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出售证券所得款项总额约2270万港元,较去年约3040万港元减少约25.3%[8][11] - 本年度公司收益约450万港元,较去年约450万港元减少约1.0%[8][11] - 本年度公司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700万港元,2021年为溢利约360万港元[8][11] - 2022年3月31日公司经审核综合资产净值约为2.097亿港元,2021年约为1.955亿港元[8][11] - 公司每股资产净值为约0.65港元,2021年约为0.72港元[8][11] - 本年度公司每股资产净值减少主要因配售5418万股新股份、股东应占本年度净亏损约700万港元及确认非现金以股份为基础之付款约520万港元[8][11] - 公司财务表现由2021年净溢利约360万港元转变为2022年净亏损约700万港元,主要归因于上市投资表现及预期信贷亏损评估变动[9][12] - 公司上一年度录得上市投资净收益约2000万港元,本年度录得上市投资净亏损约30万港元[9][12] - 公司预期信贷亏损评估中,减值亏损拨回由上一年度约130万港元增加至本年度约870万港元[9][12] 投资组合 - 公司拥有42间公司的上市股份组合,价值1.483亿港元;3项非上市股本证券直接投资,价值1550万港元[15][1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投资组合价值约1.858亿港元,主要由香港及中国非上市证券、上市证券及债券投资组成[21][2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对滙隆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本投资公平值为2500万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11.1%,未变现收益为610万港元[2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对权威金融集团有限公司的股本投资公平值为1730万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7.7%,未变现收益为700万港元[2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对优创金融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本投资公平值为1150万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5.1%,未变现收益为370万港元[2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对皓文控股有限公司的债券投资公平值为1220万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5.4%,未变现亏损为190万港元,年度收取债券票息为170万港元[26] - 集团债务投资为2间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金额为2200万港元[19] 被投资公司情况 - 截至2021年4月30日止年度,滙隆股东应占经审核综合亏损约为1690万港元[24][26] - 滙隆预计2021/2022年度全球经济将逐步向好,将检讨资产结构和业务策略,重振棚架业务,专注高利润率业务,严格控制成本,探索投资机会[27][29] - 本年度集团于滙隆的股权投资中录得未变现收益约610万港元,投资回报预计未来数年产生,集团将持续关注并适时调整投资策略[28][30] - 公司管理层认为滙隆在建筑及基础设施行业的业务符合香港政府发展规划[28][30] - 权威金融2021财年股东应占经审核综合溢利约为1.538亿港元[33] - 中国投融资集团在权威金融的股权投资中录得未变现收益约700万港元[37] - 优创金融2021财年股东应占经审核综合亏损约为840万港元[39] - 2021年9月优创退出封闭式基金投资,变现约11.7万美元[43] - 集团在优创的投资中录得未变现收益约370万港元[43] - 2020财年集团认购浩文控股发行本金1500万港元、票面利率11%的非上市债券[4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浩文控股经审核净资产约为2.904亿元人民币,总资产约为1.918亿元人民币,总负债约为7050万元人民币[45] - 公司认为浩文控股有足够财务资源维持运营,债券无违约迹象[45] - 公司认购本金1500万港元皓文债券,票面利率11%,将于2022年7月12日到期[47] - 2021年12月31日,皓文经审核资产净值约2.904亿元,流动资产约1.918亿元,负债总额约7050万元[47] 投资损益及风险 - 本年度上市投资亏损约10万港元,包括出售上市证券已变现亏损净额约40万港元、未变现收益净额约10万港元及已收股息约20万港元[48][50] - 本年度未变现收益约3180万港元,未变现亏损约3170万港元,非上市证券未变现亏损净额约870万港元[49][50][53] - 本年度投资债券估值亏损约720万港元,已收取票据总额约310万港元,债券投资无逾期票据[54][57] - 公司出售帮人财务投资,剩余1508万港元已在2022年3月31日后收回,本年度预期信贷亏损拨回约870万港元[55][58] - 若2022年3月31日交易性股权投资价格涨跌5%,本年度亏损将分别减少或增加约620万港元[60] - 若2021年3月31日交易性股权投资价格涨跌5%,2021年度利润将分别增加或减少约510万港元[60] - 若2022年3月31日非交易性股权投资价值涨跌5%,2022年3月31日公司权益将分别增加或减少约80万港元[60] - 2022年3月31日,持作买卖股本投资价格上升或下降5%,集团本年度亏损将分别减少或增加约620万港元;2021年3月31日,该投资价格上升或下降5%,集团该年度溢利将分别增加或减少约510万港元[62] - 2022年3月31日,非贸易性股本投资价值上升或下降5%,集团股权将分别增加或减少约80万港元;2021年该投资价值变动5%,集团股权变动约120万港元[62] 财务状况指标 - 2022年3月31日,集团应付金融机构保证金约1260万港元,银行结余及手头现金约1080万港元,持有上市证券约1.483亿港元,为应付保证金的约11.8倍;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约为440万港元、280万港元、1.212亿港元、27.4倍[67][72] - 2022年资产负债比率为6.0%,2021年为2.2%,董事会认为属极低杠杆水平[68][73] - 2022年3月31日,公司每股综合资产净值为0.65港元,2021年为0.72港元;2022年集团资产净值约2.097亿港元,已发行普通股3.250966亿股;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约为1.955亿港元、2.709166亿股[74][78] 配售事项 - 2021年8月10日,公司完成配售,筹集约1630万港元(扣除开支前),配售股份5418万股,每股配售价0.3港元,较2021年7月19日收市价折让约14.3%,较前五个连续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折让约14.5%[75][79]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600万港元,每股净发行价约0.295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按计划用于营运资金和上市投资[81]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1630万港元,净额约1600万港元,净额已用作营运资金及上市投资[85] 公司运营情况 - 