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昌海洋公园(02255) - 2022 - 中期财报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 - 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2.578亿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同期的13.244亿元人民币下降80.5%[9] - 2022年上半年营业额为人民币2.578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3.244亿元下降80.5%[34][37] - 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2.57763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3.24431亿元下降80.5%[84] - 2022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57763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13.24431亿元人民币下降80.5%[116][11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2.451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12.819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80.9%[13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入为245,114千元人民币[14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入为1,281,869千元人民币[140] - 毛亏损为1.421亿元人民币[9] - 2022年上半年毛损为人民币1.42144亿元,而2021年同期毛利为4.94134亿元[84] - 整体毛损为约142.1百万元人民币,而2021年同期为毛利约494.1百万元人民币,毛损率为55.1%[38] - 经调整后归属股东净亏损为4.603亿元人民币[9] - 期内亏损扩大至约548.5百万元人民币,而2021年同期为约278.4百万元人民币,净亏损率升至212.8%[41] - 2022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人民币5.48475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2.78366亿元增长97.0%[84]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5.39272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2.77238亿元增长94.5%[84]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扩大至人民币5.47907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38676亿元增长295.2%[84] - 2022年上半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人民币5.58391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2.8103亿元增长98.7%[86] - 公司期内净亏损为人民币5.48亿元,其中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5.39亿元[93] - 2022年上半年税前亏损为5.4790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1.38676亿元人民币的亏损扩大295.2%[116][118] - 母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人民币5.39272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2.77238亿元增加94.5%[149] - 公司在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净亏损548百万元人民币[101]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5.48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39亿元扩大294.5%[9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 - 销售成本减少51.8%,从2021年上半年的约830.3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约399.9百万元人民币[38]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减少57.9%,从2021年上半年的约134.2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约56.6百万元人民币[40]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减少73.3%,从2021年上半年的约99.7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约26.6百万元人民币[40] - 2022年上半年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人民币266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9972.8万元下降73.3%[84] - 行政费用减少40.0%,从2021年上半年的约340.6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约204.3百万元人民币[40] - 2022年上半年行政费用为人民币2.04326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3.40571亿元下降40.0%[84] - 财务成本减少50.0%,从2021年上半年的约307.4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约153.7百万元人民币[41] - 2022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人民币1.53735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3.07395亿元下降50.0%[8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1.53735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3.07395亿元人民币减少50.0%[116][118] - 2022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人民币1.54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3.07亿元下降49.9%[98] - 折旧及摊销费用从2021年上半年的2.337亿元人民币降至2022年同期的1.522亿元人民币,降幅34.9%[127][129]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费用为人民币1.30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2.09亿元下降37.8%[98] - 