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福控股(01488)
icon
搜索文档
百福控股(0148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6:38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Stock Code 股份代號:1488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BEST FOOD HOLDING COM PANY LIMITED 百福控股有限公司 2024 ANNUAL REPO RT 年報 BEST FOOD HOLDING COMPANY LIMITED 百福控股有限公司 Suite 11, 70/F, Two 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 No. 8 Finance Street, Central, Hong Kong 香港中環金融街8號國際金融中心二期70樓11室 電話 Tel : +852 3961 9700 傳真 Fax : +852 3961 9799 Annual Report 年報 CONTENTS 目錄 Corporate Information 公司資料 02 Chairman's Statement 主席報告 04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06 Corpora ...
百福控股(0148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2:1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系统销售总额为35.26亿元,同比增长6.1%;2024年12月31日门店数达1171家,较2023年净新开门店超110家;2024年度财务报表口径收入为47.42亿元,同比下降22.3%[5] - 2024年公司收入47.42亿元,2023年为61.06亿元,下降22.3%;餐厅经营收入2024年为21.32亿元,2023年为32.13亿元,下降33.6%;外卖业务收入2024年为16.86亿元,2023年为21.34亿元,下降21.0%[9] - 2024年年内亏损2.57851亿元,2023年为1.62695亿元;2024年归属公司权益持有人每股亏损15.32分,2023年为9.61分[3] - 2024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4.74209亿元,2023年为6.10619亿元[37]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2.65765亿元,2023年为1.58168亿元[37] - 2024年公司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人民币2.65634亿元,2023年为1.65175亿元[38] - 2024年末资产总额80.17亿元,较2023年末的110.84亿元下降27.67%[39] - 2024年末负债总额102.19亿元,较2023年末的106.16亿元下降3.74%[40] - 2024年末归属公司权益持有人权益为 - 24.96亿元,2023年末为 - 17万元[40]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64.89亿元,较2023年末的90.68亿元下降28.44%[39] - 2024年末流动资产15.27亿元,较2023年末的20.16亿元下降24.27%[39] - 2024年末流动负债89.77亿元,较2023年末的29.80亿元增长201.24%[40] - 2024年末非流动负债12.42亿元,较2023年末的76.36亿元下降83.73%[40] - 截至2024年末,流动负债超流动资产7.45亿元,流动负债净额增加6.49亿元[46]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收入474,209千人民币,2023年为610,619千人民币[54] - 2024年其他收入21,307千人民币,2023年为30,012千人民币[55] - 2024年其他开支总额51,479千人民币,2023年为59,049千人民币[56] - 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2,964千人民币,2023年为1,713千人民币[57] - 2024年所得税(抵免)/费用为 - 7,914千人民币,2023年为4,527千人民币[59] - 2024年折旧及摊销总额72,467千人民币,2023年为93,216千人民币;2024年物业租金及其他相关开支总额14,682千人民币,2023年为18,286千人民币[64]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5.32)分人民币,2023年为(9.61)分人民币;2024年每股稀释亏损为(15.32)分人民币,2023年为(9.61)分人民币[64] - 计算2024和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时,归属公司权益持有人亏损分别为(241,826)千人民币和(151,657)千人民币,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578,664千股[66] - 2024年末集团赤字总额为2.202亿元人民币,2023年末权益总额为4680万元人民币[97] - 2024年末集团流动资产为1.527亿元人民币,2023年末为2.016亿元人民币;流动负债2024年末为8.977亿元人民币,2023年末为2.98亿元人民币[97] - 2024年末集团流动比率为0.17,2023年末为0.68[97] - 2024年末集团净现金对权益比率为 - 0.002,2023年末为0.53[9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152%,2023年12月31日为92%[10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遇见小面”门店数超300家,利润规模创新高;“煲仔皇”门店数突破200家,在华东区域门店密度大并拓展新兴市场[7] - 截至2024年,遇见小面全国门店数超300家,天水来全国门店数超200家[101] 费用及成本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可换股债券利息为3981.1万元,2023年为3781.5万元;无形资产减值2024年为9352.8万元,2023年为9529.9万元;联营公司投资减值2024年为7138.5万元,2023年为193.7万元;无形资产减值之税务影响2024年为2338.2万元,2023年为2382.5万元[3] - 2024年制成品所用原材料及存货变动为1.993亿元,2023年为2.327亿元,下降14.4%;2023年占收入百分比为38.1%,2024年为42.0%[10] - 2024年在线平台服务费及配送费为3360万元,2023年为3920万元,下降14.3%;2023年占外卖业务收入百分比为18.4%,2024年为19.9%[11] - 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为1.441亿元,2023年为1.746亿元,下降17.5%;2023年占收入百分比为28.6%,2024年为30.4%[12] - 2024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5570万元,2023年为7060万元,下降21.1%;2023年占收入百分比为11.6%,2024年为11.7%[13] - 2024年其他资产折旧及摊销为1680万元,2023年为2260万元,下降25.7%;2023年占收入百分比为3.7%,2024年为3.5%[14] - 物业租金及其他相关开支从2023年的1830万元降至2024年的1470万元,下降19.7%,占收入百分比从3.0%升至3.1%[15] - 其他开支从2023年的5900万元降至2024年的5150万元,下降12.7%,占收入百分比从9.7%升至10.9%[16] - 财务费用净额从2023年的4720万元升至2024年的4750万元,上升0.6%[17] 资产及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使用权资产从2023年的1.49亿元降至2024年的9530万元[23] - 对联营公司投资总额从2023年的2.298亿元降至2024年的1.538亿元,下降33.1%[24] - 商标账面价值从2023年的3.73亿元降至2024年的2.795亿元,下降25.1%[26] - 存货在2023年和2024年末分别为人民币2340万元和2330万元,存货周转天数从37天升至43天[30] - 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从2023年末的人民币8010万元降至2024年末的6230万元,下降22.2%[31] - 应付贸易及其他款项从2023年末的人民币1.438亿元降至2024年末的1.163亿元,应付贸易款项周转天数从81天降至79天[32] - 截至2024年末借款为人民币2090万元,2023年末为1100万元[33] - 截至2024年末可换股债券及相关利息总额为人民币6.478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5340万元[34] - 截至2024年末租赁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038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32.9%[35] - 2024年商誉为45,495千人民币,电脑软件为1,696千人民币,商标为279,500千人民币,合计326,691千人民币;2023年合计为420,946千人民币[68] - 2024年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总额9.474亿元,净额6.2321亿元,即期部分5.3209亿元,2023年分别为11.013亿元、8.007亿元和6.7916亿元[73] - 2024年应付贸易及其他款项总额11.6282亿元,2023年为14.3789亿元[78] - 2024年借款总额2.086亿元,2023年为1.1亿元[79] - 2024年借款加权平均年利率为5.16%,2023年为3.06%[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可换股债券流动部分为6.4778亿元,2023年为1660.2万元[81] - 2024年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为64.78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59.44亿元人民币;权益部分两年均为1.04294亿元人民币[90] - 2024年末集团未偿还借款为2090万元人民币,2023年末为1100万元人民币[98] - 2024年末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30万元人民币,2023年末为3560万元人民币[98] 准则相关情况 - 2024年1月1日起年报期内公司首次应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预计对当期或未来期间无重大影响[48] - 某些新或经修订会计准则2024年12月31日报告期非强制适用,公司未提前采用[49] - 2025 - 2027年多项准则将生效,除2027年1月1日起采用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外,预计无重大影响[50] 税务相关情况 - 香港符合利得税两级制的集团实体首2百万港元溢利按8.25%征税,超2百万港元按16.5%征税,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61][62] - 2024和2023年,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奇昕控股有限公司自中国子公司或联营公司收取股息,课税收入按10%税率缴纳预提税[63] 资产减值测试情况 - 电脑软件预计可使用年期5年内直线法摊销,商标具有无限可使用年期,不摊销但进行年度减值测试[69] - 商誉及具有无限可使用年期的商标分配至和合谷集团及新辣道集团,2024年12月31日进行减值检讨[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和合谷集团使用价值约为291百万元人民币,较账面价值高出6.7%;2023年使用价值为358百万元人民币,较账面价值高出13.8%[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和合谷集团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约为281百万元人民币,较账面价值高出9.5%[71] - 因两种评估方法结果均高于账面价值,管理认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和合谷集团商誉及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需计提减值[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新辣道集团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为2500万元,较账面价值低78.9%,2023年分别为1.16亿元和45.1%[72] - 