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健康国际(02211)
icon
搜索文档
大健康国际(02211) - 截至二零二五年十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1-03 17:24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10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大健康國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1月3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2211 | 說明 | 普通股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 | USD | | 0.1 | USD | | 5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US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 | USD | | 0.1 | USD | | 50,000,000 | FF301 F ...
机构风向标 | ST宏达(002211)2025年三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22.58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29 10:26
外资态度来看,本期较上一期持股增加的外资基金共计1个,即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持股增加占比达0.23%。本期较上一季度新披露的外资机构有 1 家 ,即高盛 国际-自有资金。本期较上一季未再披露的外资机构包括UBS AG、BARCLAYS BANK PLC。 2025年10月29日,ST宏达(002211.SZ)发布2025年第三季报。截至2025年10月28日,共有4个机构投资者 披露持有ST宏达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6871.24万股,占ST宏达总股本的15.89%。其中,机构投资者 包括杭州科立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江苏伟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盛国际-自有资金、 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达15.89%。相较于上一 季度,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了22.58个百分点。 ...
大健康国际(02211)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10-21 16:33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收益为7.1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7%[20] - 公司年度亏损为2570万元人民币,而去年盈利60万元人民币[20] - 公司年度收益为711.5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的1,089.0百万元下降34.7%[82][85][86][88] - 公司由盈转亏,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6.0百万元人民币,而2024年为溢利0.4百万元人民币[82][85] - 集团毛利为人民币1.134亿元,较上年的1.799亿元下降36.9%[97][98] 成本和费用 - 公司毛利率为15.9%,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20] - 公司经营亏损率为3.6%,同比下降3.61个百分点[20] - 公司净亏损率为3.6%,同比下降3.66个百分点[20]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人民币1.025亿元,占收益的14.4%,较上年的1.65亿元(占收益15.2%)下降[101][104]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3390万元,占收益的4.8%,较上年的4060万元(占收益3.7%)下降[102][105] - 本年度僱員福利總開支為人民幣68.2百萬元,較去年人民幣113.4百萬元減少39.9%[127] 业务线表现 - 连锁零售业务收益为人民币197.9百万元,较2024年的人民币332.1百万元同比下降40.4%[60] - 全国分销业务收益为人民币513.6百万元,较2024年的人民币756.9百万元同比下降32.1%[64] - 零售业务分部收益为197.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4%,占总收益比重为27.8%,下降2.7个百分点[90] - 分销业务分部收益为513.6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1%,占总收益比重为72.2%,上升2.7个百分点[90] - 零售业务毛利为人民币5450万元,同比下降41.7%,毛利率为27.5%,下降0.7个百分点[99] - 分销业务毛利为人民币5890万元,同比下降31.8%,毛利率为11.5%,上升0.1个百分点[99] 运营网络和规模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运营120家零售药店[8] - 公司拥有约1,027名活跃分销商[8] - 公司在中国东北地区设有3个大型分销物流中心[8] - 公司线下门店总数减少至120家,本年度共关闭83家门店[32]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约1,027家分销商及3个大规模分销物流中心[64] - 于年末,公司连锁门店总数从2024年的203家减少至120家[60] - 公司零售药店总数从203家减少至120家,净减少83家,降幅为40.9%[91][94] - 全国分销网络中的活跃客户数量从1,515家减少至1,027家,净减少488家,降幅为32.2%[93] - 公司品牌产品数量净减少315种,截至年度末共营运223种品牌产品[71] - 本年度公司品牌产品净减少315个,年末品牌产品总数为223个[67] - 公司为约358万名线下会员提供服务[80][83] 资产、债务和现金流 - 集团无抵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计为人民币1340万元,较上年的3640万元下降63.2%[110]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5980万元,较上年的1.017亿元减少[111] - 集团总借款为人民币2500万元,较上年的7060万元下降64.6%,年利率为3.5%[120] - 集团资产负债率为3.7%,较上年的9.7%下降[121] - 集团资本开支为人民币7万元,较上年的2万元增加[111] - 公司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5.0百万元,年利率3.5%[124]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降至3.7%,去年同期为9.7%[124] - 公司应付票据由人民币38.0百万元的受限现金作抵押[125] - 公司借款人民幣25.0百萬元由賬面值人民幣152.6百萬元之樓宇作抵押[130] 