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4301.9万港元,较2022年的6745.7万港元减少36.2%[1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毛利约1855万港元,2022年约2304.1万港元,毛利率由34.2%增至43.1%[1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49.8万港元,2022年约3455.1万港元[13] - 年末非流动资产减少至约600万港元,2022年为1749.9万港元[1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馀总额约为628.2万港元(2022年:365.1万港元),流动资产总值约7200.6万港元(2022年:6960.4万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1622.5万港元(2022年:2826.5万港元)[2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无银行借款,资本负债比率为零(2022年:零)[2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无抵押资产(2022年:无),无已订约但未于财务报表拨备的资本支出(2022年:248.6万港元),无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无)[28][29][30]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无可分派储备(2022年:无)[65] - 回顾年度内,向集团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本年度总销售额18.47%(2022年:23.06%),最大客户占3.85%(2022年:7.64%)[66] - 年内向集团五大供应商总采购额占集团年内总采购额70.58%(2022年:65.77%),最大供应商占49.04%(2022年:23.04%)[66]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95.6%的收益来自移动设备广告及增值服务、电影制作及发行等,2022年该比例为84.75%[70] 持作买卖金融资产情况 - 2023年3月31日持作买卖金融资产总计2.1309亿港元,占集团经审核资产总值的27.3%[15] - 首都创投2023年3月31日持作买卖金融资产为2503万港元,占集团经审核资产总值的3.2%[15] - 亚洲杂货2023年3月31日持作买卖金融资产为3578万港元,占集团经审核资产总值的4.6%[1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首都创投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六个月负营业额及亏损分别约为6030万港元及5980万港元[15] - 亚洲杂货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营业额及亏损分别约为2.864亿港元及440万港元[16] 集团投资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持有励时集团有限公司股份17,142,800股,占比3.18%,投资价值1,611千港元,占集团经审核资产总值2.1%[1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其他上市证券投资价值1,182千港元,占集团经审核资产总值1.5%[19] 公司股本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法定股本为10亿港元,分为25亿股每股面值0.04港元的股份及3.5亿股每股面值0.14港元的无投票权可换股优先股[2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已发行股份数目为781,221,520股,每股面值0.04港元,因购股权获行使发行50,049,000股普通股[23][24] 集团雇员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共有22名雇员(2022年:22名)[33]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22名雇员[189] - 员工中男性占比73%,女性占比27%[190] - 年龄<30岁的员工占比5%,30 - 40岁占比4%,41 - 50岁占比18%,>50岁占比73%[192] - 管理层员工占比18%,高级员工占比27%,中级员工占比27%,初级员工占比28%[194] - 香港地区员工占比73%,中国其他地区员工占比27%[196] 购股权情况 - 回顾年度,7310万份购股权获授出、5004.9万份购股权获行使,无购股权已失效或注销,报告日期有1.55536亿份购股权尚未获行使[4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155,536,000份[45] - 根据购股计划可能授出购股的股份最高数目为73,117,252股,相当于2021年9月28日已发行股份约10%[53] - 行使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授出但尚未行使的全部购股时,可能发行股份最高数目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本30%[53] - 年报日期,购股计划项下17,252股股份可供发行[54] - 各参与者最大份额为最后一次授出日期止12个月内公司已发行股本1%[55] - 购股期限由董事会厘定,不得迟于提出授出购股要约当日起10年[56] - 授出的购股要约须自提出日期起28日内支付1港元代价后接纳[57] 集团未来计划 - 集团未来计划包括持续发展广告及电商业务、扩展业务、策略性投资影视内容制作、拓展至其他行业[12] 股息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股息(2022年:无)[38] - 公司于2019年3月采纳股息政策,派息取決於多項因素[148] 公司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所有对其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律法规[75] 公司风险管理 - 公司确保投资组合广泛分散,时常检讨及监察投资组合应对股本价格风险[71] - 公司持续监察现金流,维持足够现金及信贷融资额管理流动资金风险[72] 董事相关情况 - 满巧珍女士及王玉洁女士将轮值退任,符合资格并同意于应届股东大会上膺选连任[84] - 廖广生先生及王妙君女士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已超九年,获推荐进一步委任,待股东以独立决议案批准[85] - 拟于应届股东大会上膺选连任的董事无不可由公司一年内免付赔偿(法定赔偿除外)终止的服务合约[8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为董事及高级人员安排购买董事及高级人员责任保险保障[93] - 孙薇女士、满巧珍女士非上市购股权均为18,105,000,各占公司已发行股本2.32%[100] - 王妙君女士、王玉洁女士非上市购股权均为12,217,000,各占公司已发行股本1.56%[10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概无董事从事与集团业务竞争或可能构成竞争之业务或在当中有任何权益[9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概无订立股权相连协议[9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安排使董事等通过购入股份获利[10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概无人士于股份或相关股份拥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或直接或间接拥有面值10%或以上任何类别股本权益[10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不少于已发行股份25%的足够公众持股量[104] - 