载的核心股东保障标准,并于2022年11月7日生效[154]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了公司在香港及越南的业务运营,重点关注环境及社会表现[158] - 公司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中应用了重要性、量化和一致性原则,确保数据的透明性和可比性[160] -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的环境、社会及管治问题,并制定了清晰的目标和策略以减轻相关风险[161] - 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负责收集和分析环境、社会及管治数据,并定期向董事会报告[163]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公司已制定内部监控系统,涵盖主要财务、营运及合规监控,以保障资产安全[141] - 公司已委聘外界独立顾问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独立审阅,并实施缓解措施管理重大风险[143] - 公司已制定处理及发放内幕消息的程序及内部监控,确保消息在披露前严格保密[144] - 公司致力于向股东及投资者提供高水平的披露及财政透明度,定期发布中期及年度报告[148] 全球经济与市场预测 - 公司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2年的3.4%放缓至2023年的2.9%[44] - 公司预计全球通胀率将从2022年的8.8%降至2023年的6.6%[44] - 公司预计2023年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至1.4%[44] - 公司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仅增长1.7%,较2022年的2.9%急剧下降[44] - 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3.0%,为1976年以来的第二低位,首次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46] - 国基会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2%,2024年回落至4.5%,中期内稳定在4.0%以下[46] 员工与成本控制 - 公司员工成本总额为18,000,000港元,较2021年的24,000,000港元有所下降[43]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将非常艰难,将加强成本控制措施以应对市场及客户需求变化[46] 股东贷款与融资 - 公司收到2021年香港股东贷款约6,200,000港元,剩余13,800,000港元将按修订时间表于2023年5月、9月及2024年3月发放[20] - 瑞鑫工程收到2021年越南股东贷款全部款项50亿越南盾(约1,700,000港元),2023年越南股东贷款已收到5亿越南盾(约200,000港元),剩余45亿越南盾(约1,500,000港元)[21] - 公司在报告期间收到股东贷款总额约为6,700,000港元,报告期后收到约3,100,000港元[137] 审计与财务报告 - 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将于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愿意续聘为公司核数师[96] - 公司外聘核数师费用总计1,051,000港元,其中审计服务费用为953,000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为98,000港元[126] 其他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68] - 公司董事及五名最高薪人士的薪酬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5及16[80] - 公司未订立任何涉及全部业务或主要部分的管理及行政合约[88] - 公司可换股票据的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5[63] - 公司于2009年发行了本金总额为950,400,000港元的可换股票据,用于支付收购物流国际的部分代价[90] - 2022年8月11日,公司尚未行使的可换股票据本金总额为158,400,000港元,由李先生持有[91] - 公司与李先生于2022年进一步修订契据,将可换股票据的到期日从2022年1月31日延长至2025年1月31日,并将兑换价调整为每股1.00港元[91]
瑞鑫国际集团(00724)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