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合约销售金额116.7482亿元,同比下降44.27%[1] - 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123.9309亿元增加0.75%至2023年同期的124.8636亿元[1]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63.6295亿元,2022年同期为溢利5909万元[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1.99965亿元,2022年同期为13.42493亿元[3]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91.84167亿元,2022年同期为利润7.29726亿元[3]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99.38分,2022年同期为盈利0.11分[3] - 2023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108.64767亿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8.0657亿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6.106447亿元,2022年末为流动资产净额3.705352亿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额139.32403亿元,2022年末为250.75357亿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产生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人民币63.62952亿元,流动负债净额人民币61.06447亿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营收为12,519,310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12,889,457千元有所下降;期内亏损9,033,465千元,而2022年同期为利润352,589千元[17]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635,835千元,主要是银行贷款等利息1,889,769千元,减去资本化利息253,934千元;2022年同期融资成本为256,384千元[20] - 2023年上半年已售物业成本为12,134,777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10,838,003千元增加;汇兑亏损498,336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139,995千元大幅增加[21]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150,702千元,其中即期税466,736千元(中国企业所得税273,099千元、中国土地增值税193,637千元),递延税 -617,438千元;2022年同期所得税支出377,137千元[22]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所用的亏损为6,493,148千元,2022年同期为盈利7,381千元;计算所用股份加权平均数均为6,533,584,996股[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9,874,290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179,611千元有所增加[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债券总额为4,250,000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850,000千元减少[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124.8636亿元,亏损90.3347亿元,总权益达139.324亿元,不建议派发中期股息[36]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为124亿8636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0.75%,物业销售收入约121亿4289万元,占总收入97.25%,较去年同期上升0.87%[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销售成本为122亿8640万元,比2022年同期110亿5059万元上升11.18%[55]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毛利为1亿9997万元,毛利率为1.60%,剔除公允值调整后毛利率为10.04%[56] - 2023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允值亏损22.9023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收益1.5867亿元[57]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5.054亿元下降约88.57%至2023年上半年的5763万元[58] - 销售及分銷成本由2022年上半年的2.5406亿元下降37.82%至2023年上半年的1.5798亿元,占期内合约销售总额比例从1.21%升至1.35%[59] - 行政开支由2022年上半年的3.2054亿元增加17.90%至2023年上半年的3.7791亿元,占期内总合约销售之比从1.53%升至3.24%[60]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90.3347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溢利3.5259亿元[66]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约为56.5921亿元[70]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贷款等余额合共为551.998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上升0.14%,平均借贷成本为7.42%,较2022年上升0.19个百分点,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为86.78%,较2022年上升8.53个百分点[72][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净负债比率为355.58%[75] - 2023年6月30日,为物业买家等提供的担保金额有不同变化,经扣除相关金额后为独立第三方融资提供的担保金额为6483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594亿元[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银行及其他借贷等中约19.57%为人民币计值,80.43%为港元及美元计值[77]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不就2023年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2]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均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23]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的中期股息[8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物业销售客户合约收入为人民币121.42886亿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120.38507亿元[15] - 