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2年收益增长17.9%至约1.71448亿港元,2021年为1.4538亿港元[8] - 公司收益由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约1.4538亿港元增加约17.9%至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约1.71448亿港元[23][24] - 经营毛利从2021年约5682.3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6086.4万港元,增长约7.1%;经营毛利率从2021年的39.1%降至2022年的35.5%[26] - 员工成本从2021年约3520.7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3920.1万港元,增长约11.3%[27]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21年约692.2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988万港元,增长约42.7%[28] - 融资成本从2021年约58.2万港元减至2022年约37.1万港元,减少约36.3%[30] - 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约194.3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202.1万港元[31] - 年度溢利从2021年约1272.4万港元减至2022年约668.5万港元[32] - 2022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7990.8万港元(2021年:6007.6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7103.4万港元(2021年:6869.2万港元)[36] - 2022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账面价值约1843.1万港元(2021年:493.6万港元)[36] - 2022年3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9.2%(2021年:12.7%)[3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约80,155,000港元(2021年:82,786,000港元)的土地及楼宇已抵押[4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21年:无)[48] 云端IT+OT管理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的云端IT+OT管理服务业务收益由约352万港元增长约7.5倍至约2634.1万港元[8][10] - 云端IT+OT管理服务业务每名员工收益约292.7万港元,2021年为70.4万港元[10] - 云端IT+OT管理服务业务不足18个月首次实现除税前溢利约49.5万港元[10] - 云端IT+OT管理服务业务分配约259.5万港元作研发开支,2021年为11.6万港元,约占业务收益的9.9%,2021年为3.3%[10] - 提供云端IT + OT管理服务中,智能物联网运营及其他服务收益从2021年约287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1484.3万港元,安全服务收益从2021年约65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1149.8万港元[23] - 智能物联网运营及其他服务收益从2021年约287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1484.3万港元,增长约5.2倍;安全服务收益从2021年约65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1149.8万港元,增长约17.7倍[25] 视像会议及多媒体影音相关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视像会议及多媒体影音解决方案服务收益由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约1.23083亿港元增加约1.0%至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约1.24259亿港元[23][24] - 视像会议及多媒体影音保养服务收益由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约1877.7万港元增加约11.0%至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约2084.8万港元[23][24] 公司业务相关事件 - 2021年6月,北京能兴国云与Micro Focus新加坡公司就ArcSight产品于中国订立五年OEM协议[12] - 2021年3月公司对常州国云4%的股权进行新投资,常州互联网数据中心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建成并开始试运营[15] - 2021年9月北京能兴国云在中国取得InterSight Logger及InterSight ESM两个安全解决方案的知识产权[13] - 2022年2月北京能兴国云与Micro Focus新加坡公司就Fortify产品于中国订立OEM附录[13] - 2022年3月北京能兴国云完成安全产品的容量及授权管理解决方案开发[14] - 2022年6月北京能兴国云在中国提交解决方案的新知识产权申请[14] 公司董事变动 - 冯灿文先生于2022年1月11日辞任公司董事[6] - 黎启明先生于2022年5月31日获委任公司董事,李英伟先生于同日辞任公司董事[5][6] 公司股份相关情况 - 公司股份代号为1402[1][6] - 2021年5月7日,公司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发行500,000股新股份[40] - 2021年8月19日,公司完成配售50,000,000股新股份,筹集所得款项总额为28,500,000港元[40][42]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7,530,000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10,050,000港元[43][44] 宏观经济数据 - 2022年第一季度香港GDP按年缩減4.0%,为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缩减[7] - 2022年第一季度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下跌4.0%,商业物业市场空置率上升至10.9%[19] 公司业务风险 - 集团收益主要来自非经常性项目,项目数量减少会影响经营及财务业绩[56] - 集团业务成功依赖大型项目,未能获得大型项目将产生重大不利影响[57] - 集团根据预计时间及成本厘定费用,实际情况可能偏离估计带来不利影响[57] - 新冠疫情或其他自然灾害、疫情可能对集团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57] 公司管理层信息 - 鍾乃雄58歲,2017年12月7日獲委任為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負責公司整體業務發展及策略規劃[59] - 游永強62歲,2017年12月7日獲委任為執行董事,負責公司整體財務管理及業務規劃,有逾30年亞太區投資銀行及財務管理工作經驗[62] - 唐世煌71歲,2014年8月21日獲委任為董事,2015年5月11日獲指派為執行董事,曾於2015年5月11日至2017年12月7日擔任董事會主席,負責制定業務策略及管理影音業務發展,有逾40年影音行業經驗[66] - 陳詠耀71歲,2014年8月21日獲委任為董事,2015年5月11日獲指派為執行董事,為公司合規主任,負責公司財務管理,有約40年影音行業經驗[67] - 陳永倫47歲,2014年8月21日獲委任為董事,2015年5月11日獲指派為執行董事,主要負責公司營銷及業務推廣等,有逾20年專業影音系統諮詢及項目管理服務經驗[68] - 黃景強76歲,2014年8月21日獲委任為董事,2015年5月11日獲指派為非執行董事,負責為公司提供策略性建議[70] - 鍾乃雄自2006年及2008年起,分別擔任廣東普迅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及佛山市興普投資有限公司的行政總裁[59] - 