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为人民币2196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2420万元下降9.3%[98]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净额为人民币175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226万元下降22.6%[98]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损失为人民币355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1.40亿元下降74.6%[9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确认减值损失5740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1.49亿元人民币减少61.5%[127][129]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损失人民币3549.9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39998亿元下降74.6%[155] - 已付税项为人民币497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2006万元下降75.2%[98] - 2022年期内税项支出总额为568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同期的139,690千元人民币大幅下降99.6%[148] - 2022年期内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支出为26,718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45,178千元人民币下降40.9%[148] - 2022年期内递延所得税项为收益26,150千元人民币,而2021年同期为支出34,159千元人民币[14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园运营收入为2.413亿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同期的8.907亿元人民币下降72.9%[11] - 门票收入为1.044亿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同期的5.497亿元人民币下降81.0%[11] - 园内消费收入为9006万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同期的2.413亿元人民币下降62.7%[11] - 酒店收入为3425万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同期的5706万元人民币下降40.0%[11] - 文旅服务及解决方案收入为1642万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同期的2380万元人民币下降31.0%[11] - 物业销售收入从2021年同期的4.099亿元人民币降至0元[11] - 公园运营收入从2021年上半年的8.907亿元下降72.9%至2022年上半年的2.413亿元[35][37] - 公园运营收入占总营业额比例从2021年上半年的67.3%上升至2022年上半年的93.6%[36] - 文旅服务及解决方案收入从2021年上半年的2379.9万元下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1642.2万元[36] - 物业销售收入从2021年上半年的4.099亿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0元[36][37] - 被剥离公园在2021年上半年贡献收入3.842亿元[34][37] - 保留公园及解决方案业务在2021年上半年收入为5.303亿元[34][37] - 文旅服务及解决方案分部收入减少31.0%,从2021年上半年的约23.8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约16.4百万元人民币[38] - 物业销售分部2022年上半年无收入,而2021年同期为约409.9百万元人民币[38] - 公园运营分部毛损为约146.4百万元人民币,而2021年同期为毛利244.9百万元人民币,毛损率为60.7%[38] - 公园运营分部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2.41341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8.90709亿元人民币下降72.9%[116][117] - 运营即服务分部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1642.2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2379.9万元人民币下降31.0%[116][117] - 物业发展分部2022年上半年无收入,2021年同期为4.09923亿元人民币[116][117] - 公园运营分部2022年上半年亏损1.46443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盈利2.44926亿元人民币[116][118] - 公园运营分部收入为228,692千元人民币,占2022年总收入的93.3%[140] - 运营即服务分部收入为16,422千元人民币,占2022年总收入的6.7%[140] - 2021年同期公园运营分部收入为848,147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66.2%[140] - 2021年同期物业发展分部收入为409,923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32.0%[140] - 2021年同期运营即服务分部收入为23,799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1.9%[140] - 公园运营分部2022年上半年门票销售收入为1.044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5.497亿元人民币下降81.0%[134][135] - 食品及饮品销售收入从2021年上半年的1.191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2年同期的4018万元人民币,降幅达66.3%[134][135] - 园内游乐收费收入从2021年上半年的7692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2年同期的3681万元人民币,降幅52.1%[134][135] - 租金收入从2021年上半年的4256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2年同期的1265万元人民币,降幅70.3%[131] - 运营即服务业务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1642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2380万元人民币下降31.0%[134][135] - 物业销售业务在2022年上半年完全停止,而2021年同期该业务贡献了4.099亿元人民币收入[135] 各地区表现 - 上海公园2022年上半年营业天数仅97天,较2021年同期181天减少46.4%[18] - 三亚项目2022年上半年营业天数148天,较2021年同期181天减少18.2%[18] - 公园板块2022年7月单月营业额达人民币1.442亿元[18] - 2022年7月上海公园售票人次占上半年总量58.8%,入园人次占60.4%[18] - 上海公园2022年7月收入占上半年总收入49%[18] - 