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总收益为344.3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241.0百万港元增长42.9%[21] - 收益增长主要由于建筑行业经济环境复苏及建筑工程重启,例如启德项目[21] - 公司收益从2021年的241.0百万港元增加42.9%至2022年的344.3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建筑行业经济环境复苏和项目进展顺利[32] - 直接成本从2021年的222.0百万港元增加44.0%至2022年的319.5百万港元,与收益增长一致[33] - 毛利率从2021年的7.9%下降0.7个百分点至2022年的7.2%,主要由于COVID-19期间低毛利率项目和额外员工成本[34] - 其他收入从2021年的9.1百万港元减少至2022年的2.6百万港元,主要由于一次性政府补贴减少[35] - 行政开支从2021年的24.6百万港元减少13.0%至2022年的21.4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未支付员工花红[36] - 公司净溢利从2021年的净亏损0.6百万港元转为2022年的净溢利2.2百万港元[38]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1年的10.7百万港元减少至2022年的10.1百万港元[41]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从2021年的98.7%上升至2022年的106.9%[43] - 公司未建议派付2022年度的末期股息[53] 运营风险与挑战 - 公司预计未来将面临价格竞争,主要由于COVID-19疫情及香港立法会基础设施项目审批进度放缓[22] - 公司大部分收益来自非经常性合约,客户数量减少可能对运营及财务业绩造成不利影响[26] - 公司可能承担分包商不履行、延迟履行或不合规履行的责任[26] - 公司基于项目估计时间及成本定价,实际时间及成本可能与预计状况有所偏离[26]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成员中独立非执行董事比例超过三分之一,符合上市规则要求[80] - 公司已全面遵守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73]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了责任保险,以保障其履行职责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法律责任[76] - 公司董事会授权执行董事及其他高级行政人员负责日常营运及管理,并定期向董事会报告[77]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适当学历、专业资格或相关财务管理经验,且无在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担任其他职位[81] - 公司董事会负责监督所有重大事宜,包括制定整体策略、监察财务表现及内部监控等[75] - 公司已采纳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准则,并全面遵守[74]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至少一名具备适当的专业资格或会计及财务管理专长[80] - 公司董事的服務合約及委任函已續新,自2020年12月27日起為期三年[82] - 公司董事會已成立薪酬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及審核委員會,並具有明確的書面職權範圍[86] - 薪酬委員會在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舉行一次會議,審閱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待遇,認為屬公平合理[91] - 提名委員會在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舉行一次會議,審閱及推薦重選董事[93] - 審核委員會在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舉行四次會議,審查公司核數師變動、年度業績及審核計劃[94] - 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綜合財務報表已由審核委員會審閱,符合適用會計準則及上市規則[94] - 公司董事會定期召開會議,審議財務及營運表現,並研究公司整體策略及方針[97] - 公司董事会成员出席率均为100%,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出席了所有会议[99] - 公司秘书吴女士在2022年度接受了至少15小时的专业培训以提升技能和知识[100] - 公司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于2018年12月21日采纳,旨在提升董事会多元化程度[102][103] - 公司提名政策于2018年12月21日采纳,旨在为提名委员会提供关键选择标准和原则[108][109] - 公司外部核数师国卫会计师事务所在2022年度审计服务费用为880,000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为20,000港元[116] - 公司股东特别大会可由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提出呈请召开[117] - 公司维持有效的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确保股东投资和集团资产的安全[119] - 公司每年进行风险辨别及评估,并在风险资料册内详细记录[122] - 公司设有内幕消息披露政策,确保遵守法定披露要求[123] - 公司通过多种途径与股东沟通,包括年报、中期报告、股东大会等[129]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发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披露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上的措施及绩效[132]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的表现[134] - 