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营业额为61亿港元,同比增长19.6%(2020年:51亿港元)[9] - 公司2021年股东应占溢利为2.591亿港元,同比增长18.8%(2020年:2.181亿港元)[9] - 公司2021年每股溢利为0.158港元,同比增长18.8%(2020年:0.133港元)[9] - 公司总收益为61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9.6%,主要由于新加坡及东南亚地区建筑业务收益大幅增加[47] - 公司纯利为2.536亿港元,较去年增加30.6%,每股基本盈利为0.158港元[54] - 公司2021年计息银行借贷总额从65亿港元减少至58亿港元[63] - 公司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9亿港元,较2020年的12亿港元有所减少[64] - 公司2021年资产负债比率约为55.5%,较2020年的58.5%有所下降[64] - 公司2021年资本承担约为1410万港元用于开发支出,5.301亿港元用于投资非上市投资基金[69] - 公司2021年可供分派储备为33.205亿港元,较2020年的33.308亿港元略有下降[92] 股息与股东回报 - 公司建议派发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0.06港元,总计约9860万港元[10] - 公司计划派发每股普通股及可换股优先股的末期股息0.06港元,预计于2022年6月29日派发[87] 市场拓展与项目进展 - 公司2021年成功收购一家香港本地建筑公司,巩固在香港建筑市场的地位[14] - 公司2022年初获得香港房屋委员会5.5亿港元的公共房屋发展项目合约[14] - 公司积极开拓一带一路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以分散投资风险并扩大市场竞争力[14] - 公司预计未来十年香港建筑工程量将大幅上升,受益于政府北部都会区发展计划[14] - 公司心乐轩项目累计合同销售率达100%,销售单位516间[24] - 公司顺福轩项目累计合同销售率超过98%,销售单位1,197间[24] - 公司福瑞轩项目累计合同销售率超过78%,销售单位507间[25] - 公司顺福轩项目累计合同销售金额达11.17亿港元,预计2022年8月完工[30] - 公司福瑞轩项目累计合同销售金额达4.79亿港元,预计2023年12月完工[30] - 福瑞軒项目总可销售面积为49,859平方米,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预售比例为78.8%,预计2023年12月完工[32] - 鳳凰路项目总土地面积约5,938平方米,预计总建筑面积为8,313平方米,计划2024年12月完工[33] - 香港油塘项目总地价5.3亿港元,地盤面积约17,400平方呎,地基工程于2021年7月开始[36] - 香港深水埗项目已收购超过86%所有权,预计2022年下半年进行强制售賣令審判[37] - 香港大埔项目地盤面积约243,353平方呎,最高建築面積781,897平方呎,地基工程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38] 地区市场表现 - 公司2021年新加坡建筑板块受益于经济复苏,当地经济成长达7.2%,为2010年以来最高[12] - 新加坡2021年新房私宅价格指数增长10.6%,成交量达13,027套[18] - 新加坡2021年建筑需求总额达300亿新元,同比增长42%[19] - 马来西亚2021年建筑行业贡献的国内生产总值为531亿马来西亚令吉,同比下降0.8%[20] - 香港2021年物业注册量达95,833宗,同比增长30.7%,成交金额达9,133亿港元,同比增长45.3%[21] - 香港2021年首三季度主要承建商完成的建造工程名义总值金额为1702.42亿港元,同比增长2.3%[23] - 新加坡2022年建筑需求预计达到270亿至320亿新元,同比增长约15%[59] - 马来西亚2022年建筑行业预计增长11.5%,贡献约592亿马币[61] - 新加坡2022年GDP增长预计在3.0%至5.0%之间[57] - 新加坡2021年房地产投资前景指数达6.08分,在22个亚太城市中位列第二[58] 风险管理与财务策略 - 公司2021年采用金融工具进行货币对冲[65] - 公司2021年通过远期合约降低借贷的外汇风险[67] - 公司在新加坡的物业开发及建筑业务面临项目延迟、政府政策变动、利率波动等风险,可能对业绩产生负面影响[158] - 公司现有建筑特许权将于2022年7月到期,若未能续期将影响竞投公营界别建筑项目的资格[159] - 公司通过销售所得款项、银行借贷及内部资金为物业项目提供资金,融资不足可能影响运营[159] 人力资源与薪酬 - 公司2021年全职雇员人数为2,318名,较2020年的2,026名增加14.4%[72] - 2021年公司总薪酬成本约为7.375亿港元,较2020年的5.991亿港元增长23.1%[73] - 公司重视员工培训,特别是管理层及核心人员的培训,以提升其管理及决策能力[161] 企业管治与合规 - 公司2021年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条款[82] - 公司2021年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守则[83] - 公司在报告期内严格遵守新加坡及香港的法律法规,无重大违规情况[166] 股东结构与持股情况 - 杜波博士持有公司67.49%的股份,为公司最大股东[102] - 汇隆企业有限公司、福涛控股投资有限公司、冠扬投资有限公司、浩博投资有限公司、青岛智信达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青岛青建控股有限公司均持有公司67.49%的股份[106] - 国清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9.82%的股份,为公司第二大股东[106] - 中国长城资产(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9.35%的股份[106] - Sino Concord Ventures Limited持有公司6.59%的股份[106] - 尚东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59%的股份[106] - 青建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4.76%的股份[106] - 国清金控有限公司及国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各持有公司2.91%的股份[106] - 国清成长1号基金有限合伙持有公司2.91%的股份[106] - 受托人持有公司8.22%的股份[106] - 青建發展有限公司持有224,145,000股股份,由國清BVI全資擁有[109] 供应商与客户关系 - 最大供應商佔建築材料採購額的3.8%,五大供應商佔13.1%[115] - 最大客戶佔營業額的30.8%,五大客戶佔51.2%[115] - 公司与分包商及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其遵守质量及道德承诺[162] 购股权与股份回购 - 公司2021年未授予任何新购股权,且无购股权在报告期内行使[75][76] - 公司信托项下仍有124,875,197股可换股优先股未转让给经选定参与者[78] - 