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国际(02211)

搜索文档
资金踊跃入市A股市场热点纷呈牛股奔腾
证券时报· 2025-07-19 01:18
市场表现 - A股本周稳步上攻,创业板指创年内新高,深证成指创4个月新高并逼近年内最高点,科创50、中证500、中证1000等指数创阶段性新高 [1] - 周成交温和放大至7.73万亿元,为3个月来最大周成交量 [1] - 银行、AI、创新药、军工等板块轮番上涨,呈现"百家争鸣"景象,成交量温和放大,上涨呈"进二退一"震荡上行走势 [2] 资金流向 - 杠杆资金入市踊跃,计算机行业获44亿元净买入,电子行业获30亿元净买入,机械设备、非银金融均获超20亿元净买入 [2] - 电子、医药生物、汽车行业本周均获超20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力设备、通信、计算机、有色金属等行业获超百亿元净流入 [2] - 非银金融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逾83亿元,公用事业净流出逾34亿元,房地产、传媒、银行等行业净流出超20亿元 [2] 稀土永磁行业 - 稀土永磁板块指数创3年半新高,华宏科技年内涨幅逾110%,九菱科技年内涨幅高达303% [3] - 新能源汽车单车钕铁硼用量约3-5千克,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300万辆,对应钕铁硼需求至少7万吨 [3] - 人形机器人每人平均需0.9公斤稀土金属,预计2050年人形机器人将带来8000亿美元关键矿物增量需求 [3] - 国内稀土价格将向海外高价靠拢,北方稀土氧化镝价格上涨50%有望提升净利润30%以上 [3] 能源金属行业 - 盐湖提锂、钴金属板块指数创2年新高,锂矿、动力电池回收创年内新高 [4] -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突破7万元/吨创3个月新高,不到1个月最大涨幅超20% [4] - 智利5-6月出口量大幅下滑或导致中国锂盐进口量下滑,叠加藏格锂业停产,短期锂盐供应或下降 [4] - 6-7万元/吨锂价触及大部分厂商成本线,向下空间有限,锂价有望走出底部区间 [4] 医药行业 - 创新药板块指数本周4次刷新历史纪录,减肥药板块指数连续3日创历史新高 [6] - 联环药业10日6涨停,舒泰神年内涨幅高达523.75%,7股年内涨幅超200%,20股涨幅超100% [6] - 港股医药股大幅上扬,乐普生物、三叶草生物本周均涨超60%,46股年内涨幅超100% [6] - 国家医保局启动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坚持"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原则,首提"反内卷" [6] - 亚太药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最高增长超19倍,翰宇药业最高预增超16倍,26股预增上限超100% [7]
大健康国际(02211.HK)7月17日收盘上涨12.5%,成交159.58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7-17 16:29
市场表现 - 7月17日恒生指数下跌0 08%至24498 95点 大健康国际股价上涨12 5%至1 44港元/股 成交量113 99万股 成交额159 58万港元 振幅16 41% [1] - 最近一个月大健康国际累计涨幅25 49% 但年初至今累计跌幅20 29% 跑输恒生指数22 22%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营业总收入4 41亿元 同比减少25 4% 归母净利润-801 2万元 同比增长61 72% [1] - 毛利率15 95% 资产负债率43 83% [1] 行业估值 - 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平均值2 45倍 行业中值6 93倍 大健康国际市盈率6 88倍 行业排名第5位 [1] - 可比公司市盈率:其他精优药业0 9倍 金斯瑞生物科技1 46倍 东瑞制药3 18倍 吉林长龙药业6 03倍 中智药业6 97倍 [1] 公司业务 - 公司是中国东北地区领先的医药零售商及分销商 拥有东北最大医药零售连锁网络和最大民营医药分销商地位 [2] - 截至最新数据 公司在中国东北地区拥有953家零售药店 香港有4家 均为自营药店 分销客户约6500名 [2] - 商业模式优势包括高毛利产品组合 直供模式 集中采购平台 低运营成本 通过金天学院提供培训 具备收购整合能力 [2] - 战略方向为在药品零售分销基础上扩充健康类产品 推行大健康行业理念 [2]
大健康国际(02211.HK)5月14日收盘上涨35.8%,成交566.94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5-15 13:15
市场表现 - 5月14日恒生指数上涨2.3%至23640.65点,大健康国际股价单日大涨35.8%至0.11港元/股,成交量4290.41万股,成交额566.94万港元,振幅达80.25% [1] - 公司股价近1个月累计下跌19%,年内累计跌幅51.5%,显著跑输恒生指数同期15.2%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4.41亿元,同比下滑25.4%,归母净利润亏损801.2万元但同比收窄61.72%,毛利率15.95%,资产负债率43.83% [1] - 公司市盈率4.36倍,低于行业平均值6.08倍和中值5.56倍,在可比公司中排名第4位 [1] 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中国东北地区领先的医药零售商及分销商,拥有东北最大医药零售连锁网络(953家自营药店)和民营分销体系(6500名分销客户) [2] - 商业模式优势包括高毛利产品组合、直供模式、集中采购平台和低运营成本,通过金天学院进行员工培训并具备并购整合能力 [2] 资本动态 - 公司拟于2025年5月13日配售3.044亿新股,占扩大后股本27.54%,配售价0.08港元较前收盘折价1.23% [3]
大健康国际(0221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3-28 18:55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41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913亿元人民币下降25.4%[15] - 同期,公司毛利润为7040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9620万元人民币下降26.8%[15]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亏损为790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减少1310万元人民币[15] - 期内亏损为770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减少1320万元人民币[15] - 经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亏损110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减少1280万元人民币[15] - 每股基本亏损为1.00分人民币,较2023年减少2.14分人民币[15] - 毛利率为15.9%,较2023年下降0.4个百分点[15] - 经营亏损率为1.8%,较2023年收窄1.8个百分点[15] - 净亏损率为1.7%,较2023年收窄1.8个百分点[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1倍,较6月30日增加0.1倍[15] - 本期集团整体收益4.412亿元,较2023年同期5.913亿元减少25.4% [54][55][56][57]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800万元,2023年同期为2090万元;本期每股亏损1分,2023年同期为3.14分[54][56] - 本期集团毛利润7040万元,较2023年同期9620万元减少26.8%;毛利率为15.9%,2023年同期为16.3% [65][67] - 本期销售及营销费用6000万元,较2023年同期9530万元减少37.0%,占集团收益13.6%,2023年同期为16.1% [70]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为600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3530万元或37.0%,占集团收益13.6% [71] - 行政开支为186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600万元或24.4%,占集团收益4.2% [72][77] - 财务收入净额为170万元,2023年同期为财务成本净额220万元 [73][78] - 所得税开支为180万元,2023年同期为所得税抵免160万元,实际所得税率为30.5% [74][7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抵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070万元,流动资产净值为3930万元 [81][86] - 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70万元,2023年同期为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950万元 [82][86] - 期内无资本开支,2023年同期为1万元 [82][8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01,059,558股,集团银行借款总额为2200万元 [88][9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及中国全职雇员为1198名,2023年为1617名[96][98] - 2024年雇员福利总开支为人民币388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7310万元[96][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606,056千元人民币,较6月30日的692,877千元人民币下降12.53%[147]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0千元人民币,较6月30日的40,300千元人民币下降100%[1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265,630千元人民币,较6月30日的299,692千元人民币下降11.36%[14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40,426千元人民币,较6月30日的352,885千元人民币下降3.53%[147]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41,15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591,339千元人民币下降25.40%[150]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成本为370,79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495,157千元人民币下降25.12%[150]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亏损为7,93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20,997千元人民币下降62.21%[150]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7,68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20,884千元人民币下降63.22%[150]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综合亏损总额为12,45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9,122千元人民币下降34.84%[150]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1.00人民币分,较2023年同期的3.14人民币分下降68.15%[151] - 