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阳光能源(00757) - 2021 - 年度财报
阳光能源阳光能源(HK:00757)2022-04-28 18:3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香港股份代號為757,是太陽能服務的領先供應商[15] - 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單晶硅棒/硅片製造等三方面[17] - 公司專注光伏產業上下游,單晶硅棒和硅片主要客戶是中游電池片廠,光伏組件主要客戶是大型央企等[18] - 公司香港總辦事處暨主要營業地址在香港灣仔港灣道25號海港中心1402[11] - 公司註冊辦事處在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 - 1111 Cayman Islands[13] 公司管理层变动 - 符霜葉女士自2021年6月24日起退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務[7] - 廉濤先生自2021年6月24日起獲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務[7] - 曾培嬌女士自2021年12月30日起辭任公司秘書等職務[7] - 楊志達先生自2021年12月30日起獲委任公司秘書等職務[7] 公司业务产能数据 - 公司整合業務模式中年產能:單晶硅棒5.7吉瓦、太陽能硅片4.1吉瓦、組件7.2吉瓦[19] - 截至2021年12月底,公司生产基地年产能为单晶硅棒5.7吉瓦、单晶硅片4.1吉瓦、组件7.2吉瓦[75] - 截至2021年12月底,公司各生产地合计拥有单晶硅棒年产能5.7吉瓦,单晶硅片年产能4.1吉瓦,组件年产能7.2吉瓦[78] - 截至2021年12月底,江苏盐城组件产能为5.4吉瓦,集团组件总产能为7.2吉瓦[88] - 截至2021年12月底,江苏盐城组件产能为5.4吉瓦,集团组件总产能为7.2吉瓦,预计2022年底盐城产能增至6.4吉瓦,集团组件总产能达8.2吉瓦[89] - 截至2021年12月底,公司单晶硅棒年产能为5.7吉瓦,单晶硅片年产能为4.1吉瓦,组件年产能为7.2吉瓦[101][103] 公司业务付运量及收入数据 - 2021年公司付運量同比提升7.8%达7.3GW,但未达全年预期目标[29][30] - 2021年公司组件端产品收入达4480.4百万元,同比提升4.9%;单晶硅棒与硅片端产品收入达2463.7百万元,同比提升44.2% [29][30] - 2021年单晶硅棒对外付运量为414.4兆瓦(2020年为710.8兆瓦),单晶硅片对外付运量大幅上升至4087.0兆瓦(2020年为3145.8兆瓦),升幅超30%[80][82] - 公司主要产品单晶硅棒与硅片总对外付运量从2020年的3,856.6兆瓦提高至2021年的4,501.4兆瓦,增长率为17%[106][107] - 光伏组件2021年对外付运量为2,842.3兆瓦,与2020年的2,865.0兆瓦相若[106][107] - 公司收益由2020年的人民币6,052.0百万元增长17.4%至2021年的人民币7,105.0百万元,对外付运量同比增长7.8%[119][121] 公司历年财务关键指标 - 2017 - 2021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999616千元、4022452千元、4425552千元、6051956千元、7104992千元[24] - 2017 - 2021年公司毛利分别为657873千元、397550千元、341368千元、585852千元、879083千元[24] - 2017 - 2021年公司年度利润(亏损)分别为123757千元、 - 220587千元、 - 354358千元、 - 196367千元、302352千元[24] - 2017 - 2021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亏损)分别为3.35分、 - 6.92分、 - 11.07分、 - 6.82分、5.84分[24] - 2021年销售成本由2020年的人民币5,466.1百万元增加至人民币6,225.9百万元,增幅为13.9%,占总收益比重为87.6%,较2020年下降2.7个百分点[122][123] - 2021年公司毛利为人民币879.1百万元,毛利率为12.4%,相比2020年大幅提升50.1%和2.7个百分点[125][128] - 销售及分销费用从2020年的人民币135.9百万元增长6.1%至2021年的人民币144.2百万元[126][129] - 2021年行政开支为301.2百万元,2020年为440.5百万元,减少因2020年研发投入大及有效规划控制行政费用[127][130] - 2021年应收贸易账款及合同资产减值回冲为1900万元,2020年减值为3630万元[133][137] - 2021年融资成本为1.249亿元,较2020年的1.188亿元增加5.1%[134][138] - 2021年所得税支出为8140万元,2020年为3030万元[135][139] - 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由2020年的8520万元减至2021年的590万元,2020年主要为设备减值6860万元,2021年无此项减值[136][140] - 2021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利润为1.932亿元,2020年亏损2.156亿元[141][145] - 2021年存货周转天数稳定在26天,2020年为27天[142][146] - 2021年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增至98天,2020年为95天[143][147] - 2021年应付贸易账款周转天数为123天,2020年为116天[144][14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0.84,2020年为0.80;净借款为9.418亿元,2020年为13.372亿元;净负债率为140.1%,2020年为393.3%[151] - 2021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为10.304亿元,较2020年的5.635亿元增加82.8%;EBITDA为7.997亿元,占收入11.3%,较2020年的2.76亿元(占收入4.6%)增加189.7%[152][153]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0.84,2020年12月31日为0.80[154]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借贷净额为人民币94180万元,2020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33720万元[154] - 2021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净额为人民币103040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56350万元大幅增加82.8%[155] - 