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亏损3680万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88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为3680万港元和4060万港元[5] - 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217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42.1%[6] - 眼镜架及太阳眼镜买卖自2022年10月起贡献收益约780万港元[8] - 电影投资及发行收益从1400万港元降至1260万港元,分部亏损从9110万港元降至840万港元[9] - 物业投资租金收入稳定在约130万港元[1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证券投资公允价值约20万港元[11] - 能源业务本年度无收益[13] - 眼镜架及太阳眼镜制造及买卖业务出售前贡献收益1640万港元,已终止经营分部亏损1780万港元[14] - 部分物业投资业务已出售,已终止经营分部产生收益30万港元[15] 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2022年为2.47亿港元[1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负债,2022年为无[2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740万港元,2022年为1880万港元[2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负债与权益比率约1.9%,2022年为13.2%[2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流动资产280万港元,2022年为流动资产超流动负债1570万港元[24] 业务交易 - 2021年8月9日,公司附属公司拟2.23亿元认购H. Sterling 50%扩大股本,截至2023年3月31日先决条件未达成[21] - 2022年9月28日,集团2100万港元出售附属公司55%股权,截至2023年3月31日,递延代价1100万港元待收[22] 业务展望 - 公司成本节约措施有积极成效,出售业务后可减少成本、扭亏为盈并改善财务状况[16] - 本年度放宽社交距离限制后票房大幅反弹,公司拟于下一个财政年度开展新电影投资[17]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年度股息,2022年亦无[28] 业务风险 - 公司业务面临经济状况及市场、信贷及流动资金、利率、外汇等风险[32][33][35][36] ESG报告 - 公司ESG报告参考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27规定披露,涵盖中国及香港业务在环境和社会范畴表现[38][39] - 公司编制ESG报告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及一致性原则[40] - ESG报告资料来自公司内部文件、统计数据及子公司提供的整合信息,中英文版本冲突以英文为准[45] - ESG报告披露范围涵盖眼镜架及太阳眼镜买卖、物业投资等业务[47] 持份者沟通 - 公司通过日常沟通了解持份者关注,持份者意见是可持续发展基础[48] - 公司与政府及监管机构通过年报等公开资料沟通[50] - 公司与股东及投资者通过股东大会、公司网站等沟通[50] - 公司与雇员通过培训、会议等沟通[50] 环境表现 - 公司2022 - 2023年总建筑面积为450,089平方英呎,与2022年持平,业务排放量占中国及香港排放量的100%[65] - 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515.8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年的2,779.7吨减少[66] - 范围1直接排放中,无铅汽油排放量为53.6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年减少6.0%[66] - 范围2间接排放中,购入电力排放量为1,437.6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年减少46.3%[66] - 范围2间接排放中,用水量排放量为11.8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年减少28.5%[66] - 范围2间接排放中,污水消耗量排放量为3.9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年减少27.8%[66] - 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中,纸张消耗量排放量为8.8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年减少65.4%[66] - 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515.8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年的2779.7吨减少45.5%,年度排放密度为每平方英尺0.003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年的0.01减少70.0%[67] - 2023年用水量为26292立方米,较2022年的37282立方米减少,用水密度为每平方米0.06立方米,较2022年的0.08立方米减少[67] - 2023年耗电量为2047281千瓦时,较2022年的3809919千瓦时减少,能源密度为每平方米4.5千瓦时,较2022年的8.5千瓦时减少[68] - 2023年汽油使用量为31965升,较2022年的34014升减少,产生53.7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年的57.1吨减少[69] - 2023年日常办公室运营及广告物料用纸量为1.84吨,较2022年的5.72吨减少[72] - 无害废弃物中废纸约0吨,与2022年持平,所有废弃物和包装物料均由持牌回收公司收集[74] - 公司业务活动对环境及自然资源无直接/重大影响,致力于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75] 气候风险与应对 - 公司认识到气候变化会对业务运营和财产产生重大影响,已识别、评估和管理气候相关风险[78] - 实体风险方面,极端天气可能中断供应链、增加成本,全球气温上升可能增加能源消耗,但中短期预计无重大影响[79] - 公司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强运营对风险的应变能力,如针对极端天气或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79] 雇员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共有40名雇员,2022年为194名,其中100%为全职员工[82] - 2023年男性雇员21人,女性雇员19人;35岁以下2人,36 - 55岁25人,55岁以上13人;管理层11人,一般雇员29人;香港34人,中国内地6人[83] - 2023年男性年度流失率为12人,女性为8人;35岁以下年度流失率为12人,36 - 55岁为5人,55岁以上为3人;管理层年度流失率为0人,一般雇员为20人;香港年度流失率为0人,中国内地为20人[90] - 2023年和2022年因工作关系死亡人数均为0人,工伤个案(多于3日)均为0人,工伤(少于3日)均为0人,因工伤损失总工作日数均为0人[91] - 公司按绩效评估及市场趋势每年检讨及调整薪金,雇员享有年终花红、强制性公积金、医疗保险等多种福利[83] - 公司根据职责程度及营运性质采取五至六天工作周,确保雇员有足够休息[85] - 公司致力于创造包容协作的工作场所文化,确保工作场所无歧视和骚扰[87] - 公司定期检讨员工手册,涵盖重要信息、政策、晋升渠道等内容[88] - 公司为办公室雇员分配个别工作站,保持办公室清洁通风,定期清洁空调和消毒地毯等[90] - 公司定期检讨雇员健康及安全程序,为雇员提供简报、培训等提升安全生产意识[92] - 报告期内无因工伤损失天数[93] - 10名雇员接受培训,占集团雇员25%,男性平均培训3小时,女性2小时[94] - 