上海公园酒店周末入住率超95%[18] - 2022年8月所有公园周末售票人次同比增长118%[18] - 上海公园2022年8月周末售票人次同比增长约160%[18] - 上海公园引入奥特曼IP后2022年8月周末单日平均入园人数达2万人[20][21] - 奥特曼主题馆2022年8月日均营业额达人民币37万元[20][21] - 上海公园因封控暂停运营,其他公园也遭受不同程度闭馆[35][3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上海公园二期项目与郑州项目正在推进,郑州项目主体结构基本完成,预计不晚于2024年开业[22] - 公司已与东南亚某领先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共同探讨东南亚海洋主题公园发展[22] - 公司推出“海昌海洋馆”和“海昌海洋探索馆”品牌,2022年5月1日首批5家开业[24][25] - 截至报告时,公司在10个城市管理运营10座海洋馆,预计年底管理运营数量将超过20家[24][25] - 首批5家海洋馆/探索馆前3个月入馆人数合计同比增长约42.6%[26] - 2022年7月全月运营的8家海洋馆/探索馆合计吸引约12万游客,同比增长约61.4%[26] - 公司计划用3~5年时间打造“百家海洋馆”,加速全国量级布局[26] - 公司已获得奥特曼系列IP授权,并与拥有小猪佩奇和肖恩羊等IP的Max Matching合作[29] - 公司正在开发自有IP,如Celestra Queen,并已在上海公园奥特曼剧场亮相[29] - 公司正与多个优质IP所有者洽谈合作,以进一步丰富IP组合[29] - 公司与欢乐谷达成战略合作,将奥特曼超级能量站项目引入8个欢乐谷项目[32][33] - 公司已获得奥特曼系列IP合作授权,并与脉驰文化合作拥有小猪佩奇等知名IP中国区独家授权[30] - 公司已获供应商延长87百万元人民币贸易应付款项的信贷期限至2023年6月30日后[101] - 公司已获得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的925百万元人民币新贷款,到期日在2023年6月30日后[103] - 公司预期将获得地方政府提供的105百万元人民币补贴以支持公园运营[103] 公司治理和董事变更 - 公司于2022年1月5日进行董事职务调整:曲乃杰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并获委任为行政总裁[6] - 王旭光于2022年1月5日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并辞去行政总裁职务[6] - 张建斌于2022年1月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6] - 公司于2022年8月18日进行秘书及授权代表变更:郭宝琳辞任,林咏珊获委任[7] - 王旭光于2022年8月18日起不再担任授权代表[7] - 张建斌于2022年8月18日起获委任为授权代表[7] - 公司于2022年8月18日变更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林咏珊接替郭宝琳,张建斌接替王旭光)[75][76] - 公司违反公司治理守则C.2.1条款由同一人兼任主席和首席执行官[71] - 公司违反公司治理守则C.1.6条款非执行董事缺席年度股东大会[72] - 公司违反公司治理守则F.2.2条款主席缺席年度股东大会[72] - 公司主席曲乃杰兼任行政总裁职务,偏离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要求[73] - 非执行董事李浩缺席2022年6月10日股东周年大会[73] - 董事会主席曲乃杰缺席股东周年大会,由非执行董事王旭光代任会议主席[73]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陈国辉、王军、张梦)[74] - 全体董事确认于2022年上半年严格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74]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公司于2022年6月30日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人民币20.13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2.067亿元减少37.2%[42]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013.304百万元人民币,其中包含17.852百万元人民币的受限制现金[10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减少,从2021年末的人民币32.07亿元降至2022年6月的人民币20.13亿元,降幅达37.2%[87] - 公司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出为159.736百万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净现金流入303.018百万元人民币[10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为人民币1.68亿元,2021年同期为流入3.22亿元[98] - 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出为974.447百万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222.07百万元人民币流出大幅增加[100] - 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出为74.913百万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717.892百万元人民币流出有所减少[10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95.452百万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1,708.445百万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00] - 公司于2022年6月30日拥有净流动负债433百万元人民币[101] - 公司通过发行股份筹集资金,股本增加人民币267.59百万元[93] - 公司于2022年6月通过配售新股筹集资金约3.135亿港元,发行5700.1万股,每股价格5.50港元[44] - 公司发行额外57,001,000股普通股,发行价为每股5.5港元,总现金对价为人民币267,592,000元[164][165] - 公司股份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374.4百万港元[69] - 公司总资产从2021年末的人民币117.17亿元下降至2022年6月的人民币109.42亿元[87][9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09.4210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117.17352亿元人民币减少6.6%[120][123] - 流动资产总额从2021年末的人民币35.98亿元减少至2022年6月的人民币29.94亿元,降幅为16.8%[87] - 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显著增加,从2021年末的人民币2.41亿元增至2022年6月的人民币8.22亿元,增幅达241.2%[87] - 公司总负债为74.0560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78.86883亿元人民币减少6.1%[120][123] - 非流动负债总额从2021年末的人民币45.26亿元减少至2022年6月的人民币39.78亿元,降幅为12.1%[90]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