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电光谷(00798) - 2022 - 年度财报
中电光谷中电光谷(HK:00798)2023-04-21 16:43

财务业绩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5523204千元人民币,毛利为1559759千元人民币,除所得税前利润为990938千元人民币,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536091千元人民币,年度利润为522384千元人民币[5]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10015308千元人民币,流动资产为12364224千元人民币,流动负债为8680753千元人民币,流动资产净值为3683471千元人民币,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3698779千元人民币,总权益为8876764千元人民币,非流动负债为4822015千元人民币[6] - 2022年度公司签约6345.0百万元人民币,相比上年增长47.4%;收入总额5523.2百万元人民币,相比上年增长21.9%;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94.8百万元人民币,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四年为正[8] - 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总额55.232亿元,同比增长21.9%[13][20] - 2022年公司实现签约63.45亿元,同比增长47.4%,综合运营业务新增签约32.85亿元,同比增长577.3%[13][15][16] - 2022年公司实现销售回款61.57亿元,同比增长24.9%[15] - 2022年公司实现除税前利润9.909亿元,年度净利润5.224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5.361亿元[20] - 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948亿元,现金流连续四年为正[13][20] - 2022年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为70.68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0.3%,平均借贷成本降至4.8%[13] - 2022年公司年度收入为55.232亿元,较2021年增长21.9%[86] - 2022年园区运营服务营业额达28.148亿元,较2021年上涨46.0%,占收入比重51.0%[88] - 2022年园区开发服务销售收入为27.084亿元,较上年增长4.1%,占收入比重49.0%[88] - 2022年销售成本为39.634亿元,较2021年增加7.308亿元,占收入的71.8%[89] - 2022年已售物业成本为15.05亿元,较2021年减少5140万元,占总销售成本的38.0%[90] - 2022年整体毛利为15.598亿元,较2021年增加2.618亿元,毛利率为28.2%[91] - 2022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2.158亿元,较2021年减少2.695亿元[92] - 2022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716亿元,较2021年增加4200万元,占收入3.1%与上年相若[93] - 2022年行政开支为4.32亿元,较2021年减少1810万元,占收入7.8%,较上年下降2.1%[94] - 2022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658亿元,较2021年增加2.147亿元,新增15.5万平方米投资性物业[95]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5.361亿元,较2021年减少1.041亿元,核心净利润为3.367亿元[100] - 2022年末开发中物业账面价值为31.151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7.895亿元[101] - 2022年末持有待售竣工物业账面价值为34.819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7.746亿元[102] - 2022年末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9.958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6.391亿元,占总资产比为13.3%,较上年增长2.3%[103] - 2022年末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3.461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11.862亿元[104] - 2022年末流动比率由2021年末的1.35增至1.42,净资本负债比率由27.2%升至35.0%[106][107] - 2022年资本开支自2021年的4770万元增加4740万元至9510万元[11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计量之财务资产总额约7.32亿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8.882亿元[11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聘有8207名全职雇员,截至该日止年度员工成本约为8.256亿元[11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未偿还银行借款及公司债券由账面价值合共达52.486亿元的资产抵押[1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尚未偿还金额为7068.3元,有息负债利率由2021年的5.1%降至2022年的4.8%[118] - 按已发行7,574,352,000股股份计算,董事会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2.5港仙,合共约189.4百万港元(约人民币165.8百万元)[14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的储备约为15.513亿元人民币[146] - 报告期内,集团五大客户销售项目物业营业额占销售总额约16.3%,最大客户占约4.5%[148] - 报告期内,集团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在22.9%以内,最大供应商占8.4%[148] 公司战略与发展定位 - 2022年是公司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加速升级年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之年[7] - 2022年公司坚持「一体两翼」业务格局,落实「轻重并举、以重促轻」发展策略,创新业务发展模式[9] - 2022年公司广泛适用「敏捷定制」和「P+EPC+O」业务模式,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创新发展[9] - 2022年公司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经营质量显著提高,体系化经营能力明显增强[9] - 2023年公司将围绕国家战略和目标,在“一体两翼”业务格局下探索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79] - 公司将以“OVU创客星”为载体,争取更多国家级授牌,优化产业服务,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80] - 