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入约为4.171亿港元,同比下降约9.5%[1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亏损约为2.786亿港元,而去年同期则录得纯利约2.012亿港元[1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78.6百万港元,上一期间溢利约201.2百万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3.93港仙[25] - 公司收入从461.0百万港元下降9.5%至417.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香港资本市场萧条和美元债券市场及IPO市场融资额下降[2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417,073千港元,同比下降9.5%[9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为278,611千港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01,189千港元[9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金融资产亏损净额为126,544千港元,去年同期收益净额为77,208千港元[9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减值亏损为357,433千港元,同比大幅增加[9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成本为106,749千港元,同比增加16.2%[9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23.93港仙,去年同期每股盈利为16.91港仙[9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间亏损为278,611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201,189千港元[94] - 本期间其他全面亏损为513,018千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102,548千港元[9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间全面亏损总额为791,629千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303,737千港元[9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17,073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61,012千港元下降9.5%[119][12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分部业绩为亏损275,250千港元,主要由于其他投资及融资分部亏损158,531千港元[12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分部开支为537,387千港元,同比增长16.4%[124] - 公司每股亏损为278,611千港元,较2021年的201,189千港元盈利大幅下降[145] 业务发展 - 公司债券承销业务在报告期间完成53个债券发行项目,投资级发行占承销总规模的70%以上[14] -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在2022年6月30日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了超过20%[15] - 公司成功为两家公司完成联交所主板上市,并有三个保荐人项目处于联交所审核中,覆盖造纸毛毯制造、电商、社交新零售、营销服务及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等行业[18] - 报告期间公司完成了五个股票承销项目,覆盖生物医疗、高端制造及IP运营等受投资者关注的行业[18] - 公司将继续推动上市保荐和股票承销业务发展,优化业务协同体制机制,协助客户打通香港投资银行业务管道[21] - 公司计划加强优质企业债券业务承揽,拓展与优质金融同业合作,鼓励客户发行绿色债券或其他绿色金融产品[21] - 公司将以高效销售模式、精准产品建设及优质管理服务为核心,持续优化资产管理组合质量,提升管理规模和费类收入[21] - 公司计划加强信用和市场风险管控,优化组合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持续加强成本管理[24] - 公司高度重视业务发展与合规风控兼顾,常态化建设和优化公司合规内控流程,加强全方位风险管理体系[24] - 公司总部分收入及投资收益为461,012千港元,其中固定收益直接投资贡献最大,达209,790千港元[128] - 公司通过损益按公允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收益净额为77,208千港元,其中其他投资及融资贡献最大,达58,326千港元[128] - 公司分部资产总计14,535,311千港元,其中固定收益直接投资资产占比最高,达10,371,510千港元[132] 投资与资产管理 - 公司增加了对债券投资、贷款及结构性融资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并下调了股本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13] - 公司预计美元加息周期下,固定收益投资价格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融资成本增加,利润压力加剧[20] - 公司自营投资资产规模从115亿港元增加至123亿港元,主要由于债券的净购买[38] - 投资组合产生收入总额295.0百万港元,包括债务证券投资的利息收入156.6百万港元和股息收入及其他投资收入129.4百万港元[38] - 公司资产管理分类在报告期间录得收入约63.5百万港元,较上一期间的69.6百万港元有所下降,分类溢利为49.4百万港元,较上一期间的55.4百万港元减少[41] - 企业融资及咨询分类在报告期间录得收入约18.2百万港元,较上一期间的27.8百万港元下降,分类溢利为7.9百万港元,较上一期间的14.6百万港元减少[42] - 公司行政开支及融资成本在报告期间合共约180.0百万港元,较上一期间的170.2百万港元增加,主要由于融资规模增加所致[45] - 公司于2022年6月30日的流动比率为1.1,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有所下降[47] - 公司于2022年6月30日的资本负债比率约为87.1%,较2021年12月31日的79.6%有所上升[49] - 公司于2022年6月30日的速动资产合共约12,095.9百万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0,886.2百万港元有所增加[47] - 公司于2022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约13,160.4百万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1,667.2百万港元有所增加[47] - 公司于2022年6月30日的股东应占权益总额约为1,812.2百万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755.7百万港元有所下降[46] - 公司于报告期间购回合共29,325,500股股份,其中27,744,500股已注销,余下的1,581,000股购回股份已于2022年8月26日注销[46] - 公司于报告期间并无持有任何占总资产5%以上的单一重大投资[57] - 公司收入主要以美元及港币计值,开支主要以港币计值,外汇风险主要来自换算美元资产及负债,由于港元与美元挂钩,外汇风险可控[5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82名雇员,总员工成本为38.9百万港元,较上一期间的38.6百万港元略有增加[60] - 公司未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63] - 公司购股权计划授权限额为114,446,894股股份,占2017年股东周年大会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6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65]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授权限额为114,446,894股奖励股份,占2017年股东周年大会日期已发行股本的10%[6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及其联系人士无在公司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拥有须披露的权益或淡仓[70] - 中国民生持有公司66.48%的股份,民银国际和民银投资香港分别持有66.48%和66.27%的股份[72] - 公司于2022年上半年在联交所共回购29,325,500股股份,总代价为66.3百万港元[81]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18,96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29,939千港元有所下降[97] - 