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昌海洋公园(02255)

搜索文档
有多少海洋公园被鱼吃垮了?
远川研究所· 2025-07-15 20:39
核心观点 - 海洋公园行业面临系统性经营困境,高成本结构与单一盈利模式导致持续亏损 [6][8][13][21][30] - 动物养护成本极高(如虎鲸单日进食300斤、白鲸日均养护成本12000元)成为主要财务负担 [18][19][20] - 行业转型尝试包括引入IP合作(奥特曼等)和开发二次消费项目,但效果有限 [69][70][66] 海昌海洋公园案例 - 2024年6月祥源控股以23亿港元收购海昌控股权,后者过去5年累计亏损37.85亿元 [4][13] - 2021年出售4.66家乐园资产(青岛/天津/成都/武汉项目及郑州66%股权)短暂改善财务,但2024年营收仅增长0.08% [11][8] -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单日最高客流5.2万人,但单期投资达50亿元,郑州项目投资42亿元(土地成本20.5亿) [7][17] 行业成本结构 - 基建成本:武汉极地海洋世界年水电费4000万元,长沙海底世界海水循环系统年耗390万元 [17] - 动物养护:香港海洋公园23/24财年14.8亿港元总支出中1/3用于动物保育 [23] - 刚性支出特性:客流量波动下仍需维持动物生存成本,疫情期间大连圣亚靠出售44只企鹅创收1876万元避免退市 [31][32] 商业模式缺陷 - 盈利依赖动物表演(上海海昌2019年虎鲸表演创收28.02亿元),但全球政策限制(法国2026年禁止鲸豚表演)加剧经营压力 [26][57] - 海洋生物互动性差导致二次消费占比低(大连圣亚仅10%-15%,远低于迪士尼50%) [56][66] - 对比迪士尼可通过裁员(2023年裁7000人省55亿美元)灵活调整成本,海洋公园无法缩减动物养护开支 [65] 转型探索 - 香港海洋公园借6只大熊猫引流,2024年2月入园人次同比增19% [34][36] - 上海长风海洋世界用"美人鱼见面会"替代动物表演,上海动物园通过网红动物"红糖"带动文创销售 [72][51] - 行业需优化动物部门结构:减少高成本食肉动物(成本部门),增加可互动创收物种(利润部门) [40][41][45] 横向对比 - 景区类上市公司中宋城演艺净利率达52%,因其可控的演员成本与设备摊销 [62] - 动物园通过食草动物互动(上海野生动物园100元12次互动票)提升二次消费 [42] - 国际案例:法国Marineland Antibes因禁止表演破产,仍需承担虎鲸/海豚养护成本 [27]
中原首个点斑原海豚家族亮相郑州海昌海洋公园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16:05
公司动态 - 中原地区首次成功引进点斑原海豚家族 四只3岁左右雌性个体具有独特星斑花纹和白色吻突特征 [1] - 郑州海昌成为中原地区鲸豚种类最丰富的海洋主题公园 集齐四大鲸豚品种 [1] - 公司配备专业团队制定科学营养方案 对海豚健康状况进行全方位监测 [1] - 推出"首席摸鱼官"岗位 负责与海豚搭档进行游客科普互动和海洋文化传播 [3] - 创新推出"点斑原海豚认养"活动 通过互动合拍视频赢取命名权和成长报告等专属权益 [3] 市场营销 - 举办暑期"海洋纳凉狂欢季"活动 包含日间水枪激战 泡沫风暴等互动演艺 [5] - 夜间推出海洋傣迪泼水狂欢 海洋机甲星光大巡游 璀璨星海花火秀等夜游项目 [5] - 为北极熊 帝企鹅等动物准备水果冰块 冰镇海鲜等消暑措施 [5] 产品服务 - 推出《海豚奇幻秀·豫见海洋》等王牌表演秀 在空调场馆内提供舒适观赏体验 [5] - 通过认养活动建立人与海洋动物情感纽带 将海洋保护转化为可触摸的责任体验 [3]
港股通成交活跃股追踪 这4股近一个月首次上榜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21:02
港股通成交活跃股概况 - 6月26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合计成交752.26亿港元,占当日港股通成交金额的44.99%,净买入金额37.13亿港元 [1] - 国泰君安国际成交额317.23亿港元居首,香港中旅88.87亿港元次之,中国光大控股59.07亿港元第三 [1] - 阿里巴巴-W和腾讯控股近一个月均上榜22次,为最受港股通资金关注的个股 [1] 首次上榜个股表现 - 中国光大控股首次上榜成交59.07亿港元,净买入0.94亿港元,收盘上涨6.19% [2] - 香港中旅首次上榜成交88.87亿港元,净买入5.30亿港元,收盘暴涨85.98% [2] - 海昌海洋公园首次上榜成交16.72亿港元,净买入0.23亿港元,收盘上涨11.27% [2] - 荣昌生物首次上榜成交12.64亿港元,净买入1.13亿港元,但收盘下跌11.71% [2] 其他活跃个股数据 - 腾讯控股成交11.54亿港元但遭净卖出5.71亿港元,股价微涨0.1% [2] - 小米集团-W成交49.65亿港元,净买入2.02亿港元,股价上涨0.44% [2] - 阿里巴巴-W成交40.72亿港元,净买入4.83亿港元,但股价下跌2.86% [2] - 中芯国际成交46.26亿港元,净买入8.96亿港元,股价上涨1.02% [2] - 山东墨龙成交56.58亿港元,股价大涨19.68% [2]
