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电光谷(00798) - 2021 - 年度财报
中电光谷中电光谷(HK:00798)2022-04-21 16:3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4530568千元,2020年为3048618千元[5] - 2021年毛利为1297965千元,2020年为937810千元[5] - 2021年除所得税前利润为1084883千元,2020年为816913千元[5]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640203千元,2020年为464340千元,同比增长37.9%[5][7] - 2021年非控股权益应占利润为 - 27593千元,2020年为76128千元[5] - 2021年年度利润为612610千元,2020年为540468千元[5] - 2021年非流动资产为8986847千元,2020年为8356649千元[5] - 2021年流动资产为12320873千元,2020年为11069388千元[5] - 2021年流动负债为9128049千元,2020年为8728185千元[5] - 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530.6百万元,相比上年增长48.6%[7] - 2021年公司收入总额45.306亿元,同比增长48.6%;公司持有人应占利润6.402亿元,同比增长37.9%[12] - 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557亿元,近三年持续为正[12] - 2021年底公司总银行借款和应付债券为53.601亿元,较上年底减少2.501亿元,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0%,平均借贷成本从5.4%调减至5.1%[12] - 2021年公司年度收入为45.306亿元,较2020年增加14.82亿元,增长48.6%[90] - 2021年公司销售成本为32.326亿元,较2020年增长11.218亿元,占收入比例从69.2%升至71.4%[94] - 2021年公司整体毛利为12.98亿元,较2020年增长3.602亿元,毛利率从30.8%降至28.6%[96] - 2021年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4.853亿元,较2020年上涨80.9%[97] - 2021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296亿元,较2020年上涨14.0%,占收入比例从3.7%降至2.9%[98] - 2021年公司行政开支为4.501亿元,较2020年上涨45.1%,占收入比例较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99] - 2021年公司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0.511亿元,较2020年减少0.346亿元[100] - 2021年公司所得税开支为4.723亿元,较2020年增加1.958亿元,有效税率从33.8%升至43.5%[104]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6.402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1.759亿元;核心净利润为6.019亿元[105] - 每股基本盈利由2020年的6.13分增加至2021年的8.45分[106] - 2021年末开发中物业账面价值为39.046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11.08亿元;持有待售竣工物业账面价值为27.073亿元,较2020年末减少4.915亿元[106][107] - 2021年末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3.567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0.391亿元,占总资产比为11.1%;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45.323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12.531亿元[108][109]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1.557亿元,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为4.307亿元;2021年末法定股本为10亿港元,分为100亿股每股0.10港元的股份[110] - 流动比率由2020年末的1.27增加至2021年末的1.35;净资本负债比率由2020年末的30.1%下降至2021年末的27.2%[111][112] - 2021年末尚未偿还债项总额为53.601亿元,较2020年末减少2.501亿元;未动用银行融资为14.588亿元,未动用其他借款为37.5亿元[113] - 2020年末和2021年末预售物业客户按揭贷款尚未解除担保分别约为8.769亿元和4.634亿元[114] - 资本开支自2020年的1.1亿元减少0.623亿元至2021年的0.477亿元;2020年末和2021年末物业开发开支及投资的未付承担分别为9.827亿元和8.857亿元[116] - 2021年末持有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计量之财务资产总额约8.882亿元(2020年末约6.171亿元)[11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未偿还银行借款及公司债券由账面价值达56.632亿人民币的资产抵押[12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未偿还金额为53.601亿人民币,有息负债利率从2020年的5.4%降至2021年的5.1% [123]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的儲備約為人民幣1,713.0百萬元[152] 园区运营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园区运营服务收入21.495亿元,占比47.4%,较2020年上涨34.5%[23][25] - 园区运营服务中,设计与建造服务收入7.267亿元,占比16.0%;物业管理服务收入7.595亿元,占比16.7%;园区物业租赁服务收入2.907亿元,占比6.4%;其他服务收入3.726亿元[23][25] - 设计与建造、物业管理及园区物业租赁服务收入占园区运营服务收入比达82.7% [25] - 设计与建造服务收入为7.267亿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上涨65.0%,签订宁波滨江新城项目1.7亿元、宜昌江南科创园项目2.8亿元EPC合同[26]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7.595亿人民币,与2020年同期相比上涨21.8%,服务面积达2214.3万平方米,对公类占比64.8%,2021年新增签约16个项目,金额为5260万人民币[27] - 园区物业租赁收入为2.907亿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增长32.6%[28] - 