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整体收益为14.86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6.2204亿港元减少约8.34%[7] - 公司整体收益从2022年6月30日的16.22亿港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14.87亿港元,下降了8.34%[18] - 一般楼宇业务收益从2022年6月30日的12.89亿港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11.81亿港元,下降了8.36%[19] - 土木工程业务收益从2022年6月30日的2.26亿港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2.14亿港元,下降了5.41%[20] - 其他服务收益从2022年6月30日的1.07亿港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9187万港元,下降了14.3%[23] - 公司整体毛利从2022年6月30日的2266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4147万港元,增长了83.00%[24]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6月30日的1.40%上升至2023年6月30日的2.79%[2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14.87亿港元,同比下降8.3%[9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4147万港元,同比增长83.0%[9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1324.8万港元,同比下降11.5%[92]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154.4万港元,同比下降6.6%[92]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961.3万港元,同比下降30.0%[92]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32港仙,同比下降29.5%[9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9,29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152千港元下降了29.3%[9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派付股东股息为14,00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000千港元增加了16.7%[9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486,802千港元,其中一般楼宇分部收益为1,180,993千港元,土木工程分部收益为213,935千港元,其他分部收益为91,874千港元[11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可报告分部溢利为41,767千港元,其中一般楼宇分部溢利为15,593千港元,土木工程分部溢利为13,784千港元,其他分部溢利为12,390千港元[11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總收益為1,622,035千港元,其中一般樓宇收益為1,288,687千港元,土木工程收益為226,166千港元,其他收益為107,182千港元[1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可報告分部溢利為39,633千港元,其中一般樓宇溢利為27,400千港元,土木工程虧損為7,329千港元,其他溢利為19,562千港元[114]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要从事香港的建筑及保养项目以及澳门的建筑项目,品牌为“SFK(新福港)”[5] - 公司提供其他服务,包括房屋及物业管理服务、淡水及咸水保养服务、污水采样服务、机电工程服务及建筑信息模拟(BIM)服务[5][6] - 一般楼宇及土木工程业务占总收益的79.43%和14.39%[15] - 其他服务占总收益的6.18%[17] - 公司业务主要专注于香港市场[23] 项目进展 - 公司手头项目总合约金额为230亿港元,较2022年底的160亿港元增长43.75%[9] - 公司手头项目的未完成价值为135亿港元,较2022年底的71亿港元增长90.14%[9] - 元朗锦田南发展计划工地平整和基础设施工程原订合约金额为4.09亿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确认收益3900万港元[9] - 房屋委员会公共租住房屋发展计划及资助出售房屋发展计划建筑工程原订合约金额为37.4亿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确认收益2.375亿港元[9] - 房屋委员会资助出售房屋发展计划建筑工程原订合约金额为19.11亿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确认收益1.765亿港元[9] - 红磡海滨休憩用地建筑工程原订合约金额为1.93亿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确认收益1510万港元[9] -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社会服务部管理的过渡性房屋工程设计及施工工程原订合约金额为4.84亿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确认收益6960万港元[10] - 路政署管理的九龙东道路管理及保养工程原订合约金额为4.826亿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确认收益5810万港元[10] - 渠务署污水处理设施的机电工程原订合约金额为5.576亿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确认收益3690万港元[10] - 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工程合约原订合约金额为4.407亿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确认收益1590万港元[10]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陈麒淳先生(主席兼董事总经理)、容剑文先生、杨楚贤先生,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詹勋光先生、陈剑雄先生和寇志暉博士(2023年5月25日获委任)[2] - 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自1999年起承担集团日常经营管理职责,董事会认为其兼任两职符合集团最佳利益[60] - 公司已采纳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四的企业管治守则,并认为除偏离C.2.1及D.2.5条外,已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59] - 公司未设立独立内部审计部门,但已委任外聘内部控制顾问定期检阅内部控制系统[62] 股东与股权 - 公司主要股东SFK Group持有3亿股,持股比例为75%[83] - 公司主要股东胡亮明先生持有1200万股,持股比例为3%[83] - 公司主要股东胡亮明先生通过信托持有1000万股,持股比例为2.5%[83] - 陈麒淳先生持有新福港集团97,599股股份,持股比例约为3.54%[80] 资本与负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本结构包括股本36745万港元及银行贷款1500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000万港元大幅增加[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167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6256万港元下降[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32,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5有所提升[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40.82%,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45%大幅上升[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本开支为18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97万港元下降[42]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抵押存款为2011万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4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银行贷款所得款项净额为100,00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879千港元大幅增加[97]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总资产净值为367,45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71,844千港元略有下降[94]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为972,53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26,712千港元减少了20.7%[94]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为21,46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926千港元增加了19.7%[9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资产总值为1,361,455千港元,其中可报告分部资产为1,095,959千港元,未分配总部及公司资产为233,682千港元[11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负债总额为994,001千港元,其中可报告分部负债为770,099千港元,未分配总部及公司负债为219,933千港元[11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可報告分部資產總值為1,277,459千港元,其中一般樓宇資產為873,043千港元,土木工程資產為375,672千港元,其他資產為28,744千港元[114] 