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美药业(02289) - 2021 - 年度财报
创美药业创美药业(HK:02289)2022-04-28 17:26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医药分销业务,在2020年全国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位中排序前40[3][4] - 公司销售规模在广东省医药分销企业中排名第7,在民营企业中排名第2[3][4] - 公司创立于2000年,主营医药分销业务,所处行业为医药流通行业,专注非招标市场[15] - 公司坚持“深耕广东,辐射周边”发展战略,已形成完善、可复制的运营模式,成为华南地区领先的现代医药供应链服务商[15] - 公司主要业务是在中国分销药品,绝大部分营业收入来自药品分销,继续深耕广东及辐射周边市场,拓展零售终端网络[69] - 2021年公司主要业务为中国医药分销,运营收入大多源于此[72] - 公司使命为创造健康美好生活,经营理念是诚信经营、利他利众、合作共赢,发展战略为深耕广东、辐射周边[89] 公司所获荣誉 - 2021年1月,公司获2020年度医药商业最具发展潜力企业[5][7] - 2021年3月,公司获2020 - 2021年度医药冷链物流最佳物流中心(基地)及服务推荐企业[6][7] - 2021年6月,公司获2020 - 2021年度中国物流行业金蚂蚁创新奖及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1 - 2020连续二十年)[6][7] - 2021年7月,公司获2021年度医药物流配送优秀企业[6][7] - 2021年9月,公司获2020年度中国医药行业医药商业百强企业[6][7] - 2021年10月,公司获汕头发药的抗疫积极贡献奖[6][7] - 2021年12月,公司获2020 - 2021年度医药供应链“金质奖”十佳商业企业[6][7] - 2021年12月,公司获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及《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国家标准达标企业[6][7] 公司业务数据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分销产品类别达13,501种,较上年度同期增加1,673种;供应商1,157名,较上年度同期增加15名[1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分销网络覆盖12625名客户,较上年度增加1710名,其中分销商增加53名,零售药店增加978名,医院、诊所、卫生站及其他增加679名[6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分销网络覆盖12,625个客户,较去年增加1,710个[7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1,157名供应商,较去年增加15名[7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分销13,501种产品,较去年增加1,673种[75] 公司物流情况 - 公司在汕頭、佛山、珠海、廣州及惠州建立了5个现代化物流中心,拥有专业运输团队,实现高效配送机制,业务覆盖广东并辐射周边省市[17] - 公司具有以SAP为核心的现代化信息系统,涵盖整个医药分销供应链,提升物流一体化、智慧化管理能力[17] - 公司利用創美藥業(廣州)醫藥分揀配送中心充裕仓储能力,积极开拓第三方醫藥物流業務提升盈利能力[17] - 2021年6月,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創美藥業有限公司正式运营,已与超200名客户建立合作关系,预计盈利前景乐观[17] - 广州医药分拣配送中心建筑面积38,489平方米,可存货物约30万件[85] - 广州中心已与省内超70家生产厂家、商业分销及连锁药店客户达成第三方物流合作[85] - 公司引入AS/RS、WCS、PTL等先进物流解决方案,提升物流一体化、智能化管理[85] - 公司将呈现广州中心高位引领,其他四个物流中心共同奋进的高质量发展态势[87] - 公司以广州中心为引领,其他四个物流中心协同发展,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提升集团盈利能力[88] 公司财务数据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7.94亿元,较2020年的39.92亿元下降4.96%[19] - 2021年公司毛利为2.37亿元,较2020年的2.40亿元下降1.33%[19] -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6.25%,较2020年的6.02%上升0.23个百分点[19] - 2021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315万元,较2020年的4056万元减少42.91%[19] - 2021年公司利润总额为3298万元,2020年为5474万元[33] - 2021年公司基本及稀释每股收益为0.21元,2020年为0.38元[33] - 2021年公司每股净资产为4.67元,2020年为4.65元[33]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7.94亿元,较2020年减少4.96%[108] - 2021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37.63亿元,其他业务收入为3055.3万元[101] - 2021年超96%的主营业务收入来自分销商和零售药店客户[102][104] - 2021年公司营业成本为35.56亿元,较2020年减少5.20%[108] - 2021年公司毛利为2.37亿元,较2020年降低1.33%[108] -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6.25%,较2020年的6.02%有所上升[108] - 销售费用从2020年的8592万元增加20.27%至2021年的1.0333亿元[110] - 管理费用从2020年的4576万元增加6.04%至2021年的4852万元[110] - 财务费用从2020年的3243万元增加30.38%至2021年的4229万元[110][113] - 所得税费用从2020年的1449万元减少30.73%至2021年的983万元[113] - 净利润从2020年的4056万元减少42.91%至2021年的2315万元[113] - 2021年底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4423亿元,2020年底为1.1377亿元[113] - 2021年底流动资产净值为7930万元,2020年底为8932万元[113][115] - 2021年底银行借款为7.8669亿元,其中短期借款6.6804亿元,长期借款1.1865亿元[115][119] - 2021年底应收票据等金额为7.3126亿元,较2020年减少3273万元,同比减少4.28%[116][120] - 2021年底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为13.4263亿元,较2020年减少1.6581亿元[117][121] - 2021年资本负债比率为56.03%,2020年为53.25%[129] - 2021年末员工837名,较2020年末减少66名,总员工成本7499万元,较2020年上升9.49%[133] - 2021年末公司无资本承担,无重大或然负债[133][144] - 2021年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未来计划[135][136] - 2021年末银行授信额度14.898亿元,已动用银行信贷总额11.3921亿元[138] - 2021年末受限货币资金4.8594亿元,受限应收票据1495万元,抵押其他资产7.5363亿元[142][143] - 2021年末所有权或使用权受限资产合计12.5452亿元[143]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将专注非招标市场,实施“深耕广东,辐射周边”市场战略,建设医药零售终端网络[21][22] - 