2024年7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52,885千元人民币[153] - 2024年7 - 12月期内亏损8,012千元人民币[153] - 2024年7 - 12月其他综合亏损总额为4,779千元人民币[153] - 2024年7 - 12月综合亏损总额为12,459千元人民币[15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40,426千元人民币[153] - 2023年7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14,728千元人民币[157] - 2023年7 - 12月期内亏损20,929千元人民币[157] - 2023年7 - 12月其他综合收益总额为1,762千元人民币[157] - 2023年7 - 12月综合亏损总额为19,122千元人民币[15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21,874千元人民币[157]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8,691千元,2023年所用现金净额为9,488千元[159] - 2024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4,240千元,2023年为7,625千元[159]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600千元,2023年为151千元[159]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4,331千元,2023年减少净额为2,014千元[159] - 2024年报告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363千元,2023年为42,995千元[159] - 2024年外币汇率变动影响为12千元,2023年为28千元[159] - 2024年报告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0,706千元,2023年为40,953千元[159] - 2024年自联营公司收取之股息抵销一间联营公司垫付的贷款为40,000千元,2023年无此项目[1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441,153千元;2023年同期为591,339千元[199] 大健康产业环境变化 -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预测,到2030年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29.1万亿元[20][22] - 2024年中国政府出台系列政策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涵盖医疗体系改革、提升健康养老服务等多方面[21][22] - 2024年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广泛应用[24][26] - 2024年政府推动医疗机构联合采购,降低药品和医疗器械成本[25][27] - 2024年国家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养老机构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25][27] - 2024年中国推动健康管理服务普及和标准化建设,推进健康监测中心建设[28] - 2024年中国增加对预防医学的投资和支持,促进疫苗研发和接种[28] - 2024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种类和质量持续提升[29] - 2024年中国加强对保健品市场监管,打击虚假广告和违规行为[29] - 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在政策、科技创新和市场需求驱动下发展势头强劲[3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期末公司共有182家连锁店,零售业务销售收入为1.189亿元,较2023年的1.72亿元下降30.9%[35][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952家分销商及3个大型分销物流中心,分销业务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23.1%,从2023年的4.193亿元降至3.223亿元[38][41] - 期内公司品牌产品净减少112种,期末共运营426种品牌产品[40][43] - 2024年零售业务收益1.189亿元,2023年为1.72亿元,减少30.9%;分销业务收益3.223亿元,2023年为4.193亿元,减少23.1% [5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零售药店总数182家,2023年为222家[60][6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国性分销网络覆盖约952名活跃客户,2023年为1244名[62][64] - 2024年零售业务毛利润3400万元,2023年为4750万元,减少28.4%;分销业务毛利润3640万元,2023年为4870万元,减少25.3% [69] 公司业务运营与发展策略 - 公司在石家庄、哈尔滨和佳木斯分别设置3个大型分销物流中心,构建覆盖全国和东北地区的优质配送体系[44][47] - 公司开展10次线上视频和线下内部培训活动[46] - 公司继续聚焦医药大健康领域,推进传统实体零售连锁店及分销网络发展,布局“DTP药房”并探索新型运营模式[33][36] - 公司加强零售连锁店员工业务培训,部分地区开展电话订药上门及移动互联网预约产品业务,形成线上线下互补运营模式[34][36] - 公司开展促销活动,探索数字化转型,加强O2O平台建设,形成线上线下互动运营系统[35][37] - 公司直供模式解决传统销售环节问题,升级营销模式契合“两票制”,品牌产品直供模式覆盖中国大部分省份[39][42] - 公司利用互联网、微信和直播平台进行品牌宣传和促销活动,参与公益慈善和免费健康报导行动[45][48] - 公司举办线上线下内部培训共10场[49] - 公司为约118万线下会员提供服务,2023年同期为120万[50][52] - 公司将采用“专业化+”策略,强化服务专业程度,加大“DTP药房”建设力度[100][102] - 公司将采用“平台+”策略,拓展店铺增值服务项目,满足消费者需求[101][102] - 公司将采用“互联网+”策略,加强互联网对实体门店的链接能力,促进线上线下融合[103][105]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期内遵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惟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106][110] - 公司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职责归属于初川富先生,但重大决定经咨询董事会后作出[107][110]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C3的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09] - 各董事确认期内遵守标准守则规定的标准[109] - 公司将继续审查和提升企业管治常规,以确保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06][110] - 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13][11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期内未经审核中期业绩[114][117] - 期内无根据上市规则须披露的董事简历资料变动[115][118] 公司股权与购股权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初川富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股份7,430,201股,占比0.93%;控制法团权益股份90,701,495股,占比11.32%[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赵泽华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股份723,400股,占比0.09%[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金东昆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股份580,000股,占比0.07%[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郑双庆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股份50,000股,占比0.01%[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江素惠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股份50,000股,占比0.01%[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邹海燕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股份50,000股,占比0.01%[122] - 2017年9月公司向20名合资格参与者授出20,000,000份购股权;2019年3月向50名合资格参与者授出30,000,000份购股权[122][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801,059,558股[126][129] - 赵泽华先生实益拥有443,400股股份,为280,000份2017年购股权承授人,行使购股权时将发行280,000股股份[126] - 金东昆先生实益拥有300,000股股份,获授280,000份2017年购股权
