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碳中和(01372) - 2022 - 中期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231,09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18,695千港元[5]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12,35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4,973千港元[5]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收益为3,52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4,999千港元[5]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期间溢利为3,43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07,964千港元[5] - 2022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3,916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为 - 478千港元;2021年同期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为407,964千港元[8] - 2022年上半年其他全面开支为5,641千港元,2021年同期其他全面收入为1,115千港元[8] - 2022年上半年期内全面开支为2,203千港元,2021年同期期内全面收入为409,079千港元[8]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3港仙,2021年同期为183.0港仙[10] - 2022年上半年摊薄每股盈利为5.4港仙,2021年同期为104.4港仙[10] - 扣除一次性非经营性收益后,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3港仙,2021年同期为24.7港仙;摊薄每股盈利2022年上半年为5.4港仙,2021年同期为17.7港仙[1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3916千港元,全面收入/(开支)总额为 - 2203千港元[19] - 2021年公司期内溢利为407964千港元,换算海外业务的汇兑差额为1115千港元[19] - 2022年全球碳中和分部收入42万港元,土木工程及建造分部收入230,679万港元,总计231,099万港元;2021年土木工程及建造分部收入218,695万港元[40] - 2022年全球碳中和分部业绩41,409万港元,土木工程及建造分部业绩3,782万港元,总计45,191万港元;2021年全球碳中和分部业绩104,008万港元,土木工程及建造分部业绩4,403万港元,总计108,411万港元[40] - 2022年上半年碳信用资产销售及碳中和咨询等服务收入分别为27.1万港元和14.9万港元,建造及土木工程服务收入230,679万港元,总计231,099万港元;2021年建造及土木工程服务收入218,695万港元[42] - 2022年上半年利息收入29.1万港元、顾问收入18万港元、政府补贴94.4万港元、杂项收入75.3万港元,总计216.8万港元;2021年分别为2万港元、24万港元、34.3万港元、561.5万港元,总计621.8万港元[44] - 2022年除税前溢利343.8万港元,2021年为407,964万港元[40] - 2022年企业及未分配收入21.4万港元,企业及未分配开支1386.6万港元,财务费用2810.1万港元;2021年分别为478万港元、956.9万港元、4862.3万港元[40] - 2022年承兑票据估值变动净额为0,2021年为4435.4万港元[40] - 用于计算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的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916千港元,2021年为407,964千港元[65][68] - 2022年上半年可换股债券之利息为21,660千港元,2021年为17,214千港元[68] - 2022年上半年扣除可换股债券利息前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5,576千港元,2021年为425,178千港元[68] - 2022年上半年,集团综合收入约2.311亿港元,较2021年的约2.187亿港元增长约5.67%;毛利约1240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1500万港元下降约17.33%;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390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4.08亿港元下降约99.04%[130][13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简明综合溢利减少约4.041亿港元,主要因2021年上半年确认出售附属公司一次性净收益约3.086亿港元及承兑票据估值变动净收益约4440万港元,2022年无此两项收益[131][133] - 扣除一次性非经营性收益后,2022年上半年期间溢利为340万港元,较2021年的5500万港元下降约93.82%[132][134]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分别为1.3港仙及5.4港仙,较2021年的183.0港仙及104.4港仙大幅下降;扣除一次性非经营性收益后,分别为1.3港仙及5.4港仙,较2021年的24.7港仙及17.7港仙下降[137] - 2022年上半年,集团开展全球碳中和业务,该业务收入约42万港元(2021年为零),分部溢利约4140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1.04亿港元下降约60.19%[14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全球碳中和业务收入约为420,000港元(2021年:无),分部盈利约41,400,000港元(2021年:约104,000,000港元)[141] - 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报告期收益约为2.307亿港元,2021年约为2.187亿港元;毛利约为1200万港元,2021年约为1500万港元,毛利率约为5.2%,2021年约为6.8%[162][16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2年上半年已提供服务成本218,680万港元,已售存货成本68万港元;2021年已提供服务成本203,722万港元[58] - 2022年上半年租赁负债利息34.2万港元、其他借款利息214.2万港元、承兑票据利息409万港元、可换股债券之推算利息2166万港元,总计2823.4万港元;2021年分别为1.9万港元、238.7万港元、2901.1万港元、1721.4万港元,总计4863.1万港元[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收账款减值亏损净额为9千港元,2021年为1,664千港元;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1千港元,2021年为208千港元[59] - 2022年上半年机器及设备折旧为230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337千港元;2021年分别为132千港元和988千港元[59] - 2022年上半年董事酬金为2,532千港元,员工福利开支(不含董事酬金)为12,731千港元;2021年分别为4,276千港元和6,682千港元[59] - 2022年上半年股权结算购股期权开支为3,754千港元,2021年为30,265千港元[5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主要从事全球碳中和业务和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22][25] - 