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福控股(01488) - 2021 - 年度财报
百福控股百福控股(HK:01488)2022-04-27 16:4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1488[1] 行业环境与公司战略 - 2021年餐饮行业未完全恢复疫情前行情,传统餐饮企业生存环境艰难[20][21] - 2021年公司坚定向数字化多品牌运营平台迈进,提升运营和投资管理能力[20][21] - 2021年公司探索特许加盟业务,打磨盈利模型并寻找合作伙伴[20][22] - 2022年第一季度疫情反复,餐饮行业将面临洗牌[27] - 公司将提升投资管理、运营和数字化等方面的赋能能力,构建有独特市场价值的餐饮生态系统平台[27] 门店数量与扩张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旗下品牌直营和加盟店总数超700家,其中直营店500家,加盟店216家,较2020年12月31日的约500家有明显增长[35][36] - 煲仔皇在江苏、安徽等地快速扩张开设13家门店[39][41] - 2021年公司旗下和合谷运营支持团队在哈尔滨、金华等地取得新市场拓展[35][37] - 遇见小面加盟区域扩张至福建等地,并吸引员工参与加盟创业[37][41] - 西少爷丰富产品线,利用新媒体扩大知名度,实现多个区域加盟业务突破[39][41] 会员与系统建设 - 2021年公司主力品牌打通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储值会员和积分会员从年初约1160万上升至年末约1600万[42][43] - 2021年公司开发完成轻量化收银系统和小程序点餐系统,完成顾客会员管理系统的升级[44] - 2022年公司将在顾客分层营销、门店分类运营等精细化运营方面投入,启动开发智能外卖系统、加盟管理系统、商业数据分析系统[44] 品牌运营与投资收益 - 2021年公司投管的若干品牌获资本青睐,估值大幅提升并贡献可观利润[20][22] - 2021年兰州区域加盟合作伙伴优化新辣道品牌加盟店模型,单店销售取得良好增长[35][37] - 煲仔皇在2021年内获得投资人连续两次投资[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收入从2020年的6.507亿人民币增至2021年的7.53亿人民币,上升15.7%[45][48] - 餐厅经营收入从2020年的4.488亿人民币增至2021年的5.009亿人民币,上升11.6%[45][48] - 外卖业务收入从2020年的1.708亿人民币增至2021年的2.061亿人民币,上升20.7%[45][48] - 制成品所用原材料及存货变动从2020年的2.484亿人民币增至2021年的2.88亿人民币,上升15.9%[46][48] - 线上平台服务及配送费从2020年的2890万人民币增至2021年的3710万人民币,上升28.4%[53]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0年的2.002亿人民币增至2021年的2.179亿人民币,增长8.8%[53] - 使用资产折旧从2020年的1.231亿人民币减至2021年的1.034亿人民币,降低16.0%[53] - 物业租金及其他相关开支从2020年的960万人民币增至2021年的3230万人民币,上升236.5%[55] - 其他开支从2020年的7720万人民币增至2021年的9580万人民币,上升24.1%[56] - 联营公司部分处置及摊薄投资收益在2021年达8200万人民币[56] - 物业租金及其他相关开支从2020年的960万元增至2021年的3230万元,增长236.5%,占收入百分比从1.5%升至4.3%[57] - 其他开支从2020年的7720万元升至2021年的9580万元,上升24.1%,占收入百分比从11.9%升至12.7%[57] - 2021年部分出售及摊薄联营公司投资收益为8200万元[57] - 财务费用净额从2020年的5230万元降至2021年的4800万元,下降8.2%[57] - 所得税抵免从2020年的970万元增至2021年的1380万元[58]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从2020年的1.409亿元增至2021年的6.396亿元[61][62] - 2021年使用权资产金额为2.74亿元[6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对联营公司总投资为2.405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2.2亿元增长9.3%[66] - 衍生金融工具从2020年的7220万元降至2021年的2250万元,下降68.8%[66] - 商誉从2020年的5.809亿元降至2021年的4550万元,下降92.2%[6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确认使用权资产2.74亿元人民币[6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对联营公司投资总额为2.405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2.2亿元人民币上升9.3% [67] - 衍生金融工具从2020年12月31日的7220万元人民币下降到2021年12月31日的2250万元人民币,下降68.8% [67] - 商誉从2020年12月31日的5.809亿元人民币下降到2021年12月31日的4550万元人民币,下降92.2% [67] - 收购新辣道集团事项中,确认商誉约为5.35亿元人民币,所收购可识别无形资产约4亿元人民币指新辣道集团之商标[67] - 2021年12月31日,新辣道集团的商誉及具有无限使用年期的商标的成本分别约为5.35亿元人民币及4亿元人民币[68][69] - 2021年下半年疫情反复,新辣道集团表现恶化,经营业绩低于2020年12月31日批准及采用之预测[69] - 考虑疫情等因素,管理层决定于预测期间下调新辣道集团的目标餐厅数量,导致预测期间的预测收入增长率下降[69] - 2021年12月31日,联交所上市之若干可资比较公司的企业价值与销售额比率市场统计数据较2020年12月31日减少[69] - 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商譽及商標分別錄得減值虧損人民幣535百萬元及人民幣31百萬元[71] - 應收貿易及其他款項從2020年12月31日的人民幣68.5百萬元上升到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幣100.2百萬元,上升46.3%[71] - 其他應收款項從2020年12月31日的人民幣54.4百萬元上升至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幣84.7百萬元,上升55.7%[71] - 應付貿易及其他款項從2020年12月31日的人民幣150.2百萬元上升到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幣178.8百萬元[71] - 