大健康国际(0221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2-25 21:5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4.412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5.913亿人民币下降25.4%[3] - 2024年毛利润7040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9620万人民币下降26.8%[3] - 2024年经营亏损790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2100万人民币减少1310万人民币[3] - 2024年期内亏损770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2090万人民币减少1320万人民币[3] - 2024年毛利率为15.9%,较2023年的16.3%下降0.4个百分点[3] - 2024年经营亏损率为 - 1.8%,较2023年的 - 3.6%上升1.8个百分点[3] - 2024年净亏损率为 - 1.7%,较2023年的 - 3.5%上升1.8个百分点[3]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分别为441,153千元人民币和591,339千元人民币[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开支总计449,423千元,2023年同期为615,034千元[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财务收入(成本)净额为1,707千元,2023年同期为 - 2,166千元[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793千元,2023年同期为 - 1,617千元[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8,012千元,2023年同期为20,929千元;每股基本亏损1.00分,2023年同期为3.14分[32] - 整体收益为4.412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5.913亿人民币减少25.4% [58][60]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800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090万人民币[58] - 每股亏损为1.00分,2023年同期为3.14分[58] - 毛利润为7040万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9620万人民币减少26.8% [64]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为6000万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9530万人民币减少37.0% [66] - 行政开支为1860万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2460万人民币减少24.4% [67] - 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0万元,2023年同期为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950万元[71] - 期内集团未有资本开支,2023年同期为1万元[7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1198名,2023年为1617名;期内雇员福利总开支3880万元,2023年为7310万元[79] 资产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额3.01087亿人民币,较6月30日的3.97155亿人民币减少[9]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额3.04969亿人民币,较6月30日的2.95722亿人民币增加[9] - 2024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2.6563亿人民币,较6月30日的3.39992亿人民币减少[11]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金融工具及递延税项资产)增加10千元人民币[27] - 于2024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78,591千元,6月30日为106,857千元[35] - 于2024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243,630千元,6月30日为269,392千元[3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抵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070万元,流动资产净值为3930万元;6月30日分别为3640万元和流动负债净值400万元[7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为2200万元,年利率4.45 - 4.85%;6月30日向联营公司及银行借款7060万元,年利率3% - 12.56%[7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不适用,6月30日为9.7%[76] 各业务线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其他医药产品收益分别为84,282千元人民币、303,436千元人民币、55,529千元人民币、38,761千元人民币[19]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其他医药产品收益分别为112,025千元人民币、429,913千元人民币、90,138千元人民币、28,549千元人民币[21] - 期末集团连锁店共182家,零售业务销售收入为1.189亿美元,较2023年的1.72亿美元下降30.9%[4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952家分销商及3个具规模的分销物流中心,分销业务销售收益较去年同期减少23.1%,从2023年的4.193亿美元减至3.223亿美元[48] - 零售药店总数达182家,2023年为222家[62] - 全国性分销网络覆盖约952名活跃客户,2023年为1244名[63] 各业务线利润及资产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分销、零售、其他业务经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分别为11,993千元人民币、 - 12,800千元人民币、 - 291千元人民币,总计 - 1,098千元人民币[25]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分销、零售、其他业务经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分别为22,511千元人民币、 - 34,461千元人民币、 - 1,940千元人民币,总计 - 13,890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12月31日,分销、零售、其他业务资产总额分别为497,390千元人民币、96,645千元人民币、12,021千元人民币,总计606,056千元人民币[25] - 2024年6月30日,分销、零售、其他业务资产总额分别为546,340千元人民币、130,537千元人民币、16,000千元人民币,总计692,877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12月31日,分销、零售、其他业务负债总额分别为185,597千元人民币、77,580千元人民币、2,453千元人民币,总计265,630千元人民币[25] - 2024年6月30日,分销、零售、其他业务负债总额分别为222,572千元人民币、114,847千元人民币、2,573千元人民币,总计339,992千元人民币[27] 股息分配情况 - 不宣派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34]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期内中期股息,2023年也无[86] 股权出售事项 - 2024年11月19日公司订立协议以43,000,000元出售附属公司43.78%股权,出售事项未完成[38] - 2024年11月19日,集团拟4300万元出售联营公司43.78%股权,截至公告日未完成[78] 税务情况 - 中国附属公司按25%(2023年:25%)税率或核定征收方法缴纳企业所得税[30]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无须缴纳香港利得税[30] 集团业务策略及运营情况 - 集团直供模式覆盖中国大部分省份,可提高销售效率及盈利能力,还升级营销模式契合“两票制”[50] - 集团继续聚焦医药大健康领域,布局“Direct to Patient (DTP)药房”并探索新型运营模式[46] - 集团开展促销活动增强区域影响力和连锁竞争力,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加强O2O平台建设[47] - 集团加强零售连锁店员工业务培训,部分地区开展电话订购送药上门及移动互联网预约产品业务[46] - 集团适量进行分销体系宣传推广投入,优化筛选和维护优质客户[48] - 集团维持原有品牌产品运营格局,进行品牌结构调整,淘汰部分不适用产品,补充新型产品[51] - 集团直供模式简化供应链,为高边际利润产品提供可观利润率[50] - 集团未来将实施“专业+”“平台+”“互联网+”策略促进经营结构优化和数字化转型[82][83] 公司内部管理及合规情况 - 公司举办线上线下内部培训共10场[55] - 线下会员数量约118万,2023年同期为120万[56] - 公司期内遵守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仅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87] - 公司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职责归属于初川富先生,重大决定经咨询董事会后作出[87]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期内遵守规定标准[88] - 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期内未经审核中期业绩[91] - 中期业绩公告将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出,2024/25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相关网站刊出[92]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2] 股份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01,059,558股[74]
大健康国际(02211) - 2025 - 年度财报
2024-10-23 16:3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中国东北地区领先的医药零售商及分销商之一,也是该地区最大的民营医药分销商之一[3][5]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运营203家零售药店,主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3][5] - 公司拥有约1,515名活跃分销商[3][5] - 公司在职员工有1,286名[3][5] - 公司在石家庄、沈阳、哈尔滨及佳木斯设置了四个较大规模的物流储运中心[3][5] - 公司医药零售及分销主要经营产品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等多种品类[4][5] - 公司董事会包括初川富等执行董事和郑双庆等独立非执行董事[9]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将发挥品牌产品核心优势,扩大合作范围,提供增值服务[6][7] - 公司积极探索网络药店、跨境电商等“互联网 +”领域[7][8] - 公司倡导“专业 +”理念,引进“平台 +”发展理念[7][8] - 公司将在2024年调整业务结构,优化门店布局,剥离非主营业务等[21][24] - 公司将加大双通道Direct - to - Patient (DTP)药房发展力度,加强院店第三方资料直连业务拓展[21][24] - 公司将开发门店综合门诊一体化服务,完善产品梯队,拓展更多市场[21][24] - 公司依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实施一系列关键任务优化医药卫生体系[32] - 关键任务包括提升医疗发展质量、促进医康养一体化发展、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等[32] - 关键任务总体目标是提高民众获得公平可及医疗服务的机会,推动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32] - 未来公司将专注大健康、医药行业,适时剥离非主营业务[80] - 公司将采用“专业 +”“平台 +”“互联网 +”策略拓展业务[80][81][82] - 公司将推动运营结构优化和数字化转型,保持行业领先[83] - 公司采用「平台 +」策略,拓展店铺增值服务项目,适应市场需求[84] - 公司采用「互联网 +」策略,加强互联网对实体门店的链接能力,构建新营销生态系统[8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10.89亿元,较2023年的12.97亿元下降16.0%[12] - 2024年毛利为1.799亿元,较2023年的2.138亿元下降15.9%[12] - 2024年经营溢利为0.01亿元,较2023年亏损0.984亿元增加0.985亿元[12] - 2024年年度溢利为0.06亿元,较2023年亏损1.061亿元增加1.067亿元[12] - 2024年经调整EBITDA亏损1330万元,较2023年亏损7180万元减少5850万元[12]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0.06分,较2023年亏损18.07分增加18.13分[12] - 2024年毛利率为16.5%,与2023年持平;经营溢利率为0.01%,较2023年的 -7.6%增加7.6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0.1%,较2023年的 -8.2%增加8.3个百分点[12] - 2024年流动比率为1.0倍,较2023年的0.9倍增加0.1倍[12] - 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27.8天,较2023年的25.0天增加2.8天[12] - 2024年股本回报率为0.1%,较2023年的 -33.5%增加33.6个百分点;资产总值回报率为0.1%,较2023年的 -14.4%增加14.5个百分点[12] - 本年度公司收益为人民币1089.0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297.0百万元[59][60][62][63]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收益为人民币0.4百万元,2023年亏损为人民币105.4百万元[59][62] - 本年度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06分,2023年每股亏损为人民币18.07分[59][62] - 本年度公司毛利为人民币179.9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13.8百万元,两年整体毛利率均维持在16.5% [67] - 本年度集团毛利润为1.799亿元(2023年:2.138亿元),整体毛利率维持在16.5%[70] - 本年度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65亿元(2023年:2.452亿元),占集团收益的15.2%(2023年:18.9%)[72] - 本年度行政开支为4060万元(2023年:5790万元),占集团收益的3.7%(2023年:4.5%)[72] - 本年度财务成本净额为460万元(2023年:财务收入净额730万元)[72] - 本年度所得税抵免为340万元(2023年:600万元)[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抵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共为3640万元(2023年:4300万元),流动负债净值为400万元(2023年:3110万元)[73] - 本年度经营活动所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7亿元(2023年:1820万元)[73] - 本年度集团的资本开支为2万元(2023年:100万元)[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款总额为人民币7060万元(2023年:4000万元),年利率3% - 12.56%(2023年:3%)[7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9.7%(2023年:不适用)[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票据人民币2490万元(2023年:3720万元)由受限现金抵押,人民币610万元(2023年:860万元)由楼宇抵押,借款人民币3000万元(2023年:无)由楼宇抵押[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1286名全职雇员(2023年:2555名),雇员福利开支为人民币1.134亿元(2023年:1.838亿元)[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可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299.0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59.2百万元[16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年末公司拥有连锁店203家,2023年为251家,零售业务销售收益为3.321亿元,2023年为3.653亿元,同比下降9.1%[40][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约1515家分销商及3个大型分销物流中心,分销业务销售收益为7.569亿元,2023年为9.317亿元,同比下降18.8%[42][43] - 零售业务收益为332.1百万元,2023年为365.3百万元,变动 -9.1% [64] - 分销业务收益为756.9百万元,2023年为931.7百万元,变动 -18.8% [6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零售药店总数达203家,2023年为251家[65][68] - 本年度公司全国性分销网络覆盖约1515名活跃客户,2023年为1656名[66][69] - 零售业务本年度毛利润为9350万元(2023年:9930万元),同比下降5.8%;毛利率为28.2%(2023年:27.2%),同比增加1.0个百分点[71] - 分销业务本年度毛利润为8640万元(2023年:1.145亿元),同比下降24.5%;毛利率为11.4%(2023年:12.3%),同比减少0.9个百分点[71] 行业市场情况 - 中医药市场规模从2022年的近4500亿元增至4800余亿元,2024年有望超5000亿元[16][18] - 据中国健康管理协会预测,到2025年大健康产业将达17.4万亿元,到2030年将达29.1万亿元[30][31] - 2024年上半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一系列政策制度规范大健康及医药行业发展[17][18] 公司业务运营举措 - 本年度公司直供模式简化供应链,提高销售效率和盈利能力,直供模式覆盖中国各省份[45][48] - 本年度公司品牌产品净减少26种,年末共运营538种品牌产品[46][49] - 公司在石家庄、沈阳、哈尔滨和佳木斯分别设立4个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建立全国性优质分销系统[47] - 公司开展促销活动增强区域影响力和连锁竞争力,探索数字化转型,加强O2O平台建设[40][41] - 公司根据老龄化和行业趋势布局“DTP药房”,探索新型运营模式[36][38] - 公司加强零售连锁店员工业务培训,部分地区开展电话订药上门和移动互联网预约业务[37][38] - 公司优化分销体系宣传推广,筛选和维护优质客户[42][43] - 公司调整品牌结构,淘汰不适产品,补充新产品以保持竞争力[46][49] - 公司举办了16场线上视频内部培训[54][56] - 公司为约366万线下会员提供跟进服务及促销优惠[55][57] 公司环保举措 - 公司采用OEM代工,不直接参与生产,无生产过程相关污染和废弃物产生[88][90] - 公司以《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为标准构建相关架构[87][90] - 公司实施举措解决气候影响,增强可持续性实践,制定环境目标[89][90] - 公司直供模式可简化供应链,提高效率和盈利,减少销售过程环境排放[93][94] - 公司在药物储存遵循GSP,运输优先与本地供应商合作以减少能源消耗[95][96] - 车辆行驶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量为596.3千克,排放量/收益指标为0.548,上一年度为0.419[98] - 车辆行驶产生的颗粒物排放量为43,865.1粒,排放量/收益指标为40,上一年度为36[98] - 车辆燃料产生的硫氧化物排放量为0.9千克,排放量/收益指标为0.795,上一年度为0.001[98] - 车辆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38,985.9千克,排放量/收益指标为127.6,上一年度为119.2[98] - 公司运营期间电力使用量为906,909度,使用量/收益指标为832.8,上一年度为676.2[105] - 公司运营期间燃油使用量为58,892升,使用量/收益指标为54.1,上一年度为50.5[105] - 公司运营期间水使用量为5,463立方米,使用量/收益指标为5.0,上一年度为3.1[105] - 公司积极减少商务差旅次数,改用电话或视频会议取代长途见面会议及培训[99][101] - 公司向制造商推广节能减排重要性,要求其遵守环保法规并使用环保包装材料[100][102] - 公司建设物流仓储,通过现代化系统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和环境压力[109][110]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1286名员工,99.6%位于中国内地[111] - 2024年6月30日员工总数为1286人,2023年6月30日为2555人[115] - 女性管理人员50岁及以上本年度流失比率为56.5%,2023年为0.0%[117] - 女性管理人员40 - 49岁本年度流失比率为31.1%,2023年为28.2%[117] - 女性一般员工50岁及以上本年度流失比率为77.0%,2023年为0.9%[117] - 男性管理人员50岁及以上本年度流失比率为56.1%,2023年为4.7%[117] - 男性管理人员40 - 49岁本年度流失比率为40.6%,2023年为30.4%[117] - 男性一般员工50岁及以上本年度流失比率为21.7%,2023年为0.0%[117] - 男性一般员工40 - 49岁本年度流失比率为60.9%,2023年为11.7%[117] - 公司所有业务禁止雇佣童工或强制劳工,招聘严格审核[112][113] - 本年度集团无员工因工作死亡及受伤个案[123][124] - 本年度集团通过金天商学院向雇员提供16场培训,参与人次达552人[128][129] - 本年度高级管理人员、中级管理人员、营业人员接受金天商学院培训人次分别为10、62、480人,上一年度分别为10、96、540人,合计人次分别为552、646人[130] 公司供应商与客户情况 - 集团拥有333家制造供应商及579家分销供应商[131][133]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分别有30.7%及27.0%的产品直接从制造商处采购[131][133] - 本年度集团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总销售成本的2.3%,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益的13.0%[166] 公司产品质量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 公司严格执行国家GSP进行产品储运,设专人监管温湿度并建立有效期警报机制[135][137] - 公司加强知识产权维护,要求供应商避免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否则承担侵权责任[135][137] - 公司加强品质验收管理,对验收产品问题及时通知供应商,区分责任补偿[135][137] - 公司加强产品流向管理,产品出现品质问题及时下架召回,通知供应商补偿[135][137] - 公司严格保护消费者隐私,对会员和消费者资料加密处理,要求异业联盟单位保护隐私[135][137] - 公司若收到药品不良反应反馈,须及时上报行业主管部门[135][137] - 公司有严格内部指引禁止员工参与贿赂、勒索、洗钱及欺诈等非法活动[136][138] - 公司通过多种营销活动推广会员计划,计划加强会员消费分析优化策略,增加线上会员数量[141][1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约366万线下会员,会员平均消费达人民币26元,共组织110场会员
