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骏集团控股(01966) - 2022 - 中期财报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6年,2010年2月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1966[3]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物业开发、商业管理、物业管理及长租公寓业务[3] - 公司运营总部位于上海,聚焦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海峡西岸及中西部地区发展[3] - 公司物业项目分布在63个城市[4] - 公司荣获“2022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30强”“2022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 50”及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4] - 公司以“专筑您的感动”为关键价值主张,“创建智慧生活,让幸福触手可及”为使命[4] - 公司董事会包括5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 - 公司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12]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1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益153.85亿元,同比下降24.5%;毛利34.18亿元,同比下降33.1%;期内溢利15.43亿元,同比下降43.1%[22]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1937.3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下降0.7%;现金及银行存款结余181.38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下降9.3%[2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益约为153.85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约203.87亿元减少24.5%,主要因物业销售收入减少[90] - 2022年上半年物业销售收入约为142.03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约197.08亿元减少27.9%,交房面积减少30.4%,平均销售单价从9086元/平方米升至9408元/平方米[90] - 2022年上半年物业管理费约为5.07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约4.25亿元上升19.2%,因管理物业数量及面积增加[90] - 2022年上半年租金收入约为2.67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约2.07亿元上升29.0%,得益于新开业商场租金贡献[90] - 2022年上半年土地开发收入约为3.08亿元,为泉州南安市土地前期建设及准备工程收入[92][98] - 2022年上半年项目管理收入约为1.01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约4629万元大幅上升117.6%,因合营及联营公司相关服务收入增加[93][99] - 2022年上半年毛利润约为34.18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约51.10亿元大幅减少33.1%,毛利率从25.1%降至22.2%[94] - 2022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约为3.04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约2.57亿元增加18.6%,因部分办公楼和商场增值[95] - 2022年上半年销售及营销费用约为5.32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约5.66亿元减少6.1%,因在售项目数量减少[96] - 2022年上半年行政费用约为5.53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约7.72亿元减少28.3%,因严格成本控制和精简人力结构[97] - 毛利从2021年上半年约51.09783亿元大幅减少33.1%至2022年上半年约34.18158亿元,毛利率从25.1%降至22.2%[100] - 投资物业公允值收益从2021年上半年约2.56724亿元上升18.6%至2022年上半年约3.04349亿元[101]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约5.66028亿元减少6.1%至2022年上半年约5.31629亿元[102] - 行政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约7.715亿元减少28.3%至2022年上半年约5.53489亿元[103] - 财务费用从2021年上半年约2.53481亿元大幅上升61.6%至2022年上半年约4.09751亿元,利息总额增加7.5%[107][111] - 应占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溢利及亏损从2021年上半年盈利约2.02711亿元转变为2022年上半年亏损约2.48974亿元[108][112] - 税项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约14.68917亿元大幅减少55.9%至2022年上半年约6.48415亿元[109][113]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2021年上半年约23.77072亿元大幅减少46.4%至2022年上半年约12.74185亿元,核心溢利减少45.3%[110][1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存款结余为181.3770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200.05869亿元,受限现金和已抵押存款分别约为35.89224亿元和0.1992亿元[118][11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贷款总额为500.4177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501.98334亿元[132] - 2022年6月30日贷款总额为50041770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50198334千元人民币[134] - 2022年6月30日人民币银行及其他贷款为25617092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23987110千元人民币[134] - 2022年6月30日美元优先票据为14983670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16675612千元人民币[134] - 2017年3 - 4月发行的5亿美元优先票据,票面利率5.875%,2022年3月到期,2021年12月31日价值3158778千元人民币[135] - 2019年4月和2020年1月发行的5亿美元优先票据,票面利率7.375%,2024年4月到期,2022年6月30日价值3304229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3155465千元人民币[142] - 2019年7月发行的5亿美元优先票据,票面利率7.25%,2023年4月到期,2022年6月30日价值3300746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3148639千元人民币[150] - 2021年3月和2022年1月发行的4.5亿美元优先票据,票面利率5.95%,2024年9月到期,2022年6月30日价值2794037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1882705千元人民币[168] - 2022年6月30日抵押资产总值46301497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36023305千元人民币[171] - 