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状况 - 2022年公司本年度亏损22.8015亿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9.6061亿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3.1954亿港元[1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5.3441亿港元,流动资产为3.43413亿港元,流动负债为3.41292亿港元,非流动负债为1497万港元,资产净值为34.0565亿港元[11] - 2022年末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212.1万港元(2021年末:2.58222亿港元),银行及现金结余约625.2万港元(2021年末:1264.3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5.50%(2021年末:26.25%)[49][53]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持续及已终止经营业务为15.54港仙(2021年:26.92港仙);持续经营业务为7.87港仙(2021年:15.87港仙);已终止经营业务为7.67港仙(2021年:11.05港仙)[47][52] - 2022年其他收入减至约799.4万港元(2021年:1146.7万港元)[39][43] - 2022年分销及销售开支约593.4万港元(2021年:823万港元)[40][44] - 2022年行政开支由2021年约1.43465亿港元减至约1.26539亿港元[45][50] - 2022年融资成本扣除资本化利息后减至约677.1万港元(2021年:793.6万港元)[46][5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342名员工(2021年:589名),全年员工总成本(含董事酬金)约3761.3万港元(2021年:4580.6万港元)[5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342名雇员,2021年为589名;2022年总雇员成本约为3761.3万港元,2021年为4580.6万港元[6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48,348,670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1,483,486,700股,每股面值0.10港元[102][108] 各业务线经营情况 - 2022年因新冠防疫措施,公司电池产品生产基地临时关闭,产量下降,电池产品销售收入下滑[14] - 受政府对房地产开发商监管政策收紧和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公司停止了房地产及文化业务,并将该业务出售给独立第三方[15] - 2022年公司因新冠防疫措施和零星疫情导致的建筑工程暂停,物业单位交付量极少,物业销售收入微不足道[15] - 2022年陕西省疫情致公司渭南生产基地临时关闭,锂离子动力业务收入下降[23][25] - 2022年上半年江西和广西疫情使公司物业项目建设延误,未录得住宅单位收入,广州场地关闭致文化业务收入减少[24][26] - 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约750吉瓦时,同比增长130%,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93.4%,电池产品在家用电器领域年收入仅增长1.1%[22][25] - 2022年全国房地产投资下降10%,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8%,销售收入下降28.3%[28] - 2022年全国房地产投资下降10%,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8%,销售收益下降28.3%[32] - 物业及文化业务2022年商业单位及停车场车位销售收益约39.3万港元(2021年:53.6万港元),活动制作服务收益约741.6万港元(2021年:1091.9万港元),年度分部亏损约1.03334亿港元[36][41] - 锂离子动力电池业务收益由2021年的1.57691亿港元减至2022年的9379.1万港元,毛利收窄至801.6万港元(2021年:1088.2万港元)[38][42] - 2021年年中公司开展互联网销售业务,处于起步阶段,对报告期收入贡献小[30] - 公司于2022年终止物业及文化业务,主要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业务[96][104] 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未来将专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业务,随着防疫措施解除,生产基地运营将恢复到最佳水平[16] - 公司将提升产品效率、质量和安全性,拓展产品应用场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成本和优化资源配置[16] - 公司将在更多地区推广电池产品,以维持销售增长,实现企业价值并最大化股东投资回报[16] - 公司重组业务后将专注锂离子动力电池业务,提高产品效能、质量及安全,控制成本[19] - 公司未来将加强中国新能源市场地位,从东南亚开始开拓海外市场,建立全球销售网络[31] 股权与股份相关情况 - 2022年11月6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11月25日完成配售2.46993亿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042.7万港元,已按计划悉数动用[64][66] - 公司以每股0.043港元配售246,993,000股新股份,筹集约10,427,000港元(扣除费用后),配售于2022年11月25日完成[101][108] - 郑红梅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775,894,533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52.3%;倍建国际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775,894,533股,占比52.3%[121] - 崔强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01,913,75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6.87%[121] - 梁家骏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01,824,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6.86%[12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执行董事郑红梅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公司775,894,533股已发行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52.3%[12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郑红梅持有倍建国际有限公司100股股份,占该相联法团权益的100%[127] 购股计划情况 - 2012年6月13日采纳的“2012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至2022年6月12日[129][133] - 2022年7月5日公司股东大会采纳有效期为10年的“新购股计划”[130][133] - 新购股计划行使价不得低于授出要约当日收市价、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授出要约当日股份面值三者中的较高者[131][13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新购股计划下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123,649,370股,占通过相关决议当日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10%[136] - 