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收益为36.2百万美元,同比下降4.2%[10] - 2021年毛利同比增长28.7%,达到17.1百万美元[10]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1美仙,相比2020年的每股基本亏损1.2美仙有所改善[10]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0.1美仙,总派息额为409,480美元[10] - 公司2021年总收入为3620万美元,同比下降4.2%,主要由于视密卡销售减少[28] - 视密卡业务收入为211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58.3%,同比下降10.2%[28] - 毛利为1710万美元,同比增长28.7%,毛利率为47.3%,同比上升12.1%,主要由于集成电路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较高[29] - 其他收入为2940万美元,同比增长81.9%,主要由于研发开支增加导致政府补助增加[3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年度溢利为990万美元,相比2020年亏损340万美元,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对芯行纪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投资的公平值收益[44] 业务发展 - 公司完成了多个联合研发项目验收和新产品开发,技术实力进一步提升[10] - 公司在资本布局方面取得阶段性战略成果[10] - 公司收购芯行纪科技有限公司10%股权,芯行纪主要从事芯片设计服务,2021年股权投资的公平值收益使公司年度溢利扭亏为盈[12] - 公司与鸿泰国微等成立鸿泰天使基金,专注于深圳创新技术产业的天使投资,涉及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12] - 公司将继续推广新硬件平台的视密卡产品,推进CI+ 1.4 CAM的市场化,并关注CI+ 2.0 USB CAM在欧洲及新兴市场的产品化进程[15] - 公司将继续提升集成电路解决方案业务的技术转化能力,增强知识产权与人才储备,开发智能传感技术等新产品[15] - 公司计划在2022年全面启动新硬件平台产品销售,并与主要CA合作伙伴推动CI+ 1.4 CAM的市场化[59] - 公司已与两家主要CA合作伙伴达成无卡CAM产品集成及销售的合作意向,并计划在欧洲成熟市场及新兴市场(如印度、非洲、东南亚)拓展业务[59] - 公司将继续加强集成电路解决方案业务的核心技术攻关,促进成果转化,并完善知识产权体系与高端人才库[59] - 公司计划通过重大展会及行业媒体宣传巩固行业地位,并与高校合作推进课题研究及人才培养[59] - 公司将继续保障云服务业务的订单及售后服务质量,并完善售前和售后管理协议[59]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集成电路设计核心技术的研发,重点突破关键领域的短板,并加强产品化和市场化的引导[61][62] - 公司将利用资本运作在行业内进行战略性布局,培育政企学研互融互通的运作体系[61][62] - 公司将深化智能传感技术解决方案等新业务增长点的市场应用,以提升综合实力[61][62] 市场表现 - 公司2021年视密卡业务收入约为2110万美元,同比下降10.2%,占总收入的58.3%[20] - 欧洲市场(除俄罗斯)占公司视密卡总销售额的58.0%,同比下降10.5%[20] - 俄罗斯市场占公司视密卡总销售额的19.9%,同比下降11.3%[20] - 新兴市场占公司视密卡总销售额的9.9%,同比下降19.9%[20] - 中国内地市场占公司视密卡总销售额的12.2%,同比上升12.4%[20] - 欧洲区域视密卡销售额同比下降,主要由于北欧和西欧运营商因疫情加强库存控制,减少年度采购需求[22] - 俄罗斯区域销售额同比下降,主要由于大客户订单较2020年略有下滑,但俄罗斯仍为公司最大的运营商客户[22] - 新兴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主要由于中亚运营商需求减少、非洲市场对价格敏感以及印度市场订单增长[22] - 国内工程卡销售额同比增长13.4%,主要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恢复[22] - 云服务业务收入为40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11.0%,同比增长42.9%[24] - 集成电路解决方案收入为111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30.7%,研发经费支出为357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98.5%[24] 资本运作与投资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为251.6百万港元,其中40%用于产品规划及研发活动,30%用于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20%用于可能合并及收购,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4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为6.5百万美元[48] - 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持有六间非上市公司的股本证券投资,公平值合计约为25.0百万美元[50] - 公司于2020年11月19日以752,831美元收购芯行纪10%股权,截至2021年12月31日,该股权摊薄至4.7%,公平值约为14,589,000美元,占公司总资产的6.29%[50] - 公司于2021年1月与鸿泰国微等成立鸿泰天使基金,公司出资5.6百万美元,占基金股权的36%[52] - 公司于2021年4月以924,015美元投资Chipattern Limited 15%股权,拥有共同控制权[52]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并无重大或然负债[52] 成本与费用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销售及分销费用为190万美元,同比增长14.7%,主要由于员工工资和奖金上升以及市场营销开支增加[3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一般及行政费用为1090万美元,同比增长18.1%,主要由于员工工资和奖金上升[3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所得税抵免为150万美元,与2020年持平[41] - 公司2021年员工总数为392人,较2020年的312人增加25.6%,员工成本总额为2450万美元,占总收益的67.5%[53]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建立了三层次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包括董事会及其审核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风险管理执行层[106][107] - 