游永強自2005年起,擔任捷達顧問有限公司的負責人,2009年創立瑞亞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並任總經理[63] - 唐世煌於1974年12月獲頒每月銷售代表獎項,1975年7月獲頒Target 40 Program的1975年年度銷售人員獎項[66] - 陳詠耀於1993年5月至2000年10月及1998年7月至2007年4月在深圳嘉年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副總經理及董事[67] - 方志37岁,2017年12月7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15年公司融资工作经验[75] - 林柏森61岁,2015年5月1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香港金融市场积累逾20年经验[76] - 黎启明51岁,2022年5月3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任职FWM集团期间有逾24家新餐厅开业[77][78] - 文浩贤39岁,自2017年12月起担任集团财务总监,拥有逾15年集团财务工作经验[81] - 冼庆余47岁,自2013年4月起担任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高级解决方案经理,在影音行业积累逾20年销售及业务发展经验[82] - 潘景衡46岁,现为集团业务发展部门主管,在影音行业积累逾20年销售及项目管理经验[83]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8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不知悉董事有未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的情况[87]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内举行了10次董事会会议[92] - 钟乃雄先生、游永强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9/10,唐世煌先生、陈咏耀先生为8/10,陈永伦先生、黄景强博士为7/10,方志先生、林柏森先生、李英伟先生为7/10,冯灿文先生为5/8[92] - 现行细则规定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占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值告退,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9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所有董事通过接收研讨会/课程、阅读定期更新资料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活动[9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及年报日期,董事会至少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上市规则[96] - 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方志先生及林柏森先生)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业知识[96] - 公司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发出的独立性确认书,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96]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为期两年或以下,于2023年3月31日届满[9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三次会议[102][103]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两次会议[105]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两次会议[111][112] - 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均于2015年5月11日成立[101][104][110]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103] - 薪酬委员会每年检讨全体董事薪酬[108]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考虑多因素实现多元化[116] - 提名委员会每年讨论及议定达成董事会成员多元化的可衡量目标[118] - 主席负责业务发展及策略制定,日常运营委托其他执行董事[9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核数服务酬金为72.5万港元,非核数服务酬金为14.8万港元,总计87.3万港元[122] - 提名委员会将每年在公司企业管治报告中报告董事会委任程序,并检讨政策[119][120] - 所有董事负责编制集团各财政期间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未发现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不明朗因素[121] 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本年度集团设立适当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未识别重大风险[123] - 公司内部监控系统与COSO 2013年框架相符,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未识别重大内部监控不足[125][129] - 公司采纳并实施内幕消息政策及程序,采取多项措施避免违反披露规定[130] - 集团具备内部核数职能,董事会批准内部核数计划,每年进行系统审阅并报告结果[133] - 董事会认为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充足,资源、员工资历、培训课程及预算均充足[134] 公司股息与股东政策 - 公司股息宣派由董事会酌情决定,考虑财务业绩等多因素,将不时审阅及更新股息政策[135][136] - 公司采纳股东通讯政策,设立多个沟通渠道促进与股东等有效沟通,提供高水平披露及财务透明度[137] - 公司给予股东至少20个完整营业日的股东周年大会通知[138] - 持有公司不少于十分之一附有表决权的缴足资本的股东可书面请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40] - 递交给公司的参选董事书面通知限期为寄发股东大会通知翌日起至不迟于该股东大会日期前7日结束,最好于股东大会日期前至少15个营业日提交[141] 公司ESG报告相关 - ESG报告涵盖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情况[144] - 云端IT + OT管理服务收益仅占集团综合收益的15.4%,ESG报告不包括该服务[145] - ESG报告根据联交所颁布的上市规则附录二十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146] - 公司于本年度进行重要性评估以确定潜在及重大ESG事宜[147] - 编制ESG报告期间,公司委托独立第三方顾问协助进行重要性评估[150] - 公司通过三个阶段实施重要性评估,收回120份有效问卷确定潜在重大议题优先级[151] - 公司识别出3项ESG方面最重要的议题,分别为防止童工及强制劳工、客户服务管理、客户隐私保护[155][156] 公司环境相关情况 - 公司环境相关目标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密度、支持香港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优化资源效率避免产生废物等[158] - 公司采取调整车队、定期检查等措施减少车辆排放,采取鼓励员工使用公共交通等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61][162]
超智能控股(01402)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