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约4100万港元,较上一年的约7560万港元减少约45.8%[5][9][93][96][99]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231亿港元,较上一年的约2.588亿港元减少约52.4%[6][9][128][133]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减值亏损拨备约4390万港元,较上一年的约9240万港元减少约52.5%[7][10][88][90] - 2022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净额约60万港元,较上一年的约4180万港元减少约98.5%[12][17] - 董事不建议就2022年派付末期股息,2021年亦无派息[13][18][130][135] - 2021年公司媒体业务经营亏损约6990万港元,2022年不再产生此类亏损[6][9] - 2021年公司商誉减值亏损约7860万港元,2022年无商誉减值亏损[7][10]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1.26732亿港元,2021年为1.92648亿港元[93] - 2022年亏损净额1.23092亿港元,2021年为2.5876亿港元[93]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8.66港仙,2021年为19.97港仙[93]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4139亿港元,2021年为1.47437亿港元[93] - 2022年资产总值2.07784亿港元,2021年为3.41954亿港元[93] - 2022年负债总值1.28507亿港元,2021年为1.39585亿港元[93] - 2022年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亏损率为 -248.7%,2021年为 -210.9%[93] - 2022年净亏损率为 -300.5%,2021年为 -342.4%[93] - 2022年确认无形资产减值亏损拨备约2340万港元,物业及设备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拨备约2050万港元,2021年商誉减值亏损拨备约7860万港元,无形资产减值亏损拨备约1380万港元[31][34][101] - 2022年应收账款约2020万港元(2021年约4440万港元),预付款项等约660万港元(2021年约740万港元),应收贷款约2190万港元(2021年约2450万港元),给关联公司贷款约270万港元(2021年约570万港元)[103][104] - 2022年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备拨回约220万港元(2021年减值亏损拨备约1890万港元),预付款项等减值亏损拨备约120万港元(2021年减值亏损拨备拨回约10万港元),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备拨回约180万港元(2021年减值亏损拨备约2270万港元),给关联公司贷款减值亏损拨备约350万港元(2021年约40万港元)[103][104] - 2022年集团应收贷款共约2460万港元(2021年约3020万港元)[105] - 2022年第三方贷款总额约2190万港元(2021年约2450万港元),实际年利率3%至12%,一年内偿还;关联公司贷款约270万港元(2021年约570万港元),年利率15%(2021年10%)且已逾期[105] - 2022年最大借款人(独立第三方)欠款结余占应收贷款总额约43.7%(2021年约35.8%)[106][109] - 2022年第三方贷款减值亏损拨回净额约180万港元,2021年减值亏损拨备净额约2270万港元[116][119] - 2022年关联公司贷款减值亏损拨备约350万港元,2021年约40万港元[117][119] - 2022年公司收回约530万港元应收贷款[116][119] - 2022年第三方贷款预期信贷亏损率为49.23%,2021年为48.48%[122][124] - 2022年关联公司贷款预期信贷亏损率为58.38%,2021年为6.30%[122][124] - 2022年关联公司贷款违约概率增至100%,2021年为14.54%[122][124] - 2022年关联公司贷款违约损失率增至61.70%,2021年为45.00%[122][124] - 2022年第三方贷款账面总值4314.7万港元,关联公司贷款账面总值657.1万港元[122] - 2021年第三方贷款账面总值4752.8万港元,关联公司贷款账面总值604.6万港元[122] - 2022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约1240万港元,2021年约为1970万港元;2022年资本开支为零,2021年约为230万港元[131][135] - 2022年亏损减少主要因媒体分部不再有经营亏损约6990万港元、非流动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减少约4850万港元、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净额减少约4120万港元[128][133] - 2022年底公司债务约为1.104亿港元,2021年约为9780万港元,债务年利率在2.8%至10.0%之间,须在1至3年内偿还,2021年为1年,资本负债比率为139.3%,2021年为48.3%[145][148] - 2022年底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8690万港元,2021年约为1.575亿港元,资产总值约为2.078亿港元,2021年约为3.42亿港元[146][149] - 2022年底公司银行存款约80万港元被抵押,2021年约为120万港元[147][150] - 2022年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241亿港元,2021年约为1.474亿港元[142][148] - 2022年公司确认汇兑亏损约200万港元,2021年约为220万港元,2022年未进行衍生工具交易及外汇对冲[152][158] - 2022年公司资本开支为零,2021年也为零,2022年底已签订合约但未在报表中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4120万港元,2021年约为4120万港元[153][159] - 2022年底公司有31名全职员工,2021年为45名,2022年员工成本约为2350万港元,2021年约为7630万港元[16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31名,2021年为45名[17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成本约为港币23500000元,2021年约为港币76300000元[171] 