董事会负责评估和确定公司在实现战略目标时愿意承担的风险性质和程度,并确保建立和维护适当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104] - 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批准风险管理方案和报告,进行重大决策的风险管理,并加强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111] - 审核委员会负责检讨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架构、职责及管理基本制度,并审阅重大风险评估报告及各项风险管理报告[111] - 风险管理岗推动各部门开展重大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形成各项风险管理报告并提交给风险管理委员会[115] - 部门主管/业务流程负责人负责配合风险管理岗开展具体风险管理工作,定期更新业务风险清单,并制定和实施风险应对方案[115] - 公司明确各层面风险管理的直接管理责任和风险信息报告路线[106] - 风险管理岗协助和监控风险管理执行人员开展的风险管理工作,并审阅相关结果[115] - 公司定期审议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和监督实施情况[113] - 风险管理岗汇总公司层面及业务层面的所有风险管理结果并提交给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核委员会[115] - 公司通过系统性的风险管理程序(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及报告四步骤)进行年度风险评估,确保风险维持在可接受的水平[118] - 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基于COSO框架构建,涵盖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监督活动五大要素[118] - 2021年公司内审团队与外部顾问合作,对关键流程进行独立内控审阅,并向审核委员会汇报[120] - 公司建立了《内幕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确保内幕信息的公平和及时披露[120] - 董事会和审核委员会在2021年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进行了全面审查,认为其有效且充分[120]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3] - 公司董事会定期召开会议,每年至少举行四次,审阅历史财报、营运情况并批准预算及整体策略[65] - 公司董事会会议记录详尽,包括董事提出的任何问题,并在会议后合理时间内寄送草拟本给各董事[65] - 公司董事会在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年度内积极参加会议,具体出席情况详见报告[69] - 公司董事会于2021年举行了4次会议,并计划在未来一年内至少举行4次常规会议[72] - 公司于2021年举行了一次股东大会[72] - 提名委员会在2021年举行了一次会议,主要涉及对董事会结构、人数及组合的年度检阅,以及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80] - 董事会保留对所有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包括政策批准、整体策略及预算、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的监督[76] - 公司高级管理层负责日常管理、行政及运营,重大交易需获得董事会批准[76] - 提名委员会负责向董事会推荐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职位的人选,并评估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80] - 公司董事会下设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审核委员会,协助履行企业管治职责[74] - 各董事会委员会有权向管理层索取完整及可靠的资料,并在必要时寻求独立专业意见[74] - 公司董事之间不存在财务、业务、家族或其他重大/相关联系[71] - 提名委员会的书面职权范围可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查阅[75] - 提名委员会评估候选人时参考的因素包括信誉、行业经验、时间投入、董事会多元化等[82] - 提名委员会有权要求候选人提供额外资料和文件[83] - 提名委员会秘书负责召开会议并邀请董事会成员提名候选人[83] - 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政策及结构[88] - 薪酬委员会在2021年举行了一次会议,审阅薪酬政策并确定年度薪酬待遇[88] - 审核委员会负责外聘核数师的委任、重新委任及罢免建议[90] - 审核委员会在2021年举行了两次会议,履行其职责[90] - 新委任的董事将获得必要的入职培训,以确保其了解公司运营和相关法规[90] - 提名委员会成员或公司职员在公司刊发股东通函前不得向公众披露任何有关提名或候选人的资料[85] - 公司全体董事在2021年度均参与了持续专业发展,以更新其知识和技能[94] - 公司董事会至少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一名具备适当的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97] - 公司现任审计师罗兵咸永道确认其独立性和客观性,2021年审计及审阅服务费用为510千美元[99][100] - 公司管理层每月向董事会提供有关公司表现、状况及前景的更新资料[101] - 公司董事会与审计委员会在选择、委聘、辞退或解聘外部审计师方面没有不一致意见[102]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2021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135] - 公司采用量化数据的方式展现环境与社会层面的关键绩效指标[135] - 公司2021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包含更多统计数据,但方法与关键绩效指标无重大调整[137] - 公司董事会承担监督环境、社会及管治治理的主要责任,包括制定方针、管理相关风险及监督政策实施[137]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主要利益相关方(包括股东、雇员、供应商、客户及社区)定期沟通,收集对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的意见[139] - 公司无工业污水排放,生活用水经工业区管网流入市政管线,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139] - 公司各部门落实噪声防治措施,噪声排放符合《工业厂界噪声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144] - 公司2021年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为719.39吨二氧化碳,较2020年的595.95吨有所增加[149] - 