2024年新辣道集团计提减值损失9350万元,2023年为9530万元[72] - 2024年联营公司投资减值准备计提7140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193.7万元人民币[92] 可换股债券相关情况 - 公司须按年利率3%支付可换股债券利息[82] - 可换股债券初步转换价为每股1.18港元,可予调整[83] - 可换股债券到期日延长至2025年11月23日[85] 其他事项 - 2018年收购新辣道集团,确认商誉约5.35亿元,收购可识别无形资产(商标)约4亿元[26] - 2024年度商标减值亏损为人民币9350万元[29] - 母公司同意将可转换债券到期日延至2027年11月23日,展期前不要求赎回[47] - 关联方确认有意为集团持续运营提供财务支援,使其能在2025年3月起12个月内偿债[47]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因资源集中未呈列经营分部资料[53] - 2024年及2023年均无重大收购、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资公司事项[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未订立远期合约对冲外汇风险,2023年也无[10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约1582名,2023年约1779名[10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持有库存股[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112]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13]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年度业绩[114]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度报告将适时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发[115]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有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6]
百福控股(0148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6 16:41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系统销售总额为人民币17.15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0%[12]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控股品牌系统销售总额为人民币3.25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1%[12]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财务报表收入为人民币2.44亿元,同比2023年同期下降20.1%[12] - 集团及联营公司系统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15.64亿元升至2024年同期的17.15亿元,增长10%[16][18] - 集团控股品牌餐厅系统销售额从2023年上半年的3.67亿元降至2024年同期的3.25亿元,降低11%[16][18] - 集团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3.052亿元降至2024年同期的2.44亿元,降低20.1%[16][18] - 餐厅经营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1.688亿元降至2024年同期的1.162亿元,降低31.2%[16][18] - 外卖业务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1.045亿元降至2024年同期的0.849亿元,降低18.8%[16][18] - 销售食材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0.32亿元升至2024年同期的0.429亿元,上升34.1%[16][18] - 制成品所用原材料及存货变动从2023年上半年的1.134亿元降至2024年同期的0.998亿元,降低12.0%[17] - 制成品所用原材料及存货变动占收入百分比从2023年上半年的37.2%升至2024年同期的40.9%[17] - 线上平台服务费及配送费从2023年上半年的0.18亿元降至2024年同期的0.161亿元,降低10.6%[17]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8660万元降至2024年同期的7620万元,降低12.0%,占收入百分比从28.4%升至31.2%[20] - 使用权资产折旧从2023年上半年的3580万元降至2024年同期的3040万元,降低15.1%,占收入百分比从11.7%升至12.5%[20] - 其他资产折旧及摊销从2023年上半年的1110万元降至2024年同期的890万元,降低19.8%,占收入百分比稳定在3.6%[20] - 物业租金及其他相关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950万元降至2024年同期的820万元,降低13.7%,占收入百分比从3.1%升至3.4%[20] - 其他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2480万元降至2024年同期的2250万元,降低9.3%,占收入百分比从8.1%升至9.2%[20] - 2024年上半年应占联营公司亏损580万元,2023年同期溢利420万元[21]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净额分别为2390万元和2310万元[21]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50万元,2023年同期为40万元[21] - 2024年上半年集团亏损4660万元,2023年同期亏损570万元[21]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经调整亏损/溢利分别为 - 2670万元和1266.8万元[23] - 使用權資產從2023年12月31日的1.49億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1.252億元[26][31] - 存貨從2023年12月31日的2340萬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2320萬元,周轉天數從37天升至42天[27][32] - 應收貿易及其他款項從2023年12月31日的8010萬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6670萬元,其他應收款項從6970萬元降至5550萬元[28][33] - 應付貿易及其他款項從2023年12月31日的1.438億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1.27億元,貿易應付款項從4880萬元降至4220萬元,周轉天數從81天升至83天[29][34] - 銀行借款從2023年12月31日的1100萬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1260萬元[30][35] - 可換股債券及相關利息從2023年12月31日的5.944億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6.186億元,增長2420萬元[36] - 租賃負債從2023年12月31日的1.547億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1.317億元,下降14.9%[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东赤字总额为430万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为4680万元人民币[3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699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016亿元人民币;流动负债为2.843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98亿元人民币;流动比率为0.60,2023年12月31日为0.68[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偿还银行借款为1260万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100万元人民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260万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3560万元人民币;净现金对权益比率为 - 4.64,2023年12月31日为0.53[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尚未行使的可换股债券为6.186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5.944亿元人民币[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101%,2023年12月31日为92%[40][4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24.3952亿元,2023年同期为30.5248亿元[8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1.029亿元,2023年同期为1.2716亿元[8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4.6119亿元,2023年同期为0.5298亿元[82]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支出为45万元,2023年同期为39.4万元[8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4.6569亿元,2023年同期为0.5692亿元[8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为4.5124亿元,非控股权益为0.1445亿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0.8559亿元和0.2867亿元[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49,764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5,100千人民币[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873,803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906,779千人民币[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69,853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01,582千人民币[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043,656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108,361千人民币[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284,339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97,982千人民币[8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763,624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763,626千人民币[8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1,047,963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061,608千人民币[8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之权益为 - 50,053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 - 17千人民币[8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控股权益为45,746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46,770千人民币[8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赤字)╱权益总额为 - 4,307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46,753千人民币[88] - 2023年1月1日股本为133,023千人民币,股份溢价为693,388千人民币[89]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8,559千人民币[89] - 2024年1月1日期内亏损45,124千人民币[89]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为15,558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7,801千人民币[90] - 2024年上半年已付利息150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65千人民币[9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4,641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7,600千人民币[90] - 2024年上半年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6,845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401千人民币[90] - 2024年上半年赎回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所得款项为59,988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9,799千人民币[90]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059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1,729千人民币[90] - 2024年6月30日股本为133,023千人民币,股份溢价为691,813千人民币[8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偿还借款1.1亿元,2023年同期为1.482亿元[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借款所得款项1.26亿元,2023年同期为1.2亿元[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支付租赁负债2.4058亿元,2023年同期为5.424亿元[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少数股东出资款279万元,2023年同期无[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向一间附属公司的非控股股东派付股息1575万元,2023年同期无[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3754亿元,2023年同期为5.706亿元[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3054万元,2023年同期增加2269万元[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超过其流动资产1.11486亿元[92] - 2024年上半年餐厅经营收入116,163千人民币,外卖业务收入84,865千人民币,销售食材收入42,924千人民币,总计243,952千人民币;2023年上半年餐厅经营收入168,760千人民币,外卖业务收入104,458千人民币,销售食材收入32,030千人民币,总计305,248千人民币[113] - 2024年其他收入中特许经营收入7,703千人民币,政府补助220千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收入79千人民币,管理服务收入1,733千人民币,贷款利息收入159千人民币,其他396千人民币,总计10,290千人民币;2023年其他收入总计12,716千人民币[117] - 2024年其他开支中日常维护开支7,419千人民币,广告及营销开支2,952千人民币,业务开发开支3,940千人民币,专业服务费用2,427千人民币,审计服务900千人民币,其他开支4,826千人民币,其他开支总额22,464千人民币;2023年其他开支总额24,820千人民币[120]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5.8万元,2023年同期为5.3万元[122] - 2024年上半年可换股债券利息为1986.9万元,2023年同期为1836万元[122]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净额为2394.5万元,2023年同期为2305.8万元[122] - 2024年上半年即期所得税为5万元,2023年同期为0;递延税项为40万元,2023年同期为39.4万元[125] - 2024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总额为3931.3万元,2023年同期为4686.2万元[133] - 2024年上半年物业租金及其他租赁相关开支总额为818.1万元,2023年同期为954.2万元[133] - 2024年上半年审计服务核数师酬金为90万元,2023年同期为100万元[133]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按归属公司权益持有人亏损4512.4万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5.78664亿股计算,2023年同期亏损为855.9万元[134] - 2024年上半年联营公司应占期内亏损5,793千人民币,而2023年同期为溢利4,195千人民币[143] - 2024年上半年货币换算差额为1,758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9,
百福控股(0148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8:34
公司整体销售数据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系统销售总额为17.15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0%[3][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控股品牌餐厅系统销售总额为3.25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1%[3][5] 公司收入数据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2.44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20.1%[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收入为243,952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05,248千人民币下降约20.08%[27]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来自客户合约收入分别为243,952千人民币和305,248千人民币[37]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餐厅经营收入为1.162亿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31.2%[5] - 2024年上半年外卖业务收入为8490万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18.8%[5] - 2024年上半年销售食材收入为4290万元,较2023年同期上升34.1%[5] 成本及费用数据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制成品所用原材料及存货变动为9980万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12.0%[6] - 2024年上半年线上平台服务费及配送费为1610万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10.6%[7] - 2024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为7620万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12.0%[8]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040万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15.1%[9] - 其他资产折旧及摊销从2023年同期的1110万元降至2024年同期的890万元,降低19.8%,占收入百分比持平于3.6%[10] - 物业租金及其他相关开支从2023年同期的950万元降至2024年同期的820万元,降低13.7%,占收入百分比从3.1%升至3.4%[11] - 其他开支从2023年同期的2480万元降至2024年同期的2250万元,降低9.3%,占收入百分比从8.1%升至9.2%[12]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其他收入分别为10,290千人民币和12,716千人民币[38]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其他开支总额分别为22,464千人民币和24,820千人民币[39]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物业租金及其他相关开支总额分别为8,181千人民币和9,542千人民币[45]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折旧及摊销总额分别为39,313千人民币和46,862千人民币[46] - 2024年上半年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利息开支1986.9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1836万元人民币[55] - 2024年上半年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汇兑差额433.8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1841.6万元人民币[55] 联营公司及财务费用、所得税数据变化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应占联营公司亏损580万元,2023年同期溢利420万元[1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40万元,2024年同期所得税费用50万元[15] - 公司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净额分别为2390万元和2310万元[14]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所得税费用分别为450千人民币和394千人民币[41] 公司亏损数据变化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亏损570万元,2024年上半年亏损4660万元[16] - 期内亏损为46,569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为5,692千人民币,亏损幅度大幅增加[27] - 2024年上半年归属公司权益持有人期内亏损4512.4万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855.9万元人民币,每股基本亏损按15.78664亿股计算[48] 资产数据变化 - 使用权资产从2023年末的1.496亿元降至2024年6月末的1.252亿元[19] - 