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营业额为83亿港元,较2021年的61亿港元增长36.1%[10] - 公司2022年净亏损为5.88亿港元,而2021年净利润为2.591亿港元[10] - 公司总收益为83亿港元,同比增长36.1%,主要由新加坡物业发展和香港建筑分部的收益大幅增加所致[44] - 公司毛利率为-0.5%,较去年的3.2%下降,主要由于疫情导致的工期延误和成本上升[47] - 公司录得亏损净额约5.13亿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2.54亿港元[53] - 公司2022年计息银行借贷总额从58亿港元增加至62亿港元,主要以外币计值,且无利率对冲政策[59] - 公司2022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5亿港元,较2021年的9亿港元显著增加,其中74.6%以新加坡元持有[61] - 公司2022年资产负债比率从55.5%上升至59.7%,主要因净债务增加[61] - 公司2022年资本承担为510万港元,较2021年的1410万港元大幅减少[67] - 公司2022年末可供分派储备为33.153亿港元,较2021年的33.205亿港元略有减少[92] - 公司2022年未派发末期股息[87] 市场与业务发展 - 公司2022年未完工建筑合同金额为137亿港元,其中香港板块占40亿港元,新加坡及东南亚板块占94亿港元[13] - 公司2022年中标多个以“组装合成”建筑法兴建的过渡性房屋项目,加强香港建筑板块业务布局[13] - 公司预计未来两至三年业绩将有可观增长[13] - 公司将继续重点发展香港及新加坡市场,并积极开拓新业务[13] - 公司计划开拓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并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机遇,扩大市场竞争力[15] - 公司预计未来十年香港本地建筑工程量将大幅上升,有利于中长期发展[15] - 新加坡2022年私宅价格指数上涨8.6%,低于2021年的10.6%,开发商推出4,528间私宅待售单位,售出7,099间私宅,分别较2021年下降56.9%及45.5%[19] - 新加坡2022年实际建筑需求达到298亿新元,政府部门的建设需求占整体建设需求的60%[20] - 香港2022年一手成交约9,100宗,按年下降45%,私人住宅售价指数全年下跌约15%[21] - 香港政府计划兴建约3万个“简约公屋”单位,青建国际在香港成功获得多个组装合成建筑项目[22] - 青建国际在新加坡的顺福轩项目累计合同销售率达100%,销售单位数1,212间[24] - 福瑞轩项目累计合同销售率超过97%,销售单位数617间,销售收益约18.989亿港元,平均售价为122,523港元/平方米[25] - 青建国际目前开发中的物业项目组合总可销售面积为约160,700平方米,包括2个新加坡私人公寓开发项目和2个新加坡执行共管公寓开发项目[28] - 福瑞轩项目预计2024年上半年完工,已预售可销售面积比例为97%[29] - 景丽轩项目于2022年11月启动,已售面积比例为0.65%,预计2025年6月完工[31] - 新加坡及东南亚项目产生的收益为62亿港元,较去年增加31.9%[45] - 新加坡分部物业合约销售金额为2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0.9%[46] - 香港及澳门建筑分部收益为21亿港元,较去年增加50%[44] - 公司手头上有22个新加坡外部建筑项目,未偿付合约总额约89.38亿港元[41] - 新加坡2023年建筑需求预计在270亿至320亿新元之间,主要来自政府项目[57] - 新加坡2023年房地产投资前景指数为6.48分,在亚太22个城市中排名第一[56] - 新加坡2023年GDP增长预计在0.5%至2.5%之间,楼市预计呈上涨趋势[55] - 公司将继续加大“组装合成”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以抢占环保节能带来的机遇[58]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杜波博士持有公司股份1,024,759,528股,占公司总股份的67.49%[106] - 王從遠先生持有公司股份6,189,663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41%[106] - 李軍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602,497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17%[106] - 张玉强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010,54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13%[106] - 杜波博士通过国清BVI持有公司股份1,024,759,528股,国清BVI由浩博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拥有[106] - 公司主要股东汇隆企业有限公司、福涛控股投资有限公司、冠扬投资有限公司、浩博投资有限公司、青岛智信达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青岛青建控股有限公司各自持有1,024,759,528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7.49%[108] - 国清控股有限公司持有756,421,52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9.82%[108] - 青建发展有限公司持有224,145,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4.76%[108] - 中国长城资产(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持有142,00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9.35%[108] - Sino Concord Ventures Limited持有10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59%[108] - 公司总发行股本至少25%由公众持有[117] 管理层与董事会 - 王從遠先生、杜波博士及陳覺忠先生将于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董事职务[97] - 李軍先生、杜德祥先生、任志強先生及劉軍春先生将于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97] - 郑永安先生及张玉强先生的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三年,自2020年8月11日起[99] - 王從遠先生的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三年,自2022年1月26日起[99] - 