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云南建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1847[1] - 内资股为公司股本中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普通股,以人民币认购及缴足[7] - 公司H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8] - 公司H股上市日期为2019年10月31日[10] - 公司股票代码为香港联交所1847[15] - 双十指云南省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包含十项在建项目及十项新开工项目[7] - 五网是云南省政府实施的发展战略,包括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及互联网建设[7] 会议与制度信息 - 2021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2年5月27日或董事会确定的其他日期召开[4] - 国家发改委于2021年9月发布能耗双控制度[4] 公司历史与战略思路 - 云南建投于2016年提出“五 个一批”思路对组织机构重组[5] - 公司未来五年发展总体思路是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瞄准“国内一流企业”目标[31] - 公司发展坚持“一个方向”,即借助数字金融力量转型,优化架构,做强主业,推进新业务[34][36] - 公司发展围绕“一条主线”,即强化职能集中管理,以降本增效搭建信息化管理系统[35][37] 人员委任信息 - 李章建、张龙于2021年12月21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5] - 蒋谦于2021年1月29日起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何建强为非执行董事[17] - 杨光雷、谷丰于2021年1月29日起获委任为监事[17] - 蒋谦于2021年1月29日、何建强于2021年12月21日起获委任为审计委员会成员[17] - 李章建、蒋谦、王佳欣于2021年12月21日起获委任为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17] - 吕剑锋、胡珠荣、王佳欣于2021年12月21日起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17] - 李章建、张龙、何建强于2021年12月21日起获委任为战略委员会成员[18] - 李章建、张龙于2021年12月21日起获委任为风险管理和控制委员会成员[19] - 吕剑锋于2021年11月26日起获委任为授权代表,梁雨薇于2022年3月29日起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19] 地区投资数据 - 2021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3.9%,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4.0%,远低于预期的11%,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3%[23][25] 公司管理与业务举措 - 2021年公司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组建七大管理中心,成立五大事业部[24][26] - 公司以三家全资附属公司打造三大原材料集中采购平台,搭建数字供应链金融平台[24][26] - 公司参建的那兴、永金高速公路项目混凝土供应有序,保障多个重大项目混凝土供应[28][29] - 公司组织“保护阳宗海、三年植树行”活动,种植超1000棵树,覆盖21亩[28][29] - 公司花费超400万元对昭通市民航搅拌站进行环保提升改造[28][29] - 2021年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28][30] - 公司立项主编3项地方标准,获批云南省交通运输厅课题1项及住建厅课题3项[28][30] - 公司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8][30] - 公司控股附属公司曲靖建材首次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30] - 公司调整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建立七个中心和五个主要业务部门[63] - 公司将围绕混凝土产业链打造以自身为核心的数字供应链金融平台[63] - 公司调整组织架构及管理模式,设立七大中心和五大事事业部,打造三大原材料集中采购平台[65] - 公司将围绕混凝土上下游产业链打造数字供应链金融平台[65] - 公司致力于将混凝土生产网络从云南省州市向县级区域覆盖[67][70] - 2021年公司与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采购框架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76] - 2021年公司参与昆明华润拓东商务中心等多个项目[76] - 面对疫情,公司改革组织结构,做好复工防疫和重点区域、项目的混凝土供应工作[74][77] - 2021年公司与中建一局、中铁八局等签订集中采购框架协议,与玉溪宏润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78] - 公司撤销原有直管部,分设生产主体及经营主体[159] - 公司改设物资供应、质量技术管理、财务管理、成本费控、营销管理及生产管理六大管理中心[159] - 2021年公司将逐步设立五个事业部开展新产品及新业务[16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资产总额为47.6153亿人民币,2020年为46.0014亿人民币[40] - 2021年公司负债总额为34.1409亿人民币,2020年为31.9853亿人民币[40] - 2021年公司收入约为21.03亿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减少47.5%[41][42] - 2021年公司毛利约为1.41亿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减少67.6%[41][42] - 2021年公司除所得税前利润约为1500万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减少94.6%[41][42] - 集团实现收入21.03亿元,同比下降47.5%;除所得税前利润1500万元,同比下降94.6%;年度利润669万元,同比下降97.1%;归属公司所有者净利润70万元,同比下降99.7%[53][56] - 2021年集团经营毛利1.41亿元(2020年为4.35亿元),整体毛利率6.7%,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61] - 2021年集团经营产生毛利为1.41亿元,2020年为4.35亿元;2021年整体毛利率为6.7%,较2020年的10.9%下降4.2个百分点[64] - 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21.03亿元,同比下降47.5%[80][81] - 2021年经营产生毛利为1.41亿元,2020年为4.35亿元,2021年及2020年整体毛利率分别为6.7%和10.9%[86][90] - 2021年公司除所得税前利润为0.15亿元,比上年下降94.6%[86][91] - 2021年公司全年累计发生营业开支21.12亿元,较上年下降43.5%[88][89] - 2021年营业开支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0.4%,比上年上升7.0个百分点[88][89] - 2021年公司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8百万元,有效税率为53.3%,较上年的18.3%上升35.0个百分点[93] - 2021年公司年度利润为人民币6.69百万元,比上年下降97.1%[94] - 2021年公司管理费用为人民币127百万元,较2020年的136百万元下降6.6%[9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4,762百万元,较2020年末增长3.5%;总负债为人民币3,414百万元,较2020年末增长6.7%[9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中银行借款占比5.9%(2020年12月31日为4.9%),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占比92.1%(2020年12月31日为93.3%)[9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00百万元,均为银行借款且须一年内偿还,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4.53%[94] - 