董事会现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有关委任至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至少有1名拥有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知识的规定[111] - 本年度内,董事会举行5次董事会会议,孙薇女士、满巧珍女士、廖广生先生、王妙君女士、王玉洁女士出席次数均为5/5[114] - 执行董事孙薇39岁,拥有逾五年会计及行政经验,曾担任铜道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151] - 执行董事满巧珍37岁,在银行业拥有逾六年经验,在传媒业拥有数年经验[15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廖广生61岁,在会计界拥有逾27年经验,担任多家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52]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妙君43岁,于资讯科技及媒体业拥有逾10年经验[155]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玉洁38岁,于一间中国搜索引擎公司的竞价维护部拥有多年工作经验[155] - 孙薇、满巧珍、廖广生、王妙君、王玉洁参与2023年股东大会次数为1/1,石俊峰参与次数为0/0[147] 委员会情况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7]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已检讨2022年全年及中期业绩[120] - 提名委员会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22] - 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1名执行董事孙薇女士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6]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廖广生先生为主席[119] - 提名委员会目前由4名成员组成,王妙君女士为主席[121] - 公司已成立薪酬、审核、提名委员会并明确职责[116][119][121] 公司政策相关 - 公司已采纳提名政策和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126][131] - 提名委员会会考虑多种标准评估董事候选人[129] - 公司制定股东通讯政策,利用多种方式与股东沟通[145] 审计相关 - 本年度就核數服務及非核數服務向核數師支付費用分別為640,000港元及零港元[139] - 本年度綜合財務報表由開元信德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審核,任期將於應屆股東週年大會屆滿[139] - 董事会负责编制集团综合财务报表,确保按法规及会计准则编制和及时发放[140] 公司秘书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秘書梁祖詒接受不少於15小時相關專業培訓[143] 公司人员变动 - 石俊峰于2022年4月27日辭任公司主席[134] 公司合规确认 - 所有董事確認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內全面遵守證券交易標準守則[138] 公司风险管理及监控 - 公司已建立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董事會至少每年檢討一次[141] 集团业务发展方向 - 集团着眼现有广告及电子商务业务,致力发展电影分部[157]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情况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呈列环境及社会层面两个主要范畴,基于重要性、量化、平衡及一致性四项原则编制[158][160]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主要呈列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广告及电子商务业务相关政策、措施及表现[158] - 报告着重强调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识别的重大事项[158]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将以中文及英文在集团网站及香港联交所网站发布,中英文本如有歧义,以英文本为准[159] 公司利益相关方及议题 - 公司识别的主要利益相关方包括中国国家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权益股东、中国地方及中央政府、香港监管机构、雇员、客户、供应商/分包商[164] - 公司内部重要性评估识别出四个相关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涵盖雇佣、产品责任、反贪污等方面[165] 公司环境合规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反中国及香港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重大不合规事件[167]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 2023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5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密度为每名员工0.12吨二氧化碳当量[171] - 2022年公司范畴2排放为2.4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为2.9吨二氧化碳当量[172] - 2022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4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为2.9吨二氧化碳当量[172] - 2022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每名员工0.11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为0.13吨二氧化碳当量[172] - 公司设立到2028年范畴2排放密度较2023年基准年减少5%的目标[171] 公司废弃物管理情况 - 公司物业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及处理日常经营产生的废弃物及废水,报告期内无有害废弃物产生[173] - 公司推出多项废弃物管理计划,包括回收纸张、墨盒、电池,设立废旧电池回收槽,鼓励员工双面打印等[174] 公司能源消耗情况 - 2023年集团消耗4.4兆瓦时电力,每名员工电力消耗密度为0.199兆瓦时,集团设定到2028年能源密度较2023年基准年减少5%的目标[176] - 2023年间接能源消耗4.4兆瓦时,能源消耗总量4.4兆瓦时当量,按雇员计算的密度为0.199兆瓦时当量/雇员[177] 员工福利及培训情况 - 公司为员工举办羽毛球、篮球等康乐活动,提供入职前及每年免费体检[198] - 报告期内无违反安全工作环境及保障雇员免受职业性伤害相关法规情况[198] - 过去三年公司无导致死亡或严重身体受伤的事故[198] - 2021 - 2023年因工亡故人人数均为0[199] - 2021 - 2023年因工亡故比率均为0%[199] - 2021 - 2023年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均为0[199] - 公司为培养员工提供财务、会计等内外部培训课程[200] - 公司每年设有为董事及其他员工培训的预算,外部培训计划开销修毕课程后报销[200] - 公司为新员工提供在职培训,帮助其适应运营及文化[200] - 公司通过评估对员工表现进行年度审核,确定额外培训或改善计划[200]
中国国家文化产业(00745)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