貿易應付款項從2020年12月31日的人民幣70.9百萬元下降到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幣59.2百萬元,周轉天數從89天下降到82天[7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借款人民幣15.0百萬元,2020年同期為人民幣16.2百萬元[7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可換股債券及相關利息總額為人民幣502.1百萬元,較2020年同期增長人民幣16.7百萬元[7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租賃負債總額人民幣284.1百萬元,較2020年同期下降10.2%[71]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權益總額為人民幣355.4百萬元,2020年同期為人民幣1,000.7百萬元[76][7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借款为1500万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1620万元人民币[81]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260万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1.237亿元人民币[81]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净现金对权益比率为0.13,2020年12月31日为0.11[81]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行使的可换股债券为5.021亿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4.854亿元人民币[81]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6%,2020年12月31日为27%[97][9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约2793名,2020年约3352名[97][9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员工成本总额约为2.17944亿元人民币[97][9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账面价值为2270万元人民币的楼宇抵押作借款抵押品,2020年12月31日为2360万元人民币[86][92] - 2021年公司无价值占总资产5%或以上的重大投资[84][8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重大收购、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资公司[84][90]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1年末期股息,2020年亦无[76][78] - 公司根据企业管治守则采纳股息政策,可不时宣派股息,但不得超过董事会建议金额[180] - 董事会将不时审阅股息政策,并可酌情更新、修订及/或修改[182] 企业管治与合规 - 公司遵守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生效的企业管治守则所载守则条文[102][103] - 全体董事确认于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遵守标准守则规定[10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其中一名为董事会主席)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一以上[107] - 每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的委聘书[109][111] - 所有董事至少每三年须在股东大会上轮值退任及重选一次[11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召开四次全体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115] - 董事会主席负责草拟及审批每次董事会会议议程,常务会议提前14天发通知,议程及文件提前至少3天发送[115] - 董事每三年最少轮值退任一次并于股东大会上膺选连任[114] - 新委任董事获全面、正规及切合个人需要的入职指引,公司承担董事持续专业发展费用[116][117] - 全体董事承诺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有关董事培训条文,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并提供培训记录[119] - 审核委员会于2011年成立,现成员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架构及成员符合上市规则规定[121][123] - 审核委员会职权范围于2012年3月采纳,2019年1月修订生效并刊于公司网页[122][123] - 审核委员会定期开会审查集团财务报告等信息、内部控制系统等,保持对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审查[126] - 报告期内召开三次审核委员会会议,讨论多项事宜,包括审查报告、讨论审计计划等[127] - 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在外部审计师的选择、委任等方面无分歧[127] - 回顾年度内审核委员会召开三次会议,讨论2020年年报、2021年中期报告、2021年年报审计计划等事项[128] - 薪酬委员会于2011年成立,2021年召开两次会议,就执行董事薪酬政策等提建议[133][134] - 2021年薪酬1 - 100万港元的高级管理层成员有4人,超100万港元的有3人;2020年对应分别为5人和4人[13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外聘核数师审计服务费用为2300千人民币,非审计服务费用为324千人民币,总计2624千人民币[142] - 提名委员会根据上市规则成立,职权范围于2012年3月采纳、2013年8月修订[146][147] - 提名委员会成员包括一名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宪文于2021年4月27日辞任[149] - 提名委员会于2021年举行两次会议,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及组成等,批准委任新独立非执行董事罗维仁先生[162][16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继续监察董事会组成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订立可计量目标并监察进度[164][165] - 董事会负责执行CG守则相关职能,已审查公司企业管治政策等多方面内容[168] - 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旨在协助识别和管理风险,保障资产等,但只能提供合理保证而非绝对保证[167] - 董事会对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负总责,已将系统实施和审查工作委托给执行管理层[168] - 公司秘书苏伟贤在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及知识更新[180]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守则相关职能,已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内容[170] - 董事会全面负责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并检讨其有效性,已指派执行管理层实行相关系统及检讨功能[170] - 集团已设立内部审核职能协助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成效,将风险管理融入核心业务实践[173][175] - 董事会透过审核委员会对集团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进行年度检讨,认为系统有效充分[174][176] - 集团制定内幕消息政策,设立通报机制处理内部举报,重大缺陷或举报将汇报至审核委员会[174][177] - 董事负责编制各财务期间账目,在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