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美药业(02289)
icon
搜索文档
创美药业(02289)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7:16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創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2289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8,000,000 | RMB | | 1 RMB | | 108,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RMB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8,000,000 | RMB | | 1 RMB | | 108,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RMB 108,000,000 備註: 因本 ...
创美药业(02289.HK)中期归母净利2173.9万元 同比减少18.72%
格隆汇· 2025-08-29 00:40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同比减少8.18%至人民币21.55亿元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3.9万元,同比减少18.72% [1] - 基本及稀释每股收益0.2013元 [1] 季度业绩动态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52%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48% [1] 经营环境与策略 -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导致上下游行业景气度承压 [1] - 药品集采政策深化导致部分药品终端价格下降及业务量收缩 [1] - 公司迅速调整经营策略实现第二季度恢复性增长 [1]
创美药业(02289)发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利润2173.9万元 同比减少18.72%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22:54
中期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21.55亿元 同比减少8.18% [1] - 归母净利润2173.9万元 同比减少18.72% [1] - 基本每股收益0.2013元 [1]
创美药业发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利润2173.9万元 同比减少18.72%
智通财经· 2025-08-28 22:54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21.55亿元 同比减少8.18% [1] - 归母净利润2173.9万元 同比减少18.72% [1] - 基本每股收益0.2013元 [1]
创美药业(0228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22:15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为21.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18%[3][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1.5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3.47亿元人民币下降8.2%[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人民币2,155.07百万元,同比下降8.18%[79] - 利润总额为3262.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18%[3][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73.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72%[3][5] - 净利润同比下降18.72%至人民币21.74百万元[8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013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73%[3][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79%,基本每股收益0.2013元[26]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为19.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43%[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19.9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1.78亿元人民币下降8.4%[20]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8.43%至人民币1,994.33百万元[80] - 毛利率同比上升0.25个百分点至7.46%[80] - 销售费用为6044.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7%[5]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87%至人民币60.44百万元[82] - 财务费用为3369.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1%[5] - 公司财务费用总额为33,689,726.17元,同比下降1.2%,其中利息支出31,055,269.10元,利息收入1,147,053.30元[23] - 利息费用为3105.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18%[5]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68%至人民币22.47百万元[83] - 信用减值损失为231.5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26.4%[5] - 资产减值损失为407.2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3.5%[5] - 所得税费用为10,889,767.52元,同比下降10.6%,当期所得税11,519,164.74元,递延所得税费用-629,397.22元[24][25] 业务线表现 - 公司单一经营分部为药品分销及相关服务[21] - 主营业务收入2025年上半年为人民币2,128.77百万元,同比下降8.46%[76][79]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024年上半年为人民币2,325.46百万元[76] - 分销商客户收入2025年上半年为人民币1,030.35百万元,同比下降5.74%[78] - 