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健康国际(02211) - 2022 - 中期财报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6.167亿人民币,较2020年的5.874亿人民币增长5.0%[12] - 同期,公司毛利润为8990万人民币,较2020年的6660万人民币增长35.0%[12] - 经营亏损为1.239亿人民币,较2020年的2.492亿人民币减少1.253亿人民币[12] - 期内亏损为1.258亿人民币,较2020年的2.575亿人民币减少1.317亿人民币[12] - 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亏损为1.034亿人民币,较2020年的1.91亿人民币减少8760万人民币[12] - 每股基本亏损为31.04分人民币,较2020年的66.58分人民币减少35.54分人民币[12] - 毛利率为14.6%,较2020年的11.3%增加3.3个百分点[12] - 经营亏损率为20.1%,较2020年的42.4%减少22.3个百分点[12] - 净亏损率为20.4%,较2020年的43.8%减少23.4个百分点[12] - 公司期内整体收益为6.167亿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5.874亿人民币增加5.0% [60][61][63][6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255亿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2.572亿人民币;期内每股亏损为0.3104元,2020年同期为0.6658元 [60][63] - 公司期内毛利润为8990万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6660万人民币增加35.0%;整体毛利率由11.3%上升至14.6% [74][76] - 销售及营销费用为1.834亿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2.825亿人民币减少35.1%,占公司收益29.7% [79] - 行政费用为3160万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3290万人民币减少4.0%,占公司收益5.1% [80] - 期内净财务成本为140万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070万人民币 [81] - 期内无所得税费用,2020年同期为280万人民币;期内无实际所得税率,2020年同期为1.1% [82]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834亿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0.991亿元或35.1%,占集团收益29.7% [83] - 行政开支为0.316亿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0.013亿元或4.0%,占集团收益5.1% [84] - 财务成本净额为0.014亿元,2020年同期为0.107亿元 [85] - 所得税开支为0,2020年同期为0.028亿元 [8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抵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0.683亿元,流动资产净值为0.534亿元 [90][93] - 期内,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0.19亿元,资本开支为0.001亿元 [91][93]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香港及内地全职雇员3495名,2020年为5612名;2021年雇员福利总开支为1.38亿元,2020年为1.499亿元[111] - 2021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额4.54523亿元,较2021年6月30日的4.72234亿元有所下降[123] - 2021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额4.49917亿元,较2021年6月30日的4.85607亿元有所下降[123] - 2021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9.0444亿元,较2021年6月30日的9.57841亿元有所下降[123] - 2021年12月31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4.67213亿元,较2021年6月30日的5.74972亿元有所下降[123] - 2021年12月31日非控股权益70.4万元,较2021年6月30日的94.5万元有所下降[123] - 2021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4.67917亿元,较2021年6月30日的5.75917亿元有所下降[123] - 2021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借款为40,000千元人民币,6月30日为0千元人民币[125] - 2021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92,679千元人民币,6月30日为377,994千元人民币[125] - 2021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为436,523千元人民币,6月30日为381,924千元人民币[125] - 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收益为616,693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587,427千元人民币[128] - 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为526,818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520,823千元人民币[128] - 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亏损为123,854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249,166千元人民币[128] - 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为125,753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257,497千元人民币[128] - 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31.04分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66.58分人民币[129] - 2021年7月1日权益总额为575,917千元人民币,12月31日为467,917千元人民币[132] - 2021年发行认购股份使与拥有人交易总额增加8,399千元人民币[132] - 2020年7月1日权益总额为12.45354亿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9.93689亿元人民币[134] - 2020年7 - 12月综合亏损总额为2.51665亿元人民币[134] - 2021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97.1万元人民币,2020年为7393.5万元人民币[137] - 2021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86.3万元人民币,2020年所用现金净额为1137.6万元人民币[137] - 