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誉集团(00985) - 2023 - 年度财报
中誉集团中誉集团(HK:00985)2023-07-20 16:52

财务表现 - 本年度净亏损约174,100,000美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净亏损463,900,000美元减少约62.5%[5] - 本年度CST Canada Coal Limited售出约820,000吨煤炭,同比增加约831.8%[6] - 本年度金融投资业务录得账面亏损约55,100,000美元[7] - 公司本年度总收入约为227,100,000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9.1%[61] - CST Coal本年度出售820,447噸焦煤,收入约215,900,000美元,EBITDA为64,700,000美元[68] - 本年度公司录得除税后净损失约为174,100,000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2.5%[60] - 銷售成本由24,600,000美元增至约130,900,000美元,增幅为432.1%[64] - 分銷及銷售费用由3,600,000美元增至36,200,000美元[65] - 行政费用由33,700,000美元增至42,700,000美元,增加26.7%[66] - 财务费用由7,300,000美元增至18,600,000美元,增加154.8%[67] - 礦山行政开支增加65.4%至17,200,000美元,主要由于僱員增加[69] - 外匯虧損约为41,600,000美元,与加拿大元兌美元贬值有关[70] - 煤礦資產可收回價值约为231,100,000美元,低于賬面值300,900,000美元,故确认了71,400,000美元之撥備[72] - 二零二三年焦煤的长期价格为每公吨228美元,较二零二二年244美元下降[74] - 二零二三年美元与加拿大元汇率为1美元:1.35加元,较二零二二年1.28加元上升[76] - 二零二三年折现率为16%,相当于税后12%的折现率,较二零二二年10%上升[79] - 二零二三年CST Coal收入为215,859千美元,较二零二二年26,883千美元增长[82] - 二零二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租金收入为0.2百万美元,较二零二二年0.3百万美元下降[83] - 二零二三年放贷利息收入为2.4百万美元,较二零二二年4.1百万美元减少[86] - 二零二三年贷款组合的账面净值约为17,800,000美元,较二零二二年74,100,000美元下降[87] - 二零二三年放贷利息收入减少约41.5%,主要由于放贷活动减少所致[87] - 二零二三年借款人数量为两名,较二零二二年四名减少[88] - 二零二三年放贷业务未录得任何坏账,继续采取保守策略[88] 生产统计 - CST Coal在2023年3月31日的生产统计数据显示,已开采的废石达到11,944,197立方米,原煤运至原矿的量为1,273,530吨,剥采率为9.4%[25] - CST Coal的已售中优质低挥发性焦煤量为820,447精煤吨,煤堆存量为94,926精煤吨[25] - 2023年3月31日,露天採礦區域和地下區域的煤礦资源量总计为658.7百万吨,原礦灰分为20.3%,膨脹指数为4.4[29] - CST Coal的地下煤储量成本模式基于单位成本和道路开发或剥离作业的机器组合的生产率[34] - 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之原礦煤儲量概要显示,露天採礦區域和地下區域的煤儲量总计为40.7百万吨,原礦灰分平均为24.3%[37] - 可銷售煤儲量概要显示,露天採礦區域和地下區域的煤儲量总计为28.8百万吨,原礦灰分平均为8.5%[42] - 可銷售硬焦煤售价假定介乎環太平洋地區銷售的基准价格的9%至15%之间[40] - 可銷售煤儲量不包括近地表已遭地下水氧化的煤[41] - 可銷售煤產量取决于原礦灰分含量,露天可開採煤的煤廠產量公式为(原礦灰分%-煤廠廢料灰分%)╱(精煤灰分%-煤廠廢料灰分%)[43] - 可銷售(精)煤儲量是原礦儲量的一个子集,不会与原礦儲量相加[44] 经营展望 - 展望2024财政年度,全球投资市场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公司将秉持审慎经营理念,逐渐改善经营、保持业务稳定发展[8] - 预期2023/2024年的全球经营及投资环境充满挑战和不确定因素,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调低,为本集团业务市场环境带来挑战[119] - 本集团相信,随着CST Coal的全面复工,采矿业务有望为2024财政年度提供稳定收入[120] - 本集团将采取审慎态度,坚持以稳健和长期增值为投资原则,及时应对市场变化,谨慎管理风险,作出适当的防御性部署[121] - 本集团将继续密切留意市场发展,寻求主要经营业务的投资机会,探索并在适当时机拓展业务,推进未来发展,以实现长期投资回报[122] - 本集团相信,多元化业务可促进长远发展,为股东提供更佳回报[122]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包括趙渡先生、韓旭洋先生、許銳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