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44.09亿港元,按年增长46%[20][25][3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每股溢利1.75港元[21][26] - 2022年公司中期股息每股0.70港元,2021年为每股0.69港元[22][27][3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不同市场及各业务范畴经营溢利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6%[3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来自营运的现金流为42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纪录相若[32]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现金96亿港元,负债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为12.9%[42] - 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存款总额为95.91亿港元,贷款总额为286.21亿港元,其中港元贷款26.73亿港元,外币贷款259.48亿港元[48] - 贷款中74%还款期为2023 - 2026年,26%超过2026年[4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为12.9%,低于2021年底的14.7%,负债净额为190.3亿港元,总资本净额为1473.5亿港元[49] - 2022年6月30日,衍生工具名义总额为587.07亿港元[49] - 2022年6月30日,若干资产抵押获取银行贷款13.6亿港元[50]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或有负债总额为1.075亿港元,其中为联属公司银行贷款担保5.81亿港元、其他担保3.15亿港元、履约担保1.65亿港元、分包商保函0.14亿港元[51] - 2022年上半年营业额为200.79亿港元,2021年为202.66亿港元[71] - 2022年上半年基建投资之销售及利息收入为33.81亿港元,2021年为35.88亿港元[71]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46.85亿港元,2021年为33.28亿港元[71] - 2022年上半年本期溢利为46.32亿港元,2021年为32.46亿港元[71][73] - 2022年上半年每股溢利为港币1.75元,2021年为港币1.20元[71] - 2022年上半年确定为有效现金流对冲衍生工具因公平价值变动产生之溢利为1.96亿港元,2021年为1亿港元[73] - 2022年上半年确定为有效净额投资对冲衍生工具因公平价值变动产生之溢利为39.67亿港元,2021年为0.67亿港元[73] - 2022年上半年换算境外业务财务报表产生之汇兑差额为 - 50.66亿港元,2021年为17.86亿港元[73] - 2022年上半年本期其他全面收益为26.2亿港元,2021年为50.94亿港元[73] - 2022年上半年本期全面收益总额为72.52亿港元,2021年为83.4亿港元[7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5.1266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5.2744亿港元下降约1%[7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值为1.3258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0255亿港元增长约29%[7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总值为9713万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6663亿港元下降约42%[7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12.832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5847亿港元增长约2%[7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本期溢利为4409万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3011万港元增长约46%[76][7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本期全面收益总额为7252万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8340万港元下降约13%[76][7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已付股息4560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4510万港元[76][7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经营业务之现金净额为569万港元,较2021年的1464万港元下降约61%[7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投资活动之现金净额为5739万港元,较2021年的1255万港元增长约357%[7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用于融资活动之现金净额为 - 4802万港元,较2021年的 - 8065万港元有所改善[79] - 2022年上半年营业额为200.79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02.66亿港元,同比下降0.92%[81] - 2022年上半年基建材料销售为11.18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1.77亿港元,同比下降5.01%[81] - 2022年上半年向联营公司贷款所得利息收入为1.49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58亿港元,同比下降5.70%[81] - 2022年上半年向合资企业贷款所得利息收入为11.77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3.71亿港元,同比下降14.15%[81] - 2022年上半年废物管理服务销售为9.37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8.82亿港元,同比增长6.24%[81] - 2022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0.39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0.23亿港元,同比增长69.57%[82] - 2022年上半年出售存货之成本为10.05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9.43亿港元,同比增长6.58%[83] - 2022年上半年提供服务之成本为5.58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5.11亿港元,同比增长9.20%[83] - 2022年上半年税项总额为0.53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0.82亿港元,同比下降35.37%[85] - 2022年上半年本期溢利为46.32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32.46亿港元,同比增长42.69%[86]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44.09亿港元,2021年为30.11亿港元,中期内已发行股份为2,519,610,945股[88] - 