集团按产品及服务分为全球碳中和业务和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两个可报告经营分部[35][37] - 管理层独立监控经营分部业绩,按可报告分部损益评估表现[36][37] - 文档将对集团收入及业绩按可报告经营分部分析[39] - 碳资产经营和管理以碳咨询、核查和开发为切入点,形成领先的碳资产开发及经营管理一体化业务模式[146][148] - 公司碳中和业务管理团队经验丰富,从业人员均为碳中和产业领域专家[142][143] - 负碳业务是公司碳中和业务重要组成部分,大湾区是推进负碳业务战略的关键区域[155] - 公司碳资产经营和管理业务将延伸到碳交易、碳期权期货等相关领域[146][14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有14个重大在建项目,其中4个是楼宇建造及保养项目,其余是土木工程建造项目[167][17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重大在建项目合约总金额及未完成工程合约总金额分别约为6.78亿港元及3.64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分别约为6.26亿港元及3.43亿港元[168][170] - 报告期内集团获得4份新合约[171] - 2022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大力推动全球碳中和业务[174][178] - 公司成立“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东盟战略委员会”,委任在东盟地区有广泛影响力人士担任主席[175][179] - 公司与新加坡地铁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合作开发东盟地区碳中和业务[176] - 公司新加坡子公司将联合知名机构发起设立全球碳资产基金,公司拟作为普通合伙人,并以有限合伙人身份投入100万吨VCS碳信用资产参与发起和管理[177] - 公司负碳排放业务在大湾区展开,为佛山佳利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提供负碳咨询服务[157] - 尽管香港经营环境艰难,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保持竞争优势,获取新合约进度稳健[169][170] - 公司与新加坡地铁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在东盟地区开展碳中和业务[180] - 公司新加坡子公司将联合知名机构发起设立全球碳资产基金,拟投入100万吨VCS碳信用资产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181]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开始为大湾区国内印染行业首个CCUS项目提供咨询服务[184][187] 其他财务数据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5,866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7,151千港元下降约30.37%[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產总值为516,881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47,666千港元增长约15.46%[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180,528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75,600千港元增长约2.81%[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產淨值为336,353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72,066千港元增长约23.63%[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362,219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09,217千港元增长约17.14%[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35,043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22,156千港元增长约5.79%[1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淨值为127,176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7,061千港元增长约46.08%[1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3,205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020千港元增长约6.13%[1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储备为123,992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3,854千港元增长约47.87%[1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27,197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6,874千港元增长约46.42%[15] - 2022年1月1日公司股本为3020千港元,股份溢价为517475千港元,资本储备为2161千港元[1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3205千港元,股份溢价为572324千港元,资本储备为2161千港元[19] - 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6199千港元,投资业务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2987千港元,融资业务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901千港元[21] - 2022年上半年添置机器及设备花费915千港元,购买按公允价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的金融资产为0千港元[21] - 2022年上半年新增贷款所得款项为20000千港元,发行新股份所得款项为31000千港元[21] - 2022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4941千港元,2021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9188千港元[21] - 2022年上半年额外注资产生的非控股权益为270千港元,2021年为0千港元[2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收入之金融资产中上市投资公允价值为14,400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0,000千港元[7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合约资产为107,412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78,960千港元增长36.04%[7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应收保固金为18,382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9,315千港元下降4.83%[7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34,042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4,679千港元下降1.84%[84] - 截至2022年6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