存货从2023年末的2340万元降至2024年6月末的2320万元,周转天数从37天升至42天[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873,803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906,779千人民币有所下降[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69,853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1,582千人民币有所减少[29]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总额9.682亿元人民币,净额6.6725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总额11.013亿元人民币,净额8.007亿元人民币[49]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6个月以内为1.1303亿元人民币,6个月至1年为875万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9652万元人民币和1675万元人民币[5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为1.699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2.016亿元人民币)[57] 负债数据变化 - 租赁负债从2023年末的1.547亿元降至2024年6月末的1.317亿元,下降14.9%[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284,339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7,982千人民币略有下降[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763,624千人民币,与2023年12月31日的763,626千人民币基本持平[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1,047,963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61,608千人民币略有下降[30]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4.2246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4.8817亿元人民币[51] - 2024年6月30日借款即期有担保银行借款2600万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000万元人民币;无抵押及无担保银行借款均为1亿元人民币[51] - 2024年6月30日可换股债券流动部分一年内到期应付利息1.6721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6602亿元人民币;非流动部分2024年6月30日为6.01876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5.77788亿元人民币[54]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6个月以内为3.9115亿元人民币,6个月以上为3131万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4.2961亿元人民币和5856万元人民币[5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为2.843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2.98亿元人民币)[5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银行借款为1260万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1100万元人民币)[5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尚未行使的可换股债券为6.186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5.944亿元人民币)[57] 每股亏损及股息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归属公司权益持有人之每股亏损基本和稀释均为2.86分人民币,去年同期为0.54分人民币[28] - 公司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股息[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不宣派中期股息(2023年:零)[57] 税率相关信息 - 香港符合利得税两级制的集团实体首2百万港元溢利按8.25%征税,超过部分按16.5%征税,不符合要求的按16.5%征税[43] - 中国附属公司税率自2008年1月1日起为25%[44] 准则应用相关 - 公司自2024年1月1日开始首次应用多项经修改的准则,包括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改)等[32] - 某些已颁布会计准则自2024年1月1日起报告期不强制采纳,预计对集团无重大影响[34] 其他综合信息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无价值占资产总额5%或以上的重大投资[60] - 2024年6月30日后至业绩公告日期无影响集团重大事项,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未经审核但经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5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赤字总额为430万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4680万元人民币)[5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0.60(2023年12月31日:0.68)[5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净现金对权益比率为–4.64(2023年12月31日:0.53)[5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101%(2023年12月31日:92%)[6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员工约1618名(2023年12月31日:约1779名)[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库存股[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遵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份生效守则条文[66]
百福控股(0148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6:30
餐饮行业发展 - 2023年餐饮行业竞争更加激烈,消费复苏[7] - 集团持续坚持投资加运营赋能的发展模式,特许经营和数字化用户运营取得积极效果[9] - 集团将继续发展特许加盟业务,推广成熟品牌到不同地区[10] - 集团将加强数字化运营,充分利用数字系统进行深度用户运营[11] - 集团对中国餐饮市场长期潜力和发展机遇充满信心,致力于成为数字化运营为核心的多品牌餐饮平台企业[12] 财务表现 - 2023年,本集团总系统销售额达到3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4%[20] - 2023年,本集团收入为6.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20] - 2023年,本集团门店数量达到1060家,新增直营和特许经营门店超过180家[20] - 2023年,本集团收入中餐厅经营收入增长13.7%,外卖业务收入增长2.6%[39] - 2023年,本集团原材料使用和成品存货增加11.8%,占收入比例为38.1%[40]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总权益为4680万元人民币,流动资产为20160万元人民币,流动负债为29800万元人民币,流动比率为0.68[83] - 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未偿还借款为11.0百万人民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5.6百万人民币,净现金对权益比率为0.53[84] - 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尚未行使的可换股债券为594.4百万人民币[8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短期借款为1100万元人民币[77] - 2023年12月31日,可转换债券及相关利息总额为59440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4600万元人民币[79] 风险管理与企业治理 - 公司致力于保持高水准的企业治理,认为健全和合理的企业治理实践对于集团的增长和股东利益至关重要[108] - 董事会认为公司已遵守了整个2023年截至12月31日的企业治理守则第二部分的规定[110] - 公司已建立机制确保董事会能获得独立观点和意见,董事会应始终由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以行使独立判断[119] - 董事会主席负责与所有董事商议制定每次董事会会议议程[138] - 公司已制定内幕消息政策,并定期提醒董事和员工遵守所有内幕消息政策[199]
百福控股(0148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22:14
公司业绩 - 2023年度百福控股有限公司收入为人民币611百万元,同比2022年上升13.6%[4] - 2023年度百福控股有限公司系统销售总额为人民币3,750百万元,对比2022年同期增长40.4%[4] - 2023年度百福控股有限公司收入主要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管控措施取消,餐厅客流量增加[11] - 新辣道集团2023年12月31日进行减值检讨,考虑了资本市场中可比公司情况和市场统计数据,预测收入增长率下降[30][31] - 新辣道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计综合业绩显示收入为610,619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增长[39] - 特许经营收入在2023年达到13,724千人民币,较2022年的4,905千人民币有显著增长[58] - 理财产品投资收入中,已变现收益为525,000元人民币,未变现收益为580,000元人民币[59] - 日常维护开支在2023年达到15,950千人民币,较2022年的14,454千人民币有所增加[60] - 出售使用权资产收益为3,581千人民币,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为(3,200)千人民币[61] - 2024年餐饮行业竞争激烈,特许经营业务规模将增长,公司将持续发展核心能力以实现价值创造[38] - 新辣道集团2023年12月31日的毛利率为60%,较2022年下降4%[94] 资产负债 - 使用权资产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49.0百万元,2022年为188.4百万元[24] - 联营公司投资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29.8百万元,2022年为249.1百万元,下降了7.7%[25] - 商标账面净值从2022年12月31日的468.3百万元下降到2023年12月31日的373.0百万元,下降了20.3%[26] - 存货从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4.2百万元下降至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3.4百万元,存货周转天数从52天下降至37天[32] - 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90.3百万元下降至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80.1百万元,下降11.4%[33] - 应付贸易及其他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68.0百万元下降至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43.8百万元,應付貿易款項周轉天數从99天下降至81天[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新辣道集团的短期借款为人民币11.0百万元[35] - 可换股债券及相关利息总额为人民币594.4百万元,增加46.0百万元[36] - 租赁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54.7百万元,下降29.1%[37]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在2023年达到21,220千人民币,较2022年的26,138千人民币有所减少[65] - 本集团未偿还借款为11.0百万人民币,净现金对权益比率为0.53[119] - 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尚未行使的可换股债券为594.4百万人民币[120] - 资产负债比率在2023年12月31日为92%[129] 财务状况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151.7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156.2百万元[21] - 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计量年内经调整亏损为53.4百万元,2022年为102.9百万元[22] - 公司首次应用新订及经修订準則,对上个期间金額无影响[52] - 公司未採納的新订和經修改的準則不会对本集团及未来交易产生重大影响[53] - 公司已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治理守则[134] - 公司已发布2023年12月31日截至年度的核审财务报表[137] - 公司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8]