股息与分红 - 中期股息每股3.0港仙,总额约为12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5港仙和1000万港元有所增加[70] - 中期股息将于2023年9月28日或前后派付,股东需在2023年9月13日下午4:30前完成股份过户登记[71][73] - 公司股东未放弃或同意放弃任何股息[72] - 公司宣派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3.0港仙,总额为12,00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5港仙有所增加[123] - 公司于2023年6月支付了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3.5港仙,总额为14,000,000港元[124] 员工与薪酬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共有1331名员工,上半年薪酬总额约为2.5亿港元[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員工成本為16,364千港元,其中薪金、工資及其他福利為242,039千港元,界定供款退休計劃供款為8,002千港元[116] 其他财务信息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其他收益为16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76万港元大幅下降,主要由于2022年包含约1800万港元的政府补贴[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其他净收益为5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6万港元下降,主要包括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收益[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行政开支为303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751万港元增加,主要由于员工成本上升[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93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15万港元下降[32] - 公司未在2023年上半年进行任何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46] - 公司未在2023年上半年持有除附属公司、合营企业及合营业务外的任何重大投资[47] - 公司未在2023年6月30日有任何资本承担[50] - 公司未在2023年6月30日有其他财务担保及或然负债[48]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报告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6] - 公司未授予、同意授予、行使、注销或失效任何购股权[77]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在2023年6月30日未持有公司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的权益或淡仓[78] - 公司未根据百慕达法律或公司章程规定向现有股东按比例发售新股[7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发生重大事件[9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12月31日的262,563千港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191,671千港元,下降了27%[122] - 应付贸易账款从2022年12月31日的222,002千港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165,587千港元,下降了25.4%[1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49,45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1,441千港元现金流入大幅减少[9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9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133千港元现金流出有所改善[9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内折旧为8,126千港元,其中一般楼宇分部折旧为5,941千港元,土木工程分部折旧为1,496千港元,其他分部折旧为689千港元[11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内添置非流动分部资产为13,029千港元,其中一般楼宇分部添置3,996千港元,土木工程分部添置6,676千港元,其他分部添置2,357千港元[11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综合溢利为11,544千港元[11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分配总部及公司开支为27,684千港元[11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556千港元[11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其他净收益为1,702千港元[1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融資成本為1,704千港元,其中銀行貸款利息為1,373千港元,租賃負債利息為331千港元[1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折舊費用為10,811千港元,其中自有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為4,987千港元,使用權資產折舊為5,824千港元[1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即期稅項撥備為2,163千港元,其中期內撥備為1,681千港元,過往期間撥備不足為482千港元[1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每股基本盈利為9,295千港元,基於400,000,000股已發行股份計算[1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購置廠房及設備成本為1,827千港元,使用權資產添置為11,606千港元[1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應收貿易賬款為286,334千港元,其中一個月內賬款為191,578千港元,一至兩個月賬款為84,801千港元[121] - 公司提供的履约保证金额为422,32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3,227千港元增加了23%[126] - 公司为澳门合营企业提供的50%比例担保金额为128,786千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130] - 公司未确认任何与担保相关的递延收入,因其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131] - 公司附属公司涉及多项与雇员补偿及人身伤害相关的索赔和诉讼,但董事认为这些索赔已由保险充分覆盖,无需计提或有负债[13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总部位于香港新界葵涌葵喜街1–11号达利国际中心7楼[3]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恒生银行有限公司、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等[3] - 公司股份代码为1447,网站为www.sfkchl.com.hk[3] - 公司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为公众利益实体核数师[3]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3年下半年本地经济将逐渐回升,并相信香港政府将采取更多措施刺激经济[54]
新福港(01447)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