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总收益约为11.177亿港元,同比增长41.9%[8] - 公司2021年毛利约为2.539亿港元,毛利率为22.7%[8] - 公司2021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约为9630万港元[8]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15.53港仙,同比增长30.6%[8] - 2021年公司总收益为11.177亿港元,同比增长41.9%,较2020年的7.874亿港元增加3.303亿港元[26]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为4.814亿港元,占总收益43.1%,同比增长41.9%,较2020年的3.393亿港元增加1.421亿港元[26] - 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为6.343亿港元,占总收益56.8%,同比增长43.6%,较2020年的4.417亿港元增加1.926亿港元[26] - 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为200万港元,占总收益0.1%,同比下降68.8%,较2020年的640万港元减少440万港元[28] - 2021年公司毛利为2.539亿港元,毛利率为22.7%,较2020年的1.937亿港元增加6020万港元[28]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毛利为1.202亿港元,毛利率为25.0%,较2020年的8580万港元增加3440万港元[28] - 电子烟产品分部毛利为1.374亿港元,毛利率为21.7%,较2020年的1.054亿港元增加3200万港元[28] - 医疗消耗品分部毛损为380万港元,毛损率为190.0%,较2020年的250万港元毛利减少630万港元[2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溢利约为96.3百万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22.6百万港元或30.7%[36] - 公司建议派发每股2.0港仙的末期股息,较2020年的1.5港仙有所增加[64] - 公司建议派发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较2020年的每股1.5港仙有所增加[69] 业务分部 - 公司业务分为三个分部: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电子烟产品和医疗消耗品[8] - 电子烟产品分部销售增长主要得益于知名烟草集团品牌产品的销售[8] - 医疗消耗品分部以自有品牌"CAREWE"销售一次性口罩产品[8] - 公司产品分销至国内市场及海外市场,包括欧洲、亚洲和美国[8] - 公司2021年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电子烟产品和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的销售增长[8] - 公司作为代工制造商生产电子烟产品,包括一次性电子烟、可注油电子烟、电池杆、雾化器等[21] - 公司自2020年起在惠州工厂利用洁净厂房设施生产一次性口罩,并已获得ISO14644-1:2015 Class 8认证[21] - 公司的医疗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符合EN ISO13485:2016标准,并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21] 资本支出与研发 - 公司2021年资本支出约为8090万港元,其中1720万港元用于添置新机器,6020万港元用于建设新厂房[11][12] - 新厂房预计于2022年第一季度竣工,公司计划将其出租给独立第三方[13][16] - 公司通过进一步研发使产品组合多元化并提高产品质量,以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14][16] - 公司具备制造符合中国国家标准GB/T14486-2008最高精密等级MT1的注塑模具的技术能力[20][22]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2021年ESG报告涵盖香港办公室业务及中国的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电子烟产品制造和医疗消耗品制造[72] - 公司2021年ESG报告披露了量化指标,以记录和评估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并通过数据监测系统计量关键绩效指标[73] - 公司已获得ISO 9001和ISO 14001认证,ISO部门负责审查ESG策略和政策,并协调监督工厂和运营中的ESG表现[83] - 公司通过会议、访谈和讨论与持份者保持公开对话,了解他们对ESG问题的期望,并将集团和持份者都认为重要的ESG议题视为重要议题[79] - 公司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1)从2020年的139吨增加到411吨,主要由于生产量增加导致用电量和固定燃烧增加[89][90] - 公司设定了到2030年碳排放和能源使用量减少不低于5%的目标,以2021年为基准[89][90] - 2021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21,510.68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0年的17,165.18吨有所增加[95] - 2021年间接排放(范围2)为20,984.86吨二氧化碳当量,主要来自用电消耗[95][97] - 2021年直接排放(范围1)为410.60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固定燃烧排放占337.97吨[95][97] - 2021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51.76公斤,较2020年的44.45公斤有所增加[92] - 2021年颗粒物排放量为3.57公斤,较2020年的3.13公斤有所增加[92] - 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19.25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港元收益,较2020年的21.80吨有所下降[99] - 公司已建立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并设有环境数据收集系统以跟踪绩效[84] - 公司主要气体排放来源为注塑机操作,主要业务包括塑料解决方案服务和电子烟产品代工制造[88][90] - 有害廢棄物從2020年的10噸增加至2021年的33噸,增長幅度為225%[102][106] - 建築廢棄物從2020年的901噸減少至2021年的668噸,減少幅度為25.8%[102][106] - 有害廢棄物產生強度從2020年的0.01噸/百萬港元收益增加至2021年的0.03噸/百萬港元收益[108] - 建築廢棄物產生強度從2020年的1.14噸/百萬港元收益減少至2021年的0.60噸/百萬港元收益[108] - 電力消耗從2020年的27,588,434千瓦時增加至2021年的33,725,898千瓦時,增長幅度為22.2%[117] - 水消耗從2020年的180,092噸減少至2021年的173,724噸,減少幅度為3.5%[117] - 包裝材料消耗從2020年的602噸增加至2021年的1,697噸,增長幅度為182%[117] - 塑料回收量從2020年的323噸增加至2021年的388噸,增長幅度為20.1%[117] - 紙品回收量從2020年的45噸增加至2021年的56噸,增長幅度為24.4%[117] - 公司設定了到2030年減少有害和無害廢棄物約5%的目標,以2021年為基準[102] 