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本年度收益约4.895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约3.442亿港元增加1.453亿港元,增幅42.2%[5][17] - 公司本年度整体毛利549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4560万港元上升930万港元[6] - 公司本年度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110万港元,上一年度则为亏损2270万港元[7] - 本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整体毛利约549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4560万港元;本年度毛利率约11.2%,上一年度约13.3%[20] - 本年度其他收入约68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10万港元[21] - 本年度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250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2830万港元减少11.7%[22] - 本年度金融资产减值亏损约112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3540万港元[23] - 本年度融资成本约3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40万港元减少25.0%[24] - 本年度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溢利约2110万港元,上一年度亏损约2270万港元[26] - 2023年3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存约2.035亿港元,2022年约2.004亿港元;应收贷款及利息约1.473亿港元,2022年约1.629亿港元;无任何借贷,2022年为零港元[28]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股本约1100万港元,权益约6.042亿港元,2022年分别约为1100万港元及5.833亿港元[29]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产约7.265亿港元,2022年约6.936亿港元;流动负债约1.317亿港元,2022年约1.16亿港元;流动比率为5.5,2022年为6.0[31] - 2023年3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0.7%,2022年为1.4%[33] 混凝土浇筑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混凝土浇筑业务本年度收益约4.805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约3.307亿港元攀升45.3%[18] - 截至本年底,公司混凝土浇筑业务附属公司获授27个建筑项目,总合约价值约12.243亿港元,其中25个项目已展开[14] - 本年度年结后至报告日期,公司进一步获授2个建筑项目,合约价值合计约2430万港元[14] - 报告日期,公司已就15个建筑项目提交标书[15] 贷款融资业务数据关键指标 - 公司贷款融资业务为集团贡献收益约900万港元[16] 公司转亏为盈及收益增加原因 - 公司转亏为盈主要归因于混凝土浇筑业务收益及溢利增加、收取政府补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减少[7] - 收益增加主要由于本年度混凝土浇筑业务收益增加[5][6][17][18] 公司历史重大事件 - 2021年1月公司向原控股股东出售创建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新能源汽车、物流及融资租赁业务,联交所认为构成反向收购[41] - 2022年5月12日上市复核委员会决定维持上市委员会再聆讯决定,并根据上市规则将股份停牌,5月16日高等法院驳回公司司法复核申请[45] - 2022年6月2日公司获联交所股份恢复买卖指引,需遵守上市规则规定并公布重大资料[46] 2023年公司重大事项情况 - 2023年公司无附属公司或联营公司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49] - 2023年公司无重大投资[50]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除法律程序外无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无)[51] - 2023年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2] - 2023年4月28日董事会决议提出回购要约,最多回购1.2亿股股份作注销,相当于已发行股本约10.96% [53] 公司股份认购事项及款项使用情况 - 2020年12月7日公司与认购方甲订立认购协议,发行1.09726亿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2.299亿港元,每股净价约2.299港元[55] - 2021年4月公司与认购方乙订立认购协议,2022年3月31日已发行790.2万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4580万港元,每股净价约5.80港元[56] - 认购事项一原定所得款项总额为252,220千港元,实际使用208,050千港元[58] - 认购事项一更新后所得款项为156,000千港元,实际使用44,170千港元,未动用金额为156,000千港元[58] - 格林纳达土地项目原定所得款项227,000千港元,实际使用182,830千港元;更新后所得款项156,000千港元,实际使用200,170千港元[58] - 混凝土浇筑业务更新后所得款项120,000千港元,实际使用17,562千港元,未动用102,438千港元,预计2023年底完成使用[58] - 贷款融资业务更新后所得款项60,000千港元,实际使用26,608千港元,未动用33,392千港元,预计2023年底完成使用[58] - 一般营运资金原定所得款项25,220千港元,实际使用25,220千港元;更新后所得款项20,170千港元,未动用20,170千港元,预计2023年底完成使用[58] 公司董事相关情况 - 执行董事张金兵51岁,为公司控股股东,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60] - 执行董事梁志光63岁,在混凝土浇筑等相关行业有逾30年经验[61] - 独立非执行董事谭炳权59岁,是谭炳权会计师事务所创办人,有财务经济硕士学位[62]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维洁42岁,在执行管理等方面有逾10年经验[64]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共5名成员组成[81] - 马超于2021年11月29日辞任公司行政总裁及联席主席,行政总裁职位一直悬空,主席职位由张先生担任[88] - 公司已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两年,其中一名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91] - 至少三分之一的董事须在各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退任,张金兵先生及谭炳权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愿膺选连任[100]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14内的企业管治守则并遵守适用守则条文[71]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准则,所有董事确认年内遵守规定[72] - 董事会履行企业管治职能,包括发展检讨政策、监察培训、遵守法规等多项职责[75] - 各新委任董事首次获委任后接受正式全面培训,全体董事参加持续专业发展活动[77][78] - 董事会采纳成员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每年审阅并适时修订[83] - 企业管治守则要求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会议,本年度公司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85] - 