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与股权相关 - 公司2021年2月8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2170[8] - 2021年8月20日,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提交H股全流通申请,将192592582股内资股及未上市外资股转换为H股,2022年2月24日获中国证监会批准,2022年3月3日获联交所批准[5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入为107,299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81,109千元人民币增长约32.3%[9] - 2021年公司销售成本为56,152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53,395千元人民币增长约5.2%[9] - 2021年公司毛利为51,147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27,714千元人民币增长约84.5%[9] - 2021年公司经营业务亏损为124,486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53,468千元人民币亏损扩大约132.8%[9] - 2021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25,746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881,518千元人民币亏损大幅收窄约85.7%[9] - 2021年公司年内亏损为144,078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877,959千元人民币亏损大幅收窄约83.6%[9] - 2021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98,195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39,905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46.1%[9] - 2021年公司流动资产为1,702,693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310,393千元人民币增长约448.6%[9] - 2021年公司资产/(负债)净额为1,715,039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281,335千元人民币增长约510%[9] - 公司收入从2020年的人民币81.1百万元增加32.3%至2021年的人民币107.3百万元,PGT系列试剂盒销售收入从2020年的人民币32.5百万元增加40.9%至2021年的人民币45.8百万元,NIPT试剂盒销售收入从人民币17.4百万元增加66.1%至人民币28.9百万元,仪器设备销售收入从人民币12.2百万元增加26.2%至人民币15.4百万元[69]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0年的人民币53.4百万元增加5.2%至2021年的人民币56.2百万元[70] - 公司毛利从2020年的人民币27.7百万元大幅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币51.1百万元,毛利率从2020年的34.2%上升至2021年的47.7%,PGT - A试剂盒毛利率从46.0%增长至70.0%[71] - 公司其他收益从2020年的人民币2.8百万元大幅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币32.8百万元,主要因政府发放12.1百万元补贴及银行存款利息增加[72] - 公司销售及分销成本从2020年的人民币16.6百万元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币62.5百万元,整体开支增加18.6百万元,相关开支增加22.8百万元[73]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0年的人民币25.2百万元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币52.1百万元,主要因招聘费用、薪酬及以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增加17.3百万元[74] - 研发开支从2020年的3450万元增至2021年的7370万元,主要因员工成本、临床试验开支和耗材开支增加[86] - 融资成本从2020年的150万元降至2021年的130万元[87] - 所得税从2020年抵免740万元变为2021年开支1830万元,主要因递延税项变动[88] - 存货从2020年的630万元增至2021年的3330万元,因原材料安全库存和产品库存增加[89]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0年的8750万元增至2021年的1.252亿元,因收入增长和还款期延长[90]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0年的1110万元降至2021年的1070万元,无重大变动;其他应付款项从2020年的2640万元增至2021年的2660万元,因应付工资增加和上市开支减少[94] - 流动资产净值从2020年的2.422亿元大幅增至2021年的16.424亿元,因全球发售募集所得款项净额[95] - 2021年12月31日,无抵押银行贷款2000万元,浮动利率4.20% - 4.35%;有抵押银行贷款2360万元,固定利率4.50%[95] PGT系列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PGT系列实现销售收入4584万元,占总收入比达43%,增长率达41%[12] - PGT - A实现毛利2373万元,同比增长99.2%[1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PGT - A试剂盒收入3390万元,毛利率为70.0%[16] 产品研发与注册相关 - PGT - M和PGT - SR试剂盒预计分别在2023年和2024年获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17] - PGT - M试剂盒是中国同类产品中首已完成注册检验的产品[17] - PGT - SR试剂盒是全球首个在高通量测序平台上实现染色体平衡易位有效检出的原创技术[17] - PGT - SR试剂盒将结果生成时间从数月缩短为两周,并显著降低检测成本[17] - 公司考虑最新进展及疫情冲击,保守估计PGT - M试剂盒将于2023年获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4] - 公司PGT - SR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并预计于2023年获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0] - PGT - A试剂盒在注册临床试验中敏感度和特异性达100%,临床试验中妊娠率为72.0%,流产率为6.9%,未进行非整倍体筛查的试管婴儿妊娠率为45.0%,流产率为32.0%[28] - 公司预计2023年获得PGT - M试剂盒国家药监局的注册批准[29] - 公司计划2022年中完成PGT - SR试剂盒国家药监局注册检定,2024年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31] - 公司预期CNV试剂盒于2023年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32] - 截至本年度报告日期,公司已完成开发WES试剂盒并开始设计验证[33] - 智能液氮罐预计2022年完成注册申报[36] - 超低温度存储仪预计2023年完成国内的注册申报[37] - 公司自主研发的精子质量分析仪2021年完成设备开发,预计2023年完成注册申报[38] - 2021年7月公司就PGT - M试剂盒获得伦理许可并开始进行临床试验[29] - 2021年2月,与PGT - SR试剂盒相关的自主研发专利已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并提交PCT专利的国际申请[31] 