2021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831.3万元人民币,2020年所用现金净额为7万元人民币[137]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520.5万元人民币,2020年减少净额为8538.1万元人民币[137] - 2021年报告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09.1万元人民币,期末为6828.6万元人民币[137] - 2020年报告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1317亿元人民币,期末为4575.8万元人民币[137] - 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合约收益为616,693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587,427千元人民币[184] 公司股本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404,369,399股,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为386,313,445股[15] - 2021年11月19日,公司配发发行77262689股,约占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总数16.7%,净收益约1020万港元 [98][103] 医药行业环境及趋势 - 纳入集采药的品平均降价比率超50%,预计三年内带量采购将覆盖70%的医药市场[28][31] - 2020年中国药店连锁化率约56%,2019年美国药店连锁化率约87% [30][32] - 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渗透率快速提升,“互联网 + 医疗健康”加速发展,推动传统零售高毛利时代落幕,迎来医药新零售时代[18][20] - 全球约一半新冠疫苗研发管线项目分布在中国,国家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推动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向发达国家靠拢[23][25] - 疫情使医药行业新商业模式崛起、集中度提高、国际产业转移,2021年下半年各子行业整体承压[17][20] - 零售药店在疫情和政策催化下转型升级加速,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加[24][26] - 医药零售未来十年趋势是处方外流和行业集中度提升,连锁药店有增长空间[29][32] - 政策执行使药品流通行业利润受挤压,淘汰部分中小药店,提升行业集中度和连锁率[30][32] 公司业务运营模式 - 公司在竞争中推进传统实体零售连锁门店及分销网络发展,探索新型运营模式[34][37] - 公司连锁零售店铺员工坚守岗位,部分地区开展电话送药到家和移动互联网预定业务,形成线上线下互补运营模式[35][37] - 公司直供模式覆盖中国各省份,解决传统销售环节问题,契合“两票制”[45][48] - 公司在石家庄、沈阳、长春、哈尔滨和佳木斯设置了5个大规模物流配送中心[47][50] - 公司利用传统和新媒体宣传产品及企业品牌,疫情期间开展免费发放防疫用品行动[52][55] - 公司根据新时代特征优化商学院培训内容,发挥其对业务等方面的作用[53][56] - 公司积极参与行业联盟活动,借助国家战略寻求业务转型升级[59] - 公司未来将采用“专业+”“平台+”“互联网+”策略,促进经营结构优化和数字化转型[114][116][118][119][121] - 中国内地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局地仍有零散发生,公司部分附属公司受当地政府委托为防疫医疗物资指定采购单位[113][115] - 公司认为雇员是成功关键,实施系列举措提高员工生产力,薪酬与绩效挂钩[11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期末公司共有406家连锁店铺,零售业务销售收益为2.518亿人民币,较2020年的2.54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0%[40][4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1410家分销商和5个大型分销物流中心,分销业务销售收益为3.649亿人民币,较2020年的3.33亿人民币同比上升9.6%[41][43] - 零售业务收益为2.518亿人民币,占总收益40.8%;分销业务收益为3.649亿人民币,占总收益59.2% [67] - 2021年底零售药店总数达406家,2020年为849家;全国性分销网络覆盖约1410名活跃客户,2020年为2400名 [68][70][73][75] - 零售业务毛利润为4570万人民币,毛利率为18.1%;分销业务毛利润为4420万人民币,毛利率为12.1% [78] - 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处方药收益121,224千元人民币,非处方药475,611千元人民币,保健品98,267千元人民币,其他医药产品33,527千元人民币[187] - 2020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处方药收益116,400千元人民币,非处方药463,015千元人民币,保健品104,355千元人民币,其他医药产品28,816千元人民币[191] 公司品牌产品情况 - 期内公司品牌产品净增加44种,期末共运营723种品牌产品[46][49] 公司员工培训及服务情况 - 期内公司因疫情举办了24场线上视频内部培训[53][56] - 期内公司为约160万线下会员提供跟进服务及促销优惠等[54][57] 财报编制相关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财报按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及港交所规定编制[14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6个月的简明合并中期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部分按公允价值计量[150] - 编制2021年12月31日止6个月的简明合并中期财务报表采纳的会计政策与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一致,部分新订或修订准则自2021年7月1日生效,对报表无重大影响[152][156] 公司风险管理情况 - 公司业务面临外汇、信贷、流动性和利率风险,风险管理政策无变更[159][162][163] - 与2021年6月30日止报告期相比,金融负债合约未折现现金流出无重大变动[161][164] 公司金融资产及负债公允价值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一年以下到期的合约未折现现金流量为3956千元人民币,2021年6月30日为4206千元人民币[165] - 2021年12月31日指定为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上市权益工具资产为16925千元人民币,2021年6月30日为9265千元人民币[171] - 2021年12月31日止6个月,第1级和第2级公允价值计量无转移,第3级无进出转移[171] - 2021年12月31日止6个月,非上市权益工具公允价值无变动[17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第1级与第2级公允价值计量之间无转让,无第3级公允价值计量转入或转出,非上市权益工具公允价值无变动[173] - 2021年12月31日及2021年6月30日,管理层用市盈率倍数模式估计非上市权益工具公允价值[176][178] - 董事认为,2021年12月31日第3级公允价值计量主要不可观察输入数据变动影响与2021年6月30日相比无重大差异[177][179] - 集团管理层认为,2021年12月31日及2021年6月30日无其他金融资产及负债金额与公允价值出现重大差异[181][182] 公司经营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