大健康国际(0221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9-25 21:12
财务表现 - 收益同比下降16.0%至人民幣10.89亿元[2] - 毛利潤同比下降15.9%至人民幣1.798億元[2] - 經營溢利由上年同期虧損人民幣9,842萬元轉為盈利人民幣82萬元[2] - 年度溢利由上年同期虧損人民幣10.61億元轉為盈利人民幣580萬元[2] - 每股基本盈利由上年同期虧損人民幣18.07分轉為盈利人民幣0.06分[2] - 淨利潤率由上年同期虧損8.2%轉為盈利0.1%[2] - 二零二四年度企業所得税抵免为人民幣3,372千元[1] - 二零二四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幣0.06元[2] 资产负债情况 - 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增加至人民幣10.69億元[5] - 存貨減少至人民幣12.28億元[5] - 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項減少至人民幣26.94億元[6] - 借款增加至人民幣7.06億元[6]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無抵押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人民幣36.4百萬元,流動負債淨值為人民幣4.0百萬元[55] - 本集團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的資本負債比率為9.7%[56] 业务表现 - 本集团二零二四年收益为人民幣1,089,037,000元,较二零二三年下降16.0%[15][16][17] - 本集团二零二四年处方药物收益为人民幣260,861,000元,较二零二三年增長4.6%[16][17] - 本集团二零二四年非处方药物收益为人民幣749,296,000元,较二零二三年下降20.4%[16][17] - 本集团二零二四年保健品收益为人民幣145,774,000元,较二零二三年下降20.3%[16][17] - 本集团二零二四年其他医药产品收益为人民幣58,766,000元,较二零二三年下降17.9%[16][17] - 本集团二零二四年分销收益为人民幣756,870,000元,较二零二三年下降18.8%,零售收益为人民幣332,167,000元,较二零二三年下降9.0%[16][17] - 本集团零售业务销售收益同比下降9.1%[36] - 本集团分销业务销售收益同比下降18.8%[37] - 本集团合共運營538種品牌產品,較上年度淨減少26種[39] - 本集团整體收益同比下降16.0%,其中零售業務佔比30.5%,分銷業務佔69.5%[47] - 本集团零售門店總數由251家減少至203家,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和遼寧[48] - 全國性分銷網絡覆蓋約1,515名活躍客戶,其中約1,041名為醫藥零售商、醫院及診所,約474名為分銷商[49] 经营管理 - 本集团持续就外部融资进行磋商,包括但不限于取得进一步贷款融资、贷款融资到期时重续或再融资及各类籌资,本年度取得新银行贷款人民幣30,600,000元及根據一般授權發行新股,成功籌集所得款項淨額人民幣9,812,000元[10] - 本集团持续透过就各类经营开支实施成本管控收緊措施的方式提升经营效率,以增强其盈利能力及提高日後经营所得现金流量,本年度已关闭数个亏损零售店铺以尽量降低经营现金流出[10] - 本集团正积极探索通过出售其所持资产/投资取得额外现金流入来源的机会[10] - 本集团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可動用而未動用的銀行融資為人民幣50,000,000元及來自聯營公司的貸款融資金額為人民幣40,000,000元[10] - 本集团的所有收益均源自中国,非流動資產也位於中國[21] - 本集团直供模式有效解決了繁複重迭的銷售環節,提高了銷售效率及盈利能力[38] - 本集团在中国各地設置了4個較大規模的物流配送中心,提升了勞動生產率[40] - 本集团利用互联网、微信媒体及直播平台等進行品牌宣傳和行銷推广[41] - 本集团對約366萬線下會員提供跟進服務及促銷優惠,提高會員忠誠度[43] - 本集团通過加強成本控制,關閉多家虧損零售店,提高了經營效率[45] 行业发展趋势 - 政府將創新藥列為積極培育的新興產業之一[4] - 政府將出台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的實施方案[4] - 預期創新藥的研發速度將加快、研發成本將降低、研發品質將提高、投資回報率將提升[4] - 中醫藥行業在國內外知名新藥研發企業的推動下以及政府支持力度加大的背景下前景看好[4] - 疫情後民眾的自我保健意識不斷提升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基礎[4] - 政府提出要提高人民獲得公平、負擔得起的醫療服務水平,推動衛生事業高品質發展[3] 未来发展策略 - 本集團將專注大健康,聚焦醫藥行業,並進一步探索「供給側」方面的結構性轉型和數字化升級[59] - 拓展店舖的增值服務項目,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60] - 根據新形勢採用新科技手段,或以合夥人形式引進大健康領域資源,增強終端店舖服務能力[60] - 開發小程序、利用短視頻及直播帶貨、朋友圈宣傳、群組開發及粘合會員等多種新方式,打通實體店舖的空中網絡[60] - 與多家第三方網
大健康国际(0221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3-26 21:15
公司整体财务表现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收益为5.913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7.97亿元人民币下降25.8%[11] - 2023年同期毛利润为9620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336亿元人民币下降28.0%[11] - 2023年经营亏损为2100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减少2080万元人民币[11] - 2023年期内亏损为2090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减少2340万元人民币[11] - 2023年经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亏损为1390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减少860万元人民币[11]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3.14分人民币,较2022年减少4.81分人民币[11] - 公司本期整体收益为5.913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7.97亿人民币减少25.8%[57][59][63][65] - 公司本期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090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4430万人民币,每股亏损从7.95分降至3.14分[57][59] - 零售业务收益为1.72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2.352亿人民币减少26.9%;分销业务收益为4.193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5.618亿人民币减少25.4%[67] - 公司本期毛利润为9620万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336亿人民币减少28.0%,整体毛利率从16.8%降至16.3%[73] - 集团期内毛利润为962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3740万元或28.0%,整体毛利率由16.8%降至16.3%[76] - 零售业务毛利4750万元,较2022年减少22.5%,毛利率提升1.5个百分点;分销业务毛利4870万元,较2022年减少32.6%,毛利率下降1.3个百分点[78] - 期内销售及营销开支为953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4190万元或30.5%,占集团收益16.1%[79][80] - 期内行政开支为246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410万元或14.3%,占集团收益4.2%[83][88] - 期内财务成本净额为220万元,2022年同期为财务收入净额420万元,主要因汇兑亏损增加[84][89] - 期内所得税抵免为160万元,实际所得税税率为 -7.2%,2022年同期无[85][90] - 2023年下半年公司收益为591,33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796,976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28] - 2023年下半年公司毛利为96,182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33,600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28] - 2023年下半年公司经营亏损为20,99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41,799千元人民币有所收窄[128] - 2023年下半年公司期内亏损为20,88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44,300千元人民币有所收窄[128] - 2023年下半年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为1,762千元人民币,而2022年同期为亏损4,298千元人民币[130] - 2023年下半年公司综合亏损总额为19,122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48,598千元人民币有所收窄[130] - 2023年下半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3.14分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7.95分人民币有所收窄[130] - 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内亏损20,929千元人民币,综合亏损总额19,122千元人民币[133] - 202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内亏损44,231千元人民币,综合亏损总额48,598千元人民币[135] - 2023年外币折算差额带来其他综合收益1,762千元人民币[133] - 2022年外币折算差额导致其他综合亏损4,298千元人民币[135] - 2023年分佔一间联营公司其他资产净值变动为26,268千元人民币[133] - 2022年出售附属公司使与拥有人交易总额减少138千元人民币[1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亏损约2250.1万元,2022年同期亏损4430万元[153][155]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分别为591,339千元人民币和796,976千元人民币[194]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和其他医药产品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分别为112,025千元人民币、429,913千元人民币、90,138千元人民币和28,549千元人民币[197]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和其他医药产品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分别为154,049千元人民币、583,851千元人民币、110,472千元人民币和45,259千元人民币[197] 