百福控股(0148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6 17:21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2023年上半年餐厅经营收入168,760千元,外卖业务收入104,458千元,销售食材收入32,030千元,总计305,248千元;2022年上半年对应收入分别为158,979千元、89,113千元、20,012千元,总计268,104千元[2] - 餐厅经营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1.59亿人民币上升至2023年同期的1.688亿人民币,上升6.2%[122][148] - 外卖业务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0.891亿人民币上升至2023年同期的1.045亿人民币,上升17.3%[122][148] - 公司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2.681亿人民币上升至2023年同期的3.052亿人民币,上升13.8%[122][141][14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3.05亿元,同比2022年上升13.8%[10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系统销售总额为人民币17.7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44%[104]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总系统销售额达17.7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增长44%[141] 税收政策 - 开曼群岛符合利得税两级制的集团实体首2百万港元溢利按8.25%征税,超过部分按16.5%征税;不符合要求的按统一税率16.5%征税[8] - 中国附属公司税率自2008年1月1日起为25%[70] 股息分配 - 公司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股息[11] 衍生金融工具情况 - 衍生金融工具初始公允价值46,631,000元,确认为股东视为出资并计入股东权益特别储备,后续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认沽期权于2022年5月28日到期未行使,该工具到期时终止确认[20] 应收款项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13,667千元,其他应收款项91,531千元,总计105,198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款项分别为13,737千元、89,743千元,总计103,480千元[22]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净额91,92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90,337千元[22] - 有关部分出售联营公司投资之应收代价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均为36,496千元[26] - 应收关联方款项2023年6月30日为17,39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450千元[26] - 应收第三方贷款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均为6,413千元,年利率7%,已计提预期信用损失拨备6,413,000元[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为13,66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737千元人民币下降0.51%[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联营公司某些股东贷款为6,600,000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6,413,000元人民币增长2.92%,年利率7%,已计提预期信用损失准备6,413,000元人民币[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为9190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9030万元,其中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为7700万元和7860万元[197] 应付款项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为50,94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53,855千元人民币下降5.4%[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预提费用为109,976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4,125千元人民币下降3.63%[31][44] - 应付贸易及其他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1.68亿元下降到2023年6月30日的1.609亿元,贸易应付款项从5390万元下降到5090万元,周转天数从99天下降到84天[197] 员工福利开支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工资、薪金及其他雇员福利为27,673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3,165千元人民币增长19.46%[31]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0.856亿人民币上升到2023年同期的0.866亿人民币,上升1.2%,占收入百分比从31.9%降至28.4%[123][151] 银行借款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款为2,00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00千元人民币增长100%,借款利率从4.01%降至3.50%[32][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12个月或以下到期的银行借款为12,00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820千元人民币下降19.03%[46] - 无抵押及无担保银行借款为10,000(未提及单位)[85] - 2023年6月30日未偿还银行借款为1200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80万元[1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1200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80万元[197] 可换股债券情况 - 公司发行的可换股债券2022年到期利息约73,402,000港元,支付日期延至2025年11月23日[50][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为585,166千元人民币,权益部分为104,294千元人民币,合计689,460千元人民币[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可转换债券的即期部分为1689.1万元人民币,年利率3%[93] - 2023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可换股债券为5.85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5.484亿元[1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可换股债券及相关利息总额为5.85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484亿元增长3680万元[197] 信用期情况 - 贸易采购平均信用期为30至180天[43] - 应付贸易及其他款项贸易购货平均赊账期为30至180天[84] 股权相关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3年6月30日,普通股数目为1,578,664,000股,金额分别为157,866千港元和133,023千人民币[56]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购股权1月1日和6月30日数目均为23,680千份,平均行使价均为1.08港元[58] - 2023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加权平均余下合约年期为3.5年,2022年12月31日为4年[59]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股份奖励计划1月1日和6月30日奖励股份数目均为35,520千份,平均行使价均为0.54港元[61] - 2019 - 2024、2020 - 2025、2021 - 2026、2022 - 2027、2023 - 2028行权期,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购股权数目均为4,736千份,行使价均为1.08港元[67] 利息开支情况 - 2023年利息开支为18,360,000元人民币,2022年为15,904,000元人民币[62] 预期信用损失拨备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1月1日期初预期信用损失拨备分别为361千人民币和406千人民币[83] 折旧与摊销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5,784千元,2022年同期为48,277千元[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0,357千元,2022年同期为12,757千元[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无形资产摊销为721千元,2022年同期为737千元[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折旧及摊销总额为46,862千元,2022年同期为61,771千元[86] - 使用权利资产折旧从2022年上半年的0.483亿人民币减少到2023年同期的0.358亿人民币,降低25.9%,占收入百分比从18.0%降至11.7%[128][152] - 其他资产折旧及摊销从2022年上半年的1350万元降至2023年同期的1110万元,降低17.8%,占收入百分比从5.0%降至3.6%[153][157] 其他开支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租金及其他租赁相关开支总额为9,542千元,2022年同期为9,073千元[86] - 物业租金及其他相关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910万元升至2023年同期的950万元,上升4.4%,占收入百分比从3.4%降至3.1%[154][185] - 其他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2370万元升至2023年同期的2480万元,上升4.6%,占收入百分比从8.8%降至8.1%[155] 