暑运旺季临近!港股低价旅游股狂飙!香港中旅涨逾85%
金融界· 2025-06-26 20:14
旅游股表现 - 香港中旅(00308 HK)飙升85 98%报1 99港元/股 [1] - 专业旅运(01235 HK)涨12 34%报0 17港元/股 [1] - 海昌海洋公园(02255 HK)大涨11 27%报0 79港元/股 [1] - 飞道旅游科技(08069 HK)涨6 25% [1] 航空股表现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00670 HK)涨3 19% [1] -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01055 HK)涨2 79% [1] - 中国国航(00753 HK)涨1 89% [1] 行业预期回暖 - 暑期旅游人次预计同比增长三成 [1] - 7月中旬起进入旺季 北京 上海 乌鲁木齐 三亚为热门目的地 [1] - 亲子家庭占比超60%为暑期出游主力军 [1][2] 出境游趋势 - 欧洲 澳洲 美洲 非洲等中长线目的地预订火爆 [2] - 中青旅遨游旅行平台显示亲子家庭客群占比超60% [2] 航空业动态 - 航空公司新开 加密暑期航线应对需求 [3] - 国内昆明 乌鲁木齐 西安等长线目的地机票价格上涨 [1] - 华泰证券认为航空收益水平有望兑现弹性 [3] 市场资金动向 - 港股旅游 航空板块资金关注度提升 [3] - 部分小市值仙股因流动性弱易受资金撬动 [3]
港股旅游板块午后持续走高,香港中旅(00308.HK)涨超148%,专业旅运(01235.HK)涨超58%,海昌海洋公园(02255.HK)涨超25%。
快讯· 2025-06-26 13:44
港股旅游板块表现 - 香港中旅(00308 HK)股价涨幅超过148% [1] - 专业旅运(01235 HK)股价涨幅超过58% [1] - 海昌海洋公园(02255 HK)股价涨幅超过25% [1] 行业动态 - 港股旅游板块午后持续走强 [1]
斥资23亿港元入主海昌海洋公园 祥源控股构建“山海联动”新生态
中国经营报· 2025-06-05 12:27
战略投资与合作 - 海昌海洋公园计划以增发新股方式引入祥源控股集团,获得22.95亿港元战略投资,交易完成后祥源控股将持有38.6%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2][4] - 此次合作由祥源控股联合嵊州市文旅集团共同发起,是基于产业逻辑的深度绑定,而非简单的财务注资 [2] - 双方将开启"海洋+山岳"深度合作,短期通过客源共享、成本集约实现业绩提振,中长期构建"山岳+海洋""IP+科技""重资产+轻运营"的复合生态 [2][5] 公司财务与运营状况 - 海昌海洋公园2024年营业收入约18.18亿元,同比增长0.1%,旗下公园板块入园人次1079万,同比增长16.1% [3] - 公司连续3年亏损,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6亿元、-1.97亿元和-7.4亿元,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67.31%升至2024年82.44% [3] - 22.95亿港元融资将用于日常运营、补充资金、核心业务发展及偿还部分债务 [4] 业务布局与协同效应 - 海昌海洋公园在全国布局以海洋文化为主的综合主题文旅项目,包括2个5A级和4个4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3亿人次 [3][5] - 祥源控股在全国14个省市布局40余个文旅项目,覆盖6处世界遗产、10处5A级和16处4A级景区,形成"大湘西""大黄山""大南岭"旅游目的地集群 [6] - 合作将实现"自然景区引流+主题公园招客"闭环,填补环渤海、华中等区域市场空白 [5][6] 战略发展方向 - 海昌海洋公园将聚焦主题公园核心业务,强化文旅运营即服务和IP运营业务,打造国际化综合文旅集团 [5] - 祥源控股计划整合"旅游目的地集群、海洋主题公园、文旅低空旅游"三大业务,打造"海陆空"立体化旅游体验网格 [7] - 双方IP资源互补,包括祥源的绿豆蛙、酷巴熊等动漫IP和海昌的海洋生物IP,可加速数字化转型构建新生态 [7]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祥源文旅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业收入2.12亿元(同比+55.22%),归母净利润3119.48万元(同比+158.67%) [6] - 祥源通航已在丹霞山、齐云山等景区试点低空观光旅游业态,加速布局低空经济赛道 [6] - 合作有望在存量竞争时代开辟新增长极,通过资源、IP、运营协同提升效率 [6][7]
