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收益从2022年约1.142亿港元减少约5370万港元或47.0%至2023年约6050万港元[3] - 集团毛利从2022年约2290万港元减少约1400万港元至2023年约890万港元,毛利率从2022年约20.1%降至2023年的14.8%[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2年约1.097亿港元减少约6870万港元或62.6%至2023年4100万港元[4] - 2023年存货周转日数为370天,贸易应收款项周转日数为130天,贸易应付款项周转日数为94天[5] - 2023年流动比率为0.7,资产负债比率为96.4%[5] - 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71.6万港元,资本开支为22.3万港元[5] - 本年度集团收益约6050万港元,较过往年度减少约5370万港元或47.0%[50] - 销售成本由2022财年约9120万港元减少约3960万港元或43.4%至2023财年约5160万港元[52] - 2023财年毛利约890万港元,较2022财年减少约1400万港元或61.1%,毛利率降至14.8%[53] - 本年度其他收入减至360万港元,其他收益净额增至180万港元[54]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过往年度约460万港元减少约240万港元或52.2%至本年度约220万港元[55] - 2022财年集团就控制系统现金产生单位应占商誉确认减值亏损约2790万港元,2023财年无确认[58] - 本年度集团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730万港元,过往年度为6290万港元[59] - 融资成本由2022财年约420万港元减少约40万港元或9.5%至2023财年约380万港元[6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由过往年度约1.097亿港元大幅减少约6870万港元或62.6%至本年度约4100万港元[62] - 2023年3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0.7,2022年约为0.8[69] - 2023年3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96%,2022年为70%[70] - 2023年3月31日未偿还银行借贷约为62.8百万港元,2022年约为72.3百万港元[71] - 2023年3月31日,账面价值约32.4百万港元土地使用权及物业等已抵押,2022年约为40.6百万港元[72]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重大收购及出售交易和重大资本开支承担[73][74][7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115名雇员,较2022年的123名减少[7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成本约为19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2250万港元减少约290万港元或12.9%[77] - 2023年3月31日,可供分派给公司拥有人的储备总额为零(2022年:零)[12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最大客户占集团收益的10.7%,五大客户总计占37.2%[12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最大供应商占集团采购额的27.3%,五大供应商总计占44.2%[1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控制系统及楼宇智能业务收益分别减少至2023年的3400万港元(2022年:4730万港元)及2580万港元(2022年:6040万港元)[8] - 控制系统业务2023财年外部收益降至3400万港元(2022年:4730万港元),经营亏损大幅减少至240万港元(2022年:3440万港元)[16] - 楼宇智能业务“MOX”品牌产品2023财年外部收益减至2580万港元(2022年:6040万港元),经营亏损为1370万港元(2022年:2350万港元)[18] - 数据中心业务2023财年总收益为80万港元(2022年:650万港元),分部亏损350万港元(2022年:溢利170万港元)[20] - Iogo Workshop集团2023财年收益大幅下跌至20万港元(2022年:80万港元),经营亏损为1430万港元(2022年:460万港元)[22] - 公司2023财年确认分占其联营公司业绩之亏损290万港元(2022年:90万港元)[23] - 本年度楼宇智能业务收益2576.6万港元占比42.6%,控制系统业务收益3397.7万港元占比56.1%,数据中心业务收益79.5万港元占比1.3%[51] 公司投资与业务拓展 - 2023年6月公司投资一家在香港初期从事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业务的合营企业[9] - 2022年10月及2023年5月公司成功配售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合共约2680万港元[10] - 2020年6月,公司以5600万港元代价收购Iogo Workshop集团20%股权[21] - 2023年3月31日,Iogo Workshop集团在综合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约为5160万港元(2022年:5470万港元),相当于公司资产总值约22.8%(2022年:20.2%)[21]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投放于数据中心业务的资本开支约为1000万港元[19] - 2023年6月13日集团成立合营企业经营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预计未来市场需求大幅增加[27] - 2023年6月13日,公司附属公司参与合营企业Jade Power,分别持有其已发行股份的51%、25%及24%[83] - Jade Power初步唯一业务是在香港营运VATP,营运商已自2023年5月起在香港营运并拟申请牌照[83][84] - 2023年6月23日,公司间接持股85%的附属公司MOX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认购人将认购25,000股MOX新认购股份,占扩大后MOX已发行股本约33.33%,总认购价为2500万元人民币[86] - MOX认购事项完成后,公司在MOX的实际权益将达约56.67%,MOX仍为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87] - 预计MOX认购事项于2023年7月24日完成[87] - 2022年1月25日完成第一次配售事项,发行58,000,000股,配售价0.25港元,较收市价溢价约32.98%,所得款项净额约14.2百万港元,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4.63%[66][6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第一次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10.1百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及投资,余下约4.1百万港元本年度按用途使用[68] - 2022年10月3日完成第二次配售事项,发行49,200,000股,配售价0.25港元,较收市价溢价约72.41%,所得款项净额约12.1百万港元,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3.78%[68][69] - 