自持优质物业面积达50.4万平方米,出租率达87.0%以上,营业收入为2.215亿人民币[28] - 孵化器与共享办公服务营业收入为6920万人民币[29] - OVU创客星在23个城市建设运营39个站点,创新创业空间面积达40万平方米,引入服务商150余家,服务创业团队1500余家,集聚创业者8万余人[29] - OVU创客星获各类资质50余项、荣誉30余项,自主研发平台被认定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重大建设项目[29] - 能源服务新增签约项目金额约2.865亿人民币,收入为1.203亿人民币,较2020年上涨40.9%[30] - 中电节能新增3个实用新型、1个发明专利和3个软件著作权,拥有29个实用新型、15个发明专利和8个软件著作权[30] - 中电节能已投入运营16个DHC能源站,可供运营面积超330.0万平方米[30] - 2021年团体餐饮及酒店服务收入为1.045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32.2%[31] - 全派餐饮目前市场项目已达44个,报告期内新增项目8个[31] - 2021年园区运营服务营业额达21.495亿元,同比增长34.5%[92][93] 园区开发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园区开发服务收入23.811亿元,占比52.6% [23][25] - 报告期内园区开发服务新增签约面积45.8万平方米,签约金额为32.156亿元,较2020年上涨36.7%,回款金额为27.513亿元,较2020年上涨50.8%,收入为23.811亿元,较2020年上涨64.1%,结转收入面积36.7万平方米[32] - 2021年青岛公司产业园销售收入为3.889亿元,占产业园销售收入的16.3%;上海中电信息港销售收入为3.889亿元,占产业园销售收入的16.3%;长沙信息安全产业园销售收入为3.273亿元,占产业园销售收入的13.7%[33] - 2021年产业园销售收入的贡献城市达14个,项目达17个[33] - 2021年产业园新开工面积合计90.6万平方米,较2020年增长5.7%,竣工面积54.1万平方米,较2020年下降16.9%,2021年末在建面积共计150.2万平方米[34] - 2021年全国主要城市产业园完工面积合计54.07万平方米,其中咸阳中国电子西部智谷完工面积为10.01万平方米等[35]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储备5个产业园项目,截止报告期末拥有优质产业园用地储备约711.8万平方米[12][36] - 2021年园区开发服务收入为23.811亿元,同比增长64.1%[92][93] 产业投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投资的华大北斗2021年12月完成C轮融资,投前估值40亿元;慧联无限2021年10月完成C+轮融资,投后估值16亿元[19] - 产业投资业务涉及集成电路等多领域,成为公司利润重要组成部分和转型支撑点,拉动区域经济发展[19] - 2021年底华大北斗完成C轮融资,投前估值40.0亿元,公司持股比例调整为9.78%,确认投资收益363.4百万元[81] - 2021年9月慧联无限完成C+轮融资,投后估值16.0亿元,公司持股比例为15.8%[8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零度资本管理的产业基金规模超1300.0百万元[81] - 中电中金基金总规模达5000.0百万元,2021年完成11个项目投资到位[81] - 零度资本管理的ovu基金累计已投资16267.89万元[84] - 武汉迅牛科技有限公司累计已投资600.00万元,占股8.99%[83] - 深圳普得技术有限公司累计已投资200.00万元,占股2.59%[83] - 武汉十一平米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累计已投资11.00万元,占股50.00%[83] - 北京玩驿科技有限公司累计已投资572.00万元,占股20.80%[83] 公司业务模式与项目进展 - 2021年公司以“P+EPC+O”为主要模式拓展园区综合运营项目,8个项目完成“P”后落实“EPC”进程,其中6个项目于2021年落地[15] - 物业管理服务形成年产值10亿元规模,公司在全国拥有7个产业园,运营企业超1000家、员工超10000人[16] - 多个项目尝试“敏捷定制”方法,武汉数字产业园一期实现“四当年”目标[17] - 公司构建OVU园区通系统,数字化系统覆盖50个园区,积累企业4759家,使用用户数72101个[18] - 数字园区系统覆盖全国35个城市的50个园区,积累企业4759家,使用用户数72101个,与重庆长寿高新区政府和包头市青山区政府签数字园区综合运营项目,合同金额分别为6300万元和1800万元[24] - 园区运营服务形成15大类运营业务类型,有多种综合运营服务模式[24] - 2021年公司打造“一体两翼”业务格局,包括园区运营服务、园区开发服务、产业投资三个分部[22] - 2022年公司将新增1 - 2个项目尝试项目经营“合伙人制”试点,扩大“OKR”试点范围[87] - 2022年公司力争新增6个以上「P+EPC+O」项目动工[88] 公司土地储备情况 - 公司土地储备总面积为7,118,264平方米[41] - 青岛光谷软件园土地储备为145,547平方米,集团权益占比100%[39] - 合肥金融港土地储备为304,594平方米,集团权益占比100%,规划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39][42] - 西安CEC信息港土地储备为168,635平方米,集团权益占比73.91%[40] - 成都芯谷土地储备为557,009平方米,集团权益占比80%[40] - 宁波杭州湾蔚蓝海岸土地储备为1,241,880平方米,集团权益占比31%[40] - 鄂州光谷联合科技城土地储备为242,529平方米,集团权益占比80%[39] - 黄石光谷联合科技城土地储备为170,838平方米,集团权益占比100%[39] 公司各园区项目规划与建设情况 - 青岛中小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示范项目规划用地约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8万平方米,成熟期可聚集企业200多家,实现年产值30 - 50亿元[44][45] - 综合型数字经济产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约1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1.7万平方米,已交付运营30万平方米,成熟期可聚集新兴产业项目1500余家,新增年产值300亿元[46] - 青岛光谷软件园计划总投资约10亿元,规划总面积18.5万平方米,全部运营后预计聚集项目和机构300余家,聚焦人才5000余人,实现年产值50 - 100亿元,年税收3 - 5亿元[48] - 青岛中电信息港全部运营后预计聚集企业300家,带动人才聚集1万人,实现年直接产值50亿元、带动关联产业年产值超200亿元(利税约20亿元)[50] - 青岛海洋科技园规划用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一期已建成,二期计划2022年动工,2025年全面竣工[51] - 整体规划416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