偿债压力巨大,海昌海洋公园折价近50%卖身
观察者网· 2025-06-05 11:40
股权交易 - 海昌海洋公园以0.45港元/股发行51亿股新股,总对价22.95亿港元,认购方为祥源控股及祥源星海旅游(开曼)有限公司 [1] - 交易完成后祥源控股将间接持有公司38.6%股本,成为控股股东,原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从62.85%被稀释 [1] - 新股发行价较公告前收盘价0.84港元折让46.43%,但较每股净资产0.2251港元溢价99.5% [1] 战略协同 - 祥源控股拥有张家界、黄山等5A级景区资源,海昌拥有7家海洋公园,交易实现"山川+海洋"文旅资源整合 [1] - 海昌在北京、福州及沙特的轻资产输出模式与祥源"国内50+国际50旅游目的地"战略形成互补 [8] - 祥源目标年接待游客1亿人次,并购有助于扩大文旅资产规模并提升行业领先地位 [8] 财务困境 - 2020-2024年累计亏损37.85亿元,仅2021年盈利,2024年亏损同比扩大313.8%至7.49亿元 [5] - 2024年末现金余额仅6473.8万元,同比减少16亿元,短期借款高达15.71亿元 [5] - 曾以65.3亿元出售武汉等4个海洋公园及郑州项目66%股权给MBK Partner缓解资金压力 [6] 发展历程 - 1992年成立初期主营石油贸易,2002年通过大连老虎滩极地馆进入海洋公园领域 [3] - 2014年成为港交所首家主题公园运营商,采用重资产模式与碧桂园等地产商合作扩张 [3] - 2017-2020年投资超105亿元建设郑州、上海、三亚项目,净负债率持续攀升 [3][4] 市场反应 - 配股消息传出后股价连续两日下跌,6月4日收盘价0.73港元较公告前下跌13.1% [2] - 三亚13.3亿元地块因闲置被政府收储,印证开发商无力开发困境 [6] - 2024年10月曾澄清私有化传闻,但最终通过配股实现控制权转移 [6] 收购方背景 - 祥源实控人俞发祥2024年以135亿元财富上榜胡润全球富豪榜,起家于装饰和地产行业 [7] - 2017年通过收购万家文化借壳上市,2022年更名为祥源文旅,年接待游客超4000万人次 [7] - 旗下景区覆盖大湘西、大黄山等区域,拥有40多个旅游目的地资源 [7]
祥源控股集团拟近23亿港元战投海昌海洋公园;胖东来集团今年销售额已超1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4 07:22
端午假期支付交易数据 - 2025年端午假期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140.5亿笔、金额4.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3.4% [1] - 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18.6%和58.8%,反映国内消费市场对海外游客吸引力提升 [1] 海昌海洋公园股权变动 - 海昌海洋公园拟以每股0.45港元向祥源控股集团旗下企业发行51亿股新股,总代价22.95亿港元 [2] - 祥源星海旅游将持有海昌海洋公园扩大后股本的38.6%,成为新控股股东,并维持上市公司地位 [2] 胖东来销售业绩 - 胖东来商贸集团2025年销售额达101.76亿元,其中超市业态销售额最高,约为55.66亿元 [3] - 公司独特模式以服务、文化制胜,对零售板块有积极示范效应 [3] 双塔食品业务拓展 - 双塔食品豌豆蛋白产品已应用到宠物食品领域,膳食纤维主要用于制作猫砂 [4] - 公司拓展产品应用范围,有望带来新的增长点 [4]
实现“山岳+海洋”资源互补 祥源控股战略投资海昌海洋公园
证券日报· 2025-06-03 21:14
