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1.82亿元,同比增长687%[6]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82,019千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687%[62] - 2022年上半年净亏损为人民币15,724千元,较2021年同期收窄86%[62] - 2022年上半年净亏损为人民币15,724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人民币115,005千元大幅减少99,281千元[6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亏损15,724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同期的115,005千元人民币亏损大幅收窄86.3%[8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为15,724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115,005千元人民币大幅收窄[12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182,019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23,132千元人民币大幅增长[115] - 商品销售收益从2021年上半年的13千元人民币激增至2022年同期的104,170千元人民币[11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达成开发与商业里程碑付款共计32,400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6,300千元人民币显著增加[11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人民币70,268千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人民币18,481千元[62] - 2022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人民币70,091千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人民币58,889千元[62] - 2022年上半年一般及行政费用为人民币25,698千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人民币1,125千元[6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银行借款利息费用为人民币3,418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人民币274千元增加3,144千元[6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70,268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88,749千元有所减少[7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为人民币60,831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65,213千元有所减少[78] 各业务线表现 - 销货收入增长至人民币1.04亿元,主要由于朴欣汀®获批上市带来的业绩贡献[6] - CDMO业务收入增长至人民币2,266万元,同比增长94%[6] - 授权金收入达人民币4,943万元[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实现人民币1.04亿元,主要收入来自核心产品朴欣汀®[13] - 2022年上半年CDMO及CMO收入为人民币22,657千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94%[62] - 2022年上半年授权金收入为人民币49,434千元,系项目取得的里程碑金收入[62] - 来自授权许可的收入从2021年上半年的5,943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同期的49,434千元人民币[115] - CDMO/CMO服务收益从2021年上半年的4,404千元人民币增至2022年同期的8,918千元人民币[11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合作项目23个,包括8个ADC项目,10个抗体项目,以及5个化药及其他项目[40] 产品表现 - 朴欣汀®已获批包含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在内的全部六项适应症,2022年新增四项适应症[14] -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朴欣汀®)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022年中国市场规模预计约人民币60亿元[14] - 公司与济鑫医药合作,朴欣汀®销售网络已覆盖除西藏外的全国所有省份[17] - 公司与科兴制药合作,朴欣汀®已与十多个国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完成数个国家注册申报[19] - 替至安®2022年上半年成功中选十三省联盟、江苏省及河北省集采续约供应企业[20] - 美适亚®用于治疗艾滋病厌食症及恶病质,公司拥有其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的独家代理权[22] - 公司与前沿生物合作,授权其在艾滋病领域推广美适亚®[23] 研发进展 - TAB014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的首例受试者入组[9] - TAA013的III期临床试验入组已结束,正在进行受试者随访[8] - 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将达到164亿美元,公司自主研发的TAA013处于III期临床阶段[24] - 已完成10多项包含不同ADC技术的药物工艺开发[28] - 拥有9个ADC项目生产经验,包括I期和III期临床项目[26] - IND阶段项目19个,其中包含NMPA及FDA双报项目16个,FDA申报项目2个及EMA申报项目1个[40] 生产与产能 - ADC商业化生产车间设计年产能达60,000g[25] - 单抗原液生产规模达到20,000L,产品合格率100%[29] - ADC商业化原液车间具备高达500L的生产规模[36] - ADC中试原液车间具备100L、200L、500L等不同规模的生产设施[36] - 单抗商业化制剂车间获得NMPA GMP认证[35] - ADC中试制剂车间已完成多批次临床生产[33] -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已完成CDMO项目的多批次临床生产和工艺验证生产[38] - 公司已建成了符合GMP规范的大规模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基地,具备充足的产能条件[50] - 公司单抗药物原液及制剂生产车间已完成并通过国家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核查和GMP符合性检查[48] 市场与行业趋势 - 中国肿瘤药物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可达人民币4,162亿元,2020-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约16.1%[5] - 全球ADC药物市场2021年规模超过50亿美元,预计2025年增至211亿美元,2021-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53.0%[5] - 中国wAMD药物市场预计2030年规模将增至35亿美元[10] - 