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2021年公司收入为1,714,549千港元,同比增长16.7%[9] - 2021年公司净利润为131,139千港元,同比增长5.8%[9]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4.67港仙,同比增长5.8%[9] - 2021年每股总股息为4.0港仙,派息比率为27.3%[9] - 2021年EBITDA为248,716千港元,同比下降1.4%[9] - 嘉瑞2021年收入同比增长16.7%至17.145亿港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8%至1.311亿港元[30] - 嘉瑞2021年派发末期股息每股3.0港仙,全年派息率为27.3%[31] - 公司2021年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6.7%至17.145亿港元,主要得益于塑料、锌合金和铝合金业务的销售增长[47] - 2021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5.8%至1.311亿港元,毛利率为28.5%[47] - 公司宣派了中期股息每股1.0港仙,并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3.0港仙[166][170] -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209,117,000港元(2020年:208,099,000港元)[169][172] 业务收入构成 - 2021年镁合金压铸业务收入占比为24.2%,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20] - 2021年铝合金压铸业务收入占比为56.3%,同比增长3.0个百分点[20] - 2021年塑胶注塑业务收入占比为8.3%,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20] - 2021年锌合金压铸业务收入占比为2.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20] - 2021年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为8.4%,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20] - 塑料业务收入增长23.1%至9.645亿港元,占公司整体收入的56.3%[50] - 镁合金业务收入保持稳定,为4.152亿港元,占公司整体收入的24.2%[51] - 铝合金业务收入增长28.0%至1.444亿港元,占公司整体收入的8.4%[52] - 锌合金业务收入增长27.8%至1.425亿港元,占公司整体收入的8.3%[58] - 其他业务收入增长9.0%至4785万港元[59] 技术与创新 - 嘉瑞在轻合金和创新技术应用方面具有专长,为个人电脑和汽车行业主要品牌提供解决方案[32] - 嘉瑞拥有4000T和5000T大型压铸机,积极拓展新能源商用车市场[32] - 嘉瑞将继续投资新材料技术研发,以满足客户需求并保持竞争优势[41] - 公司将继续在新材料技术研发上投入更多资源,以保持竞争优势[43] - 公司计划扩大生产应用和多元化业务模式,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43] - 公司将继续探索镁合金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以实现未来增长潜力[51] - 公司将继续开发轻量化镁合金和铝合金材料,应用于汽车仪表板、车身结构件、底盘零部件及三电系统[66][67] - 公司自主开发的高导热镁合金已扩展应用于5G基站、电动汽车零部件、智能设备和大型户外LED屏幕[70][71] - 公司的不含生物杀灭剂的斥菌塑料产品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深受市场欢迎,并已设立在线销售平台[70][71] - 公司的微弧氧化(MAO)技术在汽车零部件和笔记本电脑外壳镁合金部件的试产中取得成功[74][77] - 公司已应用3D打印技术于汽车和航空零部件的开发,并计划进一步探索该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74][77] - 公司将继续投资工业4.0智能制造系统,以提升生产效率、减少浪费并实现数据管理[75][78] 财务资源与负债 - 公司保持审慎的财务资源管理政策,维持适当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水平,以支持日常运营和业务发展[82]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282,712,000港元,较2020年的258,661,000港元有所增加[83][85] - 公司2021年的计息借款总额约为144,161,000港元,较2020年的153,458,000港元有所减少[88][91] - 公司2021年的净现金为138,551,000港元,较2020年的105,203,000港元有所增加[89][91] - 公司2021年的流动资产净值为520,446,000港元,较2020年的467,632,000港元有所增加[90][92] - 公司2021年的流动比率为2.1,与2020年持平[90][92] - 公司未签订任何金融工具用于对冲外汇风险,但将密切监控汇率波动并采取适当措施[95][96] - 公司未有任何重大或然负债及资产抵押[97] - 公司未进行任何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97] 员工与薪酬 - 公司2021年的全职员工人数为4,200人,较2020年的4,400人有所减少[100][102] - 公司提供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包括退休金计划、医疗福利和花红奖赏,以吸引和保留优秀员工[100][102] - 公司员工薪酬政策包括薪资和奖金,符合当地市场惯例,并设有股票期权和股票奖励计划以激励员工[159] - 公司香港员工参与强制性公积金计划(MPF Scheme),中国大陆员工参与国家管理的退休计划[160] - 