2022年6月30日净负债比率为79.8%,2021年12月31日为70.7%[172]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无外币对冲安排[17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就向若干物业买家的按揭贷款提供的担保为23,641,221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21,647,437千元人民币[18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分占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就若干物业买家的按揭贷款提供的担保为5,592,098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5,437,686千元人民币[18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就银行授予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之贷款金额为3,548,698,000元人民币提供担保,2021年12月31日为4,987,480,000元人民币[181][18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在中国大陆的发展中物业及兴建中投资物业的已签约但未拨备资本开支为17,951,616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19,826,245千元人民币[18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分占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发展中物业及兴建中投资物业的已签约但未拨备资本开支为2,931,472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3,850,201千元人民币[18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共有8,614名雇员,2021年12月31日为9,770名[190][193] - 回顾期内,集团雇佣成本总额约575,061,000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约为735,539,000元人民币[190][193] - 期内,集团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的详情载于未经审核的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6,除披露外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191][194] - 除中期报告披露外,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未曾授权任何其他重大投资或增添资本资产的计划[192][195] 合同销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连同合营及联营公司合同销售金额约325.81亿元,同比下降44.8%;合同销售面积约25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2%[31][3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物业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12600元[31][3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连同合营及联营公司超120个项目在售,分布超40个城市,主要在二线及高潜力三四线城市核心区域[32][33] - 杭州合同销售金额42.53亿元,占比13.1%;北京合同销售金额31.70亿元,占比9.7%[36] - 泉州合同销售金额30.48亿元,占比9.4%;昆明合同销售金额29.27亿元,占比9.0%[36] - 上饶合同销售金额18.14亿元,占比5.6%;汕头合同销售金额17.15亿元,占比5.3%[36] - 上海合同销售金额15.74亿元,占比4.8%;福州合同销售金额14.81亿元,占比4.5%[36] - 合肥合同销售金额14.23亿元,占比4.4%;南京合同销售金额12.39亿元,占比3.8%[36] - 公司合同销售金额为325.81亿元,销售面积为258.584万平方米,其中长三角经济圈合同销售金额为118.54亿元,占比36.4%[40] - 按城市级别划分,一线城市合同销售金额为47.46亿元,占比14.6%;二线城市为163.35亿元,占比50.1%;三四线城市为115亿元,占比35.3%[43] - 北京、上海、杭州及昆明合同销售表现突出,分别约为31.70亿元、15.74亿元、42.53亿元及29.27亿元[43] 物业销售确认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确认物业销售收入约142.03亿元,交付物业面积约15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27.9%及30.4%,平均售价约为每平方米9408元[48] - 按城市划分,徐州和泉州确认物业销售收入分别为23.17亿元和20.31亿元,占比分别为16.3%和14.3%[50] - 按区域划分,长三角经济圈确认物业销售收入为59.49亿元,占比41.9%[53] - 按城市级别划分,一线城市确认物业销售收入为19.10亿元,占比13.4%;二线城市为45.13亿元,占比31.8%;三四线城市为77.80亿元,占比54.8%[55] 土地储备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及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土地储备总规划建筑面积约3665万平方米[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暂停土地收购,截至6月30日,公司连同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土地储备总规划建筑面积约为3665万平方米,集团应占约2686万平方米,分布于63个城市[60] - 从地理分布看,长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地区土地储备成本(不包括投资物业)分别占比35.8%、21.4%、22.6%、7.3%和12.9%[60] - 从城市级别看,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及三四线城市土地储备成本(不包括投资物业)分别占比12.0%、57.7%和30.3%[60]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及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土地储备总规划建筑面积为3665万平方米,集团应占2686万平方米,分布于63个城市[61] - 集团及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在长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地区的土地储备成本分别占总土地储备成本(不含投资物业)的35.8%、21.4%、22.6%、7.3%及12.9%[61] - 集团及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位于一线、二线及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储备成本分别占总土地储备成本(不含投资物业)的12.0%、57.7%及30.3%[61] 融资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1月,公司在境外成功增发于2024年9月到期的1.5亿美元优先票据,票面息率为5.95%[64][65] - 2022年2月底,公司提前偿还2022年3月10日到期的5亿美元优先票据[66][68] - 集团国内发行的14.6亿元2+2年期公司债券续期获超预期反应,债券持有人未回售本金额为5.06019亿元,将于2024年到期,被回售的9.53981亿元已全额偿还[66][68]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净负债比率为79.8%,非受限现金与短期债务的覆盖率为1.07倍,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