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存货周转日数为212天,2021年为268天,2020年为367天[6]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周转日数为93天,2021年为151天,2020年为209天[6]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周转日数为33天,2021年为58天,2020年为132天[6] - 2022年流动比率为0.8,2021年为1.0,2020年为1.6[6] - 2022年资产负债比率为69.7%,2021年为43.8%,2020年为12.8%[6] - 2022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03.9万港元,2021年为772.6万港元,2020年为1786.9万港元[6] - 2022年资本开支为1070.2万港元,2021年为225.1万港元,2020年为193.8万港元[6] - 公司收益从2021年约9030万港元增加约2390万港元或26.5%至2022年约1.142亿港元[6] - 公司毛利从2021年约2300万港元减少约10万港元至2022年约2290万港元,毛利率从2021年约25.5%降至2022年20.1%[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1年约1510万港元增加约9460万港元或6.3倍至2022年1.097亿港元[7] - 2022财年集团收益约1.142亿港元,较过往年度约9030万港元增加约2390万港元或26.5%[37] - 销售成本从2021财年约6730万港元增加约2390万港元或35.5%至2022财年约9120万港元[40] - 2022财年毛利约为2290万港元,较2021财年约2300万港元轻微减少约10万港元或0.4%;2022财年毛利率下跌至20.1%,2021财年为25.5%[41] - 2022财年其他收入大幅减少至630万港元,2021年为1070万港元[42] - 2022财年录得其他收益净额20万港元,2021财年其他亏损净额为670万港元[43]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过往年度约430万港元轻微增加约30万港元或7.0%至本年度约460万港元[44] - 2022财年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约为3870万港元,与2021财年约3650万港元维持相近水平[45] - 2022财年融资成本约420万港元,较2021财年约380万港元增加约40万港元或10.5%[7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由过往年度约1510万港元大幅增加约9460万港元或6.3倍至本年度约1.097亿港元[77] - 本年度就应收款项计提预期信贷亏损约6290万港元拨备,过往年度录得预期信贷亏损拨回460万港元[77] - 本年度确认集团商誉的减值亏损2790万港元,2021年无此项[77] - 2022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约3.131亿港元,2021年为2.581亿港元[78] - 2022年3月31日,公司股份为12.523632亿股,2021年为10.323632亿股[78] - 2022年3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0.8(2021年约1.0),资产负债比率为70%(2021年44%)[83] - 2022年3月31日未偿还银行借贷约7230万港元(2021年约6900万港元)[85] - 2022年3月31日土地使用权及物业等账面价值约4060万港元已抵押(2021年约4140万港元)[86] - 2022年3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8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成本约为22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370万港元增加约880万港元或64.2%[90] - 2022年3月31日,可供分派给公司拥有人的储备总额为零(2021年:零)[13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最大客户占集团商品销售或服务收益的29.9%,五大客户总计占53.8%[13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最大供应商占集团采购额的35.0%,五大供应商总计占41.0%[13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财年控制系统业务收益4730万港元,2021年为3950万港元;楼宇智能业务收益6040万港元,2021年为5080万港元[16] - 2022财年新数据中心业务贡献收益650万港元及溢利170万港元[17] - 2022财年控制系统分部外部收益大幅增加至4730万港元,2021年为3950万港元[22] - 2022财年控制系统分部因商誉减值亏损2790万港元及预期信贷亏损拨备990万港元,录得亏损3440万港元,2021年录得分部溢利160万港元[22] - 2022财年楼宇智能分部外部收益增加至6040万港元,2021年为5080万港元[26] - 2022财年楼宇智能分部因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1290万港元及成本上涨,分部亏损由2021年的960万港元大幅增加至2350万港元[26] - 数据中心业务初始资本开支约980万港元,2022财年带来收益约650万港元及溢利约170万港元[27] - 2022财年Iogo Workshop集团收益大幅下跌至80万港元(2021年:380万港元),经营亏损460万港元(2021年:440万港元),集团确认分占其亏损90万港元(2021年:90万港元)[30] - 2022财年楼宇智能业务收益6037.3万港元,占比52.9%;控制系统业务收益4733.7万港元,占比41.5%;数据中心业务收益645.5万港元,占比5.6%[38] - 过往年度集团收益仅来自控制系统及楼宇智能业务,2022财年新增数据中心业务收益[38] - 2022财年集团收益增加因市场需求复苏、运营及生产恢复以及数据中心业务额外收益,控制系统业务因中标项目收益大幅增长[38] 应收款项及信贷风险相关 - 2022财年公司就应收款项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6290万港元,2021年拨回460万港元;确认商誉减值亏损2790万港元,2021年为零[16] - 2022财年就控制系统现金产生单位应占商誉确认减值亏损约2790万港元,2021年无[48] - 2022财年就贸易应收款项、贷款及其他应收款项录得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6290万港元,2021财年录得预期信贷亏损拨回净额460万港元[49] - 2022年3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710万港元,2021年为5300万港元;贷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为6590万港元,2021年为4700万港元[50] - 