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净债务权益比率为41%,2021年12月31日为21%[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总额为48.299亿元,相比去年上升52%[6] - 2022年公司整体收入48.29943亿元,较去年上升52%,毛利10.40613亿元,按年升66%,毛利率从19.7%提高至21.5%[29][38] - 2022年研发费用占收入总额6.9%,研发总金额投入按年上升61%,净利润激增105%至4.111亿元,净利率增加2.2个百分点至8.5%[30] - 2022年公司资产总额40.74913亿元,负债总额19.26276亿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21.37982亿元[3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总额按年大幅增加52%,达人民币4,829.9百万元[48] - 2022年公司各业务收入:新能源20.66806亿元、车身系统8.67984亿元、安全系统6.35996亿元、动力系统4.3194亿元、智驾网联2.54781亿元、云服务器4.2048亿元、提供服务及其他1.51956亿元,总计48.29943亿元,同比增长52%[70] - 2022年公司毛利10.406亿元,同比上升66%,毛利率由19.7%提升至21.5%[70] - 2022年其他开支4960万元,较2021年增加2511%,主因汇兑亏损增加[7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银行贷款9.50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6.317亿元[78] - 2022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上升31%至人民币3990万元[98] - 2022年融资成本为人民币4450万元,较2021年增加89%[101] - 2022年净利润由2021年的人民币2.002亿元增加105%至人民币4.111亿元[103] - 2022年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4.442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11.969亿元[104] - 2022年资本性支出为人民币7870万元[104] - 所得款项净额计划用途总金额为人民币2.526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实际动用人民币1.987亿元,未动用人民币5390万元[111] - 2022年12月31日已订约但未拨备之资本承担为人民币480万元,2021年为人民币310万元[112] - 2022年12月31日若干存款质押金额为人民币4886.1万元,2021年为人民币3224.6万元[114] - 2022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063亿元,较2021年增长6%[126] - 2022年行政开支为4.272亿元,较2021年增加36%,研发开支合共为3.325亿元,占收入6.9%,较2021年增加61%,其他行政开支为1.149亿元,较2021年增加7%[127]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4380万元,按年增加165%[128] - 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计为3.369亿元(2021年12月31日:5.717亿元)[129]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计6.554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实际动用5.751亿元,未动用8030万元[13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1359名雇员(2021年12月31日:1098名),员工成本总额为4.813亿元,占本年度收入的10%(2021年:3.614亿元)[13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按年增长91%,达20.668亿元,占总收入43%[4] - 2022年智驾网联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增长151%至2.548亿元[33] - 2022年“云服务器相关电子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下跌24%至4.205亿元[35] - 2022年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按年增长91%[42] - 2022年智驾网联解决方案业务收入按年上升151%[43] - 2022年新能源汽车业务核心解决方案收入按年大增91%,占集团收入比重43%[48] - 2022年智驾网联解决方案业务收入按年激增151%[48] - 2022年车身、安全和动力系统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0%、34%、40%[82] 研发相关情况 - 2022年研发开支总额为3.325亿元,按年上升61%,研发费用占本年度收入总额为6.9%,较上一财年的6.5%略升[26] - 2022年研发人员数目增加31%至916人,占集团员工总数的67%[2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职研发相关技术人员916人,占员工总数67%[3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35项专利及187项软件版权,分别较去年增加64及45项[36] - 2022年公司获得包括6项发明专利在内的59项知识产权[59] - 上海研发测试验证中心2022年承接的整体测试量超2021年[44] - 上海研发测试验证中心2022年承接集团内测试任务近500个,测试量超2021年[89] 业务合作与项目进展 - 2022年公司G - Pilot3智能驾驶系统开启正式交付,并获地平线首家Matrix硬件认证[20] - 公司与地平线达成硬件独立设计室(IDH)合作,推出自动駕駛域控制器产品方案(MADC2)及配套技术服务[20] - 公司OPEN - ECU项目全新上线,并获行业众多生态伙伴参与和支持[20] - 行泊及舱泊一体的域控制器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面向市场推出[95] - MADC2.0和MADC2.5产品将于2023年上线OPEN - ECU项目[95] 市场与行业数据 - 2022年中国整体汽车销量为2690万辆,同比增2.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达567万辆,同比增长90%,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6%[24] - 中汽协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900万辆,公司将继续投入研发和扩大业务规模[92] 公司荣誉与资质 - 2022年11月公司获纳入为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21]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预计新能源电动汽车核心解决方案有望于2023年推动集团整体业务表现[64] - 公司对云服务器业务较为审慎,但相信其他业务增长可消化相关影响[65] - 公司计划于2023年在香港开设研发中心,用作研发智驾网联软件等[62] - 公司对车身、安全及动力系统前景乐观,相信三项业务整体收入将持续贡献[93] 公司融资情况 - 2023年2月14日公司获恒生银行牵头银团贷款6000万美元,为期3年[68] - 2021年配售股份4500万股,所得款项净额为3.028亿港元(相当于约2.526亿元),承配人持有的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4.15%[134] 公司企业管治 - 公司本年度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第C.2.1条,董事会认为此安排适当[121]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各董事均确认本年度内已遵守规定准则[122]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超过上市规则规定[148] - 董事按3年期限服务合约或委任书受聘,可续期,且至少每3年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及膺选连任[151][152] - 会议议程及随附董事会文件在会议日期前至少3天寄发予董事或成员[159] - 公司为全体董事组织了一场由合资格专业人士进行的培训课程[157] - 公司已就针对董事的法律诉讼安排适当责任险,并每年检讨相关投保范围[167]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作为自身的企业管治守则[142] - 公司已采纳一套不逊于标准守则所订标准的雇员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166] - 公司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就其独立性提交的书面年度确认书,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属独立[171] - 组织章程细则规定,新委任董事须于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由股东重选[173] - 董事会负责领导及监控公司,对重大事宜保留决策权[153][161] - 2022年公司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周年大会[18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与外聘核数师进行两次会面[189][191] - 薪酬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等事宜[192]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2022年举行一次会议[195][199] - 公司董事会于2019年1月1日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195] - 企业管治守则规定每年至少召开四次定期董事会会议,全体董事获发不少于十四天通知[182] - 董事应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公司为董事安排内部简报会并提供阅读材料[178] - 公司成立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委员会,均有书面职权范围[187] 公司人员结构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性别比例为男性占70%、女性占30%[196] - 人民币2,000,001元至人民币3,000,000元薪酬范围的雇员人数为3人[195] 公司场地与投资 - 2022年下半年,公司于成都、长春和上海新增卫星研发办公用地,合共扩大约3,000平方米[62] - 子公司上海氢恒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不足一年,获战略投资人数千万元人民币战略投资[44] - 2022年7月公司附属公司氢恒获数千万元战略投资[91]
英恒科技(01760)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