员工与培训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0年的1,030人增加到2021年的1,065人[126][128] - 男性员工占比从2020年的575人增加到2021年的608人,女性员工从455人增加到457人[128] - 管理層员工从2020年的137人增加到2021年的142人[128] - 18-30岁员工从2020年的229人减少到2021年的218人,31-50岁员工从742人增加到776人,51岁及以上员工从59人增加到71人[128] - 中国地区员工从2020年的1,010人增加到2021年的1,045人,香港地区员工保持20人不变[128] - 公司为惠州员工提供免费住宿和膳食[130] - 公司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香港法例第57章《僱傭條例》等[130] - 公司取得SA8000:2014社会責任認證,认可其在工作场所的社会责任实践[130] - 报告期间,公司录得5宗工作相关受伤个案,较2020年的9宗有所减少,工时损失为1,294小时,较2020年的552小时增加[142][144] - 公司为1,655名员工提供培训,总培训时间为6,366小时,较2020年的1,435名员工和11,879小时有所减少[154][155] - 受训员工比例中,男性占57%,女性占43%,管理层的受训比例为13%,其他员工为87%[156] - 公司实施了健康安全管理程序,确保工作环境安全,并定制了健康和安全教育与培训计划[142][144] - 公司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包括香港法例第509章《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143][145] - 公司要求所有工作区域保持干净整洁,并在工作时间内打开通风机,确保室内有足够通风[148][150] -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公司实施了特别的工作场所健康及安全措施,包括要求员工佩戴口罩及避免大型聚会[149][150] - 公司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课程,包括新员工的职前培训和入职培训计划,以及新晋升员工的培训[154][155] - 公司邀请外部机构定期为员工举办培训课程,并根据各部门的评审和意见修订年度培训计划[154][155] - 2021年每位员工的平均培训小时数:男性4.7小时,女性7.6小时,其他员工5.3小时,管理层10.4小时[160] 供应商与客户管理 - 2021年供应商总数达到1,457家,其中香港99家,中国1,333家,其他地区25家[173] - 公司严格遵守香港和中国劳动相关法律法规,包括《雇佣条例》、《最低工资条例》等,并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的管理程序[163][166] - 公司采用可持续和负责任的供应商选择标准,优秀供应商评级为90至100,合格供应商评级为65至89[165][167] - 公司定期对供应商进行检查,优秀供应商每两年检查一次,合格供应商每年检查一次[170][171] - 公司严格遵守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报告期内未收到任何知识产权相关的投诉或违规行为[177] - 公司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和日常沟通等多种渠道收集客户反馈,质量控制部门负责处理客户投诉[179]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任何个人数据泄露或机密文件泄露事件[174][175] - 公司未收到客户关于产品质量的重大索赔或投诉,也未发生重大诉讼、退货、召回或维修事件[179] - 公司在报告期间未收到任何涉及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投诉或不合规情况[180] - 公司严格遵守产品安全相关法律和法规,并定期检查产品以确保品质[180] - 公司制定了“信息交流程序”以确保运营部门对产品品质和安全负责[180] - 公司通过电话、电邮及日常交流等渠道收集客户意见,品管部负责处理客户投诉[180] - 公司在报告期间未收到客户任何重大索赔或投诉,且无重大诉讼、销售退货、召回或客户维修[18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严格遵守反贿赂相关法律,包括香港法例第201章《防止贿赂条例》和第615章《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条例》[183] - 公司定期为董事及员工提供反贪污培训,并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贿赂、勒索、欺诈、洗钱和贪污[183] - 公司在报告期间未收到任何有关腐败行为的事件及法律案件[183] - 公司鼓励员工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并在报告期间参与了社区学校的志愿服务[183] - 公司计划成立志愿服务团队以筹备社区服务,并将在未来投入更多资源履行社会责任[183]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标准的公司治理,以保障股东利益并提升公司价值和问责制[200] 管理层与董事会 - 公司创始人陈灿林先生拥有超过30年的制造业营销、策略规划及业务管理经验[185] - 首席财务官潘宝娴女士负责财务规划及管理,拥有超过20年的财务管理、会计和税务经验[185] - 首席运营官陈燕欣女士负责集团整体业务管理及营销,并主导电子烟业务的开发[18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志伟先生拥有超过15年的审计、会计及企业管理经验[18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洪俊良先生在法律事务方面拥有超过26年的经验,专注于产权转让、抵押融资交易等领域[189]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秉阶先生在电子产品制造行业拥有超过40年的经验,曾共同创立一家设计和制造音频及LED产品的公司[190] - 技术顾问吴振东先生负责新产品开发及质量控制,拥有丰富的产品设计与开发经验[194] - 工程部副总经理岳永灿先生负责集团生产工厂的运营,拥有超过15年的项目工程经验[195] - 营销副总裁陈梓炜先生负责新产品的开发与营销,拥有商业与管理学士学位[196] - 吴震东先生于2015年12月加入公司,担任研发部门技术顾问,负责新产品开发及质量控制[197] - 叶永灿先生于2015年2月加入公司,担任工程部副总经理,负责生产厂房的运营[197] - 陈梓炜先生于2016年10月加入公司,担任市场推广副总裁,负责新产品发展及市场推广[197] 风险管理与安全 - 公司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制定应急计划以尽量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123] - 公司推广节能习惯并实施环保措施以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123] - 公司实施了健康安全管理程序,确保工作环境安全,并定制了健康和安全教育与培训计划[142][144] - 公司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包括香港法例第509章《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143][145] - 公司要求所有工作区域保持干净整洁,并在工作时间内打开通风机,确保室内有足够通风[148][150] -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公司实施了特别的工作场所健康及安全措施,包括要求员工佩戴口罩及避免大型聚会[149][150]
天长集团(02182)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