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671.31亿元,同比增长3.11%[11] - 2021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2.70亿元,同比下降13.88%[11]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25亿元,同比下降64.63%[11] - 2021年末总资产1220.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4%[11] - 2021年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68.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66%[11]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1.31亿元,同比增长3.1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3.03亿元,同比下降13.61%[17] - 2021年工程机械产品销售收入635.23亿元,同比增长3.49%[19] - 2021年公司高空作业机械销售额33.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10.76%[23] - 2021年度公司每股派现金红利0.32元(含税),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50] - 公司向前五名主要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69.68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4.63%[52]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23.4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49%[52] - 2021年公司慈善及其他捐款总额约为2314万元[53]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聘请约26036位员工[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253.69亿元[54] - 2021年4月16日,公司出售一家全资附属公司81%的股权,总对价为16.27亿元[56] - 公司2021年收入为671.31亿元,较2020年的651.09亿元上升3.11%[59][64] - 2021年销售及服务成本为512.80亿元,较2020年的464.92亿元增加10.30%[59][65] - 2021年毛利为158.51亿元,较2020年的186.17亿元下降14.86%,毛利率从28.59%降至23.61%[59][66] - 2021年销售费用为34.73亿元,较2020年的40.46亿元降低14.16%[59][67] - 2021年一般及管理费用为19.83亿元,较2020年的23.66亿元下降[59][68] - 2021年财务收益净额为0.06亿元,2020年财务费用净额为1.54亿元[59][69] - 2021年公司利润为64.19亿元,较2020年的73.71亿元减少12.92%[59][70] - 2021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1.90亿元[72][73] - 2021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1.89亿元[73][74] - 2021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3.97亿元[73][75]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包括处置金融资产等所得款项,流出包括投资金融资产等所用款项,如处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所得款项8.89亿元,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31.10亿元[77] - 2021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4.20亿元,包括偿还借款、分派股利等流出,以及借款所得、行使股票期权所得等流入,如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资产629.51亿元,银行及其他借款所得款项630.27亿元[78] - 2021年末流动资产总值727.14亿元,较2020年末的669.56亿元增加;流动负债总额496.75亿元,较2020年末的469.28亿元增加;流动资产净值230.39亿元,较2020年末的200.28亿元增加[79][81] - 2021年末贷款及借款账面金额189.05亿元,未折现的合同现金流量总额198.45亿元,1年内或按要求偿还116.87亿元[82] - 2021年末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账面金额366亿元,未折现的合同现金流量总额366亿元,1年内或按要求偿还366亿元[82] - 2021年末租赁负债账面金额4.13亿元,未折现的合同现金流量总额4.52亿元,1年内或按要求偿还0.93亿元[82] - 2021年末其他非流动负债账面金额54.28亿元,未折现的合同现金流量总额54.28亿元,1年以上但2年内偿还32.57亿元[82] 公司发展战略与规划 - 2021年公司加速打造先进制造产业高地,产业板块巩固拓展,技术和产品持续创新迭代[8] - 2021年公司数字化转型持续赋能发展,各环节端对端拉通[8] - 2021年公司海外市场快速拓展,在新模式下实现高速增长[8] - 2021年公司中联智慧产业城建设全面加速,重构企业核心竞争力[8] - 2022年公司将紧抓科技变革机遇,坚持高质量发展道路[8] - 2022年工程机械行业国内市场呈“前低后高”态势,出口有望持续增长[45] - 2022年公司将持续加强科研创新、实现市场突破、推进海外业务发展等多项经营举措[48] 各业务板块表现 - 2021年30吨及以上汽车起重机销量居行业第一,大吨位汽车起重机同比增长超30%;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国内市场份额居首[21] - 2021年建筑起重机销售额创历史新高,销售规模居全球第一[21] - 2021年混凝土机械长臂架泵车、车载泵、搅拌站市场份额居行业第一;搅拌车轻量化产品市场份额居前三[21] - 2021年土方机械中大挖产品销量大幅增长,整体市场份额稳步提升[22] - 2021年高空作业机械产品型谱实现4 - 68米全覆盖,成为国内型号最全厂商[22] - 2021年高机海外销售覆盖五大洲58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洲18国、美国等高端市场[23] - 2021年矿山机械加速露天采矿设备新产品研制,矿挖、矿卡、砂石装备逐步量产[23] - 关键零部件产业核心零部件自制率逐年提升,常德中聯重科液压有限公司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24] - 农机产业聚焦核心区域等实现规模稳步增长,小麦机等国内市场份额保持行业前列,AI智能农机商品化进程加速[25] - 智慧农业实现商业化落地,在湖南等地示范推广,智农云平台快速定型[26] - 乾混砂浆设备业务市场份额居国内第一梯队,新材料业务推进,开展96款产品研发,建成年产7000吨中试生产线[27] 技术创新与合作 - 公司与华为、中国移动达成战略合作,推进业务管理移动化和海外、土方业务数字化管理建设[28] - 5G塔机远程智控系统成功应用,启动新一代研发数字化平台建设[29] - 智能园区、工厂、产线建设落地,挖掘机场区中大挖装配智能产线等多个项目投产[30] - 