公司获准回购最多151,832,003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79] - 公司2021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0] - 購股權計劃項下可發行的證券數目為66,020,250股股份,佔已發行股本的4.53%[121] - 購股權計劃的授權限額為已發行股份的10%,最高可更新至30%[120] - 公眾持股量至少佔總發行股本的25%[117] - 購股權計劃的認購價為收市價、前5個營業日平均收市價或面值的最高者[119] - 公司已授出但尚未行使的购股权赋予承授人权利认购合共10,500,000股新股份,每股面值0.01港元[123] - 公司向国清控股及其附属公司高级管理层及雇员授予权利,以每股2.43新加坡元认购最多12,000,000股青建(南洋)股份,占当时已发行股本的32%[124] - 公司向信託的受託人发行304,599,273股不可赎回可换股优先股,作为收购旺宝发展有限公司的部分代价[125] - 报告期内未偿还的可换股优先股为124,879,197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8.22%[125] - 所有已奖励并归属予经选定参与者的可换股优先股均已转换为股份[127] - 公司目前拥有124,875,197股已发行可换股优先股[129] - 可换股优先股的换股比率为1:1,持有人可随时将可换股优先股转换为新股份[130] - 每股可换股优先股每年按0.01%的价格收取优先分派,金额为2.75港元[131] - 可换股优先股持有人在公司清算或清盘时优先享有公司可供分派的资产及资金[133] 关联交易与协议 - 公司与Qingjian Malaysia的补充协议将分包协议的到期日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并将合约款项总金额由147,000,000令吉修改为112,000,000令吉[137] - 补充协议项下2021年和2022年的年度上限均为26百万令吉[139] - 2021年框架协议项下2021年至2023年的年度上限均为8百万新加坡元[14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补充协议项下的持续关连交易总额为18,800,000令吉(相当于35,200,000港元)[13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1年框架协议项下的持续关连交易总额为1,400,000新加坡元(相当于8,100,000港元)[144] - 公司已遵守不竞争承诺,国清集团在回顾年度内未违反不竞争契诺[153] 社会责任与环保 - 公司2021年的慈善捐款为96,000港元[150] - 公司致力于环保,通过节水节电及回收利用办公用品和建筑材料降低环境影响[164] 高管与董事会成员 - 郑永安先生自2016年1月26日起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并在工程及建筑行业拥有超过30年经验[168] - 王从远先生自2016年1月26日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并在工程及建筑行业拥有超过20年经验[169] - 王从远先生持有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及北京科技大学热能工程学士学位[170] - 杜波博士自2020年3月31日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并在国内外工程及建筑业拥有超过40年经验[174] - 杜波博士于2004年取得中国同济大学管理科学博士学位,专修管理科学及工程学[175] - 张玉强先生自2014年4月11日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并在物业建筑行业拥有超过30年经验[176] - 张玉强先生于2010年6月从中国南开大学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76] - 陈安华先生自2016年11月起担任中国长城资产(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179] - 程国灝先生自2012年9月11日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并于2019年1月11日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主席[181] - 谭德机先生自2012年9月11日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并于2019年1月11日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成员[182] - 陈觉忠先生自2016年1月26日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并于2016年3月22日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战略投资委员会成员[186] - 杜德祥先生自2021年5月起担任公司助理行政总裁及青建(南洋)控股有限公司总裁[190] - 王林宣先生担任青建(南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拥有超过20年的建筑及房地产开发行业经验[190] - 李军先生自2014年12月起担任公司副总裁,拥有超过20年的财务管理及企业融资经验[190] - 朱文博先生拥有14年工程及建筑行业经验,现任青建(南洋)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191] - 徐正鹏先生拥有20年财务管理及企业融资经验,现任青建(南洋)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191] - 杨振声先生拥有20年财务管理及企业融资经验,现任青建(南洋)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财务总监[192] - 李俊先生拥有20年房地产开发行业经验,现任青建(南洋)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195] - 欧阳晶先生拥有18年房地产行业经验,现任青建地产(南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195] - 李栋先生拥有经济金融硕士学位,现任青建(南洋)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195] - 徐淑征先生拥有26年建筑行业经验,现任青建(南洋)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196] - 贾明军先生拥有15年建筑行业企业管理经验,现任青建(南洋)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197] - 何智凌先生拥有30年工程及建筑行业经验,现任新利地基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199] - 崔国健先生拥有51年工程及建筑行业经验,现任新利地基工程有限公司董事[200]
青建国际(01240)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