董事会宣布2022年中期股息每股0.7港元,派息17.64亿港元;2021年每股0.69港元,派息17.39亿港元[89] - 应收账款及预付款项中应收贸易账款2022年6月30日为2.54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11亿港元[90] - 应付账款、应计费用及其他中应付贸易账款2022年6月30日为2.61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43亿港元[92] - 2022年上半年来自经营业务的现金净额为5.69亿港元,2021年为14.64亿港元[94] - 2022年上半年收取联营公司股息为16.96亿港元,收取合资企业股息为19.53亿港元[94] - 2022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公平价值为4.08亿港元,非上市投资证券为3.44亿港元,其他投资为12.48亿港元[96]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未兑现及未拨备的资本承担总额为4.6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22亿港元[97]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或然负债总额为10.75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36亿港元[98] 各业务线溢利贡献变化 - 电能实业溢利贡献为10.32亿港元,对比去年同期增加14%[34] - 英国业务溢利贡献为16.7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19%[35] - 澳洲业务溢利贡献为10.0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37] - 欧洲大陆业务溢利贡献为4.29亿港元,下降3%,以当地货币计算则上升5%[38] - 加拿大业务溢利贡献为3.0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3%[39] - 新西兰业务溢利贡献为76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6%[40] - 香港和中国内地业务溢利贡献为1.17亿港元,下跌47%[41] 业务相关事件 - Northumbrian Water在旗下一家水处理厂房安装3600块太阳能板[36] - 长江基建等就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 L.P.投资于Northumbrian Water 25%权益达成协议,交易作价约8.67亿英镑(约80亿港元)[45] - 交易完成后,长江基建将持有Northumbrian Water 39%经济收益[45] - 2022年7月14日,公司附属公司拟按比例出售Northumbrian Water Group Limited及Northumbrian Services Limited 25%股份,代价约80亿港元[99] 员工与股权相关 - 除联属公司外,公司包括附属公司共雇用2352名员工,雇员开支(不包括董事酬金)为4.9亿港元[52] - 公司上市时,以12.65港元申请每股面值1港元股份的雇员,共获优先认购297.8万股新股[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李泽钜在本公司股份好仓合共5,655,000股,占股权约0.22%[10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甘庆林在本公司股份好仓合共100,000股,占股权约0.003%[10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李泽钜在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股份好仓合共1,165,421,760股,占股权约30.39%[10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甘庆林在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股份好仓合共108,400股,占股权约0.002%[10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李泽钜在港灯电力投资与港灯电力投资有限公司股份好仓合共7,870,000股,占股权约0.08%[10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甘庆林在港灯电力投资与港灯电力投资有限公司股份好仓合共1,025,000股,占股权约0.01%[10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李泽钜在和记电讯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股份好仓合共353,638,029股,占股权约7.33%[10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霍建宁在Hutchison Telecommunications (Australia) Limited股份好仓合共5,100,000股,占股权约0.037%[10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李泽钜持有Cheung Kong Infrastructure Finance (BVI) Limited 10,000,000美元4.20%有担保永久资本证券债权证好仓[103] - 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1,160,195,710股股份中,1,003,380,744股由TUT1以UT1信托人身份及TUT1相关公司持有[105] - Li Ka-Shing Castle Trustee Company Limited及其相关公司持有长和72,387,720股股份[106] - Li Ka-Shing Castle Trustee Corporation Limited以DT3信托人身份控制的公司持有长和84,427,246股股份[107] - 李泽钜相关权益涉及长和4,600,850股股份,包括3,223,850股、300,000股和1,077,000股[108] - 港灯电力投资股份合订单位方面,李嘉誠(环球)基金会和李嘉誠基金会分别持有2,700,000个和5,170,000个[108][109] - TUT3以UT3信托人身份持有和记电讯香港控股153,280股股份[109] - 和记电讯香港控股353,292,749股股份中,2,519,250股、245,546股和350,527,953股分别由不同主体持有[110] - 麦理思相关权益涉及和记电讯香港控股833,868股股份(184,000股 + 649,868股)[110] - 文嘉强及其妻子持有长江基建集团11,895股股份(9,895股 + 2,000股)[110] - Hutchison Infrastructure Holdings Limited等多家公司分别持有长江基建集团1,906,681,945股股份,占股权约75.67%[112] - 2022年6月30日,除已披露情况外,公司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无其他须披露权益或淡仓[111] 公司治理相关 - 李泽钜自1996年5月起任公司主席,甘庆林自1996年5月起任集团董事总经理,叶德铨自1996年5月起任执行董事[53][54][55] - 霍建宁自1997年3月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兼副主席[56] - 陆法兰70岁,自1996年5月公司注册成立以来一直担任执行董事[57] - 甄达安63岁,自2006年12月起出任公司执行董事,自2010年5月起出任副董事总经理[58] - 陈来顺60岁,自2011年1月起出任公司执行董事,自2006年1月起担任财务总监[59] - 陈建华60岁,自2017年1月起出任公司执行董事,自2005年起担任业务拓展部总经理[60] - 张英潮74岁,自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