2022财年为应收贷款及其他应收款项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3970万港元,2021年拨回180万港元[51] - 2020年4月29日公司向债务人1授予1300万港元短期过渡性贷款,年利率8%,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偿还300万港元,未偿还金额约1010万港元[53] - 公司认为债务人1延迟还款主因是口罩市场竞争激烈致价格下跌、部分国家对医疗用品出口实施限制[54] - 公司就债务人1于2022财年未偿还的1010万港元作出悉数拨备[55] - 2021年7月公司从债务人1获得位于马来西亚的铁矿石存货作为抵押品,公司与债务人1贷款交易适用规模测试百分比率均低于5%[56] - 2020年5月22日公司向债务人2授予最高限额1300万港元的循环融资[5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债务人2的未偿还金额约为1260万港元,2022财年及截至报告日期已偿还90万港元[59] - 债务人2还款困难主因是自2020年中起口罩价格在市场竞争下大幅下跌[59] - 公司从债务人2取得其口罩生产设备及机器的资产担保作为抵押品[59] - 公司就债务人2悉数未偿还的1260万港元款项作出特定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60] - 公司与债务人1、2的债务清偿安排讨论及磋商仍在进行中,尚未签署正式或具法律约束力的安排[55][60] - 与债务人2的贷款交易所有适用规模测试百分比率均低于5%[61] - 2020年5月2日,公司与债务人3订立出售合约,以253万美元(约1960万港元)出售防护型口罩,最高适用百分比比率超5%但低于25%[63] - 截至报告日期,债务人3合共偿还270万港元,未偿还贸易款项为1690万港元[64] - 2022财年,公司对债务人3全部未偿还贸易款项1690万港元作出特定预期信贷亏损拨备[64] - 2022年3月31日,应收款项3数额约1690万港元为债务人3未结算贸易结余[65] - 公司维持内部监控政策并于交易前进行信贷评估,核实借款人信誉[67] - 公司对业务伙伴要求提交业务计划等资料,对业务上相熟人士要求提交资产清单等记录[68] - 公司一般不向借款人要求提供抵押品,部分情况获个人担保作抵押[69] - 公司开展规模测试及关连交易测试,确保贷款交易遵守上市规则[69] - 公司设立内控措施控制信贷风险,实施债务收回程序[71] - 2022财年公司对应收贷款及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作出特定及一般预期信贷亏损拨备3960万港元及10万港元[72] - 公司持续向债务人催款、协商还款时间表,必要时采取法律行动收回未偿还债务[73][75] 股份配售相关 - 2021年4月及2022年1月公司分别配售1.62亿股及5800万股股份[17] - 2021年配售价每股0.25港元,较2021年3月19日收市价每股0.255港元折让约1.96%[79] - 2021年配售事项公司尽力配售最多2.02亿股配售股份[79] - 2021年4月14日完成配售事项,发行1.62亿股,配售价0.25港元,占扩大后股本约13.56%,所得款项净额约3990万港元[81] - 2021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3990万港元已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及投资,包括电脑设备付款1020万港元等[81] - 2022年1月13日订立配售协议,拟配售最多5800万股,配售价0.25港元,较1月13日收市价溢价约32.98%[81] - 2022年1月25日完成配售事项,发行5800万股,配售价0.25港元,占扩大后股本约4.63%,所得款项净额约1420万港元[8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2022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1010万港元已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未动用410万港元拟于5月31日前用完[83] - 2021年4月14日,公司完成2021年配售事项,配发及发行1.62亿股新股份,配售价每股0.25港元,所得款项总额4050万港元,净额约3990万港元[166] - 2022年1月25日,公司完成2022年配售事项,配发及发行5800万股新股份,配售价每股0.25港元,所得款项总额1450万港元,净额约1420万港元[166] 公司业务展望及策略 - 公司预期下一财年收益将下跌,但对国内控制系统及楼宇智能业务未来前景乐观[16] - 控制系统及楼宇智能业务在2022年第二季度受疫情影响暂停,预计短期内对财务业绩有负面影响,疫情稳定后有望复苏[31] - 董事会考虑对楼宇智能业务进行重组,包括资产出售及业务重组或出售,目前处于初步阶段[32] - 公司将探索新业务、投资及并购机遇,同时物色潜在集资机遇,可能包括发行新股或可换股证券[36] 公司人员及治理相关 - 韩卫宁60岁,2011年2月及2015年6月分别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公司行政总裁[99] - 王洁34岁,2021年7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00] - 林英鸿57岁,2011年2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物流、会计、银行及金融行业积逾26年经验[101] - 王忱57岁,2015年6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3] - 李明绮54岁,2016年10月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及年报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韩卫宁、王洁,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林英鸿、王忱、李明绮[136] - 韩卫宁和林英鸿将在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退任,符合资格并愿重选连任[136] - 2021年11月19日起,独立非执行董事林英鸿任职的公司名称由贵联控股国际有限公司变更为力图控股有限公司[159] - 2022年1月起,独立非执行董事王忱不再担任广州市天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转任广州市奕经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16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公司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16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及年报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170] - 公司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
协同通信(01613)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