公司定期审查员工薪酬待遇,并根据市场惯例进行必要调整[151] - 公司董事会认为员工是公司未来成功的重要资产,并重视与客户及供应商的关系[151] 环境与社会责任 - 公司致力于绿色和可持续制造,以减少环境影响并提高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41] - 公司环境政策包括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推行清洁生产、节约资源及减少废物[152] - 公司2021年度在所有重大方面均按照环境政策进行运营,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153] - 公司2021年度无重大违反适用法律法规的情况[150][155] - 公司于年度内作出慈善及其他捐款合共约322,000港元(2020年:49,000港元)[175] 客户与供应商 - 最大客户占公司总销售额的42.8%,五大客户合计占69.3%[175] - 最大供应商占公司总采购额的8.3%,五大供应商合计占32.9%[175] 融资与贷款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嘉瑞製品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21日与银行签订融资协议,获得最高1亿港元的定期贷款,贷款期限为18个月,需从提取日期起第15个月开始分八期按季偿还[193] - 嘉瑞製品有限公司于2018年11月30日与银行签订融资协议,获得最高8000万港元的贸易相关融资和循环贷款,其中循环贷款子限额为2000万港元,进口发票融资子限额为4000万港元,外汇对冲子限额为500万港元[198] - 嘉瑞製品有限公司于2018年11月30日签订的融资协议中,获得4000万港元的定期贷款,贷款期限为36个月,用于集团营运资金支出,该贷款已于2021年2月全额偿还[198][199] - 公司控股股东及执行董事李先生需在任何时候实益拥有嘉瑞製品有限公司及公司不低于50%的股权和权益,并维持对两者的管理控制权,违反此义务将构成2018年12月融资协议项下的违约事件[193] - 公司控股股东及执行董事李先生需保持作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的地位,违反此义务将构成2018年11月融资协议项下的违约事件[199] - 公司与银行签订2018年11月融资协议,总融资额度为80,000,000港元,其中包括20,000,000港元循环贷款融资、40,000,000港元以中国增值税发票作为进口发票融资、以及5,000,000港元外汇对冲资金交易信贷限额[200] - 定期贷款融资为40,000,000港元,用于集团营运资本支出,贷款期限为36个月[200] - 公司控股股东及执行董事李先生需继续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否则将构成融资协议违约[200] - 公司已于2021年2月全额偿还40,000,000港元定期贷款融资[200] 管理层与董事会 - 李先生拥有超过40年的压铸行业经验,并持有中国燕山大学材料工程硕士学位[105][106] - 黄永铨先生拥有超过37年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及压铸行业经验,现任集团制造总监[110][112] - 初维民先生于2021年2月加入集团,现任集团首席执行官,负责整体管理及监督业务策略的执行[115][117] - 陈素华女士拥有超过35年的销售、市场推广及管理经验,现任集团运营总监及财务总监[116][118] - 李先生为香港铸造业总会的创办人之一,并于1989年出任该会会长[109][111] - 黄永铨先生于1988年加入集团,并于2017年1月1日被任命为公司副主席[110][112] - 初维民先生持有美国南加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工程硕士学位[115][117] - 陈素华女士于2019年4月1日被任命为公司执行董事,负责监督集团的人力资源及财务投资活动[116][118] - 李先生现任中国铸造协会压铸分会轮值理事长及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109][111] - 初维民先生曾担任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创新暨自动化部副总裁及生产技术部副总裁[115][117] - 孙启烈教授拥有超过40年的家居用品制造业经验,现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21][122] - 卢伟国博士在电子及电源供应业拥有超过40年经验,现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25][126] - 陆东先生在香港及中国股票市场资产投资分析领域拥有超过30年经验,现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29][130] - 江启全先生拥有约30年的会计、审计、企业财务和项目管理经验,现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33] - 陈善荣先生负责公司研发及新业务发展,拥有香港大学工业工程及工业管理硕士学位[134] - 陈文富先生拥有超过25年的审计、财务及资金管理经验,现任公司财务总监[135] 业务与市场 - 公司主要业务为生产及销售锌、镁及铝合金、塑胶产品及零部件,主要客户为家居用品、3C产品、汽车零部件及精密部件行业[142][146] - 公司致力于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及专业服务,同时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144][147] -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2万辆,同比增长1.6倍,预计2022年销量将达到500万辆[66][67] 财务报告与披露 - 公司2021年度的财务业绩详见合并损益表第118页[161]
嘉瑞国际(00822)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