推进150余项智能制造技术在智能产线落地,完成56项关键技术搭载,25项为行业首创[31] - 工程机械板块研制出全球最大2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等多款行业领先产品[33] - “大柔度臂架类工程机械智能化作业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4] - 农业机械板块聚焦产品升级和技术研发,AI小麦收获机小批推广,CL2404无级变速拖拉机下线填补国内空白[35] - 2021年11月发布8大系列16款新能源产品,截至2021年底累计发布超50款新能源产品,覆盖多领域[36][37] - 公司是首家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的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累计发布9项国际标准、414项国家与行业标准、22项团体标准[38] - 报告期内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62%,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48%,授权专利727件,同比增长99.2%[38] -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费用约39亿元,年度下线重大产品近300款[104] - 2021年公司开发出全球最大吨位2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全球最大风电动臂塔机LW2340 - 180正式下线交付[104] - 公司新能源研发机构有研发人员60多人,形成新能源工程机械专职研发团队[115] - 2021年11月26日公司举办发布会,推出全球首款纯电动混凝土泵车,比燃油泵车综合能耗降低46%以上[115] - 公司推出全球首款60米级别混合动力泵车,动力系统最大输出较传统燃油车高出23%,综合能耗降低15%[115] - 公司开发国内最大吨位的纯电动宽体自卸车,载重量75吨,峰值功率达620kW,最大爬坡度36%[115] - 公司推出全球首款40m级电动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与传统异步电机相比低速运行效率提升100%,与低电压系统相比同等功率电流降低80%,热损耗降低96%[115] - 发布会共发布8大系列16款新能源产品[115] - 农业机械板块聚焦绿色、智能、高端产品及技术研发,CL2404拖拉机等多款产品技术领先,大数据平台建成赋能[116] 海外市场拓展 - 报告期内境外收入同比增长超51.05%,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批量出口海外[39] - 完成17个重点国家本地化业务和运营体系建设,海外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40] 公司管理与运营 - 纵深推进端对端管理,健全风控端对端管理体系,打造风险智能预警平台[42] - 加强供应链体系建设,推进共性物资集采整合与关键物资战略采购,优化布局[42] - 统筹推进智慧服务战略布局,发力智慧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客户满意度[42] - 秉承“与战略同频、与业务共舞”理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人才“蓄水池”[42] 风险提示 - 公司信贷风险主要来自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对应收账款和融资租赁应收款有相应风险管理措施[85] - 公司利率风险主要源自租赁负债及长、短期银行及其他借款,面临现金流利率风险及公允价值利率风险[87] - 公司货币风险主要因外币存款、销售等产生,风险敞口货币主要为美元、欧元及港元[88] ESG相关 - 公司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ESG治理架构,明确董秘办负责ESG工作并成立专项小组[90] - 报告依据《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规则》附录二十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91]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拟引入更多利益相关方提升参与度[97] - 本年度进行重要性评估,识别出23个重要ESG议题纳入分析[98] - 公司认真践行“以人为本,绿色制造”安环管理方针,2021年环保投入费用约4100万元[100] - 2021年公司国内工业园二氧化硫排放量0.18吨,与2020年持平;氧化亚氮排放量25.97吨,2020年为25.69吨[105] - 2021年公司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约208,096.31吨,2020年为204,410.92吨[107][108] - 2021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3.10吨每百万元收入,2020年为3.13吨每百万元收入,每百万元收入温室气体排放下降1%[107][108] - 2021年公司直接产生温室气体排放量60,116.92吨,排放密度0.90吨每百万元收入;间接产生排放量147,979.39吨,排放密度2.20吨每百万元收入[108] - 2021年公司各园区均取得排污许可证,园区内环保设施正常有效运转,达到设计排放要求[102] - 2021年公司采用科技手段管控大气数据,增加雾炮车降尘,采用错峰生产等方法保障大气质量[102] - 2021年公司加大危险废物管理力度,增强硬件设置,确保管理合规合法[104] - 2021年公司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及政府部门约谈、处罚[102] - 2021年公司产生的有害废弃物总量为4219.80吨[110] - 2021年公司无铅汽油用量350.29吨,2020年为314.50吨;购电用量23041.00万千瓦时,2020年为23206.00万千瓦时;淡水用量357.10万立方米,2020年为340.21万立方米;天然气(煮食)用量1355.00万立方米,2020年为1162.00万立方米;柴油(应急发电设备)用量9622.04吨,2020年为9520.70吨[113] - 2021年耗電密度為3430.25千瓦時每百萬元收入,2020年为3556.91千瓦時每百萬元收入;耗水密度为53.16吨每百万元收入,2020年为52.15吨每百万元收入;天然气201.73立方米每百万元收入,2020年为178.11立方米每百万元收入[113] - 劳动合签署率达100%,社会保险全覆盖,为全体在岗员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118] - 2021年员工诉求平台累计处理员工诉求超1000条,满意度超90%[120] - 2021年日常救助内部困难员工201人,发放救助金208.91万元;春节救助276人,发放慰问金43.3万元[123] - 2004 - 2021年共救助困难员工10363人,发放金额3607.51万元[123] - 2021年开展关爱活动100多场次,覆盖员工家庭1000余组,慰问金额达30万元[123] - 食堂菜品口味均值由1月3.9分提升到年底4.2分,品种由1月10余个丰富到20余个[123] - 员工食堂伙食满意度从1月的77.9%提升到当前的90.2%,提升12.3个百分点[123] - 2021年各经营单元分工开展文体活动累计达100多场[123] - 公司团委成立八大协会组织开展员工喜闻乐见的活动[123] - 五四招新八大社团吸纳1146名新青年员工,目前累计达2530名会员[124] - 公司工会处理员工诉求1030条,员工满意度达94.2%[124] - 2021年新入职员工近4500人,公司合计人数逾26036人
中联重科(01157)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