公司将发挥产业资源和运营经验优势,在若干城市新规划建设新型工业化园区[81] - “十四五”期间,中电光谷产业投资业务以发现独角兽和瞪羚企业为目标,加强与园区业务协同[75] - 中电中金主要投资成熟中后期企业和部分初创型企业,投资以领投为主、跟投为辅,退出以独立上市为主、并购为辅[75] - 2023年公司将新建一批基于PKS生态体系的网信产业创新中心,打造特色网信生态集群[83] - 2023年公司将以“产业云”和“低碳云”为抓手,加快数字化建设,打造数字产业园区集群[84] - 公司将推动“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制造业向中部转移,推进跨区域协同招商与产业合作[85] 业务板块情况 园区运营服务 - 2022年公司总收入55.23204亿元,园区运营服务收入28.14836亿元占比51%,园区开发服务收入27.08368亿元占比49% [22] - 2022年园区运营服务营业额28.148亿元,较2021年上涨46.0%,设计与建造、物业管理及能源服务收入占比82.6% [24] - 2022年公司综合运营业务新增签约32.85亿元,相比上年增长577.3%,新增签约“P+EPC+O”全流程服务项目9个[25] - 2022年以丽岛物业为龙头的服务板块年产值达10亿元,在管员工超6800人,在管公司49家,运营项目超140个[26] - 2022年公司物业管理服务收入8.309亿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上涨9.4%,服务面积达2549万平方米[26] - 2022年物业管理新增签约5430万元,较上年增加3.0% [26] - 孵化器与共享办公服务持有6个大项目共23.4万平方米,出租面积18.1万平方米,出租率77.4%,营收7720万元[27] - OVU创客星在21个城市运营37站点,面积40万平方米,引入服务商150余家,服务创业团队2000余家,创业者8万余人[27] - OVU低碳云系统平台积累数据超70亿条,在15个城市产业园运营,面积1200万平方米,年碳减排约60万吨[28] - 中电节能2022年新增签约金额1.354亿元,能源服务收入1.763亿元,较2021年上涨46.6%[28] - 全派餐饮现阶段年配餐能力达600万人次,2022年团体餐饮及酒店服务收入1.264亿元,较2021年增长21.0%[29] 园区开发业务 - 园区开发业务在全国46个城市布局88个主题产业园,拥有三大园区产品线体系[30] - 报告期内,园区开发物业收入27.0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30] - 产业销售业务新增签约面积43.4万平方米,签约额27.99亿元,年度回款27.98亿元,收入25.146亿元,较2021年同期上涨5.6%[31] - 自有产业园区销售收入贡献前三为长沙、上海、青岛,分别实现销售收入4.267亿元、3.6亿元、3.156亿元,占比17.0%、14.3%、12.6%[31] - 2022年自有产业园区销售覆盖20个城市25个项目[31] - 报告期内开工面积46.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3万平方米,期末在建面积108.9万平方米[32] - 全国主要城市2022年完工面积合计930.3万平方米,其中上海中电信息港完工面积185.2万平方米居首[33] -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在多个城市拥有优质产业园区用地储备约695.4万平方米[34] - 武汉光谷软件园土地储备34988平方米,公司权益占比100%[35] - 青岛光谷软件园土地储备110922平方米,公司权益占比100%[35] - 黄冈光谷联合科技城土地储备80571平方米,公司权益占比70%[35] - 沈阳光谷联合科技城土地储备1715平方米,公司权益占比100%[36] - 公司土地储备总面积为6953992平方米,涉及多个城市不同用途项目[37][38] 产业投资业务 - 中电光谷旗下中电中金和零度资本组建多支产业投资基金,完成近60家科技企业股权投资,投资企业估值增加超31亿元[75] - 2022年新增投资项目10个,新增投资额4.699亿元[76] - 2022年部分已投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思派健康科技等公司上市或推进上市进程[76] - 零度资本管理的ovu基金对多家公司累计已投资1.696789亿元[78] - 2022年零度资本新增投资项目4个,创新“基金 + 园区”服务模式并设立相关基金[75] 项目情况 - 合肥金融港规划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已集聚金融商务产业企业748家,2021年度园区企业税收超6亿元[39][40] - 青岛研创中心规划用地约6.8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12.8万平方米,全部建设完成投入使用,成熟期可聚集企业、机构200多家,实现年产值30 - 50亿元[41][42] - 山东青岛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17.3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已交付运营32万平方米,成熟期可聚集新兴产业项目1500余家,新增年产值300亿元[43] - 青岛软件园规划用地约60亩,总建筑面积18.5万平方米,全部建成运营后预计聚集企业300余家、人才5000余人,实现年产值50 - 100亿元、年税收3 - 5亿元[45] - 青岛海洋科技园规划用地225亩,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2022年动工、2025年竣工,全部建成运营后预计聚集企业300家、人才1万人,实现年直接产值50亿元、带动关联产业年产值超200亿元[47] - 中国(长沙)信息安全产业园整体规划416亩,建筑面积约85万平方米,ABCD区已交付,EF区多层独栋研发办公楼2022年12月底交付,四栋高层研发办公楼完成主体工程建设[48] - 沈阳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项目总用地154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7350万平方米,已完成开发进入运营阶段[49] - 成都芯谷产业功能区总规划面积36.7平方公里,研创城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截止2022年12月,高品质科创空间产业载体开工61.13万平方米,其中竣工27.76万平方米、在建33.37万平方米[53] - 绵阳中电光谷科技园净用地498亩,规划总面积约44万平方米,一期14.05万平方米一批次已完工交付,入住率100%,二批次3.9万平方米预计2023年底完工[54] - 上海中电信息港占地140亩,总面积超约27.6万平方米,一期19.0万平方米2022年9月已竣备,二期8.6万平方米2022年3月开工,计划2024年4月竣备[55] - 重庆中电光谷科技城规划面积约10.2万平方米,在建约6万平方米,1期约5万平方米计划2023年3月交付,2.1期1万平方米主体施工中,2023年计划开工2万平方米[56][57] - 中电西部智造园用地1000亩,起步区202亩,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一期约200亩[58] - 西安CEC信息港园区占地约13余万平方米,已建约20万平方米,已建成19.4万平方米,2023年新开工0.92万平方米,预计2024年4月竣工[59] - 天津中电科创园占地约4.5万平方米,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全部楼栋主体结构封顶,展示中心开放,建成后预计新增企业120家以上,入园企业销售收入达30亿元左右[60] - 洛阳中电光谷信息港规划150亩,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一期竣工8万平方米,已入驻20家企业,年产值约10亿元,税收过亿元[61] - 中国电子(温州)信息港规划28万平方米,已交付14万平方米,一期完成招商,二期完成预验收,签约10家意向企业,将转型开展轻资产项目[62] - 中国电子西部智谷总规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