人力资源 - 公司拥有842名全职员工[8] - 公司全職員工數量為842名,較去年1,286名減少34.5%[12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为842名,其中99.0%位于中国内地[185][186]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4年6月30日的1,286名减少至842名,整体减少444名[194] - 本年度整体员工流失比率为34.5%,较上一财年(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49.7%有所下降[196] - 女性一般员工在30-39岁年龄组的流失比率最高,为43.2%[196] - 男性管理人员在18-29岁年龄组的流失比率达100.0%[196] - 女性一般员工在40-49岁年龄组的流失比率为40.2%[196] - 男性一般员工在30-39岁年龄组的流失比率为48.1%[196] - 女性管理人员的流失比率较低,其中50岁或以上及30-39岁年龄组均为0%[196] - 公司已制定人力资源政策,将部分薪酬与个人及集团整体业绩挂钩以激励员工[189][191] - 公司为员工提供社会保险,包括工伤保险[199]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投保责任保险[199] - 公司制定职业健康与安全制度[200] - 公司坚持投放资源以提升职业安全及环保意识与员工发展[200] - 公司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程序[200] - 公司制定职业健康和安全制度[198] - 公司坚持投入资源以提高职业安全和环保意识以及员工发展[198] - 公司商业行为守则适用于所有员工并涵盖健康和安全领域[198] 公司战略和未来发展 - 公司将继续发展双通道Direct-to-Patients (DTP)药房和拓展院店协作数据直连业务[37] - 公司将继续推动优化门店布局并剥离非主营业务[37] - 公司建设物流仓储以通过现代化系统管理提高周转率及准确性,降低物流成本[182][183] - 公司主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从事药品及其他医药产品的分销及零售业务[150][153] - 公司采用直供模式销售推广高边际利润产品,包括授权品牌产品及独家分销权产品[150][153] - 公司采用原设备制造商(OEM)代工模式,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因此无生产相关的废气、温室气体排放及污染[150][153] - 公司致力于通过负责任的运营方式为持份者及社区创造价值,并关注环境、工作环境、运营管理及社区参与/社会公益的持续发展[152][154] 公司治理和沟通 - 公司与股东及投资者的沟通渠道包括股东周年大会、年报、中期报告、公司网站及联络方式[156] - 公司与供应商/合作伙伴的沟通及合作方式包括招标过程、定期会议、战略合作及协同发展[156] - 公司对客户的关注点包括提供安全及高品质产品、商业道德及会员活动,沟通渠道包括客户服务热线及售后服务[156] - 公司对公众及社区的关注点包括社会责任及社区参与,并通过各类公益慈善项目及“爱心中国”公益品牌进行互动[156] 资本和股本变动 - 公司加权平均普通股数为80,105,955股,去年同期为66,864,398股[22] - 公司已发行股份80,105,955股,每股面值0.10美元[124] - 公司於2025年5月13日訂立認購協議,發行30,440,263股新股,認購價為每股0.80港元,總現金代價約為2435萬港元[141] - 30,440,263股新股已於2025年9月18日配發及發行[142] - 公司通过认购协议配发及发行30,440,263股新股,认购价为每股0.80港元,总现金约2,435万港元[144] - 公司法定股本从10,000,000美元(分为100,000,000股)增加至50,000,000美元(分为500,000,000股),新增400,000,000股[146][148] 资产处置 - 公司出售吉林金天43.78%股權,現金代價為人民幣43百萬元,錄得出售收益人民幣2百萬元[128] 运营效率指标 - 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33.4天,同比增加5.6天[20] - 公司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80.6天,同比减少23.6天[20] 环境数据 - 公司车辆行驶产生氮氧化物(NOx)排放量为301.6千克,排放强度为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0.424千克[163] - 公司车辆行驶产生颗粒物排放量为27,499.6粒,排放强度为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39粒[163] - 公司车辆燃油产生硫氧化物(SOx)排放量为0.6千克,排放强度为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0.790千克[163] - 公司车辆燃油产生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为90,188.9千克,排放强度为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126.8千克[163] - 公司电力消耗量为342,208度,使用强度为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481.0度[177] - 公司燃油消耗量为38,216公升,使用强度为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53.7公升[177] - 公司水消耗量为1,745立方米,使用强度为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2.5立方米[177] - 公司通过减少长途商务差旅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164][168] - 公司倡导绿色办公,推行无纸化办公和双面打印以节约用纸[171][174] - 公司通过入职培训和宣传标语提升员工环保意识,并将环境保护概念纳入年度培训计划[169][173] 行业背景和政策环境 - 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人民币29.1万亿元[4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相关部门发布一系列政策以规范和支持大健康及医药行业发展[45] -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被广泛应用[48] - 2024年中国加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并推广智慧养老技术应用[50] - 2025年中国推动健康管理服务的普及和规范化建设[51] - 2024年中国增加对预防医学的投入和支持,例如疫苗研发和接种[51]
大健康国际(02211) -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3 17:23
股本与股份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000万美元[1] - 上月底已发行股份80105955股,本月增加30440263股,月底结存110546218股[2] - 2025年9月18日配售新股增加已发行股份30440263股,价格0.8港元[4] 购股期权 - 2013年11月18日购股期权计划,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2000000股[3] - 2013年11月18日通过并2018年修订的购股期权计划,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247000股[3]