金融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金融服务业务包括外部资产管理服务、基金管理服务等[15][20] - 2022年金融服务业务贡献收入约4100万港元,占总收入100%,较2021年约7560万港元减少约45.8%[29][32] - 2022年底EAM服务客户资产总值降至约38亿港元,2021年约49亿港元;2022年EAM服务收入约2470万港元,较2021年约4000万港元减少约38.4%[35][39] - 2022年基金管理服务收入约1360万港元,较2021年约2560万港元减少约46.8%[37][40] - 2022年因市场波动、宏观经济低迷等不利因素,公司招揽新客户及开展业务拓展活动能力受限,金融服务业务收入及盈利能力受负面影响[30][33] - 公司预期投资顾问服务和基金管理服务业务的AUM和收入未来几年增长有限[31][34] - 公司将借助与金融机构的稳定关系和管理团队优势,拓宽EAM业务客户群[36][39] - 公司通过子公司提供证券经纪服务,现阶段业务规模小以降低运营成本[38] - 2022年公司企业融资顾问服务收入约120万港元,2021年约240万港元,同比下降约50.9% [59] - 2022年机构融资顾问服务收入约为120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240万港元减少约50.9%[63] - 2022年投资顾问服务及基金管理业务的收入增长百分比为 - 4%至9%,2021年为零至5%[101] 投资基金相关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对投资基金投资7200万港元,占资本承诺总额约71.0%,投资基金公允价值约2950万港元[16][21] - 2022年底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已投资7200万港元于投资基金,占注资总额约71.0%,注资额较2021年底减少500万港元[66][68] - 2022年底投资基金公允价值约为2950万港元,占公司资产总值约14.2%,2021年约为7130万港元,占比约20.8%[66][68] - 2022年公司录得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的未变现亏损约3680万港元,2021年为未变现收益约220万港元[66][68] - 2022年底投资基金公允价值中含公司分占合众威加债券和一元宇宙债券账面价值约1690万港元[67][69] - 2022年底公司于投资基金权益含分占一元宇宙上市股份账面价值约830万港元[67][69] - 合众威加债券和一元宇宙债券分别于2022年1月和2月到期,但截至年报日期仍未赎回[71][76] - 一元宇宙股份自2022年4月1日起停牌,截至年报日期未恢复交易且未公布2021年6月30日后财务信息[72] - 因缺乏合众威加和一元宇宙运营及财务状况信息,外部审计师无法评估投资基金相关投资公允价值[73][74] - 外部审计师对2021和2022年底投资基金账面价值及相关未变现公允价值损益发表保留意见[75] - 管理层在独立估值师协助下评估了债券在2021年和2022年12月31日、一元宇宙股份在2022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76][78][80] - 外部核数师因公司无法提供充分审计凭证,对投资基金2021年和2022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及相应未变现公允价值收益/亏损净额发表保留意见[77] - 2022年2月22日投资基金投资期限届满,普通合伙人启动清算程序[79][81] - 合众威加债券和一元宇宙债券发行人原计划2022年9月前后赎回,因市场和疫情因素延迟,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及年报日期未赎回[79][81] - 公司认为接受投资基金清算非现金资产分配方案不可取,因其价值不确定且无公开交易市场[83] - 普通合伙人确认预计在2023年底前完成底层投资变现,公司可收回清算所得款项[83] - 若投资基金能变现债券和一元宇宙股份并分配清算所得,审计保留意见影响将在2023年底消除[83] - 公司管理层密切监控投资基金清算过程,确保公司能收回应得款项[83] - 2022年底公司对投资基金投资7200万港元,2021年为7700万港元,占注资总额约71.0%,2022年底投资基金公允价值约为2950万港元,2021年约为7130万港元,2022年录得未变现亏损约3680万港元,2021年为未变现收益约220万港元[155][161] 公司业务牌照及相关事项 - 自2018年12月起公司持牌进行《证券及期货条例》项下第1、4、9类受规管活动,2020年12月16日子公司获第6类受规管活动牌照[28][32] - 贝森企业融资有限公司自2020年12月16日起为《证券及期货条例》项下可进行第6类受规管活动的持牌法团[185][189] - 泰达资产管理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是《证券及期货条例》项下可进行第1类、第4类及第9类受规管活动的持牌法团[184][185][189] 公司发展策略及措施 - 公司预计经营环境仍具挑战,将调整资源分配并把握投资机会[22] - 公司将审慎监察市场变化,适时调整金融服务业务资源分配,把握投资机会提高股东回报[24] - 集团为降低应收贷款违约风险,采取定期审查借款人信贷风险、与借款人保持沟通、要求偿还部分应收贷款等措施[132] 公司股份相关事项 - 2021年6月25日完成股份认购事项,发行2.36973066亿股,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均约为6160万港元[136][137][13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股份认购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于偿还集团债务3150万港元(已动用1640万港元,未动用1510万港元)、支付集团媒体业务费用301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139] - 公司于2018年6月8日采纳购股权计划[171] - 公司于2018年8月24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该计划于2022年10月28日终止[172] 公司管理层相关信息 - 马蔚华博士74岁,2017年11月21日及2018年5月29日分别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及主席[174][178] - 徐沛欣先生51岁,2017年11月21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
贝森金融(00888)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