流动资产总额为14,942,82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405,372千港元有所增加[97] - 流动负债总额为13,160,41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667,177千港元有所增加[99] - 流动资产净额为1,782,41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738,195千港元有所下降[99]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901,37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868,134千港元有所下降[99] - 资产净额为1,812,18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755,697千港元有所下降[99] - 股本为457,60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69,786千港元有所下降[9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亏损为1,610,727千港元,较年初增加302,187千港元[10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619,33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51,673千港元[10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716,598千港元,主要来自新借贷款3,207,291千港元[10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97,070千港元,期末余额为890,530千港元[10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购回股份支出66,30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7,964千港元[10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偿还借贷283,22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2,054,052千港元[10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偿还票据1,130,765千港元,去年同期无此项支出[10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其他全面亏损为513,018千港元,主要来自公允价值储备变动[10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列账之股本投资23,576千港元,重新分类至累计亏损[10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已购回及注销股份63,079千港元,减少股本12,178千港元[102] - 证券分部收入为18,849千港元,同比下降71.1%[122] - 固定收益直接投资分部收入为283,526千港元,同比增长39.1%[122] - 其他投资及融资分部收入为33,013千港元,同比下降62.7%[122] - 资产管理分部收入为63,533千港元,同比下降8.7%[122] - 企业融资及咨询分部收入为18,152千港元,同比下降34.7%[122] - 债务证券投资利息收入为156,617千港元,同比增长3.8%[119] - 股息及其他投资收入为129,420千港元,同比增长69.6%[119] - 公司经纪及相关服务佣金收入大幅下降,从2021年的4,422千港元降至2022年的141千港元[135] - 公司债务证券投资利息收入为156,617千港元,较2021年的150,942千港元有所增长[135] - 公司其他收入为5,423千港元,其中共用办公室费用收入占比最高,达4,440千港元[136] - 公司汇兑亏损净额为22,613千港元,较2021年的11千港元收益大幅恶化[137] - 公司减值亏损拨备为357,433千港元,其中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最大,达270,939千港元[138] - 公司融资成本为106,749千港元,主要来自中间控股公司贷款,达73,524千港元[141]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贷款及垫款总额为901,074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94,441千港元略有增加[1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确认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35,258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1,391千港元显著增加[154] - 公司应收账款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在2022年6月30日为38,750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503千港元大幅增加[158] - 公司最大客户的应收账款余额占应收现金客户及孖展客户账款总额的25%,较2021年12月31日的36%有所下降[160]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债务投资账面值为62,750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2,172千港元略有增加[165]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按公允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总额为10,763,055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610,682千港元有所增加[167]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388,829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3,042千港元显著增加[167] - 上市股本投资从152,101千港元减少至101,207千港元,下降33.4%[169] - 非上市股本投资从413,105千港元减少至285,833千港元,下降30.8%[169] - 债务投资从353,510千港元减少至341,071千港元,下降3.5%[169] - 应付账款从640,528千港元减少至353,991千港元,下降44.7%[170] - 来自中间控股公司的贷款从3,697,591千港元增加至6,725,481千港元,增长81.9%[174] - 应付票据从1,139,938千港元减少至0千港元,全部赎回[176] - 根据回购协议出售的金融资产从5,978,218千港元减少至5,676,336千港元,下降5.1%[179] - 债务投资从0千港元增加至7,866千港元,新增债务投资[182] - 公司以每股1.44港元至3.91港元的价格回购29,325,500股普通股,总代价约66,306,000港元[186] - 公司在2021年以每股0.072港元至0.129港元及3.18港元至3.25港元的价格回购了747,680,000股普通股及160,500股合并股份,总代价约为70,866,000港元[18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注销646,080,000股回购股份,支付溢价约56,536,000港元[187] - 2022年1月31日,公司注销了剩余的2,700,500股合并股份[18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上市股本投资的公允价值为101,207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52,101千港元有所下降[194] - 非上市股本投资的公允价值为285,833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13,105千港元有所下降[194] - 债务投资的公允价值为341,071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53,510千港元有所下降[194] - 非上市投资基金的公允价值为775,114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52,198千港元有所下降[194] - 债务投资的公允价值为5,950,460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513,589千港元有所上升[199] - 股本投资的公允价值为4,702,498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097,093千港元有所上升[199]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前主席李金泽于2022年6月13日辞任,目前由总经理丁之锁履行主席职责[76] - 公司正在寻找合适人选担任主席一职,以确保遵守《企业管治守则》[76] - 公司2022年6月29日股东周年大会由丁之锁主持并回答股东提问[78]
民银资本(01141)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