公司生产相关 - 公司生产基地租赁物业总面积4,757平方米,拥有土地使用权地盘总面积21,626.14平方米[39] - 公司生产厂房面积1,364平方米,产能为每年400,000人份[41] 公司人员与合作相关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373名雇员,2021年度薪酬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7990万元,2020年度为人民币3480万元[46] - 2021年3月6日,公司与苏州超云订立战略合作协议[43] - 2021年8月4日,公司与北京旷博生物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43] 公司运营影响因素 - 海外供应商原材料交货周期从约1.5个月增至3个月,公司生产计划出现延误[50] - 用作研发的若干进口试剂采购出现延误,公司正寻求国内替代方案[50] - 受新冠肺炎影响,临床试验进程不理想,临床样本采集受到延误[50] 公司资金用途与收益相关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523.2百万元,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净额的10%用作营运资本及一般企业用途[51] - 公司拟更改全球发售所得款项1898.7百万港元的用途,需经临时股东大会股东批准[61] 公司人员变动相关 - 芮茂社先生自2022年4月30日起辞任执行董事,杨莹女士获提名,委任将在2022年4月30日临时股东大会上提呈[58] 公司收购相关 - 2022年3月结清收购星博生物51%股权,代价8500万元[98] 公司资本承诺相关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未履行资本承诺总计1.18069亿元,包括物业、厂房及设备7554.6万元和股本投资4252.3万元[105]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梁波博士41岁,2015年12月14日获委任为董事长,发表论文25余篇,申请专利126件,生物信息软件著作权34件[109] - 孔令印先生42岁,2016年6月15日获委任为董事,2014年5月1日起任技术总监[110] - 芮茂社先生34岁,2018年11月5日获委任为董事,2017年6月1日起任运营总监[112] - 徐文博先生37岁,2018年11月5日获委任为董事,2017年9月起任博华资本董事长兼创始合伙人[113] - 张劼鋮先生32岁,2020年7月23日获委任为董事,2015年6月加入高瓴资本集团[113] - 王伟鹏先生33岁,2016年9月2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19年3月起任深圳前海恒瑞方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114] - 康熙雄博士69岁,2021年1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多家上市公司董事或独立董事[117] - 黄涛生博士60岁,2021年1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发表约120篇论文[118] - 邹国强先生45岁,2021年10月2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等职[121] - 邹先生2020年9月加入百得利控股任首席财务官,12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22] - 黄冰女士29岁,2020年8月26日获委任为苏州贝康医疗监事及监事会主席,2015年6月加入集团[126] - 林艺博士52岁,2020年8月26日获委任为苏州贝康医疗监事,1990年7月获北大生物化学学士学位[128] - 朱婷婷女士28岁,2020年8月26日获委任为苏州贝康医疗监事,2015年6月加盟集团[129] - 梁波博士41岁,自苏州贝康医疗成立起一直担任总经理[132] - 孔令印先生42岁,2014年5月1日获委任为苏州贝康医疗技术总监[132] - 芮茂社先生34岁,2017年6月1日获委任为苏州贝康医疗运营总监[132] - 杨莹女士40岁,2018年9月加入苏州贝康医疗任质量总监,2004年7月毕业于陕科大[132][133] - 王燕女士41岁,2022年3月18日获委任为苏州贝康医疗财务总监,4月19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133] - 王燕女士2002年在复旦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自2006年起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134] 公司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偏离第A.2.1条,董事长及总经理均由梁博士担任[138] - 上市日期起至2021年12月31日,董事及监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公司未发现违规事宜[139][140] - 上市日期起至2021年12月31日,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三分之一[141] - 董事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监事任期三年,连选可连任[143] - 公司制定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筛选候选人考虑专业经验、性别等因素[149] - 公司财务总监为女性,待股东批准将委任女性董事杨莹女士[150] - 董事年龄介乎32岁至69岁,具有管理、战略发展等多方面知识技能[151] - 董事会负责审查及监督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实施并适时检讨[151] - 公司安排责任保险,为董事、监事等提供因公司事务法律行动的保险[15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9位董事接受专业培训,包括梁波博士、孔令印先生等[157] - 董事会设立审核、薪酬与考核、提名三个委员会[158] - 审核委员会由邹国强先生、康熙雄博士和王伟鹏先生组成,上市至2021年底举行2次会议,康熙雄博士和王伟鹏先生出席率100%[159][161]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梁波博士、邹国强先生和康熙雄博士组成,上市至2021年底举行1次会议,康熙雄博士和梁波博士出席率100%[162][164] - 提名委员会由梁波博士、邹国强先生和康熙雄博士组成,上市至2021年底举行1次会议,梁波博士和康熙雄博士出席率100%[165][170][171] - 高级管理层中1人薪酬在1000万港元至1050万港元之间[165] - 邹国强先生于2021年10月21日获委任为董事[157] - 余国权先生于2021年9月6日辞任董事[157]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2020年经审核全年业绩、2021年未经审核中期业绩等[161]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阅集团薪酬政策及董事和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164] - 上市日期起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举行五次董事会会议及三次股东大会,多数董事出席率达100%[179] - 自上市日期起至2021年12月31日,董事会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情况[174] - 2021年9月6日余国权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10月21日邹国强先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76] - 自上市日期起至2021年12月31日,
贝康医疗-B(02170)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