零售药店客户收入2025年上半年为人民币1,040.10百万元,同比下降9.65%[78] - 民营医院、诊所、卫生站及其他客户收入2025年上半年为人民币58.33百万元,同比下降28.13%[78] - 分销商和零售药店客户贡献超过97%的主营业务收入[78] - 其他业务收入2025年上半年为人民币26.30百万元,同比增长21.07%[76] - 第三方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人民币1.99百万元(增幅21.52%)[81] - 公司第三方医药物流委托业务客户数量同比增长15.23%[65] - 公司第三方医药物流委托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52%[65] 客户和产品结构 - 公司分销网络覆盖客户总数为12,170名,较去年同期减少624名[58] - 分销客户结构中零售药店占比最高达7,965家(约65.4%)[58] - 公司分销产品总数11,164种,较去年同期减少432种[58] - 西药类产品数量为4,184种,同比减少132种[59] - 中成药类产品数量为4,067种,同比减少378种[59] - 其他类产品数量为2,913种,同比增加78种[59] - 供应商总数1,046家,其中医药生产商565家(占比54%)[58]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34.57亿元人民币小幅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34.92亿元人民币[7] - 货币资金减少至5.1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5.63亿元人民币下降9.4%[7] - 现金及银行存款增至人民币212.24百万元(较期初增长23.55%)[87] - 应收账款从11.63亿元人民币增至11.84亿元人民币,增长1.8%[7] - 应收账款净额为1,183,817,045.00元,同比增长1.8%,坏账准备21,518,255.45元[36] - 存货从6.56亿元人民币增至7.22亿元人民币,增长10.1%[7] - 短期借款从8.12亿元人民币增至9.68亿元人民币,增长19.2%[8] - 银行借款增至人民币1,010.88百万元(较期初增长22.48%)[88] - 应付票据从8.27亿元人民币减少至7.09亿元人民币,下降14.3%[8] - 应付票据余额从2024年末的826,507,576.48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709,194,022.88元[45] - 应付账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387,825,713.54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364,786,906.42元[46] - 1年以内应付账款为340,650,702.60元,占2025年6月末应付账款总额的93.4%[47] - 应付票据及账款同比下降11.56%至人民币1,073.98百万元[9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从6.19亿元人民币减少至5.92亿元人民币,下降4.3%[8] - 未分配利润从2.01亿元人民币减少至1.74亿元人民币,下降13.4%[8] - 资本负债率升至57.44%(较期初上升6.07个百分点)[95] 应收账款明细 - 应收账款总额为1,205,335,300.45元,其中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为14,903,180.28元,占比1.00%[40]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为1,190,432,120.17元,占比99.00%,坏账准备金额为6,615,864.62元,计提比例0.56%[40] - 应收账款账龄1年以内占比96.7%,金额1,166,135,680.72元[38] - 1年以内应收账款为1,165,974,699.12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0.37%[43] - 1-2年应收账款为24,457,421.05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9.62%[43] - 2025年上半年坏账准备计提总额为1,353,911.63元,其中账龄组合计提1,353,911.63元[44] 应收票据和款项融资 - 应收票据余额36,100,000.00元,较年初增长546%,坏账准备126,350.00元,计提比例0.35%[28][29] - 应收票据中商业承兑汇票36,100,000.00元,其中已质押3,600,000.00元[28][34] - 应收款项融资余额从2024年末的57,615,292.39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23,573,149.39元[45] 受限资产和融资安排 - 银行授信额度为人民币16.57亿元,已动用信贷总额为人民币14.56亿元[101] - 抵押物业及厂房账面价值为人民币2.07亿元[101] - 抵押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为人民币0.66亿元[101] - 受限制货币资金为人民币2.98亿元(含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及借款保证金)[102] - 受限制应收票据为人民币0.04亿元[102] - 抵押其他资产合计人民币2.73亿元作为借款担保[102] - 所有权或使用权受限制资产总计人民币5.74亿元[10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52%,第二季度同比增长6.48%[79] - 公司聚焦银发经济携手昆药集团完善健康产业生态[62] - 公司打造多个销售规模突破人民币千万元战略合作品牌[61] - 公司构建跨区域多仓协同体系优化仓储资源与配送网络[64] - 公司AI工具已在财务管理、智能流程引擎等关键业务实现自动化[63] 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 - 2024年药店即时零售销售规模达487亿元,同比增长31.3%[49] - 院外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1.6万亿元[52] - 医保电子处方中心已完成全国31个省级区域全覆盖[52] - 2025年7月1日起定点医药机构需扫码完成医保结算[55] - 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人,占总人口22.0%[62] - 网上药店终端药品市场规模2024年达人民币728亿元,同比增长14.40%[68] 荣誉与认证 - 公司连续7年获得“医药冷链最佳物流中心”认证[66] - 公司连续8年获得“中国物流行业金蚂蚁创新奖”[66] - 公司成功获得2024年度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66] 股息和公司治理 - 公司未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27]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股息[106] - 审核委员会确认中期财务报告符合会计准则并已适当披露[110] 地域分布 - 所有业务收入均来自中国,非流动资产全部位于中国[22] 或然负债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104]