公司财务指标及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0.8倍,较2023年6月30日的0.9倍下降0.1[11] - 2023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25.4天,较2023年6月30日增加0.4天[11] - 2023年存货周转天数为57.3天,较2023年6月30日减少2.5天[11] - 2023年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115.8天,较2023年6月30日增加11.3天[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抵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550万元,流动负债净值8520万元[93][98] - 期内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950万元,2022年同期为产生1360万元[93][98] - 期内集团资本开支为1万元,2022年同期为100万元[94][9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752,11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6月30日的738,864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6月30日的40,310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430,24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6月30日的383,826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25] - 2023年7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14,728千元人民币[13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21,874千元人民币[133] - 2022年7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408,710千元人民币[13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59,974千元人民币[1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48.8万元,2022年同期为所得1357.7万元[1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62.5万元,2022年同期为所用1223.6万元[1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1万元,2022年同期为所得148.9万元[1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095.3万元,较期初减少201.4万元;2022年同期为6066.9万元,较期初增加283万元[1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增加5417.9万元至8523.2万元[153][155] - 集团流动负债净额增加主要是因将账面价值4000万元的联营公司垫付贷款从非流动负债重新分类至流动负债[153][15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可用未动用银行融资5000万元人民币,之后从联营公司获得4000万元人民币额外贷款融资[160] - 2023年12月31日后,公司出售附属公司沈阳卫世全部股权,现金代价为4000万元人民币[160] - 2023年12月31日,一年以下到期借款为43050千元人民币,1 - 2年到期借款为143千元人民币;2023年6月30日,一年以下到期借款为1548千元人民币,1 - 2年到期借款为40621千元人民币[1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指定为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上市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均为13,381千元人民币[18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集团无其他金融资产及负债金额与其公允价值出现重大差异[191][192] 行业环境与政策 - 2023年中国GDP增长预期约5.2%[16][19] - 2023年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长9.8%,主营业务增长9.1%,利润增长12.2%,亏损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2.1%[17][20] - 医药流通领域面临新机遇和挑战,企业布局不断优化,集中度提高,线上线下结合及智慧化管理、数字化营销更流行[22][24] - 2023年7月国家多部门发布多项通知部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重点工作并进行健康知识宣导,药监局发布多项管理办法规范行业[23][25] - 2023年9月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发布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管理办法规范相关行为[26] - 2023年11月国家卫健委联合多部门发布通知规范自护及医养结合服务[26] - 2023年12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节约药品资源遏制药品浪费实施方案[26] - 包括商务部和卫健委等12部门发布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指导意见,为医药机构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支持[26] 公司业务运营 - 公司聚焦医药大健康领域,推进传统实体零售连锁店及分销网络发展,探索新型运营模式[30][33] - 期末公司共有222家连锁店,零售业务销售收入为1.72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26.9%[36][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1244家分销商和4个大型分销物流中心,分销业务销售收入为4.194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5.3%[37][39] - 公司直供模式解决传统销售环节问题,契合“两票制”,覆盖中国大部分省份[41][44] - 公司品牌产品运营进行结构调整,期内净减少26种品牌产品,期末共运营538种品牌产品[42][45] - 公司在石家庄、沈阳、哈尔滨和佳木斯设置4个物流配送中心,利用智能软件提升劳动生产率,为物流园升级转型奠定基础[43][4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零售药店总数达222家,2022年为273家[68][70] - 公司全国性分销网络覆盖约1244名活跃客户,2022年为1363名[72][75] - 公司举办了线上视频和线下内部培训共11场[50][53] - 公司为约120万线下会员提供服务,2022年同期为146万[51][54] - 公司积极参加联盟活动,借助国家战略导向探索业务转型升级[56][58] - 公司关闭多家亏损零售店以减少经营亏损,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盈利能力[57][5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关闭多家亏损零售店以降低经营现金流出[160] - 公司主要在中国东北地区从事药品及其他医药产品的分销和零售业务[199] - 董事会是集团首席运营决策制定者[199] - 管理层根据董事会用于资源分配和绩效评估的信息确定运营部门[199] - 分销、零售和其他业务板块信息会提交给董事会以评估绩效和做业务决策[200] -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8号“经营分部”,分销、零售和其他被视为三个业务板块[200] - “其他”板块主要包括投资公司[200] 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 集团未来将聚焦大健康和医药行业,适时剥离主营外附属产业[116][118] - 集团采用“专业+”策略,强化服务专业度,加大“DTP药房”建设力度[116][118] - 集团采用“平台+”策略,拓展店铺增值服务项目,增强终端店铺服务能力[117][118] - 集团采用“互联网+”策略,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探索新营销生态系统[120][122] - 集团将促进经营结构优化和数字化转型,保持行业领先[121][122] - 集团管理层关注政策实行,确保在多方面实现既定目标以响应“碳中和”战略[111][113] 公司可持续经营情况 - 公司管理层合理预期集团能于报告期末起计未来最少12个月可持续经营[154][155] - 董事认为集团有足够资源在可预见未来持续经营,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158] 财报会计政策与金融风险 - 编制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财报采用的会计政策与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一致,采用新修订准则对财报无重大影响[161][162][163][164] - 公司面临外汇、信贷、流动性和利率等财务风险,风险管理政策无变更[169][170][172][173] - 与2023年6月30日止报告期相比,金融负债合约未折现现金流出无重大变动[175][176]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第1级与第2级公允价值计量之间无转让,第3级公允价值计量无转入及转出[181][182]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非上市权益工具公允价值无变动[183][18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管理层使用市盈率倍数模式