祥源控股战略投资海昌海洋公园 - 祥源控股以22 95亿港元战略投资海昌海洋公园 若交易成功将成为其控股股东 [4] - 此次投资将实现"山岳+海洋"资源互补 构建覆盖自然风光 主题娱乐 休闲度假 文化体验的全域旅游生态 [2] - 祥源控股业务布局将新增辽宁 河南 重庆三个省市 完成对国内十七个省市的产业布局 [3] 祥源控股文旅业务布局 - 公司自2008年涉足文旅产业 已在全国14个省市布局40余个文旅项目 覆盖6处世界遗产 10处5A级景区 16处4A级景区 [1] - 旗下上市公司祥源文旅整合了张家界百龙天梯 黄龙洞 凤凰古城 齐云山等优质山岳型景区资源 [1] - 祥源文旅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 12亿元 同比增长55 22% 归母净利润3119 48万元 同比增长158 67% [1] 海昌海洋公园业务概况 - 公司是国内首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主题公园运营商 拥有2个5A级景区 4个4A级景区 累计接待游客超3亿人次 [2] - 持续引进奥特曼 航海王等国际IP 推进轻资产OAAS模式 拓展主题公园 海洋馆 冰雪体验等项目 [2] - 已形成"主题公园运营" "文旅服务及解决方案" "IP运营"三大业务生态 [2] 战略协同效应 - 祥源控股可依托海昌的轻资产管理经验降低资本开支 提升运营效率 [3] - 海昌可借助祥源的资源整合能力加速战略布局 [3] - 双方在资源 IP 运营上的协同有望在存量竞争时代开辟新增长极 [3] - 祥源稳健运营与海昌创新IP结合将形成"1+1>2"的协同效应 [3] 国际化战略 - 依托双方既有海外项目和IP全球化布局 将加速祥源控股国际化战略 [3] - 为推进"国内50+国际50"旅游目的地布局迈出实质性步伐 [3]
海昌海洋公园(02255):海昌拟定增引入祥源:山海联动共创未来,看好强强联合开启文旅产业双赢新篇章
天风证券· 2025-06-03 20: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非必需性消费/旅游及消闲设施 [6] - 6个月评级: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昌6月2日公告拟增发新股引入祥源控股集团为战略投资者,此次战投由祥源控股集团联合国资的嵊州市文旅集团共同发起,拟按每股0.45港元向祥源星海旅游发行51亿股新股,总代价22.95亿港元 [1] - 祥源战略投资海昌,是其贯彻“投资 + 运营”双轮驱动业务战略的关键举措,也是逐鹿国际化征途的积极探索,本次战投有望成为2025年文旅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1] - 祥源与海昌强强联合,其稳健运营与海昌的创新IP结合将形成“1 + 1>2”的协同效应 [4] - 鉴于海昌本身的动物保育和IP资源优势,定增后资金压力改善、开源节流预期,建议积极关注海昌海洋公园困境改善机会,基于消费环境影响,下调利润预测,预计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0.2/1.9亿元(前值为1.6/2.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祥源控股情况 - 已布局14个省市40 + 文旅项目,形成以“大湘西”“大黄山”“大南岭”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集群,旗下祥源文旅通过资产重组整合张家界百龙天梯、黄龙洞等优质山岳型景区资源 [2] 海昌海洋公园情况 - 以环渤海、长三角、华中及成渝为核心,已运营7座海洋公园,引进奥特曼、航海王等国际IP落地旗下主题公园,积极进行行业创新、引领市场热度 [3] 双方合作优势 协同效应 - 产品形态补足:海昌的海洋主题公园与祥源的山岳景区、低空观光业务深度融合,可形成“从云端到海底”的全场景消费闭环 [9] - 区域布局补足:海昌旗下主题公园重点覆盖主要经济圈,双方可快速互补新兴区域市场的空白,依托双方海外项目投资和IP全球化布局,为祥源国际化战略布局按下“加速键” [9] - 客源优势共享:海昌的海洋生物种群与IP创新运营能力与祥源的休闲度假场景互补,能实现线下客群交叉转化,加速双方的数字化转型 [9] 对海昌的好处 - 夯实现金资产:海昌历史以重资产运营为主,此次定增获得23亿现金,有望夯实现金资产、促进业务发展 [9] - 运营赋能改善:海昌存量园区具备开源节流潜力,24年经调整EBITDA为1.66亿元,较上年有所下降,祥源具备运营能力,参考股权比例进入董事会后有望以运营赋能促进盈利改善 [9] - 轻资产扩张叠加IP拓展:未来三年北京、福州、沙特等租赁式轻资产发展项目陆续落地,叠加奥特曼、航海王等IP拓展同步推进,海昌有望释放新增长活力 [9] 合作成果 - 文旅资源版图更丰富:双方合作将形成协同合力,构建“海陆空”立体化旅游生态,祥源有望整合三大核心业务,完成对国内十七个省市的产业布局 [9] - IP整合合作空间广阔:祥源旗下拥有知名动漫IP及国际IP,海昌积累了丰富海洋生物IP资源并成功运营跨界合作项目,双方在IP整合层面具备协同效应,未来可打造“IP +”沉浸式体验项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