2023年3月31日,第二次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12.1百万港元已按用途使用[69] - 2023年5月3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按每股0.375港元价格尽力配售最多4000万股配售股份,较当日收市价折让约14.77%[80] - 2023年5月19日配售事项完成,发行4000万股配售股份,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13.32%,所得款项净额约1470万港元[8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的股份代号为1613[2] - 公司主要经营业务包括设计开发销售自动控制系统及解决方案、智能系统,以及先进技术的租赁、托管及相关服务[14] - 公司产业基地位于中国浙江省嘉兴市,在多个中国主要城市设立办事处及销售网络,2022财年在香港开展新的数据中心业务[13] - 公司于2006年10月1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2年4月18日股份在联交所主板买卖[105] - 公司主要业务在中国及香港开展,包括提供自动控制系统及解决方案、智能系统、先进技术租赁等服务[106] 业务展望与策略 - 控制系统及楼宇智能业务在2023财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预计2024财年逐渐复苏[24] - 楼宇智能业务因融资成本和折旧开支持续亏损,公司考虑重组计划,2023年6月向新投资者配发MOX Group Limited新股份[25] - 数据中心业务未来将维持现有租赁及维修服务业务,收入维持低水平,待市场复苏再考虑扩展[26] - 公司继续探索新业务、投资或并购机遇,同时物色潜在集资机遇[28][29] 贷款业务相关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两项账面净值为零的未偿还应收贷款,本金总额2600万港元,亏损拨备2.1221亿港元[30] - 债务人1于2020年4月29日获1300万港元短期过渡性贷款,年利率8%,2023年3月31日未偿还金额约1010万港元[30][31][32] - 债务人2于2020年5月22日获最高金额1300万港元无息循环额度贷款,2023年3月31日未偿还金额1113.4万港元[30] - 所有贷款交易不属集团日常业务,上市规则适用规模测试百分比率均低于5%[30] - 集团就债务人1未偿还的1010万港元款项悉数作出特定拨备,仍在讨论还款时间表[33] - 2020年5月22日公司向债务人2授予最高限额为1300万港元的循环融资[34] - 2023年3月31日,债务人2的应收款项未偿还金额约为1110万港元[35] - 公司就债务人2未偿还的1110万港元款项悉数作出特定拨备[36] - 公司维持内部监控政策并于进行交易前进行信贷评估,虽非注册放债人无法用信贷检查系统,但利用可用资料及资源评估[37][39] - 公司对业务伙伴要求提交业务计划、预算及或预测,对业务上相识人士要求提交资产清单及或过往业务记录[40] - 贷款提供个人或公司担保的担保人须符合相同基本资格及审批条件,经相同核实及审批程序[41] - 公司厘定贷款条款时考虑借款人信贷风险、可收回程度、现行市场利率及潜在业务关系等因素[42] - 公司一般不向借款人要求提供抵押品,部分情况获个人担保[43] - 公司开展规模测试及关连交易测试确保贷款交易遵守上市规则[44] - 公司设立内控措施控制信贷风险,实施债务收回程序,违约时启动收回程序[46] 股份变动与股息政策 - 2022年12月22日股份合并生效,2023年3月9日股本削减及拆细生效,每五股每股面值0.25港元股份合并为一股每股面值1.25港元合并股份,再削减至每股面值0.10港元新股份,未发行合并股份拆细为12.5股每股面值0.10港元新股份[64][65] - 股份合并生效后,每手买卖单位由3,200股股份改为6,400股合并股份[64]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宣派任何股息[88] - 2023年8月25日至8月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股份转让文件需在8月24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121]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不建议派付股息[120] 公司管理层变动 - 2023年5月19日,庄天任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兼联席行政总裁,郑达浠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2] - 2023年7月24日,黄海乐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93] - 王洁女士和王忱先生将在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后分别退任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131] - 韩卫宁先生和李明绮女士将在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上自愿退任,并符合资格重选连任[131] - 庄先生、黄先生及郑先生将在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且符合资格并愿意重选连任[132]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已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的审核委员会,审核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认为公司遵守适用会计准则及规定且披露足够[17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年报日期,公司维持了上市规则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174]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由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公司将在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提呈决议案续聘其为核数师[17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适用守则条文,但未遵守第C.2及F.2.2条[177] - 因董事会主席职位自2020年1月3日以来一直悬空,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2条[179] - 2022年8月30日股东周年大会当日,因董事会主席职务悬空,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韩卫宁获委任为大会主席[181]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一直遵守公司采纳的董事买卖本公司证券的标准守则[183] - 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其中两名是女性[189] - 每年应举行最少四次常规董事会会议,大约每季度一次[193] - 公司会在会议举行日期前最少14日向全体董事送呈会议通告[19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及两次股东大会[195] 董事及股东权益 - 韩卫宁61岁,2011年2月及2015年6月分别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公司行政总裁,现为公司联席行政总裁[89] - 庄天任51岁,
协同通信(01613)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