大健康国际(0221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2-27 22:4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中期收益为591.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8%[3] - 公司2023年中期毛利润为96.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0%[3] - 公司2023年中期经营亏损为21.0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减少20.8亿元人民币[3] - 公司2023年中期净亏损为20.9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减少23.4亿元人民币[3] - 公司2023年中期毛利率为16.3%,较2022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3] - 公司2023年中期经营亏损率为3.6%,较2022年同期改善1.6个百分点[3] - 公司2023年中期净亏损率为3.5%,较2022年同期改善2.1个百分点[3] - 公司2023年中期每股基本亏损为3.14人民币分,较2022年同期减少4.81人民币分[3]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亏损为人民币22,501,000元,较2022年同期的44,300,000元有所减少[13]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人民币591,339,000元,较2022年同期的796,976,000元有所下降[18]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總收益為591,339千元人民幣,其中分銷業務貢獻419,352千元人民幣,零售業務貢獻171,987千元人民幣[25]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經調整息税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13,890千元人民幣,其中分銷業務為22,511千元人民幣,零售業務為-34,461千元人民幣[25]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期內虧損為20,884千元人民幣,其中分銷業務為17,238千元人民幣,零售業務為-34,452千元人民幣[25]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虧損為3.14分人民幣,較2022年同期的7.95分人民幣有所改善[31] - 公司整体收益为人民币591.3百万元,同比下降25.8%[59]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20.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3.4百万元[59]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3年中期资产总额为752.116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6月30日增加13.252亿元人民币[8] - 公司2023年中期权益总额为321.874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6月30日增加7.146亿元人民币[10]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資產總額為752,116千元人民幣,負債總額為430,242千元人民幣[25]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6月30日的80,115千元增加到2023年12月31日的83,014千元,增长3.6%[35]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6月30日的306,436千元增加到2023年12月31日的317,004千元,增长3.4%[37] - 无抵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43.0百万元减少至35.5百万元,流动负债净值从31.1百万元增加至85.2百万元[73] 业务结构 - 公司主要产品中,处方药物收益为人民币112,025,000元,非处方药物收益为人民币429,913,000元,保健品收益为人民币90,138,000元[19]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中,分销业务收益为人民币419,352,000元,零售业务收益为人民币171,987,000元[19]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中,分销业务收益为人民币561,807,000元,零售业务收益为人民币235,169,000元[21] - 公司主要在东北地区从事药品及其他医药产品的分销及零售业务,无单一客户收益占公司收益总额的10%以上[23] - 公司零售业务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72.0百万元,同比下降26.9%[48] - 公司分销业务销售收入为人民币419.4百万元,同比下降25.3%[49] - 公司连锁店铺总数为222家[48] - 公司分销商数量为1,244家,拥有4个分銷物流中心[49] - 公司运营品牌产品总数为538种,期内净减少26种[51] - 公司线下会员数量为120万,较去年同期减少26万[56] - 公司零售业务占总收益的29.1%,分銷业务占70.9%[62] - 零售药店总数从273家减少至222家,其中黑龙江省从188家减少至160家,辽宁省从84家减少至61家[63] - 分销网络活跃客户从1,363名减少至1,244名,其中医药零售商、医院及诊所从858名增加至867名,分销商从505名减少至377名[64] 成本与开支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已售存貨成本為493,570千元人民幣,較2022年同期的661,266千元人民幣下降25.3%[27]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財務成本淨額為-2,166千元人民幣,較2022年同期的4,226千元人民幣下降151.2%[28]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雇員福利開支為73,126千元人民幣,較2022年同期的103,370千元人民幣下降29.3%[27]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聯營公司投資減值虧損為10,433千元人民幣[27] - 毛利润从133.6百万元减少至96.2百万元,同比下降28.0%,毛利率从16.8%下降至16.3%[65] - 零售业务毛利润从61.3百万元减少至47.5百万元,同比下降22.5%,毛利率从26.1%上升至27.6%[67] - 分销业务毛利润从72.3百万元减少至48.7百万元,同比下降32.6%,毛利率从12.9%下降至11.6%[67]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137.2百万元减少至95.3百万元,同比下降30.5%,占收益比例从17.2%下降至16.1%[68] - 行政开支从28.7百万元减少至24.6百万元,同比下降14.3%,占收益比例从3.6%上升至4.2%[69] - 员工总数从3,007名减少至1,617名,雇员福利总开支从103.4百万元减少至73.1百万元[81] 现金流与融资 - 公司经营所得现金流出净额为人民币9,488,000元,流动负债净额增加至人民币85,232,000元[13] - 公司拥有可动用而未动用的银行融资人民币50,000,000元,并从联营公司获得额外贷款融资人民币40,000,000元[16] - 公司已关闭多家亏损零售店铺以降低经营现金流出[16] - 公司完成出售附属公司沈阳卫世医药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现金代价为人民币40,000,000元[16] - 公司以40,000,000元出售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沈阳卫世医药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38] 行业与政策 - 2023年度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长9.8%,主营业务增长9.1%,利润增长12.2%[41] - 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的通知》,促进医药领域改革和创新发展[43] 公司战略与未来计划 - 公司将继续以王道思维为指导方针,专注大健康,聚焦医药行业,适时剥离主营业务以外的附属产业[84] - 公司将强化服务专业程度,提高运营素质,依托商学院优势培养新时代员工,并加大DTP药房建设力度[84] - 公司将拓展店铺的增值服务项目,采用新科技手段或引进大健康领域资源,增强终端店铺服务能力[84] - 公司将加强互联网对实体门店的链接能力,促进线上线下贯通及融合发展,开发小程序、利用短视频及直播带货等新方式[85] - 公司将借助传统行业网络布局优势,嫁接新经济模式及开展加盟方式变革,促进经营结构优化和数字化转型[87]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期内的中期股息[88] - 公司已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所载之守则条文,惟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89]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其自身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90] - 公司及其任何附属公司在期内并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任何上市证券[92]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期内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93]
大健康国际(0221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10-19 16:4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中国东北地区领先医药零售商及分销商,截至年报日期运营251家零售药店,有1656名活跃分销商和2555名全职员工][9][11] - [公司医药零售及分销主要经营产品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等多种品类][10][12] - [公司主要在中国东北地区从事药品及其他医药产品的分销及零售业务,实行直供模式销售高边际利润产品][144][147] 公司物流体系 - [公司在石家庄、沈阳、长春、哈尔滨及佳木斯设置五个大规模物流储运中心,构建覆盖全国和东北地区的优质配送体系][9][11] - [公司在石家庄、沈阳、长春、哈尔滨和佳木斯设立5个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利用智能分拣软件系统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工作环境和形象,为物流园区升级转型奠定基础][74] - [公司在石家庄、沈阳、长春、哈尔滨、佳木斯设置五个物流配送中心,构建优质配送体系][78]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将发挥品牌产品核心优势,扩大合作范围,借助商学院培训提供增值服务][14][16] - [公司会基于专业基础引入更多健康产品,推行大健康行业理念][14][16] - [公司积极拓展上游生态链,涉及中药材基地建设和植物胶囊生产][14][16] - [公司探索网络药店、跨境电商等“互联网+”领域,倡导“专业+”和“平台+”理念][15][16] - [公司借助行业优势维护上下游生态圈,应对实体经济“新常态”,推动产业升级及数字化转型][15][16] - [公司观察到中国医疗新零售的三大趋势,将延续发展战略并创新,聚焦医药行业和大健康领域][42][44] - [公司将提高零售连锁门店运营质量,增设药品品类,加强服务意识和能力][42][44] - [公司将拓展门店增值服务,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42][44] - [公司将加强互联网投入,促进线上线下门店及服务融合,捕捉互联网医疗市场机遇][42][44] - [公司锚定和聚焦医药大健康领域,推进传统实体零售连锁店及分销网络发展,探索新型运营模式][61][65] - [公司未来将采用“专业化+”策略,强化服务专业程度,提高运营素质][133][135] - [公司未来将采用“平台+”策略,扩大门店增值服务项目,适应市场需求][137] - [公司未来将采用“互联网+”策略,加强互联网与实体店连接,促进线上线下融合][138] - [公司将利用传统产业网络布局优势,嫁接新经济模式,推动运营结构优化和数字化转型][139] - [公司采用「平台+」策