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为275,916千元,较2021年的779,581千元下降64.61%[3] - 2022年公司年内亏损257,937千元,而2021年为盈利27,709千元[3] - 2022年公司资产总计13,930,608千元,较2021年的14,080,475千元下降1.06%[5] - 2022年公司权益总计4,275,924千元,较2021年的4,483,409千元下降4.62%[6] - 2022年公司负债总计9,654,684千元,较2021年的9,597,066千元上升0.60%[6] - 2022年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013元,2021年为每股盈利人民币0.002元[4] - 2022年公司总收入275,916,较2021年的779,581大幅下降[41][42][43][47] - 2022年公司所得税前亏损508,914,而2021年所得税前利润为28,241[41][43] - 2022年公司财务成本净额为216,696,2021年为265,661[41][43] - 2022年公司折旧及摊销27,002,资本支出427千元;2021年折旧及摊销19,529,资本支出826千元[42][43] - 2022年已售存货成本为82,746千元,2021年为498,665千元[50] - 2022年雇员福利开支为126,717千元,2021年为116,593千元[50] - 2022年应收关联方贷款利息收入为67,288千元,2021年为110,389千元[51] - 2022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净额为78,900千元,2021年为147,200千元[51] - 2022年年度税项抵免为250,977千元,2021年开支为532千元[52] - 2022年12月31日预付所得税未偿还结余约为1百万元,2021年约为3百万元[53] - 2022年12月31日预付土地增值税约为3百万元,2021年约为1百万元[56] - 2022年公司预计拨回与预扣税有关的递延税务负债约234百万元[58]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013元,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02元[59] - 2022年末贷款予关联方1214百万元,2021年为1249百万元;债务投资亏损拨备2022年为34百万元,2021年为35百万元[64] - 按摊销成本列账之其他金融资产拨备2022年初为34605,年末为34078;2021年初为814800,年末为34605[66] - 2022年末应收账款为78327,减值拨备为33614;2021年末应收账款为52935,减值拨备为27922[66] - 应收账款减值拨备2022年初为27922,年末为33614;2021年初为22743,年末为27922[68] - 2022年末应付账款1年内为231891,1 - 2年为15401,2年以上为210015;2021年末1年内为218592,1 - 2年为83621,2年以上为182597[68] - 2022年度公司营业额净额约为2.76亿元(2021年:7.80亿元),毛利约为1.31亿元(2021年:2.24亿元)[84] - 2022年公司收入净额约为2.76亿元,较2021年的7.80亿元下降约65%[109]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2.68亿元,2021年为收益0.38亿元[109]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05亿元,2021年为1.08亿元[11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营运资金约为7.52亿元,较2021年的7.67亿元降低2%[11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与权益总计比率上升至2.26倍,2021年为2.14倍[11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与负债比率约为50%,2021年为48%[112] - 2022年公司总员工成本约为1.27亿元,2021年为1.10亿元[116] 公司资产及负债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投资物业为4,075,400千元,较2021年的4,154,300千元下降1.89%[5] - 2022年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非流动)为3,343,339千元,较2021年的3,344,629千元下降0.04%[6] - 2022年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流动)为1,109,278千元,较2021年的896,749千元上升23.70%[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中借款为11.093亿元,其中10.854亿元已违约须立即偿还,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1.007亿元[1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中借款1109.3百万元,其中1085.4百万元违约须立即偿还[7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100.7百万元[7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担保的合营企业银团银行贷款未偿还本金44.518亿元,相关利息及银行手续费2.798亿元[14] - 2022年5月20日,合营企业向第三方借入委托贷款1.836亿元,由集团担保并以约0.59亿元资产作抵押[15] - 2022年12月31日,第三方冻结集团持有的合营企业约7%股权,账面金额约1.149亿元[16] - 2022年12月31日,银行冻结集团于合营企业的全部51%股权,账面金额约16.421亿元[17] - 2022年12月31日后,政府办公室索赔8100万元及相关利息并要求没收大连两幅土地[113] - 2022年12月31日后,合营企业未能偿还44.518亿元银团银行贷款本金及利息[11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为合营企业银行贷款提供约2.8亿元担保,2021年无此项担保[121] 合营企业相关债务及法律问题 - 2022年11月1日,相关贷款人起诉要求合营企业偿还银团银行贷款本息等共45.916亿元及担保人履行责任[18] - 和解判决要求合营企业于2023年1月12日前支付逾期利息1.669亿元[19] - 和解判决要求合营企业于2023年1月31日前支付法律费用0.115亿元[19] - 和解判决要求合营企业于2023年6月30日前偿还全部银团银行贷款本金44.518亿元及未偿还利息、手续费1.451亿元[19] - 合营企业未能支付2023年6月21日到期的利息及本金等,相关贷款人有权申请强制执行[20] - 合营企业及附属公司被列为法院强制执行令被执行人,强制执行金额为44.518亿人民币[7] - 