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环保能源(00986) - 2023 - 年度财报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为6847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4044万港元或37.13%[8] - 集团毛利约为2803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略微减少约15万港元或0.53%,毛利率由约25.88%增加至40.94%[8] - 集团本年度溢利为亏损约1446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60万港元,增加约660万港元[9] - 销售、分销及行政开支约为1739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83万港元或约4.56%[9] - 财务成本约为105万港元,与上一年度约125万港元相比略微减少约20万港元[9]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所持上市股本市值约为2.842亿港元(2022年:2.714亿港元)[2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上市股本公平值收益约128万港元,2022年为407万港元[2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2.5964亿港元,2022年为1.8029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135万港元,2022年为1019万港元;计息借贷总额约2325万港元,2022年为2905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4.87%,2022年为3.99%[30] - 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从2022年4月1日的12.492755亿股增加至2023年3月31日的12.947055亿股[31] - 2023年公司收益约为6847万港元,2022年约为1.0891亿港元[118]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68,472千港元,较2022年的108,907千港元下降37.13%[195]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13,506千港元,2022年为溢利1,478千港元[195]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955千港元,2022年为874千港元[195]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本年度亏损为14,461千港元,2022年为溢利604千港元[195]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15,952千港元,较2022年的211,481千港元下降45.17%[198] - 2023年流动资产为298,392千港元,较2022年的209,610千港元增长42.36%[198] - 2023年流动负债为38,749千港元,较2022年的28,875千港元增长34.19%[198] - 2023年流动资产净额为259,643千港元,较2022年的180,735千港元增长43.66%[198] - 2023年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375,595千港元,较2022年的392,216千港元下降4.24%[198] - 2023年资产净值为366,565千港元,较2022年的374,153千港元下降2.03%[19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珠宝设计及市场营销业务收益约为4180万港元,2022年为8515万港元;放贷业务收益约为2667万港元,2022年为2376万港元[8] - 珠宝设计及市场营销业务除税前经营亏损约为633万港元,2022年为545万港元[11] - 2022年12月31日,伟祥有87名个人借款人,2022年3月31日为60名;本金总额约为2.7657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2.5267亿港元[14] - 伟祥平均利率为每年9.70%,2022年3月31日为7.96%;放贷利息收入约为2667万港元,2022年约为2376万港元[14]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贷款总额2.7657亿港元,其中1年内到期1.8688亿港元,1至3年到期0.8969亿港元[16] - 最大借款人贷款金额0.9亿港元,约占应收贷款总额3.25%;五大借款人贷款总额4.3亿港元,约占应收贷款总额15.55%[16] 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情况 - 贷款及应收利息及应收账款的预期信贷亏损约为2183万港元,2022年为751万港元[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计提的贷款及应收利息预期信贷亏损约为2.183亿港元[20]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贷款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3.028亿港元(2022年:0.92亿港元),违约拨备率为10.95%(2022年:3.64%)[21] 集团业务运营相关规定 - 集团预设最大贷款金额为1亿港元,预设贷款期限为三年,预设贷款利率为5%[19] 持牌放债人行业情况 - 2017年至2022年持牌放债人数目由1994家逐渐增至2414家[23] 集团重大事项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无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2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未来计划[2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未订立旨在减低汇兑风险的衍生工具合约[33] - 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已授权但未拨备的重大资本承担及资产抵押[34][35][36]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股息,2022年亦无[37] 董事会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拥有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47] - 根据公司细则,当时三分之一的董事须于各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每名董事最少每三年于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一次[52] - 周雅颖女士、韦亮先生、邓荣章先生等董事在2023年接受企业管治及法例更新培训,参加研讨会并阅读相关资料,刘俊先生因6月1日获委任不适用[55] - 周雅颖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4/14),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1/1),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1/1),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0%(0/1)[56] - 韦亮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4/14),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1)[56] - 邓荣章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4/14),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1)[56] - 谢光灿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4/14),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2),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1/1),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1/1),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1)[56] - 姚道华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4/14),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2),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1/1),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1)[56] - 