李軍先生及杜德祥先生的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三年,自2023年2月24日起[99] - 杜德祥先生于2023年2月24日被任命为公司执行董事及联席行政总裁,并加入薪酬委员会和战略投资委员会[189] - 杜德祥先生拥有伦敦大学学院经济学与统计学学士学位及伦敦帝国学院风险管理与金融工程硕士学位[189] - 任志强先生于2023年2月24日被任命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及战略投资委员会成员[192] - 任志强先生现任中国长城资产(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及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192] - 谭德机先生自2012年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95] - 谭德机先生拥有超过30年的专业会计经验,并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195] - 陈觉忠先生自2016年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并加入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战略投资委员会[196] - 陈觉忠先生在投资银行及投资管理行业拥有超过37年的经验,现任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数码港投资创业基金首席信息官[197] - 刘军春先生于2023年2月24日被任命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200] - 刘军春先生曾担任海航集团多个高级管理职位,并自2021年起担任荣丰(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200] 购股权与股份计划 - 公司购股权计划于2022年9月10日到期,未行使的10,500,000份购股权已失效[73][74] - 管理层股份计划于2022年4月1日到期,剩余124,875,197股可换股优先股将转让给国清控股有限公司[76] - 公司获准回购最多151,832,003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80] - 购股权计划已于2022年9月10日届满[122] - 公司购股权计划中,每位参与者在任何12个月内可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24] - 购股权可在授出日期起计十年内行使,且无最短持有期限规定[125] - 购股权计划项下的购股权将在5年内按每年20%比例归属,自2027年4月28日起至2022年4月27日止[126] - 购股权行使价由董事会决定,且不得低于授出当日股份的收市价、前5个营业日的平均收市价或股份面值[128] - 公司购股权计划授权可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且可通过股东大会批准更新至30%[129] - 截至2022年1月1日,公司购股权计划下可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55,520,250份[13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购股权计划下所有已授出但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已失效[130] - 公司正在考虑是否采纳新的购股权计划,并将适时发布公告[134] - 管理层股份计划涉及304,599,273股可换股优先股,计划期限至2022年4月1日届满[135] - 管理层股份计划旨在奖励为公司及其母公司集团发展作出贡献的选定参与者[136] - 公司于2022年1月1日将179,724,076股可换股优先股转换为股份,报告期内无新授出、归属、注销或失效的可换股优先股[143] - 公司目前拥有124,875,197股已发行的可换股优先股[146] - 可换股优先股的换股比率为1:1,持有人可随时将可换股优先股转换为股份[147] - 可换股优先股持有人每年按每股0.01%的价格收取优先分派,金额为2.75港元[148] 风险与合规 - 公司在新加坡的物业开发及建筑业务面临项目延迟、政府政策变动、利率波动等风险[173] - 公司现有建设局许可及特许权将于2023年7月到期,不续期可能影响公司竞投或参与特定项目的能力[174] - 公司严格遵守新加坡和香港的法律法规,报告期内无重大违规行为[180] - 公司2022年无重大或然负债[68] - 公司2022年报告期后无重大事项发生[69] - 公司2022年遵守了香港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条款[82] 客户与供应商 - 公司最大客户占营业额的14.1%,五大客户占营业额的26.5%[115] - 公司最大供应商占建筑材料采购额的2.7%,五大供应商占建筑材料采购额的6.7%[115] - 公司与分包商和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其符合质量和道德标准[176] 社会责任与环保 - 公司在报告期内的慈善捐款为142,000港元(2021年:96,000港元)[165] - 公司致力于环保,通过节水节电和回收利用办公用品及建筑材料降低环境影响[179] - 公司重视员工培训,特别是管理层和核心人员的培训,以提升其管理和决策能力[175] - 公司通过hi-Life手机应用程序与客户互动,提供生活便利并洞察市场需求变化[178] 其他 - 公司与Qingjian Malaysia的补充协议将合约款项总金额由147,000,000令吉修改为112,000,000令吉[153] - 补充协议项下的持续关连交易在2022年度的总金额为25,000,000令吉(相当于44,800,000港元)[157] - 公司与Singapore Bai Chuan Investment Pte. Ltd签订2021年框架协议,涉及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的装修工程服务[158] - 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2021年框架协议项下的交易金额不超过8百万新加坡元[161] - 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2021年框架协议项下的交易金额不超过8百万新加坡元[16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1年框架协议项下的持续关连交易总额为4.9百万新加坡元(相当于28.0百万港元)[161] - 公司与国清中国、国清BVI及杜波博士签订不竞争承诺,限制在香港、澳门及新加坡从事物业开发及建筑服务[166] - 公司2022年全职雇员人数为2,609名,较2021年的2,318名增加12.6%[70] - 2022年公司总薪酬成本为7.05亿港元,较2021年的7.375亿港元减少4.4%[71]
青建国际(01240)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