审计服务酬金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核数师审计服务酬金为1,000千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86] 公司业务品牌情况 - 公司运营及投资十余个食品与饮料行业品牌[114][140] 门店数量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及联营公司旗下所有品牌门店数达967家,较2022年12月31日净新开近100家[10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及联营公司所有品牌门店数为967家,较2022年12月31日净增近100家[141] 成本变动情况 - 制成品所用原材料及存货变动从2022年上半年的1.106亿人民币上升至2023年同期的1.134亿人民币,上升2.5%,占收入百分比从41.3%降至37.2%[122][149] - 线上平台服务费及配送费从2022年上半年的0.175亿人民币上升到2023年同期的0.18亿人民币,上升2.9%[122][150] 联营公司溢利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应占联营公司溢利为420万元,2022年同期亏损为1410万元[159][183] 公司亏损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570万元,2022年同期亏损1.073亿元[161][163] 财务费用净额情况 - 2022和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净额分别为2300万元和2310万元[162][188] 所得税情况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20万元,2023年同期所得税费用为40万元[163] 股东权益情况 - 2023年6月30日股东权益总额为1.963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06亿元[178] 租赁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租赁负债总额1.60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82亿元下降26.3%[197] 存货情况 - 存货从2022年12月31日的2420万元上升到2023年6月30日的2580万元,存货周转天数从52天下降至40天[194][196] 市场与战略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消费市场部分恢复,行业竞争加剧,但餐饮行业长期增长潜力未变[198][200] - 公司将贯彻战略部署,发展核心能力实现价值创造,包括拓展加盟网络和提升数字化开发及营运能力[198][200] 财务计量说明 - 未经审核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计量有局限性,应作为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表现分析的补充[192][195]
百福控股(01488)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21:51
财务数据 - 2023年上半年系统销售总额为人民币1,770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44%[4] - 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305亿元,同比2022年上升13.8%[4] - 期内经调整溢利╱(亏损)为12,668千人民币,20122年为(67,724)千人民币[1] - 可换股债券利息为18,360千人民币,2022年为15,904千人民币[1] - 期内亏损为5,692千人民币,2022年为107,291千人民币[1] - 归属于本公司股东之每股亏损为0.54人民币,2022年为6.39人民币[1] - 本集团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305百万元,同比2022年上升13.8%[4] - 本集团及联营公司旗下所有品牌截至2023年6月30日门店数达到967家,相较于2022年12月31日净新开直营门店和特许经营门店近100家[4] - 本集团继续通过发展跨区域跨品牌的特许经营商以加速推动百福平台企业的规模拓展,如山东、江苏、浙江及福建等[5] - 百福集团2023年上半年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268.1百万元上升至305.2百万元,增长13.8%[8] - 餐厅经营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159.0百万元上升至168.8百万元,增长6.2%[8] - 外卖业务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89.1百万元上升至104.5百万元,增长17.3%[8] - 製成品之所用原材料及存貨变动从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110.6百万元上升至113.4百万元,增长2.5%[9] - 線上平台服務費及配送費从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17.5百万元上升至18.0百万元,增长2.9%[10] - 僱員福利開支从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85.6百万元上升至86.6百万元,增长1.2%[11] - 使用權資產折舊从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48.3百万元减少至35.8百万元,降低25.9%[12] - 其他資產折舊及攤銷从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13.5百万元减少至11.1百万元,降低17.8%[13] - 物業租金及其他相關開支从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9.1百万元上升至9.5百万元,增长4.4%[14] - 其他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3.7百万元上升至2023年同期的24.8百万元,上升了4.6%[15] - 應佔聯營公司溢利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人民币4.2百万元,2022年同期應佔聯營公司虧損为人民币14.1百万元[16] - 财务费用净额分别为2022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人民币23.0百万元和人民币23.1百万元[17] - 所得税抵免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为人民0.2百万元,2023年同期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0.4百万元[18] - 本集团于截至2022年6月30日录得期内亏损约为人民币107.3百万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录得亏损为人民币5.7百万元[19] - 期内经调整溢利╱(虧損)为并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所规定或列明的补充财务计量,按撇除可换股債券利息及衍生金融工具公允價值变动虧損后的期内亏损计算[20] - 该等未经审计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计量作为分析工具存在局限性,且应被视为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本公司财务表现分析的补充而非替代计量[21] - 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本集团就物业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确认使用权资产人民币149.6百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88.4百万元[23] - 存货从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4.2百万元上升到2023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5.8百万元,存货周转天数从52天下降至40天[24] - 應收貿易及其他款項保持相对稳定,截至2023年6月30日为人民币91.9百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90.3百万元[25] - 應付貿易及其他款項从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68.0百万元下降到2023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60.9百万元,周转天数从99天下降到84天[26] - 公司銀行借款截至2023年6月30日为人民币12.0百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4.8百万元[27] - 可換股債券及相關利息總額截至2023年6月30日为人民币585.2百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48.4百万元[28] - 租賃負債截至2023年6月30日为人民币160.9百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18.2百万元,下降26.3%[29] 业绩展望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结束,消费市场得到部分恢复,行业内竞争逐渐加剧,但长期来看餐饮业增长潜力仍无动摇,公司将持续发展核心能力以实现价值创造,回馈股东[30]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314,972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339,574千人民币有
百福控股(01488)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6 16:4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1488[1][11][12]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Cayman Islands的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 - 1111[5][8][12] - 公司总办事处位于香港中环金融街8号国际金融中心二期70楼11室[9][12] - 公司香港主要往来银行有花旗银行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内地主要往来银行有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0][12] - 公司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11][12] 公司经营环境与发展态势 - 2022年是疫情爆发第三年,餐饮行业压力为三年之最,公司及旗下企业经受严峻“压力测试”[15][17] - 公司旗下部分优秀品牌利用特殊时期优化门店模型、提升团队效能,实现逆市突破[15][17] - 2022年12月中国政府调整防疫政策后,公司旗下品牌转守为攻,快速恢复[15][17] - 董事会相信未来三年公司旗下若干品牌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为集团业绩提升贡献可观价值[22][23]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举措 - 公司坚守“科技赋能餐饮和食品,提供美好的一日三餐”使命,推进数字化驱动平台赋能能力建设并取得进展[20] - 2022年公司数字化多系统平台搭建稳步进行,开发和改进多个系统[25] - 2022年公司积极拓展特许经营网络,发展跨区域特许合作商[25] - 公司通过绩效评估体系搭建人才梯队,组织活动凝聚团队战斗力,设置“无上限”奖金鼓励创新[25] - 2022年公司打造品牌IP矩阵,开展社区营销、团餐和工作餐业务,拓展线上线下渠道[33] - 2022年集团组建特许经营拓展团队,与多家全国性商业地产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8] - 2022年集团数字化团队搭建若干系统,包括收银、点餐、会员管理等系统[41] - 2022年集团初步形成智能外卖系统和特许经营大数据系统[41] - 公司未来将发展并服务好特许经营商,提升数字化开发和营运能力,协助被投品牌企业增加价值[69][70] 公司业务线构成 - 公司主要经营“新辣道”鱼火锅和“和合谷”中式快餐两个品牌餐饮业务,还投资约十个联营公司品牌[30][31]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53750万元,同比2021年下降28.6%[32] - 