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新城镇(01278) - 2023 - 中期业绩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收入213,725千元,2022年为207,652千元,同比增长约2.92%[1]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58,535千元,2022年为79,459千元,同比下降约26.33%[2]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溢利0.0054元,2022年为0.0079元,同比下降约31.65%[3]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额8,148,57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6,583,552千元,增长约23.77%[4][6] - 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4,600,65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535,937千元,增长约1.43%[5]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3,547,92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47,615千元,增长约73.28%[5]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22,203千元,2022年为31,961千元,同比减少约30.53%[7]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2,338,84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872,945千元,增长约167.93%[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1,209,07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74,670千元,增长约2.93%[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额3,356,76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13,800千元,增长约28.42%[6]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156,361千元,2022年为流入8,994千元[8]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425,869千元,2022年为流出13,853千元[8]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247,305千元,2022年为减少36,820千元[8] - 2023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51,648千元,2022年为349,692千元[8] - 2023年上半年权益总额为4,600,650千元,2022年为4,601,388千元[9]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58,535千元,2022年为79,459千元[9]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4,713千元,2022年为87,871千元[9] - 2023年6月30日递延税项负债、非流动负债总额、负债总额均为800,2022年12月31日为986,2022年1月1日为1002;累计亏损、母公司权益持有人、权益总额2023年6月30日为 - 800,2022年12月31日为 - 986,2022年1月1日为 - 1002[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为 - 186,期间溢利为186;2022年同期所得税为 - 723,期间溢利为723[34] - 2023年上半年各经营分部对外销售额合计158,042千元,分部(亏损)/溢利合计106,196千元,财务成本34,975千元,除所得税前溢利71,221千元;2022年同期对外销售额合计156,057千元,分部(亏损)/溢利合计121,118千元,财务成本21,284千元,除所得税前溢利99,834千元[40][41]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合计8,148,57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6,583,552千元;2023年6月30日负债合计3,547,92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47,615千元[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利息收入为78,458千元,2022年同期为68,128千元[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55,683千元,2022年同期为51,595千元[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性质分类的开支总额为63,805千元,2022年同期为70,720千元[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为34,975千元,2022年同期为21,284千元[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开支为21,478千元,2022年同期为10,944千元[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扣除为12,686千元,2022年同期为20,375千元[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和摊薄后溢利为0.0054元,2022年同期为0.0079元[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账面价值为2,790,55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62,225千元[5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023年6月30日为208,43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58,081千元[58] - 使用權資產2023年6月30日为29,057千元,2022年1月1日为17,985千元[58] - 待售土地开发2023年6月30日为780,35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779,714千元[58] - 其他应收款项净额2023年6月30日为624,12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604,870千元[59] - 应收账款净额2023年6月30日为43,67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5,526千元[59] - 现金及银行结余2023年6月30日为1,751,64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504,252千元[60] - 计息借贷2023年6月30日为2,621,22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20,147千元[60] - 应付账款2023年6月30日为110,67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8,525千元[6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58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74] - 2023年上半年土地开发收入1337.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23%;投资物业租赁及物业管理费收入较2022年同期减少17%;城镇化项目投资收入增加15%至7845.8万元[75]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较2022年同期增加8%,主要因外汇收益净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等[76] - 2023年上半年成本及费用较2022年同期减少691.5万元,主要因上海金罗店项目结转土地开发成本减少[77]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开支较2022年同期增加96%,主要因外汇亏损净额减少、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净损失增加等[78] - 2023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1695.7万元,2022年同期为214.8万元,主要因新增固定收益项目投资等[79]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较2022年同期增加64%,主要因新增担保债券利息开支及借款浮动利率上升[80] - 2023年上半年分占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亏损528.9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94%,主要因合营公司项目建设结束银行借款利息无法资本化[81]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1268.6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38%,其中即期所得税费用增加18%,递延税项减少115%,预扣税增加5%[82] - 2023年6月30日联营公司投资结余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574.9万元;合营公司投资结余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486.0万元[83][84]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非流动资产)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7.41亿元[8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非流动资产)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2488.2万元[86] - 应收账款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185.6万元[87]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流动资产)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3.88亿元[8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流动资产)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8.75亿元[89] - 计息借贷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15.01亿元[90] - 应付账款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214.8万元[92]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2331.2万元[93] - 合同负债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1347.6万元[94] - 2023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为16%,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有所上升[9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89名员工(2022年:90名),报告期间雇员成本总计约为2097万元(2022年:2332万元)[112] 公司股权结构及上市情况 - 2021年9月28日股份转让完成后,锡通国际持有公司2,917,000,000股股份,约占29.99%,为国开国际控股持有2,430,921,071股股份,约占24.99%[15] - 2014年第一季度,国开国际控股认购公司5,347,921,071股新股份,成为最大及控股股东[14] - 公司于2007年11月14日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2010年10月22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17年2月17日从新交所摘牌[10] 财务报表编制相关 - 中期简明合并财务报表涵盖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中期的财务报表[19] - 编制中期简明合并财务报表采用的会计政策与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一致,自2023年1月1日起采用新准则[23] 会计准则影响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及修订本于2023年生效,因公司未发布保险合约,该准则不适用[24][26] -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务说明第2号修订本预计影响公司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会计政策披露[26][27] - 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应用,对公司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28][30] - 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缩小初步确认豁免范围,公司已对2022年1月1日与租赁相关临时差异实施修订[31] - 公司于2022年1月1日首次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时,确认租赁负债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和使用权资产相关递延所得税负债[32] - 2023年5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引入强制性豁免,该修订对公司中期简明合并财务报表无影响[35][36] 财务报表其他说明 - 公司正常营运周期超逾十二个月,流动资产包括正常营运周期内出售、消耗或变现的资产[22] - 损益及其他综合收益各组成部分归属母公司股权持有人及非控股股东,集团内公司间交易全额抵销[20] - 若公司失去对附属公司控制权,终止确认关联资产、负债等,保留投资按公允价值确认[21] 经营分部相关 - 2023年6月30日分部内资产不包括500.2万元递延税项资产,2022年12月31日不包括71.2万元递延税项资产[42][43] - 2023年6月30日分部内负债不包括4,032.6万元当期所得税负债、262,122.8万元计息借贷及13,159.3万元递延税项负债;2022年12月31日不包括4,007.2万元当期所得税负债、112,014.7万元计息借贷及12,851.5万元递延税项负债[44][45] - 2023年上半年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收入中土地开发为13,374千元,物业管理为17,012千元,合计30,386千元;2022年同期土地开发为2,147千元,物业管理费为18,062千元,合计20,209千元[46][47] - 公司根据产品和服务分为土地开发、城镇化投资、物业租赁和其他四个经营分部,营运资产及业务运营均位于中国内地[37][38] 股息相关 - 董事会已宣派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022港元,预计9月20日派付[54] - 董事会向2023年8月31日营业结束时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022港元[114] - 公司将在2023年8月30日至8月31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股息单将于2023年9月20日寄发[114] 业务运营相关 - 2023年上半年写字楼出租率保持在97%以上,商业店铺出租率近80%[10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固定投资收益投资组合规模总额回升至2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