2023年上半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人民币1.277亿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1.44882亿元[15]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管理费收入为人民币2.08771亿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2.0503亿元[15] - 2023年上半年酒店经营收入为人民币0.07007亿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0.04666亿元[15]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人民币0.24685亿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0.08027亿元[15] - 2022年上半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人民币4.81064亿元,2023年上半年无此项收益[15]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人民币0.57631亿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5.04399亿元[15] - 期内公司物业销售收入达121.4289亿元,同比上升0.87%,占总收入的97.25% [37] - 2023年上半年交付物业总面积约844,529平方米,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14,378元[37] - 长三角、环渤海、西南、大湾区、海西经济区及华中区域分别贡献确认收入金额的44.97%、32.04%、8.25%、7.53%、4.43%及2.78% [38] - 2023年上半年已确认物业销售总计金额为121.42886亿元,面积为84.4529万平方米,税后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14378元;2022年上半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20.38507亿元、65.3146万平方米、每平方米18432元[39] - 2023年上半年集团累计合约销售金额为116.7482亿元,合约销售面积为69.422万平方米,合约销售均价约为每平方米16817元[39] - 2023年上半年长三角区域合约销售达52.4442亿元,占集团整体合约销售金额的44.92% [40] - 2023年上半年环渤海区域及海西经济区合约销售金额达29.4995亿元,占集团合约销售总额的25.26% [40] - 2023年上半年大湾区合约销售总额为21.8051亿元,占集团合约销售总额的18.68% [40] - 2023年上半年西南区域及华中区域合约销售总额为12.9994亿元,占集团合约销售总额的11.14% [40] - 2022年上半年集团合约销售总额为209.48701亿元,合约销售面积为114.5177万平方米,合约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18293元[43] - 2023年上半年厦门禹悦汇五一活动客流同比增长147%,销售同比增长110% [4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对合肥禹悦汇进行品牌焕新升级改造,定位为“家庭生活亲子中心” [45] - 2023年上半年酒店业务板块为集团带来收入约701万元[48]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管理费收入约2亿877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82%;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1亿277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86%[54] 债务重组与债券情况 - 集团正实施债务重组计划,争取于2023年完成债务重组[9] - 公司附属公司于2020年7月发行2025年到期的15亿元“6.5厘公司债券二”,已偿还3亿元,2023年6月30日剩余结余11.25亿元,到期日延至2026年,2023 - 2026年按5%、15%、80%比例偿还[29] - 公司附属公司于2020年9月发行2025年到期的15亿元“6.5厘公司债券三”,已偿还3亿元,2023年6月30日剩余结余11.25亿元,到期日延至2026年,2023 - 2026年按5%、15%、80%比例偿还[30] 公司运营与管理情况 - 公司超过90%的外部客户收入在中国内地产生,超过90%的分部资产位于中国内地[18]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单一外部客户交易收入占公司总收入10%或以上[19] - 期内,公司于公开市场购买本金合共7241.1万美元的公司发行的优先票据[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概无授出购股权[9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无意见分歧[98] - 自刊發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报告起,公司业务无重大变动[89] - 期内,公司没有进行任何重大收购和处置事项[87] - 截至公告发布之日,公司维持了上市规则规定的充足公众持股量[88] - 公司已采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董事期内遵守规定[92]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情况 - 集团物业投资项目有已开业项目32个及筹备期项目9个,共41个项目,打造商业面积超174万平方米,购物中心、写字楼及社区商业业态的占比分别为62%、20%、18%,合作品牌超1000个、战略联盟品牌约1600个[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旗下145个项目超2100万平方米物业达绿色建筑标准,约555万平方米达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级别标准[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土地储备总可供销售建筑面积约1391万平方米,170个项目,分布于38个城市,平均楼面成本约每平方米6556元[51] - 海西经济区土地储备项目41个,可供销售建筑面积2563440平方米,占比18.4%[52] - 长三角区域土地储备项目81个,可供销售建筑面积5159025平方米,占比37.1%[52] - 环渤海区域土地储备项目19个,可供销售建筑面积2374114平方米,占比17.1%[52] - 禹洲集团先后深耕布局近40城,建设开发超170个项目[103] 公司经营策略与导向 - 公司注重保护投资者利益,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经营导向[104] - 公司节约成本费用、减少拿地开支,促进销售、盘活资产、拓展融资渠道缓解现金流压力[104] - 未来公司将严格把控风险,重视现金流管控,加大促销售和盘活资产力度[104] - 公司将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建设,积极转变思维模式,突破创新[104]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1330名雇员[80] 公司董事情况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郭英兰女士、林聪辉先生[104] - 公告日期公司非执行董事为林龙安先生、宋家俊先生[104] - 公告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林广兆先生、黄循强先生、于上游先生[104]
禹洲集团(01628)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