创美药业(02289.HK)将于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5 17:22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及通过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会议将审议派发中期股息的建议(如有) [1]
创美药业(02289)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15 16:42
业绩相关 - 公司将召开董事会审议及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及发布[3] 会议安排 - 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举行[3] - 董事会会议将考虑宣派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姚创龙、郑玉燕与张寒孜[4] - 公告日期公司非执行董事为严京斌、付征与徐飞[4] - 公告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李汉国、尹智伟与关键(又名关苏哲)[4]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8月1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6:43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8月12日收盘,共有142只股票创52周新高,其中映美控股(02028)以164.89%的创高率位居榜首,精英汇集团(01775)和富盈环球集团(01620)分别以84.78%和40.63%位列第二和第三 [1] - 创高率超过20%的股票包括澳亚集团(34.36%)、富一国际控股(28.30%)、环联连讯(28.00%)、华检医疗(27.58%)、中慧生物-B(27.53%)、中国新零售供应链(23.19%)、陆庆娱乐(23.19%)、尚晋国际控股(22.58%)和世纪集团国际(20.00%) [1] - 创高率在10%-20%区间的股票包括小黄鸭德盈(18.06%)、未来数据集团(18.00%)、云知声(15.49%)、原生态牧业(14.47%)、现代牧业(12.88%)、润中国际控股(12.09%)、飞扬集团(11.69%)、盈健医疗(11.43%)、中国圣牧(11.11%)和泰昇集团(11.11%) [1] 中等涨幅股票表现 - 创高率在5%-10%的股票包括中国华星(10.53%)、复星国际(9.66%)、汇聚科技(9.60%)、伟工控股(8.67%)、优然牧业(7.79%)、华晨中国(7.25%)、CWT INT'L(7.02%)、粤运交通(6.81%)、万嘉集团(6.48%)、中国心连心化肥(6.30%)和盛源控股(6.06%) [1] - 创高率在4%-5%的股票包括药捷安康-B(5.90%)、煜荣集团(5.83%)、中宝新材(5.68%)、正大企业国际(5.56%)、瑞斯康集团(5.26%)、星谦发展(5.17%)、久久王(5.16%)和重庆机电(5.08%) [1][2] - 创高率在3%-4%的股票包括伟禄集团(4.81%)、金风科技(4.70%)、和谐汽车(4.68%)、中国飞机租赁(4.58%)、丘钛科技(4.47%)、意力国际(4.44%)、和誉-B(4.43%)、亨利加集团(4.18%)、陆氏集团(4.17%)和现代牙科(3.92%) [2] 低涨幅股票表现 - 创高率在2%-3%的股票包括诺亚控股(3.36%)、正利控股(3.33%)、朗廷-SS(3.28%)、邵氏兄弟控股(3.13%)、中国农产品交易(3.08%)、RAFFLESINTERIOR(2.86%)、叶氏化工集团(2.70%)、智云国际控股(2.52%)、啓明医疗-B(2.47%)、阜博集团(2.46%)和天伦燃气(2.44%) [2] - 创高率在1%-2%的股票包括伊登软件(2.40%)、平安好医生(2.37%)、复星医药(2.22%)、佳景集团(2.15%)、东岳集团(2.07%)、百富环球(2.03%)、中国铝业(1.93%)、国际资源(1.93%)、中国财险(1.90%)、FL二南方日经(1.89%)和复宏汉霖(1.87%) [2] - 创高率低于1%的股票包括六福集团(1.80%)、南方中证5G(1.68%)、自然美(1.67%)、潪㵆发展(1.67%)、GX亚太(1.66%)、和铂医药-B(1.64%)、光大环境(1.61%)、长飞光纤光缆(1.57%)、赛迪顾问(1.52%)、耐世特(1.52%)和中国神华(1.50%) [2][3]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嘉鼎国际集团(08153)以-15.25%的创低率位居跌幅榜首,坤集团(00924)和中加国信(00899)分别以-12.86%和-10.00%的创低率位列第二和第三 [4] - 创低率在-5%至-10%的股票包括欢喜传媒(-8.62%)、国富氢能(-7.96%)、METALIGHT(-7.34%)、创美药业(-5.23%)、九江银行(-5.22%)和怡邦行控股(-5.08%) [4] - 创低率在-1%至-5%的股票包括中骏集团控股(-4.08%)、乐舱物流(-4.03%)、东阳光药(-3.70%)、多牛科技(-3.14%)、FI二南方日经(-2.66%)、瑞风新能源(-2.60%)、易和国际控股(-2.31%)、思考乐教育(-1.75%)和中庆股份(-1.48%) [4]
创美药业(02289)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51
股本与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注册股本总额为1.08亿人民币[1] - 上月底及本月底法定/注册股份数目均为1.08亿股[1] - 上月底及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均为1.08亿股[3] - 上月底及本月底库存股份数目均为0股[3] - 上月底及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均为1.08亿股[3]
创美药业(0228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8:2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43.546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440.363亿元增长0.72%[22][25] - 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4,435,46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38]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43.55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440.36亿元增长0.72%[111][113] - 毛利为人民币3.2476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9274亿元增长10.94%[22][25] - 公司2024年毛利为人民币32.48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9.27亿元增长10.94%[112][115] - 毛利率为7.32%,较2023年的6.65%有所提升[22][25] - 