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收益约1.266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9.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除所得税前溢利约587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8.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469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20.0%[1] - 2023年来自客户合约之收益为126,558千港元,2022年为140,295千港元[4] - 2023年经营溢利为59,845千港元,2022年为73,159千港元[4] - 2023年年内溢利为46,919千港元,2022年为58,620千港元[4] - 2023年总资为346,828千港元,2022年为351,349千港元[6] - 2023年权益总额为222,320千港元,2022年为210,603千港元[6] - 2023年总负债为124,508千港元,2022年为140,746千港元[7] - 2023年公司收益约为126600000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9.8%;溢利约为46900000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20.0%[47] - 本年度收益总额约1.265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403亿港元减少约9.8%[54] - 年内溢利约469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5860万港元减少约20.0%[63] 股息分配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建议末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3.75港仙,2022年为每股普通股5.00港仙[2] - 2023年宣派中期股息和末期股息均为1500万港元,每股3.75港仙[28][29] - 2023年9月26日董事会决议建议本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75港仙(2022年:5.00港仙)[107] - 本年度普通股股东共获派股息每股7.50港仙(2022年:15.0港仙)[108] 会计政策相关 - 2022年7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公司首次采纳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及改进项目,对会计政策无重大影响[14] - 2023年7月1日开始的财务年度,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及诠释已颁布但未强制生效,公司未提早采纳,预计无重大影响[15]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主要从事为个人及机构客户提供医护人手解决方案服务等业务,仅一个用于战略决策的分部[16][17] 收益地域来源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所有收益均赚取自香港外部客户,与2022年相同[18] 各业务线收益变化 - 2023年提供医护人手解决方案服务所得收益为102,998千港元,2022年为106,859千港元[19] - 2023年提供外展个案评估相关服务所得收益为5,274千港元,2022年为4,227千港元[19] - 2023年提供疫苗接种服务所得收益为6,995千港元,2022年为23,977千港元[19] - 2023年销售商品所得收益为11,291千港元,2022年为5,232千港元[19] - 提供医护人手解决方案服务所得收益占总费用百分比由约26.6%增至约27.2%[56] 其他收支情况 - 2023年其他收入为8,997千港元,2022年为4,106千港元[20] - 2023年其他亏损净额为101.9万港元,2022年为249万港元[21] - 2023年其他开支为1454.1万港元,2022年为1112.9万港元[21]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为3872.3万港元,2022年为4126.8万港元[21] - 2023年财务收入及成本净额为 - 194.8万港元,2022年为 - 77.5万港元[22]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1175.5万港元,2022年为1381.7万港元[23] - 本年度其他收入约90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410万港元大幅增加[57] - 本年度所得税开支约117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380万港元减少约15.2%[62] 每股盈利情况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1.73港仙,2022年为14.66港仙[24] 资产账面净值变化 - 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1440万港元,2022年为1545.8万港元[30] 使用权资产与租赁负债情况 - 2023年使用权资产为16249.7万港元,2022年为16704.2万港元;租赁负债为271.1万港元,2022年为72.4万港元[32] 金融资产情况 - 2023年分类为透过损益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非流动资产为766.8万港元,2022年为1339.6万港元[33] - 2023年上市股本证券非流动资产为8403千港元,2022年为8506千港元[35] 贸易款项情况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46272千港元,2022年为44755千港元[35]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24625千港元,2022年为29080千港元[37] - 贸易应收款项由约4480万港元增至约4630万港元[64] - 贸易应付款项由约2910万港元减至约2460万港元[65] 银行借款情况 - 2023年有抵押银行借款为65525千港元,2022年为68234千港元[37] - 本年度未偿还借款总额为6550万港元,属短期贷款[73] 利率情况 - 2023年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2.72厘,2022年为1.54厘[38] 银行融资情况 - 2023年未动用银行融资为229690千港元,2022年为226981千港元[39] 购股期权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期权为9090000份,2022年为12250000份[42] - 2023年末尚未行使购股期权加权平均余下合约年期为6.49年,2022年为7.49年[43] - 本年度公司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购股权,无授出、注销或行使任何购股权,自2022年6月1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以来,无授出奖励股份[86] - 2019年4月29日按1.440港元行使价授出800万份购股权,其中235万份授予董事,公告日期无授出、注销或行使[89] - 2020年6月26日按0.994港元行使价授出1000万份购股权,其中320万份授予董事,公告日期无授出、注销或行使[90] 履约担保情况 - 2023年未偿付的履约担保为2489000港元,2022年为1668000港元[45] - 2023年6月30日未偿付履约担保为248.9万港元,2022年为166.8万港元[79] 现金及流动资产情况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9330万港元,流动资产净值增至约2910万港元[69] 资本负债比率情况 - 2023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零,与2022年相同[75] 资本承担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与2022年相同[76] 银行融资抵押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融资以账面价值1.723亿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2022年为1.794亿港元[77]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聘用62名雇员,2022年为67名;本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3870万港元,2022年为4130万港元[84] 重大投资及收购出售情况 - 本年度无持有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87] 股份奖励计划情况 - 公司于2022年6月1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为期10年[91] - 股份奖励计划下可授予股份总数不得超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最高股份数目不得超已发行股本的1%,公告日无授出奖励股份[94] 证券交易情况 - 本年度及公告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上市证券[95] 董事合规情况 - 本年度及公告日,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准则[96] 公司管理层角色情况 - 公司未区分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奚晓珠自2018年8月18日起兼任[100]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董事组成,已审阅年度业绩,批准法定审计范畴等[102][103] 股东大会相关 - 公司拟于2023年11月28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106] - 为确定出席股东大会资格,2023年11月23 - 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09] 末期股息资格相关 - 为确定收取末期股息资格,2023年12月5 - 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10] 公司注册及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12年11月2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综合财务报表以千港元呈列[10] 已登记医护人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已登记医护人员约27,000名[50]
百本医护(02293) - 2023 - 年度业绩