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为1.831亿港元,同比减少1.2%[20]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1.099亿港元,同比增加2.1%[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596亿港元,去年同期为8,950万港元(经重列)[20]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亏损为4.07港仙,去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为1.40港仙(经重列)[2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营业额为1.831亿港元,同比下降1.2%[11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减少至4,980万港元,主要由于银行存款金额减少导致银行利息收入减少[11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成本总额下降14.5%至1.32亿港元,主要由于实施成本控制措施[11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990万港元,主要由于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导致预期违约率上升[11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允值重大亏损2.569亿港元,主要由于商业地产投资组合及停车场的资本折旧[11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增加至3,290万港元,主要由于平均银行借款增加及利率上升[11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录得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596亿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8,950万港元[11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12,832千港元,租金收入为79,179千港元,客户合约收益为91,068千港元[16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183,079千港元,服务成本为73,207千港元,毛利为109,872千港元[16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279,400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101,613千港元盈利大幅下降[16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4.07港仙,摊薄亏损也为4.07港仙[16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其他全面开支为165,269千港元,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444,669千港元[170] - 公司期内全面开支净额为403,30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8,709千港元增加[177] - 公司期内运营利润为89,45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159千港元增加[177] - 公司期内其他全面开支为482,75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40,868千港元增加[177] 贷款与融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偿还贷款本金总额及应收利息合计5.15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119亿港元略有增加[21]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服务业务的利息收入为1,28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70万港元增长9.4%[22] - 公司向中国客户提供的委托贷款固定年利率为5%,期限为1至2年[24] - 2023年上半年,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备增加780万港元至990万港元,主要由于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导致预期违约率上升[27] - 公司确认2023年上半年应收贷款减值亏损净额约99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10万港元大幅增加[30] - 公司金融服务的资金来源为内部资源,客户来源主要通过关系密切的业务伙伴或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客户介绍[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偿还应收贷款总额为515.3百万港元,其中89.8%在一年内到期[48] - 公司向独立第三方提供的应收贷款无抵押,年利率为4.0%至7.0%,贷款将于2023年至2024年期间到期[50] - 公司通过内部信贷评级系统评估潜在客户的信贷质素,并界定不同客户的信贷限额[50] - 公司2023年6月30日借款总额为11.379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536亿港元略有下降[118] - 公司2023年6月30日已向银行抵押存款11.281亿港元及投资物业4.338亿港元作为融资抵押[115]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未提取借款融资为3.764亿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120]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发展中物业承担为3,14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680万港元有所下降[123]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银行按揭贷款担保额为30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10万港元有所下降[124] - 公司2023年6月30日向联营公司提供的财务资助总额超过上市规则第14.07(1)条界定的资产比率的8%[125] - 公司2023年6月30日于联营公司的应占权益包括净负债1,292,927,000港元[126] - 公司借款所得款项为100,00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0千港元增加[180] - 公司已付利息为24,95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691千港元增加[180] 中国宏观经济 - 中国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84,997亿元人民币,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 - 中国2023年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0.7%,核心CPI同比增长0.7%,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下跌2.5%[8] - 预计中国2023年GDP增长约为4%,第一季度部分强劲势头后,预计剩余时间增长将较为平缓[9] - 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受居民收入预期偏弱、房价下跌预期较强等因素影响,预计下半年政府将适当放松限制性措施以刺激需求[18] - 中国金融科技产业预计未来将保持17%左右的复合增速,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人民币1.39万亿元[7] - 202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9%,住宅投资下降7.3%,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4.3%[42] - 公司预计下半年政策将边际放松,可能有一次降息或发行中央中长期建设国债[110] ZA Tech与ZA Bank - ZA Tech的Graphene系统预计可为保险公司客户节省30-50%的保险核心系统IT支出[33] - ZA Tech提供低代码保险分销解决方案Fusion,帮助互联网平台提高流量变现效率[33] - 众安银行(ZA Bank)于2022年1月成为香港首家获得证监会第1类受规管活动牌照的虚拟银行[37] - 2023年上半年,ZA Tech收入为人民币1.18亿元,预计下半年将集中实施交付及合同收入确认[59] - ZA Bank在2023年4月1日推出特快在线企业账户开户服务,客户最快6分钟完成开户申请,2小时内完成开户[61] - ZA Bank截至2023年6月30日存款余额为107.12亿港元,贷款总额为49.16亿港元,存贷比为45.9%[63] - ZA Bank净息差提升至1.87%,净收入为1.52亿港元,非息收入占比25.8%[63] - ZA Bank净亏损率从2022年同期的191.6%收窄至131.8%[63] - ZA Bank零售客户数接近70万,渗透率达10%,客户月均卡消费次数近15次[84] - ZA Bank零售用户资产管理规模达5.37亿港元[84] - ZA Life在报告期内实现总保费2.05亿港元[87] - ZA Tech与Home Credit合作,在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市场提供嵌入式保险产品[81] - ZA Bank计划推出美股交易服务,进一步满足用户投资需求[86] - ZA Bank为HashKey Exchange等虚拟资产交易所提供结算银行服务[86] - ZA Bank积极布局Web3领域,推出“Banking for Web3”愿景[86] 投资与资产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內,租金收入總額為7,920萬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1%[8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百仕達大廈」辦公樓的出租率為約32%[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內,公司其他業務的營業額為9,110萬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0.1%[93] - 公司確認於Rockefeller Group Asia Pacific, Inc.(RGAP)投資之淨虧損為780萬港元,公平值虧損為7,760萬港元[9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按公平值列賬及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權益工具總額為18.507億港元,主要為持有之眾安在綫[9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眾安在綫總保費收入約人民幣144.63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約37.5%[101] - 眾安在綫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溢利約人民幣2.21億元,而2022年同期歸屬於母公司股東虧損人民幣6.36億元[101]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资本负债比率为15.2%,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3%有所上升[120]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持有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5.81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7.046亿港元有所下降[120]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净流动负债为298,086千港元,相比2022年12月31日的120,663千港元有所增加[173]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7,499,166千港元,相比2022年12月31日的8,040,528千港元有所下降[173]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权益总额为7,499,166千港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6,200,290千港元[173]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28,00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90,818千港元减少[180] - 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298,086千港元,但预计未来12个月内不会立即偿还877,630千港元的银行借款[184] - 公司未动用银行融资总额为376,400千港元,足以支持未来至少12个月的运营[186] - 公司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后,联营公司权益及留存收益增加19,165千港元[19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金融资产中众安在线股本证券的公平值为1725300千港元,香港上市实体股本证券的公平值为47279千港元[199] - 2023年6月30日,非上市基金投资的公平值为69470千港元,属于第三级公平值等级[199] 公司治理与股权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29] - 公司非执行董事欧亚平通过Asia Pacific Promotion Limited持有公司3,272,309,301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1.54%[1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有的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为124,848,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96%[151] - 公司董事邓锐民持有20,230,000股购股权,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317%[146] - 公司董事项亚波持有40,460,000股购股权,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634%[146] - 公司董事陈巍持有3,468,000股购股权,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054%[151] - 公司董事田劲持有2,312,000股购股权,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036%[151] - 公司董事辛罗林持有2,312,000股购股权,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036%[151] - 公司2022年购股权计划自2022年5月31日起计为期10年,尚未授出任何购股权[153] - 公司董事项兵于2023年5月31日退任,其持有的2,312,000股购股权已失效[151] - 公司雇员持有的购股权总数为35,836,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562%[151] 会计准则与财务报告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对保险合同的确认和计量引入通用模型,包括合同定义、合同边界及计量模型[19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对综合损益表的影响为4345千港元[197] - 2022年12月31日,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对非流动资产的影响为20140千港元,对储备的影响为-20140千港元[197] - 公司未提前采纳若干已颁布的新会计准则,预计这些准则不会对当前或未来报告期间产生重大影响[198] 其他 - 美国地区性银行对商业房地产的敞口是大型银行的近4.5倍,增加了下半年经济衰退的风险[40] - 公司于2023年8月14日首次交割时,认购了67,556,247股众安国际普通股,总认购价约为44,587,000美元[128] - 公司2023年6月30日雇用了约631名全职雇员[130]
百仕达控股(01168)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