2022年公司系统销售总额为人民币26.7亿元,同比2021年增加5.1%[32] - 集团收入从2021年的7.53亿元降至2022年的5.375亿元,下降28.6%[42][46] - 餐厅经营收入从2021年的5.009亿元降至2022年的2.825亿元,下降43.6%[42][46] - 外卖业务收入2021年为2.061亿元,2022年为2.079亿元,保持稳定[42][46] - 制成品所用原材料及存货变动从2021年的2.88亿元降至2022年的2.081亿元,下降27.7%[42][47] - 制成品所用原材料及存货变动占收入百分比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为38.2%和38.7%[42][47] - 线上平台服务费及配送费从2021年的3710万元增至2022年的3860万元,增长4.0%,占外卖业务收入百分比从18.0%升至18.6%[50]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1年的2.179亿元降至2022年的1.73亿元,下降20.6%,占收入百分比从28.9%升至32.2%[50] - 使用权资产折旧从2021年的1.034亿元降至2022年的8470万元,下降18.1%,占收入百分比从13.7%升至15.8%[50] - 其他资产折旧及摊销从2021年的4120万元降至2022年的2760万元,下降33.0%,占收入百分比从5.5%降至5.1%[50] - 物业租金及其他相关开支从2021年的3230万元降至2022年的1880万元,下降41.8%,占收入百分比从4.3%降至3.5%[51] - 其他开支从2021年的9580万元降至2022年的5510万元,下降42.5%,占收入百分比从12.7%降至10.3%[51] - 财务费用净额从2021年的4800万元增至2022年的5190万元,增长8.1%[51] - 所得税抵免从2021年的1380万元增至2022年的1550万元[51] - 公司2022年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1.562亿元,2021年为6.396亿元,亏损减少主要因2021年确认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减值亏损,2022年无此项亏损[53][55] - 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从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0020万元下降到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9030万元,下降9.9%[60] - 其他应收款项从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8470万元下降至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7700万元,下降9.1%[60] - 应付贸易及其他款项从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7880万元下降到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6800万元[60] - 应付贸易款项从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920万元下降到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390万元[60] - 应付贸易款项周转天数从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82天上升到2022年同期的99天[6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短期借款为人民币1480万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1500万元)[6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以集团固定资产担保的借款为人民币380万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500万元)[6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可换股债券及相关利息总额为人民币54840万元,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0210万元上升人民币4630万元[60] - 2022年年内亏损为人民币166708千元(2021年:人民币651837千元)[63] - 2022年年内经调整亏损为人民币102983千元(2021年:人民币5242千元)[6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确认使用权资产为人民币18840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7400万元[65] - 存货从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520万元下降到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420万元,存货周转天数从43天上升至52天[65] - 衍生金融工具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250万元,因相关认沽期权于2022年5月28日届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终止确认[6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总额为人民币21820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8410万元下降23.2%[67][68]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1年也未宣派[71][7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中港元为0、美元为1467千人民币、人民币为559千人民币;2021年分别为71千人民币、4685千人民币、7049千人民币[8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中美元为36496千人民币;2021年同样为36496千人民币[8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处于阶段2的其他应收款金额为0(2021年为580万人民币),处于阶段3的金额约为640万人民币(2021年为0)[94] - 2022年和2021年12月31日整体平均损失率分别为14.23%和6.81%[9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1年内到期负债为53855千人民币、1 - 2年为85238千人民币、2 - 5年为14992千人民币、超过5年为0;合计分别为323662千人民币、593113千人民币、110056千人民币、17301千人民币[98][99]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合计82,360千人民币,包括非上市投资2,000千人民币、非上市理财产品投资57,817千人民币、衍生金融工具22,543千人民币[105] - 2022年应收贸易款项预期信用损失拨备为177千人民币,2021年为101千人民币;2022年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用损失拨备为6,589千人民币,2021年为6,417千人民币;2022年金融资产预期信用损失拨备为6,766千人民币,2021年为6,518千人民币[11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72%,2021年为56%[123][124] - 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资产期初结余为2,000、57,817、22,543千人民币,添置202,521千人民币,赎回194,124千人民币,期末结余66,721千人民币[133] - 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资产期初结余为5,000、27,931、72,226千人民币,添置191,180千人民币,赎回161,362千人民币,期末结余为2,000、57,817、22,543千人民币[133] - 2022年出售使用权资产收益为2522千人民币,2021年为4892千人民币[146] - 2022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为2664千人民币,2021年为6269千人民币[146] - 2022年餐厅结业亏损净额为1528千人民币,2021年为2589千人民币[146] - 2022年净汇兑收益为309千人民币,2021年为1506千人民币[146] - 2022年其他开支为830千人民币,2021年为1196千人民币[146] - 2022年其他开支总计2191千人民币,2021年为3656千人民币[146] - 2022年理财产品投资收益中,实现收益为119.9万元(2021年为161.6万元),未实现收益为50.7万元(2021年为6.8万元)[167] 公司门店与会员数据 - 截至2022年末,公司及联营公司旗下所有品牌门店数达878家,净新开直营和特许经营门店超160家[3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煲仔皇在北京以外门店数已超70家[32] - 2022年公司会员数量从年初约1600万增加至约2300万[33] - 集团会员从年初约1600万上升至2300万[38] 公司投资情况 - 2022年集团完成两项天使轮投资,包括热卤品牌「召才凤爪」和小火锅「熊猫烫」[41] 公司收入确认政策 - 制成品销售在交付加盟商且无未履行义务时确认收入,加盟商无退货权,公司未为加盟商经营忠诚计划[77] - 特许经营收入按有关协议条款在期内按应计基准确认[77] - 管理服务费用收入在提供服务时随时间确认[77] - 金融资产利息收入按实际利率法计算,信用减值金融资产按账面价值减损失拨备后净额计算[77] 公司风险管理 - 公司业务主要以港元、美元和人民币开展,面临非此三种货币的外汇风险,2022年和2021年均未签订远期合约对冲外汇风险[86] - 公司面临市场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和现金流量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整体风险管理计划致力于降低财务表现的潜在不利影响[84] - 公司财务部根据董事会批准的政策执行风险管理,董事会提供整体风险管理书面原则和具体方面书面政策[84] 公司资本管理 - 公司管理资本目标是维持持续经营能力,为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创造利益,保持最佳资本结构以降低资金成本[100] 公司信息披露情况 - 2022年和2021年,公司无经营分部信息披露,因其资源整合且无独立经营分部财务信息可供审查[140] - 公司主要市场在中国,海外客户销售额对收入贡献不足10%,且无境外非流动资产,故未呈列地区资讯[141] - 集团海外客户销售额占收入比例不足10%,非流动资产均位于中国境内[165] 公司股东相关政策与活动 - 公司制定了股东沟通政策,通过及时发布业绩向股东提供信息,股东可通过公司网页获取额外资讯[180] - 公司股东大会为股东与董事会交流提供平台,2022年6月2日举行了股东大会,股东可与董事会主席交流意见[180]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对各重大独立事项单独提呈决议案,通函将包含投票表决程序[18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保留足够联络资料供股东咨询,公司通讯及时在网站发布[180] 公司组织章程情况 - 公司组织章程文件在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重大变动,2023年3月30日董事会建议修订章程,需经股东周年大会特别决议批准[181] 公司管理层信息 - 赵令欢60岁,2016年8月9日加入集团,现任公司执行董事兼主席、弘毅投资董事长等职[183] - 王小龙47岁,2016年8月9日加入集团,2019年8月26日起任公司行政总裁,2003年加入弘毅投资专注消费零售投资19年[185][186] - 景慎43岁,