大健康国际(02211.HK)年度收益7.1亿元 同比减少34.7%
格隆汇· 2025-09-30 21:23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人民币7.1亿元,同比减少34.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2600万元,而上一财年同期为收益人民币40万元 [1] - 每股亏损为人民币32.46分,上一财年同期为每股盈利人民币0.62分 [1] 业绩变动原因 - 收益下降主要由于新中国医保政策持续带来的影响,以及全国性分销网络内的活跃客户数量下降所致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增加主要归因于收入持续下跌 [1] 公司战略与活动 - 公司积极参与联盟活动,由董事会主席及董事会副主席金东昆等代表参与联盟组织的考察、论坛等重要行业活动 [1] - 公司把握时代发展主题,掌握行业资讯,促进品牌产品建设,加强与行业联盟的互动交流以提升影响力 [1] - 公司藉由"健康中国"、"美丽中国"、"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国家战略导向,吸收行业经验,聚焦科技创新,探索业务进一步转型升级的方向 [1]
大健康国际(02211)公布年度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600.6万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21:19
业绩表现 - 公司实现收益约7.115亿元,同比减少34.7% [1] - 公司毛利润约1.134亿元,同比减少3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600.6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1] - 每股亏损32.46分 [1] 业绩变动原因 - 收益下降主要受新中国医保政策影响 [1] - 收益下降亦因全国性分销网络内的活跃客户数量下降所致 [1]
大健康国际公布年度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600.6万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9-30 21:17
财务表现 - 公司年度收益约为7.115亿元,同比下降34.7% [1] - 公司毛利润约为1.134亿元,同比下降3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600.6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1] - 每股亏损为32.46分 [1] 业绩变动原因 - 收益下降主要受新中国医保政策影响 [1] - 收益下降亦因全国性分销网络内的活跃客户数量下降所致 [1]
大健康国际(02211)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9-30 21:08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为7.1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7%[3] - 毛利润为1.1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0%[3] - 年度亏损为2570万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盈利60万元人民币[3] - 毛利率为15.9%,较去年同期的16.5%下降0.6个百分点[3] - 经营亏损为2550万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经营盈利10万元人民币[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人民币711,509千元,较上年同期的1,089,037千元下降34.7%[21][22]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的1,089,037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711,509千元,降幅为34.7%[24][25] - 公司年度虧損為25,674千元,而2024年為盈利580千元[24][25]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为2600.6万元,对比上一年度盈利41.3万元;每股基本亏损为32.46分,对比上一年度每股盈利0.62分[31] - 公司整体收益为7.11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10.89亿元人民币)下降34.7%[51][5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600万元人民币,而去年为盈利40万元人民币[50] - 毛利润为1.13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1.799亿元人民币)下降37.0%[55][56] 成本和费用 - 已售存貨成本從2024年的905,828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595,910千元,降幅為34.2%[27] - 僱員福利開支從2024年的113,440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68,195千元,降幅為39.9%[27]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025亿元人民币,占收益的14.4%,行政开支为3390万元人民币,占收益的4.8%[57][58] - 雇员福利总开支减少至人民币68.2百万元,同比下降39.9%[67] 各业务线收益表现 - 分销业务收益为人民币513,626千元,零售业务收益为人民币197,883千元[21] - 非处方药物收益为人民币502,432千元,占收益总额的70.6%[21] - 处方药物收益为人民币140,374千元,较上年同期的260,861千元下降46.2%[21][22] - 保健品收益为人民币91,088千元,较上年同期的145,774千元下降37.5%[21][22] - 其他医药产品收益为人民币40,485千元,较上年同期的58,766千元下降31.1%[21][22] - 分銷業務收益從2024年的756,870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513,626千元,降幅為32.1%[24][25] - 零售業務收益從2024年的332,167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197,883千元,降幅為40.4%[24][25] - 零售业务收益为人民币197.9百万元,较2024年的人民币332.1百万元同比下降40.4%[41] - 公司分銷业务收益为人民币513.6百万元,较2024年的人民币756.9百万元同比下降32.1%[42] - 零售业务收益下降40.4%至1.979亿元人民币,分銷业务收益下降32.1%至5.136亿元人民币[52] 各业务线利润表现 - 