公司毛利率由2023年的6.65%提升至2024年的7.32%[112][11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328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5134万元增长3.78%[22][25]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28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38] - 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5.33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5.13亿元增长3.78%[126] - 2024年每股收益为0.49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38] - 公司销售费用为人民币12.04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2.25亿元减少1.65%[117][122] - 公司管理费用为人民币5.48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4.75亿元增加15.33%[118][123] - 公司财务费用为人民币6.23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4.24亿元增加47.09%[119][124] - 公司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1.79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61亿元增加11.40%[120][125] - 公司长期和短期借款同比增加人民币2.37亿元[119][124] - 现金及银行存款为人民币1.7179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1293亿元增长52.1%[127][129] - 净流动资产为人民币2.4139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9314亿元增长25.0%[127][130] - 流动比率为1.09,较2023年的1.07略有提升[127][130] - 银行借款总额为人民币8.2537亿元,其中短期借款人民币8.1157亿元,长期借款人民币1380万元[127][131] -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应收款项融资为人民币12.2642亿元,同比增长27.04%[132][138]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为人民币12.1433亿元,同比下降23.89%[134][139]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3年的44.28%上升至2024年的51.37%[143][144] - 2024年总资产为3,456,64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38] - 2024年股东权益为618,69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38] - 2024年总负债为2,837,95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38] - 2024年每股净资产为5.73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38] 业务运营表现 - 分销网络覆盖14,429名客户,其中医药终端零售客户为13,744名[16][19] - 公司分销网络覆盖14,429名客户,其中分销商685名、零售药店9,533名、医院/诊所/卫生站及其他4,211名[62] - 客户总数较上年增加593名,其中分销商增加22名、零售药店增加410名、医院/诊所/卫生站及其他增加161名[63][64] - 合作的供应商共有1,206家[16][19] - 供应商总数1,206家(医药生产商623家+分销供应商583家),较上年增加60家[63][65] - 分销产品品规达到12,810种[16][19] - 公司分销产品品规总数达12,810种,较上年增加598种[63][66] - 中成药品规数量4,759种(较上年增加177种),西药品规数量4,664种(较上年增加146种),其他品规3,387种(较上年增加275种)[66] - 公司成功培育多个销售额超1,000万人民币的战略合作品牌[7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38.51亿元,其中超96%来自分销商客户和零售药店客户[110][111] 物流与供应链能力 - 广东创美医药物流有限公司于2024年6月落成,专注国内货运代理[16][20] - 深圳医药物流中心落成,作为中国南部经济枢纽,提升公司在大湾区医药终端市场影响力[74][76] - 公司在广州、汕头、深圳、珠海设立中大型现代化医药配送中心,配备冷链及智能仓储设备[75][77] - 第三方医药物流委托业务客户数量同比增长30%[78][81] - 第三方医药物流委托业务相应收入同比增长超55%[78][81] - 成立广东创美医药物流有限公司,专注国内货运代理及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79][82] - 与东阿阿胶、复星医药、海南康芝等品牌厂家达成第三方医药物流合作[78][81] - 通过多仓协同模式整合仓储空间和物流配送能力,增强盈利能力[75][77][80] - 全面提升服务标准,包括承运商系统无缝对接和末端实时监管[78][81] - 持续拓展仓配一体、委托运输、一件代发等多元化服务[78][81] - 推动第三方物流业务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智能化转型[79][82] - 公司整合运输资源推动智慧物流建设,提升配送服务能力并强化区域协同效应[103][105] - 公司积极拓展第三方医药物流业务,提供仓储、物流及货物运输等增值服务[103][105] 数字化与技术创新 - 公司通过AI工具实现财务管理和流程优化自动化,显著提升运营效率[72] - 在物流环节试点AI进行库存管理和路径优化,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优化资源配置[72] - 公司推进数字化与AI技术深度融合,部署RPA及AI工具优化业务流程[96][98] - 公司利用24年积累的行业数据资产,通过AI驱动深度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决策机制[96][99] - 公司持续以B2B电商平台为核心推进数字化建设,结合数字化营销与智能化运营[97][100] 市场排名与行业认证 - 公司2023年全国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第35位[3] - 公司在广东省医药流通企业排名第6位[3] - 公司连续4年获得医药物流配送优秀企业认证[5] - 公司连续3年获得现代医药物流技术试验基地认证[5] - 公司连续6年获得医药冷链最佳物流中心认证[5] - 公司连续5年获得医药冷链物流服务推荐企业认证[5] - 公司连续2年位列药品三方现代物流服务能力排名前50[6] - 公司连续7年获得中国物流行业金蚂蚁创新奖[6] - 公司连续7年担任广东省信用协会常务理事单位[8] - 