公司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1.84吨二氧化碳/雇员,较2020年的1.91吨有所下降[149] - 公司2021年共消耗1,238,197.02度电,2,059立方米水和10.4吨包装材料(纸箱)[154] - 公司2021年共有392名雇员[151] - 公司生产过程中基本不直接产生废气及温室气体,符合相关环保法规要求[146][147] - 公司空调产生的氟利昂未发生泄漏,符合《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146][147] - 公司未涉及化学品的使用及管理,未出现环保、安全及职业病问题[154] - 公司未设定直接排放目标,但贯彻节能、降耗、环保理念以减少排放[154] - 公司对生活用水、办公室用电及用纸有具体管控措施,符合《节约能源法》[154] - 公司水源来自市政供水系统,可满足日常运营需求[154] - 公司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有限,并已实施电力、生活用水及纸张等消耗的控制措施[156] - 公司建立了动态天气预警机制,以应对极端天气对业务运营和员工安全的潜在影响[156] - 公司通过无纸化办公、节能改造供水系统和定期检查用电设备等措施,积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56] 人力资源 - 公司2021年员工总数为392人,较2020年的312人增加25.6%,员工成本总额为2450万美元,占总收益的67.5%[53] - 公司通过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双管齐下,结合内部推荐和校企合作,努力挖掘并培养优秀人才[158] - 公司坚持男女平等的薪酬福利原则,并根据市场情况和员工表现调整岗位工资标准[158] - 公司提供双轨制职业发展通道,鼓励员工自主选择专业或管理发展方向[158] - 公司秉持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估原则,通过绩效辅导和反馈提升团队和个人能力[158] - 公司为员工提供全面的福利,包括带薪假期、产假薪酬、节日慰问、健康体检和五险一金[15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全职员工中男性266人,女性126人[162] - 公司员工主要分布在18-30岁年龄段,占比170人,其次是31-40岁年龄段,占比148人[163] - 公司总流失率为22.22%,其中男性流失率为23.12%,女性流失率为20.25%[167] - 按年龄组别划分,18-30岁员工流失率最高,为29.46%,其次是51-60岁员工,流失率为16.67%[167] - 中国内地员工流失率为22.95%,香港和台湾地区无数据[167] - 2021年公司全体雇员人均平均受训时数为6.7小时[172] - 中高层管理人员受训占比为85.07%,非中高层人员受训占比为94.46%[176] - 男性员工受训占比为93.61%,女性员工受训占比为88.10%[176] - 2021年公司技术类培训次数为284次,财务类培训为12次,生产类培训为10次,新员工培训为14次[177] 供应链管理 - 公司2021年合格供应商总数为31家,其中25家位于广东省[177] - 公司要求供应商遵循ISO存档体系,包括QP-13采购控制程序和QP-14供应商评估与管理控制程序[177] - 公司针对合格供应商制定了《廉洁自律协议》,并录入内部系统进行备案及监管[182] - 公司2021年未涉及任何贪污活动的法律案件[182] - 公司建立了原材料使用过程审核程序和溯源机制,确保产品环保性和质量[180] - 公司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产品质量、交货能力、技术水平和产品合格率[180] - 公司对重点原材料供应商定期开展现场审核,涵盖环保治理、生产能力、生产过程和质量管理[180] 产品与客户 - 公司2021年未收到任何关于所售产品的投诉[180] - 公司2021年已售产品中未出现因安全和健康问题而退回的产品[180] - 公司严格遵循《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消费者权益,包括健康与安全、广告及标签方面[180] 公司领导层 - 黄学良先生为公司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拥有超过40年的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经验[185] - 黄学良先生自1993年起担任深圳市国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专注于集成电路设计研发[185] - 帅红宇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拥有超过21年的图像处理及数字电视技术行业经验[187] - 帅红宇先生自2005年加入公司,负责与黄学良先生共同领导业务运营及监管策略技术[187] - 黄学良先生自2015年起担任深圳市视美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专注于智慧显示和机器智能[185] - 帅红宇先生曾担任北京中视联条件接收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条件接收系统的管理[187] - 黄学良先生自2018年起担任上海国微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专注于集成电路设计[185] - 帅红宇先生曾担任北京浦奥得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数字电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187] - 黄学良先生自2005年起担任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副理事长[185] - 帅红宇先生于1982年和1987年分别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无线通信学士学位和工程硕士学位[187] - 龙文骏先生自2013年7月加入公司,担任常务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负责集团整体财务及会计事务[191] - 龙文骏先生曾在UTStarcom Telecom Co., Ltd担任首席财务官兼首席运营官,专注于电信级宽带传输和接入产品[191] - 龙文骏先生在中国明阳风电集团有限公司担任首席财务官,该公司专注于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的设计、生产和销售[191] - 关重远先生自2015年9月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曾在Yahoo! International担任北亚区区域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193] - 关重远先生自2007年4月起担任Oak Management Corporation的投资合伙人,专注于风险
国微控股(02239)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