分銷業務經調整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從2024年的37,114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19,797千元,降幅為46.7%[24][25] - 零售業務經調整息稅折舊及攤銷前虧損從2024年的40,870千元改善至2025年的22,785千元[24][25]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44.7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69.29亿元人民币减少35.4%[6][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4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636万元人民币减少63.1%[6] - 存货为6549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228亿元人民币减少46.7%[6]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0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694亿元人民币减少61.0%[7] - 公司總資產從2024年的692,877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447,603千元,降幅為35.4%[24][25] - 公司總負債從2024年的339,992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130,029千元,降幅為61.8%[24][25]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4526.8万元,较上一年度的8503.8万元下降了46.8%;其中账龄在3个月以内的占99.6%[34]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10502.9万元,较上一年度的26939.2万元下降了61.0%;其中贸易应付款项为5304.8万元,较上一年度下降74.9%[35] - 应付票据为3802.7万元,较上一年度的3102.8万元增加了22.5%,并以3804.7万元受限制现金作抵押[35] - 预付款项总额为346.1万元,较上一年度的1896.5万元下降了81.7%[34] - 资本负债比率为3.7%,较去年的9.7%有所改善[65] - 借款总额为2500万元人民币,年利率为3.5%[65]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所得现金流出净额为5978.6万元人民币[9] - 经营活動所用現金流量淨額为5980万元人民币,无抵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40万元人民币[61] 融资活动 - 公司可动用未动用银行融资为人民币50,000,000元,来自前联营公司的贷款融资金额为人民币40,000,000元[11] - 公司通过发行新股成功筹集所得款项净额为人民币22,226,000元[11] - 根据特别授权发行30,440,263股新股,认购价为每股0.80港元,总现金约2,435万港元[71] - 公司法定股本由10,000,000美元增加至50,000,000美元,股份总数由100,000,000股增至500,000,000股[72] 税务状况 - 公司所得税开支总额为273.4万元,其中即期所得税为3.6万元,递延所得税为269.8万元;上一年度所得税抵免总额为337.2万元,其中递延所得税抵免为339万元[29] 股本和每股数据 - 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80,106千股,较上一年度的66,864千股增加了19.8%[31] 零售业务运营规模 - 公司连锁门店数量为120家,较2024年的203家减少83家[41] - 零售药店总数从203家减少至120家,活跃客户数量从1,515名减少至1,027名[53][54] 分销业务运营规模 - 公司拥有约1,027家分銷商及3个分銷物流中心[42] - 公司分銷物流中心位于石家庄、哈尔滨及佳木斯[45] 产品组合 - 公司品牌产品数量净减少315种,年末共营运223种品牌产品[44] 客户和会员 - 公司为约358万名线下会员提供服务[48] 员工情况 - 全职雇员人数减少至842名,同比下降34.5%[67] 培训和活动 - 公司共举办了合计17场线上与线下形式的内部培训[47] 资产处置 - 出售吉林金天大健康集团胶囊有限公司43.78%股权,现金代价人民币43百万元,确认收益人民币2百万元[68]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的任何股息[33] - 本年度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任何末期股息[73] 公司治理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监察财务数据及风险管理系统[76] - 公司董事确认本年度内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標準守則》[78] - 公司已采纳不逊于标准守则的雇员证券交易行为守则[78] - 本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有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9] - 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初川富先生金东昆先生及赵泽华先生[80] - 董事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郑双庆先生江素惠女士及邹海燕先生[80] 审计和报告 - 核数师富睿玛泽已核对全年业绩公告数字与经审计财务报草案本一致[77] - 2024/25年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80] 市场前景 - 根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29.1万亿元[36]
大健康国际(02211.HK)盈警:预期年度综合净亏损不少于2570万元
格隆汇· 2025-09-29 20:56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将录得净亏损不少于人民币2570万元 [1] - 对比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录得的约人民币60万元净溢利,业绩由盈转亏 [1] 业绩变动原因 - 业绩由净溢利转为净亏损主要归因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确认了出售附属公司收益 [1]
大健康国际(02211)发盈警 预期年度取得净亏损不少于2570万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20:51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将取得净亏损不少于人民币2570万元 [1] - 对比上一财年(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约人民币60万元的净溢利,业绩由盈转亏 [1] 业绩变动原因 - 业绩由净溢利转为净亏损主要归因于上一财年确认了出售附属公司的收益 [1] - 本财年(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缺乏此类一次性收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