公司获得2024年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企业认证[8] 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2023年全国医药商品销售总额为29,3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40][42] - 2023年药品批发企业前100强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76%,同比增长0.8个百分点[40][42] - 预计到2028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为7%[40][42] - 2024年零售药店终端药品销售规模达人民币5740亿元,同比增长3.7%[48][49] - 零售药店终端市场份额占比达30.8%,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48][49] - 2024年药店即时零售销售规模达人民币487亿元,同比增长31.3%[53][55] - 预计2029年院外市场规模将达人民币1.6万亿元[48][49] - 2028年医药市场规模预计超人民币4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44] - 国家医保局2024年10月发布《关于规范医保药品外配处方管理的通知》[44][47] - 2024年1月发布《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检查指南》包含40项检查要点[53][55] - 2024年医保基金专项整治方案强调加强药品追溯码应用[54][56] - 全国药品追溯码已归集超200亿条,覆盖31省份88万家医药机构[59] - 国家医保局规定2025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药品追溯码严格监管[59] - 中国网上药店终端药品市场规模2023年销售额突破人民币600亿元,同比增长28.46%[89][92] 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坚持“深耕广东,辐射周边”市场战略,建设全面覆盖广东省及周边地区的医药零售终端网络[90][94] - 公司深化与品牌厂商合作,拓展非招标市场产品增长机会并丰富产品组合[101][104] - 公司依托国有股东资源寻找境内外优质产品与战略合作,优化产品供应链[106] - 公司聚焦医药产业链延展与升级,巩固华南地区医药非招标市场领先地位[106] 人力资源与治理 - 员工总数847人,较2023年增加16人,员工总成本人民币9115万元,同比增长1.20%[146][148] - 公司董事及监事信息详见表格,包含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167][168][169] - 公司管理层包含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姚创龙及执行董事兼副总裁郑玉燕等[170][171][174] - 郑女士于2003年9月加入集团,历任采购主管、采购总监及销售总监等职,2015年8月晋升为公司副总裁[176] - 张寒孜女士于2014年2月加入公司,历任财务经理及财务副总监,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担任监事[177][178] - 张寒孜女士曾于2008年7月至2014年1月担任凯撒(中国)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主板上市,代码002425)财务副经理[178][181] - 严京斌先生49岁,2022年6月6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持有江西师范大学学士及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180][182] - 严京斌先生2018年12月起担任江药董事兼总经理,曾任职江西中江地产副总经理及江中制药集团高管[180][183] - 付征女士51岁,2022年7月3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持有华东理工大学学士学位[180][184] - 付征女士2018年12月起任江药副总经理,曾于2005年11月至2017年12月任职一心堂药业集团(深交所代码002727)[180][185][187] - 徐飞先生41岁,2023年5月3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持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财务管理学士学位,为高级会计师[186][188] - 徐飞先生2022年2月起任江药副总经理,曾任职国药一致药业核算主管及九州通医药财务总监[186][189] - 李汉国先生68岁,2023年5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持有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任江西财经大学教授[190][191] - 尹智伟先生自2015年12月1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4] - 尹智伟先生于1997年11月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士学位[195] - 尹智伟先生于2003年8月通过远程学习获得伦敦大学法律学士学位[195] - 尹智伟先生于2004年6月获得香港大学法学专业证书[195] - 尹智伟先生于2002年1月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195] - 尹智伟先生于2006年5月成为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195] - 尹智伟先生于2006年9月成为香港高等法院律师[195] - 关键先生(关苏哲)55岁自2015年12月1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9] - 关键先生于1991年7月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英语学士学位[200] - 关键先生于1997年11月获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 财务风险与资本结构 - 公司无浮动利率银行借款,所有借款均为固定利率[137][142] - 公司无重大外汇风险敞口,未使用任何金融工具进行外汇对冲[136][141] - 公司获得银行授信额度为人民币17.17亿元,已动用信贷总额为人民币12.76亿元[155][160] - 已动用信贷由账面价值人民币2.11亿元的物业及厂房和人民币0.67亿元的土地使用权抵押[155][160] - 公司受限制货币资金为人民币3.91亿元,作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156][161] - 公司受限制应收票据为人民币557万元,原因为质押给银行[156][161] - 公司抵押其他资产合计人民币2.78亿元,作为借款担保[161][162] - 所有权或使用权受限制资产总计人民币6.75亿元[162][164] - 公司无重大或有负债[163][165] - 公司无重大投资、资本资产未来计划或重大收购处置[157][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