本年度各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情况:张金兵先生4/4、梁志光先生4/4、谭炳权先生4/4、陈维洁女士4/4、赵汉根先生4/4[85] - 本年度各董事出席股东大会情况:张金兵先生1/1、谭炳权先生1/1、陈维洁女士1/1[85] - 每次董事会会议前,高级管理层向董事会提供相关资料,董事有权接触高级管理层进一步查询[86] - 董事会成立四个委员会,即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均制定书面职权范围[10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03][106]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大部分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107] - 提名委员会年内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109]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年内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110][112] - 风险管理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大部分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3] - 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获重新委任为集团核数师[11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已付或应付外聘核数师审核服务费用1440千港元,非审核服务费用60千港元,总计1500千港元[117] - 提名委员会主要负责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多项事宜[108] - 薪酬委员会主要负责就公司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政策等向董事会提建议[111] - 风险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公司风险管理策略等工作[114] - 审核委员会负责考虑委任及续聘外聘核数师等[116] - 董事会负责建立、维护及审查集团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120] - 公司秘书李绮华女士年内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23] - 公司将于2023年8月4日举行应届股东周年大会,大会通告将在举行日期前至少21日向股东寄发[127] - 持有公司具有投票权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须在呈递请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30] - 建议若要求在股东特别大会以公司特别决议案或在股东周年大会以公司决议案批准,须发出至少21日书面通知;若在其他股东特别大会批准,须发出至少14日书面通知[132] - 各部门每季度识别及评估部门主要风险并设定舒缓方案,高级管理层负责监察,董事会负责审阅及评价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122] - 公司外聘连城企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年度审阅,未识别出重大问题,董事会认为内部监控系统有效[123] - 公司设有网站www.chongkin.com.hk,相关资讯及时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更新[126] - 股东可在股东大会提出建议,建议经核实确认后,董事会将按要求列入议程[131] - 股东有关董事会事宜可邮寄至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查询,有关股份登记事宜可联系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33][134] - 公司将继续定期审阅企业管治准则,董事会致力确保符合联交所相关惯例及准则[135] 公司业务概述及目标 - 报告期间为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无重大业务变化[138][139] - 公司两大主要业务为混凝土浇筑业务和贷款融资业务[138] - 公司将专注香港混凝土浇筑业务,目标是扩大市场份额并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144]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相关 - 报告根据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27所载“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及一致性原则[140] - 董事会负责公司的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及报告,评估和厘定相关风险,确保设立适当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43] 公司持份者相关情况 - 公司识别的主要持份者有政府及监管机构、股东、客户、业务合作伙伴、雇员、媒体及社区[153] - 与政府及监管机构沟通渠道包括定期提交文件、与监管机构定期沟通、参加论坛等,持份者关注合规运营、履行纳税义务、创造就业机会[154] - 与股东沟通渠道有公司网站、股东周年大会、企业公告等,持份者期望可持续投资回报及业务发展、具透明度的财务资料[154] - 与客户沟通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反馈及投诉、线上意见平台等,客户关注隐私保护和优质服务[154] - 与业务合作伙伴通过持续直接参与、采购、公开招标等沟通,对方关注商业诚信和相互合作关系[154] 公司重要范畴识别 - 公司识别出的五大重要范畴为职业健康及安全、雇佣、反贪污、数据保护、防止不当行为[156] 公司环境排放及废弃物相关数据 - 2023年车辆运行汽油产生的NO排放量为1.14千克,RSP排放量为0.08千克,SO排放量为0.02千克,较2022年的1.24千克、0.09千克、0.02千克有所降低[163] - 2023年公司气体排放密度为贷款融资业务运营每平方米办公面积2.99克NO、0.22克RSP及0.06克SO,或每名雇员2.58克NO、0.19克RSP及0.05克SO[164] - 2023年公司主要运营产生温室气体共24.68吨二氧化碳当量,较上一报告期减少1.00%[165] - 2023年公司贷款融资业务运营排放密度为每平方米办公面积64.75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或每名雇员55.96千克二氧化碳当量[165] - 2023年范围1直接排放(车辆燃料来源的燃料燃烧)为4.18吨二氧化碳当量,2022年为4.40吨[167] - 2023年范围2能源间接排放(外购电力)为12.01吨二氧化碳当量,2022年为13.86吨[167] - 2023年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为8.49吨二氧化碳当量,2022年为6.67吨,其中废纸填埋2023年为6.38吨,2022年为6.67吨,雇员乘坐飞机外出公干2023年为2.11吨,2022年为0.00吨[167] - 2022/23年度从港灯在香港购买的电力使用的排放因子为0.68吨二氧化碳当量/兆瓦时,2021/22年度从中电在香港购买的电力使用的排放因子为0.71吨二氧化碳当量/兆瓦时[168] - 报告期内公司贷款融资业务日常运营产生少量有害废弃物,如打印机碳粉盒、墨盒及电池,由合资格收集商收集并环保处置,未记录处置数据[169] - 报告期内,集团贷款融资业务日常运营产生约1584千克无害废弃物,较上一报告期增加164.00%[170] - 集团目标是2022 - 2032年将整体排放密度减少5%,2023年非温室气体总排放总密度较2022年降低7.89%,温室气体总排放总密度降低1.04%[173] - 集团目标是2022 - 2032年将整体废弃物产生密度减少10%,2023年整体无害废弃物产生密度较2022年增加164.97%[176] - 报告期内,集团运营耗用能源共32891.81千瓦 时,较上一报告期减少7.51%[177] - 集团目标是2022 - 2032年将整体能源耗用密度减少5%,2023年电耗密度较2022年降低9.56%,油耗密度降低4.84%,整体能源耗用密度降低7.50
创建集团控股(01609)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