中国CDMO/CMO市场收入预期2025年达到1,235亿元人民币,2021年至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0%,生物药CDMO/CMO服务同期年复合增长率为36.7%[40] 融资与资本运作 - 2022年5月31日与维梧苏州基金及晟德大药厂订立股份认购协议,募集资金总额达4.72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058亿元)[7] - 维梧苏州基金与晟德大药厂分别认购116,250,000股及33,750,000股东曜药业股份,认购价每股3.15港元,合共150,0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4.38%[57] - 认购价格较协议日期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格溢价约4.79%[57] - 认购完成后,维梧资本与晟德大药厂持股占比分别达约28.68%及28.66%[57] - 公司通过配售新股获得约4.725亿港元(约合4.05788亿元人民币)的资金[176] 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净资产为人民币328,168千元,较2021年底的人民币335,091千元减少6,923千元[6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人民币24,241千元,2021年同期为净流出人民币93,624千元[6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为人民币63,411千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7,901千元[6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为人民币37,994千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42,943千元[68] - 公司总资产从2021年末的710,263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6月30日的812,277千元人民币,增长14.4%[81][8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1年末的152,805千元人民币微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154,876千元人民币,增长1.4%[81][86] - 公司流动负债从2021年末的260,808千元人民币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372,472千元人民币,增长42.8%[82] - 公司存货从2021年末的29,558千元人民币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56,822千元人民币,增长92.2%[81]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1年末的307,668千元人民币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354,170千元人民币,增长15.1%[81] - 公司累计亏损从2021年末的1,595,612千元人民币扩大至2022年6月30日的1,611,336千元人民币[81][83] 债务与借款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未偿还银行借款为人民币244,775千元,较2021年底增加38,809千元[74] - 公司2022年6月30日借款总额(包括应付利息)为255,965千元人民币,其中不足1年到期的金额为190,269千元人民币,1至2年到期的金额为12,409千元人民币,2至5年到期的金额为53,287千元人民币[106] - 公司2021年12月31日借款总额(包括应付利息)为217,515千元人民币,其中不足1年到期的金额为152,102千元人民币,1至2年到期的金额为2,540千元人民币,2至5年到期的金额为62,873千元人民币[108] - 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3.79%,较2021年12月31日的3.78%略有上升[154] - 2022年6月30日银行借款总额为244,775千元人民币,其中即期借款185,000千元人民币[151][153] - 2022年6月30日未动用银行融资为140,225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20,000千元人民币[156] 股东与股权结构 - 黄纯莹女士持有公司股份约711.5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6%[177] - 刘军博士通过股本衍生工具持有公司股份11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8%[177] - 晟德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東曜藥業29.19%的股份,共179,561,700股[181] - Vivo Capital Fund VIII, L.P.直接持有東曜藥業14.75%的股份,共90,718,100股[181] - Vivo Capital LLC及其相關實體合計持有東曜藥業16.78%的股份,共103,245,000股[181] - 鈞信國際有限公司持有東曜藥業9.20%的股份,共56,573,500股[181] - Advantech Capital Investment V Limited持有東曜藥業7.99%的股份,共49,136,800股[181] - Tricor Trust (Hong Kong) Limited作為受託人持有東曜藥業5.59%的股份,共34,393,566股[181] - 彭其前先生通過受控法團間接持有東曜藥業7.99%的股份[181] - Chengwei Evergreen Capital, L.P.及其相關實體合計持有東曜藥業9.20%的股份[181] - 東曜藥業已發行股份總數為615,229,497股[181] 员工与人才 - 公司CDMO团队硕、博人才占比约22.3%[49] - 全球研发中心总建筑面积达25,000平方米,可容纳280-300名科研人员[39]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61,672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11,735千元人民币增长426%[138]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中30日内账龄占比85%,较2021年12月31日的11%显著提升[138] - 公司合约资产从2021年底的11,210千元人民币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17,418千元人民币[115] - 公司合约负债从2021年底的22,199千元人民币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34,515千元人民币[115]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2021年12月31日的86,238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6月30日的145,362千元人民币,增幅达68.6%[157]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1年12月31日的28,214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2年6月30日的76,012千元人民币,增长169.4%[157] - 应付按金从2021年12月31日的10,000千元人民币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30,450千元人民币,增长204.5%[157]
东曜药业-B(01875)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