百福控股(01488)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0 22:5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为5.375亿元,同比2021年的7.52959亿元下降28.6%;年内亏损1.66708亿元,2021年亏损6.51837亿元;归属公司权益持有人的年内亏损1.56242亿元,2021年亏损6.39639亿元;每股亏损9.9分,2021年每股亏损40.52分[3] - 集团收入从2021年的7.53亿人民币降至2022年的5.375亿人民币,下降28.6%[26] - 2022年收入537,510千元人民币(2021年:752,959千元),除税前亏损182,179千元人民币(2021年:665,685千元),年内亏损166,708千元人民币(2021年:651,837千元)[76] - 2022年所得税抵免15,471千元人民币(2021年:13,848千元),亏损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156,242千元人民币(2021年:639,639千元),非控股权益10,466千元人民币(2021年:12,198千元)[76] - 2022年每股亏损(稀释)为-9.90分人民币,2021年为-40.52分人民币[78] - 2022年负债总额为1,132,748,权益总额为210,608;2021年负债总额为1,164,885,权益总额为355,411[80] - 2022年末资产总额1343356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的1520296千元人民币下降11.63%[105] - 2022年末非流动资产1116864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的1229349千元人民币下降9.15%[105] - 2022年末流动资产226492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的290947千元人民币下降22.15%[105] - 2022年末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113082000元人民币[111] - 2022年集团收入537,510千元,2021年为752,959千元[136]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为(9.90)分人民币,2021年为(40.52)分人民币[130] - 2022年年内其他全面亏损(扣除税项)为-24,658千人民币,2021年为-857千人民币[90] - 2022年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91,366,2021年为-652,694[10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系统销售总额为26.7亿元,同比2021年增加5.1%;年末门店数达878家,净新开直营和特许经营门店超160家[21] - 2022年公司部分品牌实现系统收入和门店数增长及跨区域扩张突破,如“遇见小面”“煲仔皇”等[21] - 餐厅经营收入从2021年的5.009亿人民币降至2022年的2.825亿人民币,下降43.6%[26] - 外卖业务收入2021年为2.061亿人民币,2022年为2.079亿人民币,维持稳定[26] - 2022年特许经营收入4905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6182千元人民币下降20.66%[117] - 2022年理财产品投资收入1706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684千元人民币增长1.31%[117] - 2022年政府补助1645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4331千元人民币下降61.99%[117] - 2022年出售使用权资产收益2522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4892千元人民币下降48.45%[119] - 2022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2664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6269千元人民币亏损幅度收窄57.50%[119] 成本费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制成品所用原材料及存货变动从2021年的2.88亿元下降到2.081亿元,下降27.7%;其占收入百分比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为38.2%和38.7%[12] - 2022年公司线上平台服务费及配送费从2021年的3710万元上升到3860万元,上升4.0%;其占外卖业务收入百分比从2021年的18.0%上升至2022年的18.6%[14]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1年的2.179亿人民币降至2022年的1.73亿人民币,下降20.6%,占收入百分比从28.9%升至32.2%[29] - 使用权资产折旧从2021年的1.034亿人民币减至2022年的0.847亿人民币,下降18.1%,占收入百分比从13.7%升至15.8%[29] - 其他开支从2021年的0.958亿人民币降至2022年的0.551亿人民币,下降42.5%,占收入百分比从12.7%降至10.3%[31] - 财务费用净额从2021年的0.48亿人民币升至2022年的0.519亿人民币,上升8.1%[32] - 其他资产折旧及摊销从2021年的0.412亿人民币减至2022年的0.276亿人民币,下降33.0%,占收入百分比从5.5%减至5.1%[35] - 物业租金及其他相关开支从2021年的0.323亿人民币减至2022年的0.188亿人民币,下降41.8%,占收入百分比从4.3%降至3.5%[35] - 2021年负债部分利息开支32,765千元人民币,汇兑差额 -16,122千元人民币;2022年利息开支39,971千元人民币,修改 -43,688千元人民币,汇兑差额50,039千元人民币[54] - 2022年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总额18,836千元,2021年为32,281千元[128][145] - 2022年其他开支总额55,118千元,2021年为95,842千元[139] - 2022年折旧及摊销总额112,296千元,2021年为144,641千元[147] 公司投资与业务拓展情况 - 2022年公司完成两项天使轮投资,包括热卤品牌“召才凤爪”和小火锅“熊猫烫”[10] - 2022年公司自建数字化团队完成轻量化收银系统、小程序点餐系统和会员管理系统的自研开发,并在主力品牌上线运营[7] - 2022年公司启动集团大数据中台和商业智能(BI)分析系统的开发[9] - 2022年公司与多家全国性商业地产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完成甲方资源汇集,并建立区域性多品牌加盟商网络[6] 公司债券与借款情况 - 控制权变更或除牌时,债券持有人可要求公司按未偿还本金港元等值加8%内部回报率利息赎回全部可换股债券[52][53] - 2022年及2021年均无换股债券转换,2022年和2021年均未宣派股息[55][56] - 2022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有抵押3,820,000元人民币(2021年:5,000,000元),有担保1,000,000元人民币(2021年:无),无抵押及无担保10,000,000元人民币,加权平均年利率4.01%(2021年:4.35%)[58][59] - 2022年12月31日可换股债券流动部分为16,366千元人民币(2021年:59,801千元),非流动部分为532,024千元人民币(2021年:442,267千元),年利率3%[61][6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衍生金融工具终止确认,2021年12月31日为22.5百万元人民币[6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短期借款14.8百万元人民币(2021年:15.0百万元),固定资产担保借款3.8百万元人民币(2021年:5.0百万元)[7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总额218.2百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284.1百万元下降23.2%[7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可换股债券及相关利息总额为548.4百万元,较2021年的502.1百万元上升46.3百万元[86] 公司税务情况 - 2022年即期所得税47千元,2021年为6,211千元;2022年递延税项为(15,518)千元,2021年为(20,059)千元[123] - 符合利得税两级制的集团实体首2百万港元溢利按8.25%征税,超过部分按16.5%征税;不符合要求的按16.5%征税(2021年:16.5%)[124] - 中国附属公司税率自2008年1月1日起为25%[125] 公司资产相关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使用权资产为188.4百万元,2021年为274.0百万元[83] - 存货从2021年的35.2百万元下降到2022年的24.2百万元,存货周转天数从43天上升至52天[84] - 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从2021年的100.2百万元下降到2022年的90.3百万元,下降9.9%;其他应收款项从84.7百万元下降至77.0百万元,下降9.1%[85] - 应付贸易及其他款项从2021年的178.8百万元下降到2022年的168.0百万元,应付贸易款项从59.2百万元下降到53.9百万元,应付贸易款项周转天数从82天上升到99天[85] - 2022年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非即期部分净额为1.7727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2.4255亿元人民币[188] - 2022年应付贸易及其他款项为16.798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17.8842亿元人民币[191] - 2022年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即期部分净额为7.261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7.5974亿元人民币[200] 公司旗下集团估值与商誉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和合谷集团可收回金额约为4.32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5亿元人民币降低,较账面价值高25.7%(2021年为18%)[154] - 用作计算和合谷集团使用价值的复合收入增长率较2022年12月31日估计减少3.3%(即10.5%而非13.8%)时,使用价值将与账面价值相若[154] - 2022年和2021年新辣道集团估值中市价法企业价值/销售额倍数分别为1.39倍和1.26倍,缺乏市场流通性折让均为25%,控制权溢价均为10%,出售成本均为1% [157] - 用作计算新辣道集团公允价值减出售成本的企业价值/销售额倍数较2022年12月31日估计减少0.14倍(即1.25倍而非1.39倍)时,公允价值减出售成本将与账面价值相若[157] - 2022年12月31日新辣道集团商誉及具有无限可使用年期之无形资产并无减值[158] - 收购日期时,占公司87%权益之商誉约为5.35亿元人民币,占非控股权益13%权益之商誉为8000万元人民币[163] - 减值亏损总额为646463千元人民币[162] - 2022年和合谷集团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3.8%,毛利率为45.3%,长期增长率为3%,除税前折现率为16.0% [173] - 用作计算和合谷集团使用价值的毛利率较2022年12月31日估计减少2%(即43.3%而非45.3%)时,使用价值将与账面价值相若[173] - 因新冠疫情影响,和合谷集团及新辣道集团2022年经营业绩低于管理层先前预测,公司对其商誉及商标进行减值检讨[170] - 和合谷集团现金流预测采用的除税前折现率增加4%(从16%到20%),使用价值将与账面价值相若[174] - 2022年12月31日,和合谷集团商誉及无形资产无减值[175] - 新辣道集团2022年公允价值减出售成本为2.49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2.83亿元),较账面价值高11.1%[178] - 计算新辣道集团公允价值减出售成本的缺乏市场流通性折让增加7.5%(从25%到32.5%),其将与账面价值相若[179] - 2021年12月31日商誉总额为6.15444亿元人民币[181] - 衍生金融工具2022年公允价值变动为 - 2.3754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 - 4.7375亿元人民币[185] - 2021年12月31日新辣道集团确认减值亏损6.46463亿元人民币[195] 公司会员情况 - 2022年公司集团储值会员和积分会员从年初约1600万上升至2300万[6] 公司联营公司投资收益情况 - 2021年集团于若干联营公司投资产生摊薄收益20190000元人民币[121] - 2021年部分出售及摊薄联营公司投资收益净额为82,041千元[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