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重大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收购及出售事项[83] - 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数量为11人,与2021年相同;员工总成本(不包括董事薪酬)约460万港元,2021年约290万港元[8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留聘11名雇员,总员工成本约460万港元,2021年约290万港元[8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抵押上市证券约3150万港元,2021年约1440万港元,应付保证金约1260万港元,2021年约440万港元[88][9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及报告日期,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具体计划[89][93] - 本年度集团未订立外币对冲合约,截至2022年3月31日无未完成外币对冲合约[90][9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91][95]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66][71] - 董事建议不派付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股息(2021年:零港元)[111] - 董事会在2019年1月制定股息政策,公司努力维持充足营运资金,为股东提供稳定可持续回报[131] - 董事会考虑股息支付时会综合多方面因素,包括集团财务表现、资本债务水平、市场状况等[132] - 2022年3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约为2.01816亿港元[134] - 公司无预先厘定的股息分配比率,过往股息分配记录不代表未来[137][141] - 公司宣派及派付股息受开曼群岛公司法等限制,董事会可随时调整股息政策[138][141] 购股权计划 - 公司现有购股 权计划于2013年8月29日经股东决议案批准及采纳,有效期十年,至2022年3月31日剩余年期约为一年五个月[113][118] - 购股 权计划旨在激励或奖励参与者对集团的贡献及为提升集团利益的持续努力[114][118] - 购股 权计划的合资格参与者包括集团雇员、董事及董事会认为对集团有贡献的各类人士[115][118] - 未经股东事先单独批准,购股 权计划及其他购股 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过股东批准购股 权限额时公司股份的10%[116] - 未经股东事先单独批准,购股 权计划授予每名参与者的购股 权行使后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在任何12个月内与公司其他购股 权计划授予的股份合计不得超过公司当时已发行股份的1%[116] - 因行使全部购股权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股东批准购股权限额当日公司股份的10%;12个月内行使购股权已发行及将发行最高股份数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119] - 12个月内公司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获授购股行使后已发行及将发行最高股份数不得超授出日期已发行股份的0.1%,价值总额不得超500万港元[120][122] - 参与者可在要约日期起21天内(或董事会厘定的更短期间)接纳购股,购股可在授出日期起10年内行使,认购价不得低于规定三者中的最高者[121][123] - 2021年4月1日公司所持购股数为2250万份,年内授出2680万份,2022年3月31日所持购股数为4930万份[125] - 2021年8月11日授出的2680万份购股,行使期3年,行使价0.421港元,公平值约523.3万港元,授出前一日公司股份收市价0.410港元[125][126] - 购股公平值计算假设:授出日期股价0.420港元,无风险利率0.273%,预期年期3年,预期波幅93.05%,预期股息收益率0%,行使倍数2.2 - 2.8[128][129] 董事相关情况 - 执行董事陈昌义在证券等多领域有丰富经验,还在多家上市公司任职[101][102][105] - 非执行董事吴祺是知名证券分析师,独立非执行董事方安石有逾20年高级管理经验[103][104][106][107] - 吴祺先生及方安石先生将轮席退任,愿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重选连任[140][143] - 公司董事无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权益,无竞争业务权益及利益冲突[144][145][148][149]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职员就法律诉讼作保险安排,获批许弥偿条文有效[150] - 2022年3月31日,除“购股权”披露外,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无相关须披露权益或淡仓[151] - 董事薪酬由薪酬委员会审阅推荐,董事会凭股东授权厘定[16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1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8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1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0] - 公司三分之一的董事(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须根据组织章程细则于各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19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参与了适当的持续专业发展活动[194][19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召开共10次会议,包括1次仅非执行董事间举行的会议[195][196] - 各董事在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均为8次(在出任董事期间)[197] - 据董事会所知,2022年3月31日,董事会成员间概无财务、业务或家族关系[198] 企业管治 - 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基本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有两项条文偏离[154] - 董事会正寻找合适人选填补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空缺[155] - 非执行董事均无委以特定任期,但全体董事须轮值退任,公司认为企业管治常规达标[156][160] - 公司或附属公司年内无订立安排使董事或管理层藉收购股份或债务证券获利[157][16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未获知会非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中的权益或淡仓[158] - 公司企业管治对守则第A.2.1条及第A.4.1条有所偏离,董事会正物色人士填补主席及行政总裁空缺
中国投融资(01226)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