刘量源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4/14),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2),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1/1),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1)[56] - 康晓龙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4/14),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2),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1)[56] - 董事会辖下有四个委员会,分别为执行、薪酬、审核及提名委员会[63] - 执行委员会由全体执行董事组成,主席是周雅颖女士[64] - 薪酬委员会有三名成员,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是谢光灿先生[6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一次薪酬委员会会议[67] - 审核委员会有四名成员,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是姚道华先生[6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两次审核委员会会议[69] - 提名委员会有三名成员,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是姚道华先生[7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一次提名委员会会议[74] - 公司董事知悉编制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的责任[76] 公司持续经营及管理情况 - 无重大不确定因素严重质疑公司持续经营能力[77] - 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旨在管理和减低风险,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流程贯彻运用[79] - 风险管理流程包括识别、评估、内部监控、减低及监察[80][82][83][84] - 公司会聘请外部顾问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年度独立评估,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该系统有效完备[85] - 公司已制定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的常规政策[86] - 公司秘书在回顾年度内遵守上市规则接受相关专业培训规定[88] - 公司可向股东派付股息,宣派由董事会酌情决定,考虑多方面因素[89][90][92] - 董事会致力平衡股东预期和审慎资本管理,保留更新、修订股息政策的权利[9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已付/应付外聘核数师审核服务费用730,000港元,非审核服务费用75,000港元,总计805,000港元[92] - 公司设有网站www.986.com.hk作为与股东及投资者的沟通平台,股东及投资者可按指定地址和传真号码作书面查询或要求[93] - 持有不少于公司十分之一缴足股本的股东可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94] - 于呈请日期代表不少于二十分之一总投票权的股东或不少于100名股东可于股东大会上提呈议案[94] - 若股东欲建议退任董事以外的人士于股东大会上膺选,相关通知须于股东大会日期前至少7天送达指定地点[95]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珠宝之设计及市场营销以及放贷业务[97]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相关情况 - 董事会全面负责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战略及报告,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讨论相关事宜[98] - 集团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讨论集团的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并每年至少向董事会报告一次调查结果及建议意见[99]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详述集团于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取得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的活动、挑战和采取的措施[101]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集团珠宝设计及市场营销以及放贷业务两个营运分部,环境关键绩效指标仅涵盖香港及中国内地业务[102]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依照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二十七《环境、社会管治报告指引》编制[103]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编制原则包括重要性、量化、一致性[104] - 公司重视持份者意见,不同持份者有不同期望和参与渠道[106] - 公司识别出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分为低、中、高风险范畴[108] - 公司以2022年为基准年,未来三年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密度降低3%[112] - 公司每年至少参加2次活动提高雇员减排意识,2023年参加“地球一小时”及“世界无车日”[112] - 公司以2022年为基准年,日后将逐步减少所产生的无害废物总量密度[112] - 公司以2022年为基准年,未来三年逐步减少能源消耗总量密度[112] - 公司每年参加活动提高雇员节能意识,2023年参加“地球一小时”及“世界无车日”[112] - 公司因业务性质未产生重大有害废物,未设定相关目标[112] - 公司因用水费用计入物业管理费无用水量记录,未设定相关目标[112] - 2023年氮氧化物排放4.15千克,2022年为0.92千克;硫氧化物排放0.11千克,2022年为0.02千克;颗粒物排放0.31千克,2022年为0.07千克[115] - 2023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一)为19.92吨二氧化碳当量,2022年为4.31吨;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二)为3.08吨二氧化碳当量,2022年为4.45吨;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三)为0.59吨二氧化碳当量,2022年为0.16吨[117] - 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3.59吨二氧化碳当量,2022年为8.92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密度为0.34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港元收益,2022年为0.08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港元收益[117] - 2023年办公用纸产生量为30.29千克,2022年为33.01千克;一般废物产生量为360千克,2022年为305千克[122] - 2023年所产生无害废物总量为390.29千克,2022年为338.01千克;所产生无害废物总量密度为5.70千克/百万港元收益,2022年为3.10千克/百万港元收益[122] - 2023年公司无重大违反废气及温室气体排放、向水及土地排污以及有害及无害废弃物产生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114] - 公司废气排放主要源于汽车使用,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源于汽车无铅汽油燃烧、外购电力、弃置废纸及雇员商务差旅[115][117] - 公司无害废物主要来源为办公用纸及一般废物,采取多种环保措施减少纸张及废物产生[121] - 公司采取多种节能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如调整空调温度、关闭闲置电器等[124] - 2023年直接能源消耗量为72.59兆瓦时,2022年为15.72兆瓦时;间接能源消耗量2023年为4.84兆瓦时,2022年为6.89兆瓦时;能源消耗总量2023年为77.43兆瓦时,2022年为22.61兆瓦时;能源消耗总量密度2023年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