新购股计划下授予任何个人的股份数目不得超过公司当时已发行股本的1%[136]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未根据新购股计划授出任何购股[13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新购股计划项下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123,649,370股,相当于通过相关决议案当日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10%,可能授予个人的购股权可认购股份数目不得超公司当时已发行股本的1%[141] 董事与管理层情况 - 田钢62岁,自2015年8月27日起任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2019年8月1日任行政总裁[69][73] - 郑红梅52岁,2014年6月27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是控股股东倍建国际有限公司实益拥有人及董事[70][74] - 陈淮44岁,2016年3月7日起任财务总监等职,2021年7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有超20年相关经验[71][75] - 刘刘37岁,2021年7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有超18年影视制作等经验[72] - 刘柳女士37岁,2021年7月28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在影视制作及品牌策划等方面有逾18年经验[76] - 王金林先生58岁,2015年3月24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984年于浙江大学本科毕业[77][79] - 吴家荣博士66岁,2016年3月8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19年4月获国际美洲大学荣誉博士学位[78][80] - 施德华先生59岁,2017年1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累积逾36年财务及综合管理经验[82][85] - 施德华先生2010 - 2019年任珠江石油天然气钢管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83][85] - 施德华先生2020 - 2021年任环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83][85] - 陈军先生55岁,2022年3月受聘为集团附属公司总经理,有逾35年新能源公司运营经验[87][90] - 钮文涛先生38岁,2016年4月受聘为集团附属公司副总经理,有逾15年电池组产品设计开发经验[88][91] - 黄金辉先生40岁,2015年受聘为集团附属公司总工程师,有逾17年电池产品制造及开发经验[89][92] - 公司执行董事郑红梅、田钢、刘柳分别自2014年6月27日、2015年8月27日、2021年7月28日起签订为期2年服务协议[112][116]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金林自2015年3月24日起签订为期2年服务协议[112][116] - 执行董事陈淮自2021年7月28日起签订为期3年服务协议[113][11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家荣博士及施德华先生分别于2016年3月8日及2017年1月27日获委任,无服务协议及指定任期[113][11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无董事信息变更需披露[138] - 年内,无董事需按上市规则披露在公司竞争业务中的权益[139] - 2022年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因业务未参加7月5日股东大会,公司将安排提供会议信息[196] - 田钢自2019年8月1日起兼任董事长和CEO,与规定不符,董事会将适时审查[197] - 田钢自2019年8月1日起兼任公司主席和行政总裁,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200] - 董事会认为田钢兼任两职可提供强劲领导,使规划和管理更有效[200] - 董事会将不时检讨田钢兼任安排,觅得合适人选时适时委任[200]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2022年,集团五大客户销售占年度总收益37.3%,最大客户销售占全年总收益9.6%[150][156] - 2022年,集团采购额51.0%来自五大供应商,最大供应商采购占年内总采购额21.6%[151][156] 重大合约与交易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或年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与控股股东或其附属公司的重大合约,无控股股东或其附属公司向公司或附属公司提供服务的重大合约[147][15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或年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董事直接或间接拥有重大权益且与业务有关的重大合约[148][15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58][163] - 2022年,集团进行的关连人士交易详情载于综合财务账目附注40,交易未构成关连交易或构成但获豁免披露及独立股东批准规定[161][166] 合规与企业管治情况 - 2022年,就公司所知,集团无对业务和运营有重大影响的违反适用法律法规情况[171] - 截至报告日期及2022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有利于董事的允许弥偿条文有效,公司为董事购买了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17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违反适用法律法规情况[17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2年度股息,2021年也未派付[181][186] - 2022年度综合财务账目由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该公司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届时将提呈重新委聘决议案[183][188] - 董事会将继续审查和改进公司企业管治实践和标准[198] - 公司企业管治常规以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及报告为基础[19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除披露的偏离外,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条文[199] - 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因其他事务未出席2022年7月5日公司股东周年大会[199] - 公司将安排向全体董事提供股东大会适用资料并合理安排会议时间表[199] - 董事会将持续检讨及提升公司企业管治常规及准则[200] 其他重大事项 - 2022年10月10日,天臣深圳等订立增资协议,目标公司注册资本拟由约5亿元增至11亿元[190][193] - 南方黑芝麻以江西小黑小蜜100%股权出资5亿元,差额现金补足;大连中比以知识产权出资1亿元[190][193] - 出售事项完成后,目标集团不再是公司附属公司,财务业绩不再并入集团报表[191][194] - 截至年报日期,出售事项未完成且未必作实[191][194] 外汇与人力资源政策情况 - 锂离子动力电池业务及物业及文化业务买卖以人民币计值,集团外汇风险极低,但公司在香港集资及汇款至中国附属公司存在外汇风险,董事会将继续监察[57][61] - 集团基于员工表现及贡献制定人力资源政策及程序,福利包括员工宿舍、医疗计划等,还为员工提供培训计划[56][60]
天臣控股(01201)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