报告期内集团业务无童工或强迫劳工,遵守香港及中国雇佣条例[96] 供应商与产品 - 报告期内集团有57名供应商,均位于香港及中国[103] - 本年度集团维持产品零召回记录[106] 数据与合规 - 集团制定全面数据保护政策,界定存取控制规程,采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保障隐私[108] - 报告期内无针对集团或雇员的贪污审结诉讼案件[110] 未来规划 - 公司将继续积极采购节能电器、设备及材料,并审慎选择及检讨供应商[113] - 公司将考虑与其他慈善伙伴合作及开展更多培训,提高员工对业务环境及社会影响的意识[113] - 公司知悉数码技术应用趋势,未来将调整资源运用及促销工具[113] 董事信息 - 执行董事钟育麟62岁,有逾30年香港上市公司董事会管理经验[117] - 独立非执行董事文伟麟50岁,拥有逾16年会计经验[121] - 独立非执行董事郑振民61岁,在会计等方面有逾30年经验[125] - 独立非执行董事许文浩44岁,持有澳洲蒙纳士大学多个学位[127] 企业管治 - 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十四所載企業管治守則作為自身企業管治常規守則,惟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存在守則條文第C.2.1條和第D.2.5條偏離情況[130][132] - 公司致力培養以客至上、優質產品服務、以人為本、法律合規的企業文化,助力長期可持續發展[133] - 公司已採納不遜於上市規則附錄10所載標準的董事證券交易操守準則,本年度董事均遵守規定[137] - 董事會由四名董事組成,包括一名執行董事和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至少一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具備相關專業資格[139] - 為確保董事會獲得獨立觀點及意見,設立了多項機制,如足夠數目獨立非執行董事、限制任期等[14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董事会有4名董事,均为男性,性别多元化水平未实现[145][146] - 提名委员会建议且董事会批准董事会女性董事人数不低于20%的目标[146] - 提名委员会提议在2024年12月31日前委任一名女性董事以实现性别多元化目标[146] - 董事在相关行业知识/经验、商业管理、金融会计、战略规划与风险管理方面的占比均为100%,法律/监管方面占比为0%[146] - 公司已接获文伟麟、郑振民及许文浩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的独立性年度确认[147]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届时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值告退,每位董事最迟于上次当选或重选后第三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150] - 董事会委任填补临时空缺或作为额外董事的人员,仅任职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届时有资格膺选连任[150] - 公司已在网站登载股东提名人士候选董事的程序[151] - 董事会制定整体政策及策略,监督财务表现和管理事务,实施良好企业管治常规[152] - 董事定期会面检讨集团财务及营运表现,讨论及制定发展计划,日常运营和行政工作授权执行董事和管理层处理[15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财政年度,董事会举行7次会议[157] - 执行董事钟育麟出席全部7次董事会会议,于宝东出席2次,黄创辉出席4次,于宝东和黄创辉均于2022年10月11日辞任[157] - 独立非执行董事文伟麟、郑振民、许文浩均出席7次董事会会议[157] - 所有定期董事会会议均预先安排,董事至少提前14日获会议通知[157] - 主席在无执行董事出席情况下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召开会议[160] - 公司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新董事获提供就任资料[163][164] - 公司提供更新资料及阅读材料让董事了解最新监管规定等情况[166] - 董事需提供年度培训记录,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培训涵盖企业管治、财务及税务等主题[166] - 董事负责编制集团综合财务报表,确保公正、清晰披露财务资料[168] - 董事确认不知悉可能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虑的重大不明朗因素[169] 薪酬委员会 - 公司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6月成立,职权范围于2012年3月29日及2022年12月30日修订,现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1] - 薪酬委员会报告年度举行1次会议[172]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高级管理人员薪酬零至100万港元有8人,100.0001万至150万港元有1人,150.0001万至200万港元有1人,总计10人[175]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向董事会建议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政策、架构及待遇等[174] - 薪酬委员会参考市场条款等对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进行审阅并向董事会建议[175] - 公司于2012年3月29日根据上市规则采纳薪酬委员会具体职权范围并已在相关网站刊登[176] 提名委员会 - 公司提名委员会于2005年6月成立,职权范围于2013年9月6日修订,现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8]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组成及多元化政策,选择或推荐董事及高级管理层[178] - 提名委员会可从合适途径物色候选人,考虑多因素评估后向董事会建议任命[179] - 对于将在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董事的连任,提名委员会将审阅并向董事会建议[179] - 提名委员会于报告年度举行1次会议,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多项事宜[180] - 董事会于2013年制定并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委任以用人唯才为原则[182] - 公司于2013年9月6日采纳提名委员会经修订具体职权范围并已登载[184] 审核委员会 - 审核委员会成立于1999年,现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85]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举行3次会议,会议结果提交董事会审阅[189]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会计原则及年度业绩[190] - 审核委员会在本年度会议中完成多项工作,包括审阅财务报表等[191] - 审核委员会职权范围于2016年2月23日修订,3月1日生效并已登载[198] - 审核委员会建议续聘中正天恒会计师有限公司为集团2023/2024年外聘核数师[199] 企业管治职责 - 制定及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惯例并提出建议[200] - 检讨及监察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及持续专业发展[200] - 检讨及监察公司遵守法律及监管规定的政策及惯例[200] - 制定、检讨及监察适用于雇员及董事的操守准则及合规手册[200] - 检讨公司遵守守则及在企业管治报告披露情况[200] -
高雅光学(00907)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