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总额为人民币8百万元,息税前盈利为人民币23百万元,盈利对利息倍数为2.9(2020年为38.3)[9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1.7%(2020年12月31日为69.5%)[9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为人民币4,485百万元,流动比率为132.6%,较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96]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约为人民币151百万元净流出,同比上升196.1%[96] - 2021年和2020年员工福利及劳务开支分别为人民币2.55亿元及人民币2.54亿元,保持相对稳定[99][10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集团生产与销售预拌混凝土612万立方米,同比下降44.4%[53][5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有49座混凝土搅拌站、89条生产线,年产能2020.20万立方米,还有154辆混凝土运输车、2台泵车、260套主要研发试验设备[54][56] - 2021年预拌混凝土业务收入20.87亿元,占总收入99.2%[58][60] - 预拌混凝土生产销售毛利率6.6%,聚羧酸外加剂生产销售毛利率18.8%[61] - 2021年预拌混凝土生产与销售毛利率为6.6%,聚羧酸外加剂生产与销售毛利率为18.8%[64] - 2021年新签订混凝土供应合同金额约35亿元,较2020年同期约33亿元有一定增长[80][8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约19亿元混凝土供应合同未能在2021年履行[80][81] - 2021年预拌混凝土销售收入总额为20.87亿元,较上年下降47.5%[80][81] - 2021年预拌混凝土生产与销售毛利率为6.6%,聚羧酸外加剂生产与销售毛利率为18.8%[86][90]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6611亿港元,截至2021年3月26日剩余所得款项为2.883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2.5916亿元[117][118] - 2021年3月26日至2022年3月29日,公司已实际动用人民币550.06万元用于新建产品生产基地,并计划于2023年底前继续动用人民币348.80万元[118][119] - 截至2021年3月26日,公司已决策动用1294万港元(折合人民币1165万元)用于改善、整合及扩建已有混凝土生产线,截至2022年3月29日已实际动用人民币836.68万元,剩余人民币328.31万元[122] - 预计到2023年底将使用人民币278.99万元用于改善、整合及扩建已有混凝土生产线,结余人民币49万元[122] - 考虑结余后,可变更用途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人民币2.5066亿元[122] - 公司决议变更未动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的用途,约人民币1.5亿元用于砂石料矿山资源收购等,约人民币7500万元用于混凝土生产技术改造等,约人民币2566万元用于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等[122] - 变更后用途的资金使用计划为,各项用途均在2024年底前完成,总计人民币2.5066亿元[127] 公司重大事项 - 2021年公司未进行有关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及出售,集团无重大投资[13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不动产、厂房及设备用作银行抵押[133] - 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募集约3.6611亿港元资金,2021年12月31日集团账面现金及银行存款中港元余额为1884万港元[13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133] 公司业务延迟原因 - 因新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开工延迟、银行收紧房地产企业贷款,公司延迟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用于配套建设混凝土及/或砂石料产品生产基地的计划[129][130] - 因前期对接准备耗时久,公司原计划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升级业务及财务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尚未投资,拟用自有资金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129][130] 公司未来规划 - 集团计划扩大产业布局,参与云南“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资金主要来自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或公司流动资金[136] - 集团自2021年底着手搭建数字供应链金融平台,未来将借此提升竞争力并整合上下游企业[136] - 未来五年云南将开工78个高速公路项目,里程6024公里,总投资10241亿元,公司将参与基建项目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139][142] - 云南砂石料、混凝土、水泥制品产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公司将构建数字供应链金融平台解决建材行业账款难题[147][148] - 公司将打造三大集中采购平台,通过集中招标采购等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147][148][149] - 公司将以降本增效为主线开展2022年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优化治理和业务结构[145][148] - 公司将依托新成立的五大事业部,推广新材料和新技术参与绿色建材和智能制造市场[140][143] - 公司将继续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聚焦超高性能混凝土及相关产品开发[150] - 公司将加快信息化管理升级[151] 公司荣誉与项目成果 - 2021年公司再次荣获“中国预拌混凝土十强企业”称号,连续四年排名第六,还获“云南省AAA信用企业”等荣誉[52][56] - 2021年5月,公司连续四年位列「科之傑杯-中国商品混凝土企业十强」第六位[156] - 2021年7月,公司「高铁钛偏高岭土制备高性能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项目应用技术成果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56] - 2021年12月,曲靖建材获「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自2021年度起三年可按15%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此前税率为25%[156] - 公司及其两家子公司入选“高新技术企业”[158] - 2021年7月,昆明华润拓东商务中心项目塔楼T1大体积筏板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总量达16100立方米,昆明龙湖紫都城项目7塔楼大体积筏板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总量达16200立方米[158] - 2021年12月,公司完成超100立方米C120超高性能混凝土在元江跨江大桥的工程应用[158] - 2021
云南建投混凝土(01847)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