略,拓展店铺增值服务项目,以合伙人形式引进大健康领域资源,实行加盟店推广模式][141] - [公司采用「互联网+」策略,利用小程序、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方式,构建新营销生态系统][141]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初川富2022年12月12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及首席运营官,金东涛同日辞任主席及执行董事][18][20] - [葛俊明2023年9月28日不再担任授权代表并辞任公司秘书,许洁莹同日获委任为授权代表和公司秘书][19][20]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公司收益为12.97亿元,同比增长1.8%;毛利为2.138亿元,同比增长4.7%;经营亏损9840万元,较2022年减少9030万元;年度亏损1.061亿元,较2022年减少8190万元;经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亏损7180万元,较2022年减少6890万元][25] -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16.5%,较2022年增加0.5个百分点;经营亏损率为7.6%,较2022年增加7.2个百分点;净亏损率为8.2%,较2022年增加6.6个百分点][25] - [2023年公司流动比率为0.9倍,较2022年减少0.2倍;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25天,较2022年减少1.3天;存货周转天数为59.8天,较2022年减少19.5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104.5天,较2022年增加4.9天;股本回报率为 - 33.5%,较2022年增加12.5个百分点;资产总值回报率为 - 14.4%,较2022年增加8.0个百分点][25] - [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583,115,272股,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为439,825,795股][28] - [公司本年度收益总额为人民币12.97亿元,业务在疫情影响下稳定发展,医药连锁零售业务抑制了大幅下滑][41][43] - [公司年末连锁店铺数量从2022年的395家降至251家,零售业务销售收益从2022年的人民币433.7百万元降至365.3百万元,同比下降15.8%][67][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约1656家分销商和5个大型分销物流中心,分销业务销售收益从2022年的人民币839.9百万元增至931.7百万元,同比上升10.9%][71][75] - [公司本年度运营品牌产品净减少139种,年末共运营564种品牌产品][77] - [公司本年度为约158万线下会员提供跟进服务、促销优惠和线上知识传播服务][81][84] - [公司本年度举办了18场线上视频形式内部培训][80][83] - [公司本年度收益为人民币1297.0百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1273.6百万元][88][89][91][92] - [公司本年度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05.4百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187.6百万元][88][91] - [公司本年度每股亏损为人民币18.07分,2022年为人民币42.66分][88][91] - [2023年公司总收益为12.97亿元,零售收益3.653亿元,同比降15.8%,分销收益9.317亿元,同比增10.9%][9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零售药店总数251家,较2022年的395家减少][95][99] - [2023年公司全国性分销网络覆盖约1656名活跃客户,较2022年的1750名减少][97][100] - [2023年公司毛利为2.138亿元,较2022年的2.042亿元增长,整体毛利率从16.0%升至16.5%][98][101] - [2023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为2.452亿元,占收益18.9%,较2022年的3.224亿元及25.3%均下降][106][110] - [2023年行政开支为5790万元,占收益4.5%,较2022年的5800万元及4.6%略降][107][111] - [2023年财务收入净额为730万元,较2022年的230万元增加][108][112] - [2023年所得税抵免为600万元,实际所得税税率为5.3%,2022年均为零][109][1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抵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300万元,流动负债净值为3110万元][116][120] - [2023年公司资本开支为100万元,较2022年的10万元增加][117][120] - [2023年4月4日公司配发并发行1.11258272亿股新股,占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0%,净收益约1310万港元][125][1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6.67549632亿股每股面值0.01美元的普通股][126][1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向联营公司借款4000万元,年利率3%,资本负债比率不适用][127][1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应付票据3720万元由受限现金3980万元抵押,860万元由账面价值2730万元楼宇抵押][128][1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2555名全职雇员,2022年为3396名,本年度雇员福利开支1.838亿元,2022年为2.455亿元][132][134] 行业环境 - [2022年中国制药行业市场规模达16586亿元,预计到2023年底将进一步达到17977亿元][34] - [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制药行业发展,包括《“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等][36] - [“十四五”期间,医保谈判、支付方式、商业保险、药品审批审查和集中采购等五类政策将深刻影响制药行业发展][37] - [过去一年中国药业行业保持增长态势,新业态持续加码,民众自我保健意识提升,政府支持力度加大][60][64] 公司运营举措 - [公司开展促销活动增强区域影响力和连锁竞争力,部分店铺被政府指定为防疫物资定点采购经销单位,加强O2O平台建设形成线上线下互动运营][67][68] - [公司直接供应模式简化供应链,提高销售效率和盈利能力,符合“两票制”政策,保障品牌产品直接供应覆盖中国各省][72] - [公司调整品牌产品运营模式,减少139个品牌产品,年末运营品牌产品数量为564个][73] - [公司通过加强成本控制、关闭亏损零售店等措施提高经营效率,减少经营亏损][88][91] - [公司积极参加联盟活动,借助国家战略导向探索业务转型升级][87][90] 公司经营理念 - [公司前董事会主席金东涛提出“王道哲学”经营理念,包含团队、平台、置换、分田、合伙人思维][63][66] 公司ESG相关 - [公司重视环境、社会与管治,将在多方面努力,兼顾自然与社会环境维护][46][48] - [公司主要采纳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原则及基准,构建良好的ESG架构][143][147] - [公司实施举措解决气候影响,增强可持续性实践,制定环境目标][145][147] - [公司致力于以负责任经营方式为持份者及社区创造价值,维护环境、工作环境等因素的持续发展][146][148] - [公司直供模式可简化分销及供应链,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减少销售过程的环境排放物][153][155] - [公司在药品储存方面遵守GSP,主要生产性消耗为用电;运输主要依赖第三方,优先与当地供应商合作以降低能耗][154] - [车辆行驶氮氧化物排放量为556.8千克,排放量指标本年度为0.419,2022年为0.584][159] - [车辆行驶颗粒物排放量为48,076.4粒,排放量指标本年度为36,2022年为50][159] - [车辆燃料硫氧化物排放量为1.0千克,排放量指标本年度和2022年均为0.001][159] - [车辆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58,166.4千克,排放量指标本年度为119.2,2022年为167.3][159] - [本年度用电897,485度,资源使用量指标本年度为676.2,2022年为669.1][172] - [本年度用燃油67,020公升,资源使用量指标本年度为50.5,2022年为70.9][172] - [本年度用水4,095立方米,资源使用量指标本年度为3.1,2022年为5.1][172] - [公司积极减少商务差旅次数,改用电话或视频会议取代长途会议和培训][160][162] - [公司向制造商推广节能减排,要求遵守环保法规并使用环保包装材料][160][162] - [公司制定节能环保政策,鼓励无纸化办公、节约水电和减少车辆使用][164][165][174][177]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2555名员工,99.7%位于中国内地][182][183] - [公司严格遵守当地雇佣法律法规,包括香港《雇佣条例》及中国内地多项劳动法规][183][184] - [公司员工工作时间符合雇佣法律法规要求,禁止雇佣童工或强制劳工][185][187] - [公司制定并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及程序,薪酬与业绩挂钩,实施购股期权计划][186][187] - [2023年6月30日员工总数为2555人,2022年6月30日为3396人][190] - [2023年女性管理人员40 - 49岁有61人,30 - 39岁有22人,18 - 29岁有8人;女性一般员工40 - 49岁有834人,30 - 39岁有720人,18 - 29岁有180人][190] - [2023年男性管理人员40 - 49岁有32人,30 - 39岁有22人,18 - 29岁有10人;男性一般员工40 - 49岁有174人,30 - 39岁有122人,18 - 29岁有11人][190] - [2023年员工整体流失比率为24.8%,2022年为48.8%][193] - [公司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程序,制定职业健康安全制度,提供理想安全工作环境][195] - [公司评估工作环境安全,实施国家相关法规,提供劳动保护资源和保险][196] - [公司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职业健康与安全制度,投放资源提升职业安全、环保意识与员工发展][197] - [公司制定操作守则管控员工健康与安全风险,设有应变及预防措施][198] - [公司为员工提供劳动保护资源、营业员工白袍,开展用电、用水安全教育][198] - [公司定期监控合规状况,安排清洗空调系统及更换零件保障室内空气质量][198] - [公司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投保责任保险][198] - [公司制定与员工家庭生活相关的各类假期政策,提供早退、灵活休假等安排][200] - [公司安排节日庆祝活动、体育比赛等缓解员工压力,丰富员工业余生活][200] 重要事件说明 - [2023年6月30日至年报日期无影响集团的重要事件发生][140] - [2023年6月30日财政年度结束后至年报日期,公司无重大事件发生][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