2021年公司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人民币79970万元(占收益11.3%),较去年人民币27600万元(占收益4.6%)大幅增加189.7%[155] 公司发展战略 - 2021年公司以辽宁锦州为生产及研发重点基地,云南曲靖和江苏盐城为“两翼”,贯彻“一基两翼”发展战略[34][35] - 2021年公司集中资源发展“双核产品”,即上游单晶硅棒、硅片产品与下游单晶组件产品[32][33] - 2021年公司在应用系统端布局,加快BIPV及BAPV领域发展并取得突破[32][33] - 2022年集团继续贯彻“一基两翼”及“双核产品”战略,单晶硅棒与硅片端二期将达满产,三期开工建设,组件端为明年三期开工及部分投产做准备[45][46] - 公司采用“一基地,两翅膀”布局战略,以辽宁锦州为基地,云南曲靖和江苏盐城为两翼[75] - 公司自2021年起调整运营策略,不再生产太阳能电池,改为生产销售上游单晶硅片(硅棒)与下游组件[85] - 公司采用双核心产品策略,上游单晶硅棒和硅片产品毛利率因生产效率提升显著增加,下游组件与大客户建立直供关系[104] - 预计2022年底单晶硅棒产能从2021年底的5.7GW扩充至7.4GW,单晶硅片产能从4.1GW扩充至7.4GW,组件产能从7.2GW扩充至8.2GW[165][167] - 2022年上游单晶硅棒产能将显著高于下游组件产能,公司作为国内首批单晶硅棒生产企业,投资上游市场可增强盈利能力,组件产能扩张计划增速较低[168] - 2022年规划中上游单晶晶棒年产能将显著高于下游组件年产能,组件产能扩充计划增幅较低[170] 行业市场情况 - 国家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开工,利好政策将带动光伏产业发展,但也可能导致产能过剩[36][37] - 2021年全球安装的光伏系统总装机容量为183吉瓦,比2020年增加近40吉瓦,增长约27% [50][51] - 专业机构预计2022年全球光伏装机有望达200至220吉瓦[50][51] - 2021年中国光伏行业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光伏发电总量3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1% [53] - 2021年底中国光伏新增装机约54.9吉瓦,较2020年的48.2吉瓦增加近14% [53] - 2021年中国集中式项目贡献25.6吉瓦,分布式太阳能新增29.28吉瓦 [53] - 2021年底中国光伏装机超3亿千瓦,连续七年位居全球首位 [53] - 2021年中国光伏发电总计3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1%;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54.9吉瓦,较2020年增加近14%[54] - 2021年中国多晶硅产量达50.5万吨,同比增长27.5%;硅片产量达227吉瓦,同比增长40.6%;电池及组件产量分别达198吉瓦及182吉瓦,同比增长分别达46.9%及46.1%[55][56] - 2021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超284亿美元,同比增长43.9%[55][56]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2022年中国新增装机达75至90吉瓦[55][56] - 2021年美国太阳能装机容量达23.6吉瓦,同比增长19%,其中住宅装机量同比增长30%,公用事业装机量新增17GW;太阳能占美国2021年新增发电量的46%[60][61] - 国际能源咨询顾问公司预计美国未来五年太阳能发电量将增加31%或43.5吉瓦;研究机构预测美国2022年将有44吉瓦太阳能投入使用[60][61] - 2021年欧洲新增太阳能光伏容量25.9吉瓦,较上一年增加34%;SolarPower Europe预计2022年底欧洲将达到30GW安装水平[62] - 2021年底印度累计光伏装机容量约49GW,2021年新增10GW,较2020年增长210%[63] - 评级机构ICRA认为2022 - 2023年印度清洁能源新增容量将由太阳能驱动,期间将新增16.1GW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其中12.5GW来自光伏项目,占比超77%[63] - 2021年单晶硅料价格于11月涨至每公斤269元,创十年历史新高;PVInfoLink预期2022年硅料价格将持续下降[55][56] - 2021年欧盟新增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为25.9吉瓦,较2020年的19.3吉瓦增长34%,预计2022年底将达30吉瓦[64] - 2021年德国预计安装量达5.3吉瓦,法国新增装机容量达2.68吉瓦,法国定下至2050年实现100吉瓦的太阳能装机目标[64] - 截至2021年印度累计光伏装机容量约49吉瓦,新增10吉瓦,较2020年的3.2吉瓦增长210%,预计2022 - 2023财年新增16.1吉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中,12.5吉瓦来自光伏项目,占比超77%[65] - 2021年全球能源转型投资总额达7550亿美元,亚太地区投资规模最大且增长率最高[68][69] - 巴西及韩国分别宣布将2030减排目标提升至50%及40%[68][69] 公司技术研发与产品优势 - 公司子公司获得287项国家专利,30余项省市科技奖,有多项荣誉称号,如全球新能源500强企业(NO.173)等[71][73] - 公司是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等多个协会重要单位,太阳能光伏组件为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71][73] - 公司连续9年成为夏普最大OEM光伏组件代工工厂等,是多个项目主要供应商[71][73] - 公司有单晶硅N型产品,较早完成技术突破和产品市场化验证,N型晶棒各项指标行业领先[77][79] - 公司单晶组件销售比例已超95%,并导入夏普40年质量保障体系[92][95] - 公司半导体业务主要从事4 - 6英寸重掺及轻掺半导体级单晶硅棒生产销售,自2019年投产以来快速增长[100][102] - 公司光伏系统业务包括传统分布式电站EPC、BAPV和BIPV业务,预计BIPV业务前景广阔[93][96] - 公司与多机构合作开展研发项目,四款系列BIPV产品通过多项认证[94][97] - 光伏每瓦发电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已达市电平价目标,销售有望爆发式增长[101][103] - 公司自2018年起投入产能升级改造与新产能投资,已实现产能全面升级和高效产出[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