执行令要求履行担保义务或出售集团持有的合营企业51%股权[7] 公司应对措施 - 集团于2023年6月29日开始与贷款人沟通,寻求延长银团银行贷款本金及逾期利息偿还期限[24] - 集团与政府机构沟通,寻求将还款期限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26] - 集团制定计划通过私人配售股份获取额外资金,用于支付合营企业费用及契税[27] - 集团协助合营企业与金融机构磋商,为重组贷款及项目发展获取融资[28] - 集团积极与其他贷款人沟通,说服其按合约还款时间表执行[29] - 集团与关联方沟通,延长若干借款还款期[30] - 集团计划采取行动改善现金流,包括加快物业预售、出售投资等[31] - 公司制定多项计划减轻流动资金压力,改善财务状况,包括说服贷款人、获政府支持、落实私人配售等[72] - 2023年公司开发业务重点是保交付和加强销售,达成年度销售目标[106] - 公司将继续加强现金流管理,优化债务结构,支持项目发展[105] 公司业务区域及客户结构 - 2022年和2021年公司经营业务从外部客户获取的收入100%来自中国大陆[44] - 2022年公司88%以上非流动资产业务位于中国大陆,2021年为89%以上[45]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单独客户或同一控制下多组客户带来收入占公司总收入10%或以上[46] 公司会计政策及报告相关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对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不会重列比较数字[36] - 销售及租赁物业收入等适用增值税税率2019年4月1日起为9%,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为10%,2018年5月1日前为11%[49] - 董事会决议不建议派付2022年末期股息,2021年也无派息[63] - 核数师因多种不确定因素对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不发表意见[69] - 因多种不确定因素,无法就持续经营的编制基础是否合适形成意见[73] - 若无法按持续经营基准经营,需对集团资产和负债作出调整[74]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年度业绩[128]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联交所网站刊出[129]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民嘉业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61.44%,与2021年持平[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子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本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23] 公司人员变动及合规情况 - 2022年10月31日,陈尚伟先生因其他工作安排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124] - 2022年12月1日,徐文龙先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公司随后遵守多项上市规则规定[125][12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董事均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127] 公司股份交易情况 - 股份于2023年4月3日上午九时正起暂停于联交所买卖,继续暂停以待复牌[130] 公司董事会构成 - 公告之日,董事会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物业开发分部收入89,785,亏损47,950;物业租赁分部收入140,823,亏损13,994;其他业务收入47,971,亏损1,362[41] 公司项目进展情况 - 2022年公司在开发项目有上海美兰天地、嘉兴湘府等多个项目[86] - 嘉兴湘府8月完成公寓楼政府回购协议签署,实现项目全面清盘[88] - 美国75 Howard项目室内精装完成并取得最终完工证书,销售与交付同步进行[91] - 柬埔寨金边印象项目A栋主体建设完成,推进精装工程及实体样板房施工[93] - 上海美兰天地6月恢复现场销售接待,9月现场工程复工,四季度销售取得突破[87] - 长沙绿洲雅宾利部分楼栋已进入主体验收阶段,通过学校品牌确定及产品调改提振销售[90] - 上海大兴街项目截至12月31日,征收居民累计签约率99.11%,累计搬迁率98.32%;征收单位累计签约率100%,累计搬迁率95.35%[9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146万平方米[96] - 2022年长沙鸿荣源(公司间接持有54.08%股权的合营企业)向三湘银行借入人民币3.8亿元贷款,为期35个月[103] 公司旗下产业荣誉情况 - 上海美兰湖高尔夫球场在2021 - 2022中国十佳球场评选活动中获“中国十佳球场”等荣誉[98] - 上海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获2022年宝山饭店行业协会先进单位等荣誉[104] - 2022年绿洲中环中心推进多项工作实现改造升级,提升商业经营品质[99] - 2022年美兰湖风情街引进麦当劳、棒约翰、DQ等优质商户[100] - 2022年沈阳华府天地效能提升,多个重点品牌商户入驻,形象升级[102] 合营企业相关财务数据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于合营企业的股权投资约为人民币16.421亿元[7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合营企业的其他应收款项约为人民币7.185亿元[7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合营企业按摊销成本列账的其他金融资产约为人民币6.237亿元[7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就估计因合营企业银团银行贷款违约及执行财务担保合约产生的亏损计提拨备人民币2.06亿元[76] - 认为集团对因合营企业银团银行贷款违约及执行财务担保合约产生的亏损拨备被严重低估[77] - 因重大不确定性,无法获得必要审计证据评估影响估计亏损计算的关键假设合理性[78] 行业整体情况 - 2022年百强房企累计销售额同比下降超45%,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转负[80] 公司销售业绩 - 2022年公司连同其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共完成合同
上置集团(01207)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