公司已制定内部策略及政策,旨在为持份者创造可持续价值[136] - 公司成立专责团队管理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并持续监督进展[136] - 公司2022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927吨,较2021年的1.532吨有所增加[149] - 公司2022年硫氧化物排放量为0.001吨,与2021年持平[149] - 公司2022年颗粒物排放量为0.133吨,较2021年的0.108吨有所增加[149] - 公司通过避免交通繁忙时段用车、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安排员工拼车等措施减少车辆排放[149] - 公司制定了处理环境事故或投诉的程序,包括即时通知相关人员、调查事故并建议缓解方法、向管理层报告问题及改进措施[146] - 公司在报告期间未发现任何重大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事宜[147] - 公司通过使用低噪音设备和申请建筑噪音许可证来减少施工噪音[145] - 公司制定了符合《水污染管制条例》的程序处理建筑地盘的废水[145] - 公司通过持份者参与识别重大环境及社会议题,并与各方持份者进行公开及定期沟通[138] - 公司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促使供应商参与减少供应链中的排放量[142] - 2022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265.03吨,较2021年的236.00吨有所增加[156] - 2022年范围一直接排放为191.57吨,较2021年的156.08吨增加22.7%[156] - 2022年范围二能源间接排放为64.01吨,较2021年的71.78吨减少10.8%[156] - 2022年范围三其他间接排放为9.45吨,较2021年的8.14吨增加16.1%[156] - 2022年无害废弃物总量为18,924吨,较2021年的14,761吨增加28.2%[158] - 2022年总耗水量为15,141立方米,较2021年的13,045立方米增加16.1%[165] - 2022年总能耗为891,639千瓦时,较2021年的765,609千瓦时增加16.5%[166] - 2022年不可再生燃料消耗为766,126千瓦时,较2021年的624,867千瓦时增加22.6%[166] - 公司已取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68] - 公司计划使用2022年的排放密度作为未来五年内维持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的基准[156] 员工与人力资源管理 - 公司员工人数从2021年的119名增加至2022年的172名,员工成本总额从63.2百万港元增加至66.2百万港元[52] - 公司2022年总员工人数为172人,其中男性159人,女性13人,男女比例为12.2:1[175] - 2022年总雇员流失率为61.6%,较2021年的32.2%显著上升[176] - 按年龄组别划分,30至50岁员工的流失率最高,达到65.8%[176] - 2022年工伤数目为2起,工伤率为每百名雇员1.16[184] - 2022年接受培训的雇员整体百分比为55%,较2021年的52%有所提升[185] - 男性雇员中72%为一般员工,16%为管理层,3%为高级管理层[185] - 公司已制定《职业健康及安全手册》,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风险评估[179] - 公司为应对COVID-19,实施了体温检测、健康申报和提供快速测试套装等措施[180] - 2022年工伤损失天数为206天,较2020年有所增加[184] - 公司每年评估雇员的培训需求,确保提供适当的培训[185] - 2022年公司整体平均受训时数为1.7小时,较2021年的2.2小时有所下降[190] - 男性员工平均受训时数为1.7小时,女性员工平均受训时数为2.0小时[190] - 公司严格遵守劳工法规,未发现重大违反劳工规定的事宜[194] 供应商与质量管理 - 公司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确保其符合ISO9001及ISO14001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195] - 2022年公司在香港的关键供应商数量为32家,与2021年持平[197] - 公司致力于提供优质服务,确保项目质量符合ISO9001、ISO14001及OHSAS18001标准[198] - 公司设有反贪污政策,员工不得接受任何外界人士的礼物,除非经管理层批准[199] 管理层与董事会 - 李先生在地基行业拥有超过44年的经验,自1977年开始作为独资企业从事地基工程业务,并于2000年和2007年分别成立明利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和明利基础工程有限公司[58] - 陈少鸿先生自2017年起担任公司行政总裁,负责集团的日常管理和运营,拥有24年地基行业经验[58][59] - 庄金峰先生自2017年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提供独立判断和意见,拥有丰富的会计和审计经验[60] - 何振琮先生自2017年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提供独立判断和意见,拥有丰富的财务和会计经验[62][63] - 施伟亷先生自2017年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提供独立判断和意见,拥有24年建造业经验[63][66] - 凌志辉先生担任集团总经理,拥有42年建造业经验,负责建筑地盘的日常监督和监管[67] - 曾国平先生担任集团建筑经理,拥有32年建造业经验,负责建筑地盘的日常监督和监管[67]
凌锐控股(00784)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