公司将加强风险管理,提高经营质量,增强综合实力以获更大增长空间[22][24][27] - 公司将寻求与医药生产商长期深度合作、拓展第三方医药物流业务、探索与国有战略股东合作模式[24][27] - 公司坚持“深耕广东,辐射周边”市场战略,建设覆盖广东及周边地区的医药零售终端网络[94][95] - 公司将加强风险管理,把握基层医疗市场扩容机遇,拓展和细化分销网络,优化网点布局,扩大药品配送覆盖面[94][95] - 公司将探索“互联网 + 医药”可行性落地方法,升级开发B2B电商平台功能应用,提升供应链产品流转[96] - 公司将推动医药流通及配送服务标准化、流程化、智能化,提升服务能力,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经营效果[96] - 公司将寻求与各大医药生产商长期深度战略合作,加强与处方药厂商合作,争取非招标市场产品增长机会[96] - 公司将加强医药物流现代化能力建设,拓展第三方物流业务[98] - 公司将探索智慧物流技术应用,整合运输资源提升配送能力[98] - 公司将探索与国有战略股东的合作模式,优化股东和治理结构[98] - 公司将把握医药非招标市场潜力,复制运营模式提高供应链效率[98][100][105] 行业市场情况 - 2020年线上药品销售额为1593亿元,较2019年增加591亿元,增长率为59%,线上增量绝对值约是线下的2.4倍[39] - 2020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总收入为6587亿元,支出为4936亿元,其中药店购药费用为2076亿元,占支出总额的42%[45] - 改革后个人账户每年还有近4000亿元收入,加上累计结存的10096亿元,可满足参保人在药店购药需求[45] - 2021年4月允许网络销售除国家实行特殊管理药品以外的处方药[39] - 2021年7月积极推进“互联网 + 医保服务”,实现处方流转、在线支付结算、送药上门一体化服务[39] - 2021年4月提出改进个人账户计入办法,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42] - 2021年4月提出增强门诊共济保障功能,将多发病、常见病普通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42] - 2021年4月提出规范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可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及其配偶等在定点机构就医和购药的个人负担费用[42] - 中国药品流通行业正从资源竞争时代转型至能力竞争方向[37] - 互联网医疗蓬勃发展,下游医药零售企业在“互联网 + 医疗健康”时代有望迎来广阔增量市场空间[39] - 2020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总收入6587亿元,总支出4936亿元,其中药店购药支出2076亿元,占总支出42%[47] - 2021年5月“双通道”政策发布,定点零售药店纳入医保药品供应保障范围,有望推动处方药外流[46][47] - 2021年8月长期处方政策出台,处方量一般4周内,稳定患者最长不超12周[49] - 2021年10月商务部发布意见,明确药品流通行业未来五年发展方向,目标到2025年完善现代药品流通体系[53] - 2020年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7.1%,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销售额为16437亿元,较2019年下降8.5%,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增速为3.2%,市场份额占比为26.3%,较2019年上升2.9个百分点[59][63] - 2020年药品零售市场为5119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1%,增速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65] - 2020年前100位药品批发企业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73.7%,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增速回落12.2个百分点[65] - 企业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加强智能化、自动化物流技术和智能装备的升级应用,增强跨区域供应链物流协同能力[56] - 医药市场变化推动生产商和流通商业务转型,促进非招标市场和第三方物流业务发展[56] - 医药流通企业加快向医药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拓展第三方物流业务[58][61] - 药品批发企业集中度持续提高,销售规模稳步扩大[65] - 践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推动医疗服务体系为全民提供整合医疗,促进终端市场容量增长[66][70] - 2019年深圳药店超8,000家,连锁率达88.3%,是广东连锁率最高城市[81] - 2022年在疫情、人口基数、老龄化、技术创新和深化医疗改革等背景下,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潜力预计加速释放,药品流通行业将迎来新机遇[89] - 以“两票制”“带量采购”为关键词的医药改革,使流通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滑、产品结构调整,同时提升市场集中度,为第三方物流服务带来机遇[92] - 医疗改革使招标市场商业规模受挤压,零售、基层诊疗市场迎来机遇,长期来看非招标市场份额有望扩大,利于公司业务发展[92] 公司人员情况 - 姚创龙为公司主席、执行董事兼总裁,2000年3月加入公司,2015年5月起任主席[152] - 郑玉燕为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兼营销总监,2003年9月加入公司,2015年8月升为副总裁[155] - 林志雄为公司执行董事、公司秘书兼首席财务官,2010年3月加入公司任财务总监[155] - 姚创龙于2004年3月取得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研究生进修班结业证书及中山大学在职工商管理硕士精选课程研修班课程结业[152] - 郑玉燕于2008年12月取得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3年8月完成中山大学岭南学院EMBA课程总裁研修班课程[155] - 林志雄1992年7月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主修金融计划统计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55] - 林志雄2013年11月完成北京大学特劳特战略定位总裁班课程,2015年5月获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企业财务及投资管理”研究生文凭[155] - 林志雄2017年9月获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整合实效管理”研究生文凭[158] - 姚创龙负责公司整体管理、战略策划及决策,制定年度业务计划[152] - 郑玉燕主要负责公司营销及产品管理,布局及维护销售网络,规划及指导经营商品管理[155] - 林先生于1992年7月至2001年12月在汕头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担任计财部经理,2002年1月至2010年3月在广东德明投资集团公司担任财务总监[159] - 李伟生先生57岁,2017年6月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有丰富医药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